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學者和青年學子抨擊當局新修高中歷史課綱

2021-01-08 人民日報海外網

新華社臺北8月24日電臺灣中華青年發展聯合會24日在臺北舉辦「臺灣教科書新課綱評析」論壇。與會多位臺灣史學專家、教育界人士和青年學子表示,面對「臺獨」勢力漸進、全面推進教育「去中國化」,島內有識之士要聯合起來發出正義之聲,不要讓他們繼續荼毒年輕一代。

臺灣教育部門近日強行修改高中歷史課綱並將中國史納入東亞史框架,論壇主持人、臺灣中華青年發展聯合會理事長王正表示,民進黨上臺後變本加厲地推進「去中國化」,要將五千年的中國史割裂得支離破碎,島內不同世代都對此極為憂心。對於當前教育領域的亂象,各界不能坐視不管,讓年輕一代再受毒害。

臺灣中華文化與高等教育交流協會理事長孫若怡指出,「臺獨」勢力旨在借修改課綱來打斷臺灣與大陸的文化連接,但兩岸語言、文化聯結是割不斷的。在當今大變動時代,要讓臺灣下一代正確認識中國歷史與文明的發展。

「如果抽去對中國歷史的認識,臺灣年輕人將失去中華文化『紅利』。」孫若怡說。

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副教授劉性仁認為,新課綱剝奪臺灣學子的歷史認識,徹底從文化上「去中國化」,把臺灣史和中國史對立起來,斷絕臺灣青年對中國的歷史記憶和現實認識,這些都是非常不負責任的作為,必將導致兩岸關係持續緊張。

「現在臺灣的小學裡不再教中國史,初中、高中還要削減中國史課程,這會讓年輕人不知道自己的根在哪裡。」他表示,不應放任島內政治人物用政治力扭曲歷史,成為危害中華文化的歷史罪人。

臺中二中教師伍少俠直言,這次課綱調整自我矛盾,漏洞百出,完全是把臺灣學子當做試驗品,來實現政治人物的陰暗欲望。新課綱狹隘獨斷,將臺灣人主要文化根源的中華文化與歷史切割得支離破碎,就為了摧毀臺灣民眾與中華文化間的關聯。

長期關注課綱的成淵高中教師江文隆說:「這樣的所作所為,禁得住歷史長河的嗚咽嗎?割得斷中華文化的血脈嗎?」(記者 陳君 查文曄)

