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車友們在買車的時候都會考慮車輛的燃油經濟性。其實,汽車油耗除了車身自重、發動機技術以及排量等指標外,還有一個重要的考量指標,就是汽車的風阻係數。
看到這裡,相信很多朋友會問了,汽車風阻係數究竟是個什麼鬼?
其實汽車風阻係數這一概念,說白了就是汽車在行駛過程中所受到阻力的大小,風阻係數越大,汽車所受到的行駛阻力就越大。這時,汽車為了前進便需要克服阻力做功,便需要更大的牽引力,即發動機需要輸出更多的功率。
而在研究風阻係數之前,我們先看一下車輛在行駛過程中,哪些阻力會消耗汽車動力輸出,從而增加汽車油耗。
車輛在行駛時,除了需要克服有機件損耗阻力、輪胎產生的滾動阻力(一般也稱做路阻)外,還要克服空氣阻力,但由於空氣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所以產生的阻力也過於抽象。遊泳的朋友肯定對水的阻力深有感受,其實空氣阻力和水的阻力類似,只是空氣的密度遠遠小於水的密度,所以常人難以感受到罷了。
一般來說,汽車所遭遇的空氣阻力有三種形式:第一是氣流撞擊車輛正面所產生的阻力。第二是摩擦阻力,空氣划過車身會產生摩擦力,然而以一般車輛能行駛的最快速度來說,摩擦阻力小到幾乎可以忽略。。第三則是外型阻力。一般來說,車輛高速行駛時,外型阻力是空氣阻力的主要來源。而這種阻力主要來自車後方的真空區,真空區越大,阻力就越大。一般情況下,兩廂車和SUV尾部形成的真空區比三廂車大,其空氣阻力也越大,所以這也就好好理解為什麼相同條件下,SUV車型會比三廂轎車更耗油。
那麼空氣阻力對汽車動力的輸出影響有多大呢?研究發現:當車輛在80km/h的速度行駛時,就要有60%的動力輸出用來克服空氣阻力,而且隨著車速的增加,這個比例還會直線上升,當車輛速度超過200km/h,就要有超過85%的動力輸出是用於克服空氣阻力。顯然,當汽車在高速行駛時,相比與其它因素,空氣阻力對汽車動力輸出的影響是最大的。
而在車速一定的條件下,影響空氣阻力大小的主要因素就是風阻係數,風阻係數是通過風洞實驗和下滑實驗所確定的一個數學參數,用它可以計算出汽車在行駛時的空氣阻力。
對於空氣阻力和風阻係數的關係,有一個這樣的公式:正面空氣阻力=(風阻係數x空氣密度x車頭正面投影面積x車速平方) ÷2
通過公式,我們可以看出,當車速、空氣密度和車頭正面投影面積一定時,風阻係數越大,空氣阻力就越大。
風阻係數對油耗的影響有多大?
說了這麼多,那風阻係數對汽車油耗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呢?科學研究發現,在其它條件相同情況下,風阻係數每下降10%,則油耗可節省約7%左右。而風阻係數的大小取決於汽車的外形,一般來講,流線性越強的汽車,其風阻係數越小。目前,我們在馬路上看到的大多數轎車的風阻係數在0.3左右,比較出色的可以達到0.26。而SUV由於車身高,車體大,而且車身流線不佳,普遍處於0.34到0.39,所以通俗點來說,風阻係數是可以直接影響油耗,而且影響力還是極大的。(優視汽車吳哲 編輯報導)
我們只做汽車行業最公正、最專業的一手資訊!
註:配圖來自網絡,權利歸原作者所有,一併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