楊瀾對話周躍峰:開啟數字文明之門

2020-12-14 donews

「2019年,著名的巴黎聖母院被大火燒毀,這一事故令世人嘆息錯愕。慶幸的是,法國依據先前用數位技術保存的建築數據,開啟了巴黎聖母院的重建工作。在我國敦煌莫高窟博物館,工作人員利用數位技術,將所有的壁畫和文物進行了數位化記錄,並通過數位化方式向所有遊客開放,即有效避免了這些珍貴文物接觸光照、空氣後進一步老化的風險,又將數千年的文明精彩的展現在世人面前。「

「我們已經進入數字文明時代,各種新技術的使用,讓物理世界和虛擬世界的界限逐漸模糊。如今,人類正處在從物理文明向數字文明轉換的進程中,數據將成為叩開數字文明大門的鑰匙。」

2020年5月28日的話「數」圓桌上,嘉賓主持、陽光媒體集團董事長、知名媒體人楊瀾,和華為數據存儲與機器視覺產品線總裁周躍峰博士,展開了一場未來文明與巔峰科技的對話。

以下為此次對話的精彩實錄:

每一個地方並不是隨便能參觀,因為我們要保護文物,但是在敦煌莫高窟旁邊有一個博物館,幾乎完整地、一模一樣地重現了所有窟中的壁畫和文物,它們所有的信息都已經用數位技術用數據的方式被保留起來了,有人說這是數字孿生。正是這一些技術連接了我們的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同時我認為數據,叩開了邁向數字文明的這個大門。

楊瀾:從我們的物理文明向數字文明轉換的過程當中,基礎設施就顯得特別的重要。生活當中有公路、有橋梁、有高鐵、有飛機、航班等。在構建數字世界的過程當中,華為的基礎設施又起到了一個什麼樣的作用?

周躍峰:在工業文明時代,公路鐵路這一些交通基礎設施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今天面向數字經濟、面向數字文明,數據基礎設施顯得尤為重要。所謂數據基礎設施,就是利用數位化的技術,採集、保存,並且最大化發揮數據的價值。在今天的社會當中,數據基礎設施正在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現在深圳的每一個交通路口,紅綠燈的間隙時間是自動調整變化的,就是因為深圳市的數據基礎設施,記錄了每一個交通路口人流和車流的信息,利用人工智慧的技術來自動調整紅綠燈的間隙,這樣讓深圳市的交通系統的效率提升了15%。同樣今天我們足不出戶,就可以購物、閱讀新聞等,這背後也是數據基礎設施在發揮作用。基礎設施中的數據流動,更好地體現了服務於民的價值。數據基礎設施同樣在自然資源的利用方面也發揮巨大的作用。比如青海電力,它們用數據基礎設施採集天氣,比如風力、陽光,可以精確的預測太陽能、風能具體的數據。從而更加精確地來控制利用好整個省的電力。2019年青海省減少了200多噸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時也實現了連續15天使用潔淨的能源,這一切的背後是數據基礎設施的貢獻。

楊瀾:沒錯,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數據的汪洋大海之中,同時現在由於我們的智能終端、城市當中無處不在的這種感應器,也在不斷地產生各種各樣的信息數據,但是並能不說每個人都知道如何挖掘這麼多的海量信息的價值,你覺得這個數據的價值是怎麼樣來實現的呢?

周躍峰:在今天這個世界海量的數據無時不刻地產生,特別是由於5G、物聯網等等這一些技術的產生,數據每天產生的量是巨大的。比如說我們每個人的一臺手機一天產生的數據大概是一個G,每個家庭的智能電器和每個人佩戴的電子產品,每天要產生10多個G的數據,這麼多的數據它們都會被利用嗎?並不完全是。到今天全世界只有2%的數據是被保存下來的,那麼2%的數據當中,只有10%的數據被真正的發揮了價值。也就是說今天我們的數據基礎設施,還有種種的技術限制,統一來講就是存不下,數據存不下,並且數據在提取價值的過程當中,效率十分的低,這個問題在今天還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需要我們去克服。這也是華為公司存儲,包括其他的一些技術所應該發揮作用的地方。

