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祈禱上帝,在中西方文化之中,朱元璋和外國人有什麼不同?

2020-12-22 假如我是狐城

導語:

朱元璋作為明朝的開國皇帝,他在祭祀天地方面一定是有所精通的,但那也只是對於後面的他來說,在剛剛起義那會兒,朱元璋作為眾多起義勢力之一,他在發展壯大之後不僅做出了祭祀天地的舉動,更舉行了祭祀上帝的盛大行動。

在我們傳統印象之中,祭祀上帝一般都是西方人的行動,為何我們中國也會有祭祀上帝這種行為呢?且出現在了古代帝王的重大禮儀之中,那朱元璋的祭祀上帝和西方人的祈禱上帝有什麼不同?

上帝在西方歷史的地位

上帝這個信仰最早是出自於西方的猶太教之中,後面隨著基督教在羅馬世界的發展,被西方人廣泛信仰。它是一個十分神秘的存在,在西方人的心中,只要信仰上帝,他就會無處不在,而上帝也會幫西方人解決很多困難,在很多外國文化作品之中,遇到困難都會在心中默念上帝。

上帝是西方世界之中的最高信仰,大家對他的崇拜甚至超過了國家和祖先,這一點上和我們中國人有著巨大的差別,中國人最大的信仰就是祖先,而許多神明也是祖先幻化而成。西方人的上帝就是宇宙萬物的主宰,在他們西方,無論你是哪個國家的人,只要信仰上帝,大家就是最好的朋友。

我個人覺得上帝在西方人的心中是十分重要的存在,和這些西方人打交道的時候千萬不要褻瀆上帝,這和中國人之間交往不能褻瀆對方家人是一樣的道理,但奇怪的是,西方人之間可以隨便談論家人,這是和我們中國人有著巨大區別的一面。

上帝在中國的歷史地位

首先要明確的是,中國的上帝和西方的上帝雖然名稱是一樣的,但真正的含義卻是有著巨大的差別,中國的上帝全名應該叫做昊天上帝,它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那個時候的諸侯在國家祭祀和諸多大事之中就已經開始祭祀上帝了。

上帝在古代中國並不是屬於那種全民皆有的信仰,只是在一定時期會充當一種神明的角色,因為古代中國人相信的神明是十分眾多的,連他們自己傑出的祖先都會成為神明一般都存在,就像我們日常祭祀活動之中會把祖先和神明一起祭祀一樣。昊天上帝在古代封建王朝起到的是一個傳承作用,即新朝代建立的時候必須向上蒼稟告,而昊天上帝就是充當天那個角色。

我個人覺得中國人的信仰還是和西方人有著很大不同的,雖然古代百姓信仰許多神明,例如昊天上帝之類的,但對於百姓而言,最重要的還是自己的親人和祖先,誰敢對自己家人出言不遜就會遭到反擊,這種時候,所謂上帝倒是變得可有可無了,中國上帝更多地上被皇帝貴族之類的人廣泛信仰。

朱元璋祭祀上帝行為背後的深刻含義

在明朝的歷史之中,有一個神奇的發現,當時的朱元璋在起義階段就已經開展了祭祀上帝這一行為,這種做法讓我們後人看著覺得十分奇怪,一來是因為我們後人的印象之中是沒有上帝的存在的,朱元璋突然祭上帝讓我們感到很陌生。

二來朱元璋作為一個起義勢力怎麼敢使用古代帝王的權力,這讓我們佩服他的勇氣,其實不然,當時的朱元璋已經稱吳王,他祭祀上帝就是為了模仿古代帝王祭祀昊天上帝向世人宣告自己才是真命天子。

朱元璋的祭祀上帝其實是對前朝傳統習慣的一種繼承。我們看到這種歷事件的時候要多去了解當時的歷史,不要以現代西方文化之中的上帝去直接帶入,這樣會顯得很突兀,也會增大明朝歷史研究的難度。我個人覺得中國傳統文化之中的昊天上帝也是一個十分特殊的存在,當時的朱元璋祭祀上帝其實就是表明了他統一天下的信心。

作者寄語:

明朝的建立過程之中是充滿著艱辛的,朱元璋當年祭祀上帝的行為雖然讓人不解,畢竟他一個農民出身為何會做出如此驚世駭俗的事情,這種心理產生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們把西方文化之中的上帝代入到了朱元璋的祭祀對象之中,這種行為其實就是錯誤的。

