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新三板時沒有披露對賭回購條款,這個條款因此無效嗎?

2020-12-18 李立律師

合夥指南| 作者:李立律師

這是李立律師博客和合夥指南公眾號532篇文字

上新三板時沒有披露對賭回購條款,這個條款因此無效嗎?

很多人都知道這個常識,上市公司承擔著一個信息披露義務,而且這項義務可以算是上市最重要的義務之一。沒有相對完善的信息披露制訂和體系,就不可能形成一個合格的證券交易市場。

新三板,全稱是「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在這裡掛牌的企業,並不是《公司法》上所說的「上市公司」。準確地說,這些上了新三板的企業,應當屬於「非上市公眾公司」。

「非上市公眾公司」,兩個意思,一是說這是個公眾公司,二是說不是上市公司。其中,這個「公眾公司」的定性,就是信息披露義務的原因。同樣的,在A股的那些上市公司,之所以要承擔信息披露義務,原因也是因為身上的「公眾公司」的定性。

在中國證券監督委員會發布的《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中,對這個「公眾公司」的定義是:

本辦法所稱非上市公眾公司(以下簡稱公眾公司)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且其股票未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一)股票向特定對象發行或者轉讓導致股東累計超過200人;(二)股票公開轉讓。

其實,上市公司同樣具備上面這2個特點,但是,上市公司在這個基礎上還有其他的2個特點:

1、上市公司是公開向社會公眾發行股票,這是非上市公眾公司不具備的特點;

2、上市公司的股票必須在證券交易所開設交易場所公開競價交易。至少目前看來,新三板還沒有這個功能。

信息披露的重要性,是公眾公司在證券市場上運作的基礎,社會不特定的多數的投資者只能通過信息披露制度才能得到這家公眾公司的基本信息和重大信息,這是投資判斷的基本依據之一,也是投資風險自負的前提條件之一。

也正因為如此,假如一家公眾公司沒有依法依規及時披露重要信息的話,那麼依照《證券法》等法律法規以及行業規則,投資者就有權就因此受到的損失要求公司進行賠償。最近一次《證券法》修訂的要點和亮點之一,就是關於投資者代表訴訟制度的修改和完善。

違反信息披露義務,不僅可能有投資者要求賠償損失,而且會受到交易所和證監會的處罰。

要說對違反信息披露的懲罰,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一些證券交易所的嚴厲做法,也是我國交易所可以適當借鑑的。今年,瑞幸咖啡被境外證券交易所勸退市,根源上就是其涉嫌披露虛假信息。

回到本文的題目。

有一家公司,在上新三板之前,與投資者籤訂了對賭協議。

這個對賭協議,歸納起來並不複雜,就是以上新三板為對賭目標。

在對賭協議裡,雙方約定:假如不能2016年6月30日前於「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投資方可要求公司大股東按照投資方的投資額的同等數額價款並加10%年回報率向投資方購回投資方所持有全部股權,保證乙方順利退出不受損失。

對賭定的掛牌時間是在2016年6月30日前。事情就是這麼巧,2016年6月30日前,該公司還沒有掛牌新三板,仍在報審的過程中。

僅僅過了28天,也就是到了2016年7月28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責任公司向這家公司發出同意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的函。

2016年8月9日,該公司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

公司掛牌後,大概2016年的年底前開始,投資方開始通過律師向大股東催要回購股份款。糾紛開始升級,最後投資方將大股東告上了法庭,要求法院判決大股東履行協議規定的回購股份的義務。

公司成功掛牌了,除了時間晚了一個月左右之外,當初設定的對賭目標還是達到了,為什麼雙方反而起了這麼激烈的糾紛呢?