楊瀾:也就是說數據應該和各個垂直領域的行業或企業產生深度的結合,數據基礎設施對於應用的廠商來說,提供了一個賦能的平臺。

周躍峰:是的,舉幾個簡單的例子,每年春節的時候老百姓都會到網站上去訂火車票,春運期間每天有上千億次的點擊,這個背後正是華為的OceanStor存儲保證了這些數據的存儲、讀取以及處理的高效。在今天我們有很多基因檢測來保證我們的健康,甚至是疾病的監控,都需要大量的數據。這些數據很難被存下來,甚至被分析。使用華為的OceanStor存儲,原來一個人的基因檢測需要14天,現在僅僅7天就可以完成,可以說存儲技術在整個數據基礎設施當中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

楊瀾:作為一個科學家,我相信你也會對很多人類未知或仍然在探索的領域充滿了好奇,比如說我們對宇宙的認知,其中包含的數據和計算是匪夷所思的,但是有了數據存儲的技術和未來進一步的價值開發,我們對這個世界也可以期待有更多更準確的認知。

周躍峰:今天華為的OceanStor存儲和中國的衛星遙感遙測,包括自然資源的遙測部門都在展開積極的合作,讓一些寶貴的數據能夠存下來,發揮價值,保護好我們的自然環境。

楊瀾:知道咱們國家提出了新基建的戰略和國策,那我很想知道新基建和數據基礎設施之間有什麼樣的關係?華為OceanStor存儲在這個歷史機遇期當中,希望有什麼樣的作為?

周躍峰:當前時期國家提出了新基建,我想新基建本質的內涵還是數據基礎設施。華為公司希望通過貢獻自己的核心技術和核心的產品,跟中國其他企業一道來共建數據基礎設施,合作共贏,為我們國家的數字經濟、數字文明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我們提供OceanStor存儲、計算、能基等等這樣一些核心的產品,我們上不碰應用,也不用數據變現,更希望的是跟合作夥伴們一起來共建數據基礎設施,為數字文明的開啟貢獻自己綿薄的力量!

楊瀾:感謝周博士分享,我們也看到在邁向數字文明的過程當中,數據基礎設施的重要性,以及華為在這個方面的使命願景和它雄厚的實力,相信我們的經濟社會各方面的發展,不同的行業和企業都會因此受益,更重要的是老百姓的生活也會因此變得更加的便捷和美好,畢竟美好的生活是我們所有人為之努力的方向!