中國古代的上帝比西方歷史之中上帝更早,而當年朱元璋祭祀的也並不是什麼上帝耶和華,而是中國傳統信仰之中的昊天上帝。不知道大家對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祭祀上帝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龍的起源是什麼?中國龍和外國龍有什麼不同?外國人怎麼看中國龍
    那時候人類還是原始人,為了能活下去,每天都要面對大自然中的飛禽猛獸,比如獅子、鷹、蛇等等。由於這些生物可以一招制敵,所以人類對它們十分敬仰,不少的部落也把它們信奉為圖騰。其中有個信仰蛇的部落,實力非常強大,吞併了多個敵對部落之後,還把對方動物的特徵和蛇融入在一起,於是,擁有鹿角、魚鱗、鷹爪、虎掌、蛇身等多個特徵的龍圖騰便誕生了。
  • 《論祈禱》第三十二章 信心和祈禱
    {Pr 315.5}要防禦試探,鼓舞人達到純潔真實的地步,沒有什麼影響能與有上帝同在的感覺相比。「萬物在那與我們有關係的主眼前,都是赤露敞開的。」 祂的「眼目清潔不看邪僻,不看奸惡」(來4:13;哈1:13)。這種觀念是約瑟抵禦埃及腐敗的盾牌。他對試探誘惑的回答是非常堅決的:「我怎能作這大惡,得罪上帝呢」(創39:9)?每一個人只要有信心,就能得到這樣的盾牌。
  • 東方的人體和西方有什麼不同呢?
    東方人和西方人:東方人、或者東亞人,通常都是指中國、朝鮮、日本和韓國這些國家地區的人。當我們走在大街上,總能一眼看出來哪個是外國人,尤其是標準的西方人,包括、但不限於美國和紐西蘭這些西方國家的人。那麼,東方和西方的人體有哪些不同的地方?東方和西方的人體骨骼數量真有多少之分?我的確在網上搜索到很多相似信息,都描述了同一個意思:西方人比東方人的骨骼多了兩節,分別位於雙腳的兩根腳趾骨上,然後得出了西方人有206塊骨頭,而我們東方人只有204塊骨頭的說法。
  • 藏在中國文化裡的秘密:西方上帝竟是中國古代帝王!
    #9月打卡挑戰賽#世界文化的源頭是共同的,都是源自於沒文字記載時期的神話時代。現時,西方所尊崇的最高神是上帝,這與中國的最高神玉皇上帝是同一個人物。由於古代的西方文化方面的發展與傳播,都是從東方的中國祖先而後裔得文化傳播和展而來的。
  • 西方人信仰上帝,中國人只相信自己的雙手,這是為什麼?
    眾所周知,宗教文化源遠流長,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不同地區的人們都有了屬於自己的信仰。我們在看西方影視劇的時候,總會發現,他們的信仰便是上帝。比如,在做某些事情的時候,總是會在胸前用雙手畫一個十,並且呢喃著,希望上帝保佑。
  • 共贏就是中國人贏兩次,西方的零和思維不理解中國人,是上帝的鍋
    什麼是零和思維?就是雙方博弈,一方得益必然意味著另一方吃虧,一方得益多少,另一方就吃虧多少。之所以稱為「零和」,是因為將勝負雙方「得」與「失」相加,總數為零。這個理論是不是很熟悉,跟上學時學的「質量守恆」、「能量守恆」一樣。有種說法,西方人能產生「科學」,是因為思維簡單、死板。
  • 西方只有一個上帝,東方卻有很多個神,信仰的背後隱藏了什麼?
    西方的宗教,無論是基督教,還是伊斯蘭教,都只有一個真正的神—上帝。東方的宗教,比如佛教、中國的道教,卻有很多個神,比如道教裡面的三個、玉皇大帝、三清、王母、財神、月老等,再比如佛教裡面,出了如來佛祖以外,還有很多不同的佛,菩薩等。那麼,為什麼會有以上的現象?中西方文化有諸多不同。宗教信仰如此不同的背後,隱藏著什麼文化基因呢?
  • 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和起源
    從中西方文化起源方面來看,西方文化有著三大源頭,分別是以蘇格拉底、亞里斯多德為代表的古希臘文明,發展為後來的科學傳統;古希伯來文明和猶太教從對上帝的敬畏,引發出宗教原罪思想;古羅馬的法治文明,為近代法制觀念奠定了基礎。
  • 文化起源於什麼時候?是如何定義的?中西方文化有什麼區別?
    在泰勒之後有很多學者試圖從不同的學科和角度給「文化」一個更準確的定義,例如 Kelly 提出「文化是歷史上所創造的的生存式樣的系統,既包含顯性式樣又包括隱形式樣;它具有為整個群體共享的傾向,或是在一定時期中為群體的特定部分所共享」等等。可是這些定義或多或少並不完善,大多數學者仍然認為到現在為止泰勒提出的有關「文化」定義涵蓋面最廣泛,也最為精確。
