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東理工大學廢舊塑料催化轉化領域最新進展
近日,該校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王豔芹教授課團隊在循環經濟:廢舊塑料催化轉化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 在塑料製品中,芳香塑料如PET、PS、PC、PPO等均是由芳香單體通過C-O和/或C-C連結而成的,而芳香單體是石油基的芳烴通過官能團化得到。因此,催化轉化塑料製備芳烴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是實現塑料循環經濟發展的關鍵一環。
-
華理科研成果又雙叒叕「上新」了!快來康康吧~
華理科研成果又雙叒叕「上新」了!本項工作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學院、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上海和廣東超級計算中心等資助。乙炔選擇性加氫催化劑設計最新進展近期,華理化工學院段學志教授、曹約強博士等在乙炔選擇性加氫Pd催化劑次表面結構調控和Ni催化劑活性位點設計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進展。
-
《上海科技報》聚焦「中國化妝品行業的機遇與挑戰」 2020華理美妝...
12月20日,由華東理工大學主辦的2020華理美妝高峰論壇在滬舉行。論壇聚焦中國化妝品行業的機遇與挑戰,吸引了來自知名企業、媒體、華理師生、校友等100餘位代表線下參會,在線直播參與人數達10000餘人次。
-
科學網—實現ABE發酵液直接催化轉化
本報訊(記者劉萬生 通訊員王業紅)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峰團隊與北京大學教授馬丁合作,在生物質催化轉化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
【動態】大連化物所發表碳一分子溫和條件下催化轉化綜述文章
大連化物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二維材料與能源小分子轉化創新特區研究組(05T6組)鄧德會研究員團隊在溫和條件下碳一分子催化轉化方面的研究工作受到國內外同行的廣泛關注
-
上海矽酸鹽所在「納米催化醫學」的腫瘤治療領域取得多項重要進展
「納米催化醫學」是由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施劍林研究員所帶領的科研團隊提出的前沿學術思想,旨在通過響應腫瘤部位的特異內場微環境或外源性雷射、超聲作用場,利用無毒/低毒納米材料所引發的瘤內原位催化反應,高效地實現腫瘤細胞的氧化損傷及細胞死亡。
-
【中國科學報】科學家發文探討碳一分子溫和條件下催化轉化
來源:中國科學報甲烷、一氧化碳、甲醇等碳一分子的催化轉化在碳基能源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
8件作品全部獲獎,華理再次捧得「優勝杯」!
團隊以國際首創超臨界CO2模壓發泡製造輕質高能新材料為技術核心,以聚丙烯輕量化材料為主要產品,聚焦5G通訊天線材料生產研發,同時覆蓋新能源、汽車製造等領域,瞄準中國製造2025,致力高性能的輕量化材料。團隊的5G天線罩產品在降低5G信號損失的同時滿足了高減重和低成本的需求。
-
天津大學鄒吉軍|共軛聚合物基材料用於非均相光催化有機轉化反應
共軛聚合物(CP)基材料由於其獨特的性質,如結構可設計性、可回收性、高化學穩定性和低成本,最近在多種光催化應用中顯示出巨大潛力,這些材料有望成為光氧化還原反應中傳統分子或無機光催化劑的非常有前景的替代品。在這篇綜述中,我們旨在總結基於CP的光催化劑在非均相光催化有機轉化(包括氧化、還原、偶聯和環加成反應)方面的最新進展。
-
氧化脫羧合成1-烯烴研究獲新進展
近日,揚州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王喜慶團隊在通過氧化脫羧合成1-烯烴方面取得重要研究進展,相關成果發表在美國化學期刊ACS Catalysis
-
《新塑料經濟全球承諾2020進展報告》發布
量化企業和政府籤署方的塑料循環經濟進展 近日,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發布了第二份《新塑料經濟全球承諾》年度進展報告,並通過詳實的數據公布了企業和政府籤署方推動實現塑料循環經濟的進展情況
-
上海有機所在催化不對稱共軛膦氫化研究中取得進展
催化不對稱共軛加成反應是構建碳-碳鍵和碳-雜鍵的高效方法之一。在催化不對稱共軛加成中,常見的缺電子烯烴底物包括α,β-不飽和醛、α,β-不飽和酮、α,β-不飽和酯、α,β-不飽和醯胺、α,β-不飽和硝基化合物及α,β-不飽和碸等。
-
西北大學魏顥課題組:羰基轉化新進展—催化劑控制的多樣性合成
近日,西北大學魏顥課題組在碳—金屬鍵反應選擇性調控的研究中取得了新進展,藉助不同金屬特有的反應活性,成功實現了多種酮類化合物高原子經濟性的多樣性轉化,相關研究成果分別發表在中國化學會旗艦期刊CCS Chemistry和德國應用化學(Angewandte Chemie)中。
-
【上海科技報】13餘萬名國內外學子角逐最大規模數學建模競賽 同濟...