聲明:本站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本網站對此聲明具有最終解釋權。

相關焦點

  • 楊瀾對話華為周躍峰:發展數字經濟,存儲技術是關鍵
    發布會上,嘉賓主持、陽光媒體集團董事長、知名媒體人楊瀾,和華為數據存儲與機器視覺產品線總裁周躍峰博士,通過話"數"圓桌論壇探討了存儲技術對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的重要意義。華為數據存儲與機器視覺產品線總裁周躍峰博士(右),與嘉賓主持、陽光媒體集團董事長、知名媒體人楊瀾圓桌對話數據:開啟數字文明之門的鑰匙2019年,著名的巴黎聖母院被大火燒毀,這一事故令世人嘆息錯愕
  • 《競然如此2020》如約而至,楊瀾對話時代追光者探尋電競發展新紀元
    作為《競然如此》「聯合發起人」的楊瀾女士將領銜時代追光者,帶大家走進電競探索電競發展的新紀元。bilibili、企鵝電競、鬥魚直播、虎牙直播周五同步上線。在延續第一期「獨立演講」「現場互動」的特色環節同時,《競然如此》第二季更為聚焦「多人訪談」環節,通過楊瀾的「穿針引線」帶領大家見證傳統體育嘉賓攜手電競從業者的世紀對話,通過展現他們以體育之名講好中國故事的追光之旅,面向社會大眾搭建起了解電競,不止於電競的溝通橋梁。
  • 《競然如此》第二季12月如約而至,楊瀾對話時代追光者探尋電競發展...
    在延續第一期「獨立演講」「現場互動」的特色環節同時,《競然如此》第二季更為聚焦「多人訪談」環節,通過楊瀾的「穿針引線」帶領大家見證傳統體育嘉賓攜手電競從業者的世紀對話,通過展現他們以體育之名講好中國故事的追光之旅,面向社會大眾搭建起了解電競,不止於電競的溝通橋梁。
  • 鄧沛然會見華為公司副總裁周躍峰一行,要在石家莊落地……
    作者: 石家莊特價房鄧沛然會見華為公司副總裁周躍峰一行拓展創新合作新領域 加快數字經濟新發展11月23日,市委副書記、市長鄧沛然會見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數據存儲與機器視覺產品線總裁周躍峰一行鄧沛然對周躍峰一行表示歡迎,並簡要介紹了石家莊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他指出,石家莊作為京津冀區域唯一的省會城市,擁有無可比擬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交通優勢,擁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同時,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建設雄安新區等國家重大戰略的實施,中國(河北)自貿試驗區正定片區、國家跨境電商綜試區設立,都為社會經濟和城市建設注入了強勁動力。剛剛閉幕的市委十屆十次全會描繪了「十四五」宏偉發展藍圖。
  • FIcoin——開啟數字財富之門
    FIcoin· 開啟數字財富之門區塊鏈3.0——可編程社會,IPFS和Filecoin逐步落地,為區塊鏈項目提供更好的底層設施;區塊鏈項目得以落地,區塊鏈開始產生實際的使用價值,各類區塊鏈項目次第發展和繁榮,牛市開啟!IPFS+區塊鏈,IPFS+物聯網,IPFS+人工智慧等等推動web3.0時代的來臨!
  • 美在當下 I 美在當下創始人辰薇對話天下女人楊瀾老師
    天下女人研究院是由資深媒體人楊瀾女士發起並擔任院長。整合了她自2011年以來對於女性問題研究和女性終生學習成長的多種探索,包括領導力培訓、幸福力培訓、天下女人國際論壇和天下女人國際俱樂部等。與楊瀾老師共同探討女性她力量,攜手成就天下女人事。辰薇老師在此次論壇上與楊瀾老師進行了深度對話,在探討女性時代及她力量經濟上分享自己獨到的見解。辰薇老師說:「如今是一個正在變革的歷史性的時代,現在網際網路的發展,人工智慧的發展,全球化經濟的發展已經讓我們處於一個大的歷史轉折點。
  • 多面楊瀾「乘風破浪」背後:女人何必完美
    不過,楊瀾坦言,這無需焦慮。楊瀾眼中30歲只是職業生涯的起步。也是在這一年紀,她創立了中國電視史上第一個高端訪談節目《楊瀾訪談錄》,彼時,自己也升級為母親。「那個時候的確會感到精力不太夠用,但我沒有時間焦慮。」
  • 開啟經典之門
    《經典之門》之大家——博取眾家之長,勾連古今中外  「科技發達、社會巨變的時代,如何不使人淪為物質的俘虜,如何走出價值觀的迷陣,求索古人的智慧,應能收穫不少有益啟示。我們應推陳出新,與現代接軌,對前人保留在歷史記憶中的生命點滴和寶貴經歷的膏腴,給予新的詮釋。這正是文化的生命力所在。」《經典之門》為讀者閱讀中國古代經典著作提供了一個新的版本。
  • 漢後創始人李蓉對話天下女人楊瀾:做影響女人的女人
    共同詮釋品牌的力量漢後(中國)創世人李蓉女士在沙發論壇環節中對話楊瀾女士,共同探討了新經濟形勢下的品牌創新,共助品牌力量。在此次女性高端論壇上,楊瀾女士提到:「女性是品牌文化的推動者,越來越多的女性在創造品牌,也成就著品牌」。
  • 淨水界新「國潮」安吉爾,楊瀾力薦的高端國貨之光
    12月21日,楊瀾與高端淨水專家安吉爾集團總裁孔那女士,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對話。話題圍繞淨水人的情懷與匠心,和中國製造崛起大環境下,高端國貨的自信來源展開討論。此外,楊瀾還體驗了安吉爾家族的黑科技新品A7 Lite大水量淨水器,並對其優秀的過濾效果及良好的使用體驗讚不絕口。
  • 楊瀾:洞察力是一個人有遠見的開始