相關焦點

  • 臺灣高中歷史課綱拍板!民進黨「去中國化」得逞
    臺灣高中歷史課綱拍板!民進黨「去中國化」得逞。(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當局「教育部課審大會」13日通過,12年義務教育高中歷史課綱分成臺灣、東亞及世界等3個分域,並明確提到「中國史納入東亞史的架構下討論」,中國史不再單獨存在。嘉義大學歷史系教授吳昆財表示,這就是三階段「去中國化」的正式完成,臺灣史從一個章節,變成一本書,最後再把中國史「作掉」。
  • 臺當局修改高中歷史課綱操弄「去中」 國臺辦:倒行逆施 數典忘祖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亦超】 島內折騰許久的12年義務教育高中歷史課綱議題13日定案,中國史確定將被納入東亞史之中,外界對此憤慨不已。國務院臺辦發言人馬曉光回應記者提問時批評,民進黨當局此舉不僅荼毒臺灣年輕一代,更進一步破壞兩岸關係,加劇兩岸對抗。有記者問,據報導,臺灣教育部門課審大會日前審議通過高中歷史課綱,將中國史納入東亞史,教科書將不再以中國史、臺灣史及世界史的方式呈現。請問對此有何評論?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表示,民進黨當局上臺以來,破壞兩岸關係政治基礎,支持縱容形形色色的「臺獨」分裂活動。
  • 島內痛批台歷史課綱抹殺中國史:斬斷兩岸共同歷史脈絡
    [新聞頁-臺海網]民進黨當局為「去中國化」持續在歷史課綱上動手腳。圖片來自臺媒對此,島內媒體和多位臺灣學者與歷史教師均批評,新版教科書扭曲事實、篡改歷史,其根本目的是構建所謂的「臺獨史觀」,並有意刻畫兩岸對立。
  • 蔡當局將歷史課綱「去中國化」,這樣自廢武功,臺灣還能走多遠?
    此前臺灣地區將高中的歷史課綱進行了改動,把中國史放在東亞史的分支,有人質疑臺灣的歷史課剛改動是在「去中國化」。臺灣嘉義大學應用歷史系教授吳昆才發表了相關評論,他在臺灣《中時電子報》當中說到臺灣當局教育機構大膽改動教學模式,改動後的課綱規定了三大主題分別是:「國家」與社會、人群的移動與交流,以及現代化的歷程。吳昆才這種認為這種改動是捨本逐末的表現,根本沒有對歷史有正確的認識,吳昆才甚至直接揭露臺灣當局教育機構的這種做法,主要是基於政治目的。
  • 民進黨修改歷史課綱 操弄歷史終將被歷史操弄
    民進黨修改歷史課綱 操弄歷史終將被歷史操弄 2018-08-15 09:50:22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臺灣學界教育界痛批新版歷史教科書
    核心閱讀今年9月新學期以來,臺灣依據新版課綱編寫的高中歷史教科書開始使用。其混亂的體系、錯漏百出的內容和扭曲的價值導向,引起臺灣學界和教育界的強烈不滿。他們呼籲全社會共同反對「去中國化」歷史教科書,不再讓其毒害臺灣學子。民進黨當局自2018年以來強行通過新版歷史課綱,將「中國史」納入「東亞史」框架,並大幅壓縮「中國史」課程。
  • 臺灣教育界:民進黨「反中」課綱削弱學生能力
    [新聞頁-臺海網] 據大公報報導  對於民進黨當局大幅刪減初中歷史課本內容,島內中國文化大學劉性仁教授認為,此偏頗課綱對臺灣傷害甚大,使臺灣學子無法對中國五千年歷史有完整和系統的了解。臺當局把「臺灣史」與「中國史」對立起來,不符合史實。
  • 台歷史課綱竟刪三國歷史
    台歷史課綱大刪三國歷史,令人痛心,國民黨考紀會負責人、律師葉慶元直批「亡國必先亡史」。葉慶元提到過去在市政府服務時,日本濱松市的鈴木市長對他非常友善,說最崇拜的歷史人物是三國的趙雲,「如今臺灣的孩子們將不再知道什麼是三國,也不會知道誰是趙雲、誰是呂布了嗎?」
  • 台歷史課綱中國史大幅縮水 《史記》不提、三國史被刪
    中國臺灣網9月8日訊 民進黨當局為「去中國化」持續在歷史課綱上動手腳。綜合臺灣《中國時報》、《聯合報》報導,臺灣新版初二歷史課本出爐,由於此前高中歷史「中國史變東亞史」已經惡名昭彰,人們沒料到初二課綱「魔高一丈」,夏商周不見了,數千年歷史只剩秦始皇。引發島內各界震驚與批評。
  • 臺灣新高中歷史課綱:刪除的是民族血肉,改掉的是民族魂骨
    但是近幾年來,臺灣方面頻繁的課本修改刪減卻是讓人覺得哭笑不得。教育者進行課本修訂的初衷應當是為了課本內容更加適應當代學生的發展和需求,但是有人不這麼看。他們刪減課本,篡改歷史事實,為什麼這麼做呢?許多人網友都對臺灣當局的做法進行了分析,但歸根到底都是出於政治目的,那便是從思想根源上將祖國從臺灣青年一代的思想中抹除掉,減少青年一代對於祖國大陸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這便是為什麼如今臺灣青年一代大部分人對祖國大陸並不友好的原因。
  • 臺灣新課綱歷史教科書上路 學者直批「教育臺獨」貽害無窮
    新華社臺北8月30日電(記者石龍洪 何自力)隨著新學期開學,按照臺灣新課綱編寫的歷史教科書正式上路。多位臺灣學者批評,新歷史教科書扭曲事實、篡改歷史,本質上是「去中國化」、搞「教育臺獨」,對臺灣貽害無窮。
  • 強行「去中國化」,臺灣歷史課本大幅刪減中國古代史,從商周到隋唐...
    有島內歷史教師向臺媒反映,由於新課綱把「中國史」改為「東亞史」,臺灣初中二年級學生拿到的新歷史課本中,中國古代史被大量刪減,「三國鼎立」時期的內容甚至完全消失。延伸閱讀:強行「去中國化」,臺灣高中「東亞史」課本編不出來了還有兩個月就是下學期開學,但臺灣高中歷史第二冊至今沒有任何版本過關,而且正在送審的幾個版本內容80%都是中國史。
  • 臺灣高中教師批新課綱:不懂中國史 怎到大陸工作
    到大陸就學的臺灣學生數量爆增。(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8月12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當局「教育部」課審大會審議12年義務教育社會領域新課綱,針對中國史的部分大幅減少,高中校長及教師指出,大陸對臺灣產生的影響很大,且近年兩岸關係大變,很多人到大陸工作,怎能不了解其歷史,「立足臺灣,兼顧大陸,放眼世界」,才是審訂歷史課綱最好的依據。
  • 臺學者推「恢復中國史課綱公投」綁2020選舉,啟動首階段聯署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嘉義大學應用歷史系教授吳昆財發起「恢復中國史課綱公投」,希望能和2020年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捆綁投票。他近日透露,該「公投案」已經進入第一階段聯署(聯合署名),在明年2月份之前如果有2000人聯署就能夠送審,審完之後可進入下一階段。
  • 臺灣高中教師批新課綱:學生不懂中國史 怎麼到大陸工作
    中國臺灣網8月12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當局「教育部」課審大會審議12年義務教育社會領域新課綱,針對中國史的部分大幅減少,高中校長及教師指出,大陸對臺灣產生的影響很大,且近年兩岸關係大變,很多人到大陸工作,怎能不了解其歷史
  • 臺灣初中地理講義多處抹黑大陸
    在民進黨當局「去中國化」的操弄下,繼新歷史書三國消失史記不見後,又對初中地理講義下手!蘇逸修貼出講義內容,其中1張地圖「中國霾害來襲」指大陸工業廢氣飄至臺、日、韓甚至美國西岸,又表示大陸的環境問題包括空氣汙染、海洋汙染已經影響周邊國家。
  • 臺灣高中中國史不再單獨存在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8月14日報導,臺當局「教育部課審大會」13日通過,12年義務教育高中歷史課綱分成臺灣、東亞及世界等3個分域,並明確提到「中國史納入東亞史的架構下討論」,中國史不再單獨存在。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張亞中為香港中評社撰文表示,蔡英文當局終於在「去中國史」上踢出「臨門一腳」。這是民進黨用政治力量推動「文化臺獨」的關鍵一役,將「中國史」從「12年國教」的歷史課本中徹底剷除。
  • 台歷史新課綱大砍中國歷史篇幅,民進黨當局高官否認「去中國化」
    臺灣開學後,最新啟用的的「2019課綱」初二歷史課本內容被大砍,包括唐朝之前的2400年以1600字講完,三國、魏晉南北朝徹底消失,政權轉折和重要史實一概沒有編入,引發議論。臺當局「教育部長」潘文忠昨日狡辯稱「新課綱要培養學生成為世界公民」,並否認有「去中國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