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的飲食也在發生變化,有些小孩過早地接觸到一些不適合他們的食物,就會出現很多以往沒有出現的問題,有些父母抱怨,以前生活條件那麼差,吃不飽穿不暖的,也沒現在孩子這麼多病!
其實問題也就出在這,現在的孩子每餐有魚肉,營養花樣多,零食不離手,上一餐還沒消化完,下一餐又來了,而且每餐都是色香味俱全,孩子很容易出現肚子脹、消化不良等問題。
孩子積食時,身體會有這幾個變化,家長要當心
1、舌苔變白:其實孩子若有積食,不光舌苔會變白,還會呈現出厚膩的狀態,孩子舌苔中間對應的是中焦脾土,如果有積食,舌苔中間的位置就會有變化。
2、睡眠不安穩:所謂食不和則臥不安,如果孩子突然睡眠變得不安穩了,夜裡翻來覆去,鬧覺嚴重,還有的孩子喜歡趴睡,都要考慮一下是否積食了。
3、情緒變化:孩子脾氣變得暴躁,粘人,注意力不集中,總是想要發火,每天要大哭大鬧好幾次,尤其是之前不這樣,最近突然的情緒不穩定,也要考慮積食的原因。
4、食慾變化:食欲不振是積食比較初期的變化,一般來講小孩是比較愛吃飯的,但是若是突然食欲不振,不愛吃飯了,或者吃飯時間變長,原本一頓飯20分鐘能吃完,現在要40分鐘了,孩子則有可能是積食了。
5、有口氣:有的父母會用孩子的口氣來判斷消化情況,其實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每天早上起床後聞一下孩子的口氣,如果有比較重的酸腐氣味,則是積食的表現,要注意素食,促消化。
羅大倫推薦的小兒積食水,聰明媽媽學一學,孩子不積食少生病!
1、蘇葉熬水
用蘇葉給孩子熬水能夠促進消化,緩解積食所引起的不適,如果孩子年紀比較小,不超過3歲,蘇葉的用量是3克,如果是3歲以上,甚至孩子五六歲了,就可以用6克的蘇葉,同時還可以加入1克的橘皮,注意用幹的橘皮,不要用我們平時吃的桔子皮,放在一起給孩子煮水喝,3歲以下一天喝90到120毫升都可以,分幾次喝完。
剩下的渣可以再繼續煮一煮給孩子泡腳,注意給孩子泡腳的水不要太熱,尤其是冬季的時候。
給孩子熬水喝的時候開鍋之後煮三五分鐘就可以了,這是入肺經的藥,取其輕清之氣,不需要煮太久。
2、柳果刺鋅
這是現在用的比較多的,整體性質比較溫和,口感孩子也能接受,柳果刺鋅中主要是用柳果、猴頭菇、山楂3味食材為主,配以麥芽、山藥、雞內金、橘皮、金銀花等為輔,促進食物消化,加快腸胃蠕動,減少積食對身體帶來的不良影響。
市面上很多消食藥都是寒涼性質的,消洩力度過大,不適合寶寶嬌嫩的脾胃,柳果刺鋅是針對孩子而研發的,其原方出自明代醫家萬全的《育嬰秘訣》,整體是在顧護孩子脾胃的基礎上去調節積食的,而且有「扶正固本」的作用,能夠使脾胃功能恢復正常,所以家長可以放心給孩子喝。
積食的寶寶,日常堅持這幾點
中醫上講「脾為生痰之源,肺為儲痰之器」,了解了這一點之後,我們就知道當孩子積食有脾虛,咳嗽痰多等情況時,應該注意哪些了。
不吃甜食,因為甜味會導致脾氣壅滯,反而生痰,也不利於化痰
肉蛋也要少吃,這類食物不利於消化,會讓脾胃的負擔進一步加重,導致積食更嚴重,脾生痰也會增多;
奶製品也不要吃,從中醫上來講,奶製品屬於養陰類的食物,會生痰,當然哺乳期的寶寶除外,這類小寶寶的主食是奶類,自然不能規避;
七分飽,吃得過多會使食物積滯脾胃,生痰化熱;
適當吃些白蘿蔔,或用白蘿蔔煮水,白蘿蔔入肺經,有通氣化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