    如今,做訪談節目,楊瀾已經做了20年,訪問了上千位人物,堪稱一場跨越時代的對話成長錄。 楊瀾在訪談中,對話了很多名人,以一種奇妙的切入點來作為引導,用循循善誘的方式,讓人不由自主鬆懈自己,吐露心聲。 訪問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的時候,她被告知不能問私人問題,但是訪談想挖掘的就是對方的內心感受。 所以,找角度切入就成為楊瀾的挑戰。
  • 交流互鑑,亞洲文明譜新篇——寫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之際
    5月15日,以「亞洲文明交流互鑑與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在北京隆重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開幕式、發表主旨演講,並出席有關活動。展現亞洲文明綻放的多彩魅力,彰顯亞洲和世界文明交流互鑑、繁榮發展的美好願景。由中國倡議主辦的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將是重新發現、振興與創新亞洲文明的重要時刻。亞洲各國以及域外國家共襄文明盛舉、共促亞洲文明進步,讓全世界看到一個繁榮發展的亞洲。
  • 專訪|楊瀾:性別平等不僅是正義之選,也是聰明的選擇
    藉此論壇舉辦的機會,澎湃新聞也採訪了楊瀾。楊瀾【對話楊瀾】澎湃新聞:關於全職媽媽算不算獨立女性有很多討論,今天你的主題演講裡也提到張桂梅校長,所以我想問下你的觀點,全職太太算不算獨立女性?楊瀾:女性的成長和性別的平等絕不是性別對立,男人並不是我們的敵人,但是性別不平等的觀念和意識是我們共同的敵人。我經常講述的一個觀點,也是得到全球的學術的支撐的一個觀點是,一個讓女性更加能夠釋放自己的潛能,有機會同場競技的社會,會是一個更文明的、更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受益的不僅僅是女性。
  • 松鼠Ai五周年,創始人慄浩洋對話代言人楊瀾:築夢個性化教育,全面...
    以下為整理後的對話內容(略有刪減):慄浩洋:讓每個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松鼠Ai在14年成立之初,就走在了時代前面。在松鼠Ai剛起步做人工智慧自適應教育時,全中國幾乎沒人聽說過「AI教育」或「自適應」一詞,直到16年之後人工智慧才在行業內開始爆發。
  • 文化與科技對話!亞洲數字藝術展引領新時代文明躍遷
    作為北京國際設計周設計之旅系列活動之一,正在北京舉行的亞洲數字藝術展9月26日起正式向公眾開放。展覽匯聚了11個國家和地區的33位藝術家的32件作品,以數字藝術方式全新解讀和演繹亞洲文化,為觀眾帶來一場視聽盛宴。
  • 李靜羨慕楊瀾「順」,楊瀾自我感覺「牛」
    文/慵懶範兒《奇葩說》中,楊瀾被馬東「刨根問底」,讓我們了解到不一樣的楊瀾。一個「女強人」的背後,也深藏著一顆「少女的心」,她終於架不住馬東的「炮轟」,「全招」了。1996年,28歲的楊瀾與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製片人莫利斯·莫米德共同製作導演《2000年那一班》,兩小時的紀錄片在哥倫比亞電視網晚7點黃金檔向全美播出,創下了亞洲主持人進入美國主流媒體的先河。一位年僅28歲的中國女子向世人宣告:中國人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發出正義之聲,「中國婦女能頂半邊天」。
  • 中國和力 | 阿來:建立不同文化的對話關係,是文學的重要使命
    在由網易新聞和毛鋪聯合打造的泛文化IP節目《毛鋪和文化錄·中國和力》第一季第三期的錄製現場,茅盾文學獎獲得者、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委員阿來繼續與知名主持人楊瀾對話,講述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以及對不同民族文化間對話的期待。全世界有許多人把西藏看作心靈的淨土,但是在阿來眼裡,這種憧憬並不真實,甚至有些變味,他希望更多人能夠了解和接受真實的西藏。
  • 楊瀾:訪談十五年,代表我自己
    即使身處風暴,漩渦深處依然有一塊靜謐之地。《楊瀾訪談錄》是陽光衛視的核心原創內容。首期嘉賓是王光美。節目先找到了北京百靈寺裡友誼博物館珍藏的紅寶石項鍊,又找到曾經的服務人員回憶王光美出獄的情景,再在王光美家中進行了4小時對話。楊瀾用一個個問題形成獨特的個人觀察歷史的角度和對痛苦的處理方式。
  • 網易《中國和力》|藏族作家阿來:別把西藏當成現代文明的反義詞
    12月12日,由網易新聞和毛鋪聯合打造的泛文化IP節目《毛鋪和文化錄·中國和力》第一季第三期下集開播,本期節目中,楊瀾繼續對話茅盾文學獎獲得者,著名作家阿來。對於一位作家來說,什麼才是有意義的思考?「因為文學最根本的使命,藝術最根本的使命,還是要建立起不同人群之間,不同文化之間的對話關係,是為了使大家彼此了解。」
  • 百度百科數字博物館升級 人類文明觸手可及
    人類文明的第一行腳印,由腳踩溼漉漉的河邊,延伸至山頭田間、村落城鎮……時空鬥轉至數萬年之後,人們追尋文明足跡的最佳場合,也只有通過博物館了。每一座博物館,都是一部濃縮版的科學技術發展史和工業文明進化史。如今隨著科技的進步,一種全新的數字博物館則將普通大眾與文明的對話距離拉得更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