  • 聖經中可為你的一生祈禱的十個禱告
    我們大多數人都熟悉聖經中的一些關鍵禱告,最著名的是主禱文。但是,上帝還給了我們一些舊約和新約中英雄和聖徒的祈禱,我們今天也可以用它們來祈禱。作家布蘭達.羅潔絲(Brenda Rodgers)提供以下十則聖經中適合為你的一生祈禱的禱告,你可以將其中的人名改成你的名字來做禱告(祂:他,拼音為tā,基督教中對上帝、耶穌或神的第三人稱代名詞。)
  • 朱元璋為什麼不能杯酒釋兵權?局面不同、力量不同,目的也不同
    所以,根本就不能在人性的維度上,來比較朱元璋與趙匡胤。 趙匡胤豁達且大度,所以杯酒釋兵權、所以不殺功臣;朱元璋天性走極端,所以要麼不做要麼做絕、必殺功勳。這就是在從人性與性格的角度來解釋,但這麼解釋一點兒意義都沒有。 當解釋遭遇上帝,那麼思考就該停止了。同理,當解釋遭遇壞人,那麼也就不容置喙。
  • 西方的中世紀哲學都研究些什麼?除了上帝,還是上帝!
    在羅馬天主教系統,他被封為聖人和聖師,並且是奧斯定會的發起人。對於新教教會,特別是加爾文主義,他的理論是宗教改革的救贖和恩典思想的源頭。著有《懺悔錄》、《論三位一體》、《上帝之城》、《論自由意志》、《論美與適合》等。奧古斯丁認為一切美源自天主。美是分等級的,最高的、絕對的美是上帝,其次是道德美,形體美是低級的、相對的美。
  • 西方文化憑什麼成為當今的強勢文化
    人和上帝相比仍然是有限的,但這種有限性本身被賦予了有限的神性,人是上帝的摹本。正如牛頓在《光學》中所說的:「從現象中不是可以看出有一位神嗎?他無實體,卻生活著,有智慧而無所不在。」[2]人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猜到上帝創世的秘密,這極大地提高了人在宇宙中的地位。
  • 西方平安夜聖誕節的由來,我們能否提倡過西方節日?
    今天我在群裡及朋友圈上面看到有些人發聖誕節是西方節日提倡不要過。有的甚至發圖造謠說八國聯軍佔領北京時在24夜晚慶祝,所以叫「平安夜」等等。這謊言不是體驗你能多愛國,只能讓國際文化交流變得更惡化。正視歷史才能融合不同文化。據百度百科記,19世紀聖誕節才由國外傳教士傳入中國。
  • 電影中的西方人為什麼會飯前禱告
    西方人大部分都是基督教,基督教的人們在飯前都會做禱告。祈禱上帝給我們帶來健康,感謝上帝賜予的食物,也讓病害遠離我們。也許你會覺得很搞笑,這樣做是完全沒有意義啊。那你就錯了,這是心靈上的作用,心靈的力量總是那麼不同凡響。當你禱告的時候你不會感覺孤獨,如果你一個人也不會覺得太孤單。同時飯前禱告可以讓心情更愉悅,心裏面也更踏實。
  • 每日讀經:「在天上的上帝面前禁食祈禱」
    經文 時間:2020年2月18日(星期二) 讀經:《尼希米記》第1章 默想 「我聽見這話,就坐下哭泣,悲哀幾日,在天上的上帝面前禁食祈禱
  • 中國人有沒有宗教信仰,外國人說了不算,終歸到底還是誰的拳頭硬
    很少寫關於國內的歷史文化題材文章,一方面自身的筆力不足難以駕文章內容。因為中國實在是太大了,許多觀點婉如盲人摸象看不全面而顯得狹隘。另一個方面則是身處於這樣的文化體系中,難以自覺。有一種旁觀者清,當局者迷的感覺。所以這篇文章如有異議之處,還望多多包涵。
  • 東方人和西方人形體上有什麼不同,原因是什麼?
    在現實中,我們憑著直觀感覺會發現東方人和西方人在外形方面還是有很大差別的,一眼就能分辨出哪個是西方人,哪個是東方人。西方人相對東方人來說,有著明顯的特徵:比如身材更高大;擁有著更加精緻的五官,高鼻梁、深眼窩、藍色的眼睛;白皙的皮膚等。
  • 塔爾科夫斯基|在電影中祈禱
    而這些感受也是我自己作為一個影迷長期以來的困惑:在光影的世界中我看到了無限的可能,獲得了幾十倍於先人的感知經驗,但儘管如此,電影作為人類現實世界的投射,電影依舊給不了我光明和出路。而在本片中,塔爾科夫斯基為當代藝術開出了一劑良藥:藝術即祈禱。
  • 外國人眼中的東方神秘力量中國和「開水」文化
    很久以來,西方人不理解我們「開水」的大中華文化,一般認為,這是由於地區差異和生活習慣不同造成的,因此外國人不明白中國人為什麼喜歡喝熱水。然而在國外生活多年,讓我感到這種不理解的主要原因是中國人和西方人的科學概念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