這裡面的原因很多,其實法院也不是太關注這些原因,因為和訴訟請求的認定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民事訴訟,有個原則就是「不告不理」。從法官角度來說,只要和訴訟請求的認定沒有直接關係的,都可以不理。不過,我不介意在每天的筆記裡閒聊一下這個。

從各方的表現以及證據可以看出幾個深層次原因:

公司經營表現不佳,據說原來預測的年100萬利潤,實際負900萬利潤。看著這樣的經營業績,投資方一定是想盡一切辦法要退出的。沒有新進入的投資者來接盤。當初可能就是設想掛牌新三板後,再想辦法引入新的投資者,這樣老的投資者就可以溢價轉讓獲利而退場了。現在這樣的經營業績,顯然不可能有新的投資者進來,更不可能以高的價格購買股份。在新三板這個非上市公眾公司的交易系統裡,也沒有將股權賣給其他人而退出的機會。綜合來看,假如以「事後諸葛亮」的眼光來看,這家公司,包括大股東和投資方,當時對於新三板以及資本運作的理解和設計是不太成熟的。特別是對新三板的理解是不深的。具體我今天就不深入了,否則離題會太遠。不過,即使從最表面的情況也可以略微看出來這一點來。比如,在他們一系列的投資協議及相關文本中,屢屢出現「掛牌上市」這樣的表述。前面我已經說過上市和非上市的區別了。我想,如果這個投資方或者投資方的證券顧問或法律顧問較為成熟的話,那麼一定會將文本中「上市」這2個字批量刪除了。

從明顯的證據來看,雖然不是很明朗,但是大股東給人的感覺其實一直是答應要支付股份回購款的。但是,一旦對方起訴到法院,大股東的態度立即就鮮明了起來。大股東一方認為,法院應當駁回投資方要求大股東回購股份的訴訟請求,主要有3個理由:

掛牌時間只是晚了一點兒,遲延不足一個月,而且是因主辦券商臨時終止服務所致,屬於無法預見、無法掌控的不可抗力,應當認定短暫遲延為合理順延,回購條件未成就。要求回購是有時間限制的,應當在掛牌之前,也就是在2016年6月30日至2016年7月27日期間可以要求回購。而現在公司掛牌之後,投資方完全可以通過交易系統實現退出,無權再要求回購,回購的要求超出了合理的期間。(本文的重點總算來了)回購條款未向社會公眾披露,如執行,公司的股權結構、經營管理和市場價值將產生嚴重的不確定性,損害其他投資者權益,損害社會公眾利益,應認定為無效。這個理由是二審中增加的,在一審中沒有提出。顯然是為了上訴而研究出來的。說實話,這第3條理由,我以前是沒有想到過的。雖然我認為很沒有道理,但是挺有創意的。從這裡也能看得出來,訴訟代理人也是盡心竭力在為大股東這一方找抗辯理由。

那麼,為什麼第3條理由是站不住腳的呢?先看看法院的判決書中是怎麼說的。

關於涉案回購條款的效力,也就是大股東提出的因為沒有披露這個條款而條款無效的問題。法院的態度是明確的:

法院認為,回購條款是雙方就股份回購事項達成的合意,各方理應恪守。而回購條款的披露,涉及的是投資者利益保障及社會公眾監督,系屬證券監管機構對擬上市公司規範發行及運作的行政監督管理範疇,與回購條款本身的效力並無關聯。其次,關於回購條件成就與否。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本案中,因券商方面的事由導致延期掛牌,該項因素應當屬於交易各方締約時能夠合理預見的範疇。最後,關於回購期限,回購條款的設置旨在降低投資方的投資風險、降低交易成本,即在約定的回購條件成就的情形下,投資方能夠要求特定主體以特定價格回購涉案股權。在未作特別限定的情形下,該項回購權利不因掛牌新三板而消失。另外,法院還根據雙方提供的證據進行了比較和認定,確認了大股東事實上已經通過中間人回購了投資方300萬元的股份,也就是說大股東是認可要履行回購義務的。

這個案子的判決結果,是顯而易見的,無需再引述。

從我的眼裡看,大股東提出的這個理由雖然是有些創新意味,但是更主要的還是為了可以以上訴拖些時間。我不太相信有人真的會認為合同沒有按照上市規範要求進行披露就變成無效合同了。當然,也可能有。