【上海科技報】13餘萬名國內外學子角逐最大規模數學建模競賽 同濟學子捧獲本科組唯一最高獎 來源:上海科技報 時間:2020-12-09
-
雲南建水廢舊塑料再生回收利用生產線試生產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塑料產品的大量使用,導致廢舊塑料急劇增加。雲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縣及周邊地區產生的農村地膜、塑料大棚、城市廢棄塑膠袋和塑料瓶等也在不斷增多。為避免廢舊塑料因焚燒、掩埋等傳統處理方式帶來的二次環境汙染,實現廢舊塑料的資源化、無害化處理,有效減少環境保護的壓力,總投資3800萬元的建水福金廢舊物資再生利用有限公司於2018年年底動工建設,2020年3月初部分生產線實現了試生產。
-
科萊恩新型催化劑助力將塑料廢棄物轉化為高品質冬季柴油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陳其珏)跨國化工巨頭科萊恩集團昨天宣布,其研發的新一代加氫脫蠟催化劑,通過與杜斯洛(Duslo)旗下研究所VUCHT合作,已成功將塑料廢棄物轉化為優質的冬季燃料餾分油,由此將廢棄物轉化為財富。 據悉,該突破性工藝的效能現已在斯洛伐克一家中試工廠得到驗證。
-
三峽大學在有機螢光材料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三峽大學精細化工團隊鄭開波副教授、張諾諾副教授和劉湘博士合作在有機螢光材料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創新成果以「用於檢測羰基(包括甲醛、一氧化碳和光氣)的螢光探針的研究進展(Recent progress in
-
天津工生所體外多酶體系催化合成氨基葡萄糖研究獲進展
因此,亟須開發綠色、高效、一步法氨糖生產新方式。近日,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體外合成生物學中心研究員遊淳帶領的研究團隊,開發出利用體外多酶體系生產氨糖的新型生物製造平臺。該多酶催化路徑通過5個核心酶的級聯催化將澱粉和無機氨一步法轉化為氨糖,利用路徑設計、酶元件挖掘、計算模擬、反應條件優化等方法,提高了氨糖的產率和底物轉化率。
-
終結塑料垃圾聯盟發布2020年進展報告
報告指出,該聯盟致力於在廢棄物管理和回收基礎設施、創新、教育與參與以及清理這四大戰略領域上加快項目發展。在東南亞、印度和非洲地區的6個國家14個城市,該聯盟啟動了14個解決塑料垃圾挑戰的前沿項目。報告還介紹了55個成員主導的項目,共價值4億美元,這些項目旨在尋求解決方案,從而消滅環境中的塑料垃圾。
-
【ICBC2020】學術專題介紹:納米生物學與納米生物催化(納米酶):新...
經過國內外學者近十餘年的共同努力,納米酶研究正在逐漸成為一個新的前沿交叉學科領域——納米酶學。在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挑戰和當今風雲激蕩的國際形勢下,諸如納米生物學與納米生物催化等變革性科學研究日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可或缺力量。作為由我國科學家引領的前沿研究領域,納米酶學的發展將為凸顯中國在納米生物學與納米生物催化研究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