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以及相關股東、高管等對象的法律義務,但是這種法律義務並不是合同的內容。合同的有效性問題,取決於合同本身的內容。披露,是對已經發生或即將發生的事實和情況的公開展現,披露不創造這些事實,披露只是反映這些事實。

寫到這裡的時候,我覺著,這個關於新三板的具體故事,更有意思的並不是本文的標題,而是這些年來資本市場裡一些經典現象的一種縮影。有很多的企業家,本來企業做得還挺不錯,但在沒有理解資本市場的情況下,被風氣和人言引進了資本市場,結果弄得一筆糊塗帳,當初可能不是很清楚為何來,之後可能不是很明白要該往哪去。

相關焦點

  • 一票否決權、對賭條款是個啥?帶您解讀TS十大條款,小心避免掉坑
    在籤訂股權投資協議時最重要的是投資人和創始人雙方利益的均衡,貿然的快速籤訂股權投資協議對標的公司的發展和公司創始人都將產生非常負面影響。具體的失敗案例如ofo的一票否決權,俏江南的上市業績對賭等。 所以投資人和創始人在籤訂協議的時候一定要弄清每個條款的意思,考慮清楚,衡量利弊。
  • 低迷時「博一把」 新三板企業對賭風險或集中爆發
    業內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前兩年新三板市場量價齊漲,促使企業盲目推高估值,為此籤下高價對賭協議。目前來看,這些協議大多難以兌現,對賭企業普遍面臨高額業績補償或實控人變更危機。在目前流動性低迷的情況下,對賭風氣愈難遏制,融資難倒逼企業「博上一把」接受更為苛刻的對賭條款。  對賭協議難兌現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新三板掛牌公司數量為9140家。
  • 深入理解九民紀要之對賭協議
    但是沒有土地,沒有房產,沒有真金白銀。所以這時候就需要出資方就需要一份安全保障。對賭協議退出條款籤訂對賭條款以後,本來呢互利合作優勢互補的合作方,目標公司沒有達到預定的目標比如說沒有IPO啊,不管是在境內啊還在境外,不管在深交所的啊,中小板,創業板,還在上交所的,主板,科創板,或者在新三板上,都榜上無名啊。
  • 常見的《對賭協議》是在賭什麼?
    4股權回購型當目標公司未能實現對賭協議規定的業績目標時,目標公司實際控制人將以私募股權投資機構投資款加固定回報的價格回購其持有的全部或部分股份。如:若20XX年之前XX公司仍沒有實現上市的,則投資方有權要求XX公司以XX千萬元的投資款加10%的利息,回購投資方持有的全部XX公司的股權。
  • 對賭協議裡的20個致命陷阱及對賭糾紛判例解析!(含計算公式)
    但是,「解除對賭協議對PE、VC來說不保險(放心保),公司現在只是報了材料,萬一不能通過證監會審核怎麼辦?所以,很多PE、VC又會想辦法,表面上遞一份材料給證監會表示對賭解除,私底下又會跟公司再籤一份"有條件恢復"協議,比如說將來沒有成功上市,那之前對賭協議要繼續完成。」 「上市時間」的約定不能算是對賭,對賭主要指的是估值。
  • 天源環保勇闖IPO:對賭纏身,武漢矽谷天堂中途退出
    最近,武漢天源環保股份有限公司發布IPO招股書,就披露了很多從未披露過的對賭協議內容。(2)回購條款:在本次轉讓完成後,若出現下述事項之一,投資方有權選擇要求天源集團、黃開明回購其所持的全部或部分公司股份: ①公司未能在 2021 年 12 月 31 日前實現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或併購上市; ②在 2021 年 12 月 31 日之前的任何時間,公司或者天源集團、
  • 格式合同免責條款無效的情形
    就其本意講是指合同中雙方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或格式合同提供者提供格式合同時,為免除或限制一方或者雙方當事人責任而設立的條款。二、格式合同免責條款無效的情形1.顯示公平的無效。我國《合同法》第40條規定:格式條款具有本法第五十二條和第五十三條規定的情形,或者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該條款無效。2.以各種方式、手段訂立的免責條款,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利益的無效。
  • 創投圈裡面的對賭協議靠譜嗎?無人貨架的第一家想不到因此倒下
    而其中就是受到了來自投資人對賭條款的巨大壓力。使得創業者動作變形,失去了正常的判斷,籤署了違心的「城下之盟」。在領蛙的相關條款中有列明:創始人若公司未能實現合格的上市或者投資人認可的併購,就要按照年複利30%進行回購。 有投資機構代表就表示支持對賭。
  • 合同中格式條款在什麼情況下將被認定為無效條款?
    格式條款無效情形,屬於合同成立後的效力評價層面。《民法典》第497 條總括性地規定了格式條款無效的情形∶一是與其他民事法律行為通用的無效情形,即具有《民法典》第六章第三節和《民法典》第 506 條規定的無效情形。
  • 或訴或裁"條款無效的,是否影響協議管轄條款的效力(有爭議...
    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當事人在合同爭議解決條款中約定「可裁可訴」或「或裁或訴」時,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規定:「當事人約定爭議可以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仲裁協議無效。」
  • 齊達內放棄回購條款,曼聯接近拿下雷吉隆
    兩家俱樂部對於雷吉隆的轉會已經談判了很長時間,但一直沒有達成協議,因為曼聯不願意接受皇馬要在合同中加入回購條款的要求。多家西班牙媒體證實,曼聯願意以2300萬英鎊的轉會費來完成這筆交易,目前這筆交易的唯一的阻礙是在回購條款上,
  • 以上市為條件的對賭協議的效力
    俗稱「對賭」的股權投資估值調整協定通常會將上市約定為承諾目標,但該約定效力在投資實踐中存在爭議。例如,瑞渢投資與朱某、鼎發公司股權轉讓合同糾紛案,即為較典型的案例。瑞渢投資與鼎發公司股東籤署的增資協議中約定:若鼎發公司在約定日前無法上市,公司股東將回購瑞渢投資持有股權。
  • 合同免責條款的無效是什麼意思
    一、合同免責條款的無效是什麼意思對於保險免責條款,即便保險人訂立合同時向投保人履行了明確說明義務,但若符合合同法第四十條、保險法第十九條規定的條件,也應當認定這類保險免責條款無效。實踐中免責條款無效情形有以下幾點:1、設定索賠前置條件的保險條款是否有效。
  • 與馬卡報導相反,意天空:迪亞斯交易含買斷條款和回購條款
    直播吧8月29日訊 據義大利天空體育報導,米蘭租借迪亞斯的協議中將含有買斷條款,但皇馬也會擁有回購條款。此前,《馬卡報》報導稱迪亞斯將租借加盟AC米蘭,但協議中不含買斷條款。不過義大利天空體育方面有不同的報導,他們稱米蘭會有買斷條款,而皇馬也會有回購條款。這意味著,如果米蘭買斷了迪亞斯,那麼將來皇馬也可以以一個設定的價格將其回購,但這保證了米蘭將得到收益。
  • 【海紅說法】合同無效後違約金條款的效力認定
    在身患嚴重虹膜睫狀體炎和頸椎病的情況下,二十多年來堅持5+2、白+黑,只爭朝夕,默默奉獻,在平凡崗位上做出了突出業績,贏得了群眾、領導和同事們的一致好評。裁判要旨在涉案合同整體無效情況下,合同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條款理應同時無效。
  • 聊民法典41:流押條款,不再認定為無效條款,但是要做特別解釋
    上具體由雙方當事人自行約定。未在合同中列明的,原則上不屬於擔保的範圍。第四百零一條 抵押權人在債務履行期限屆滿前,與抵押人約定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時抵押財產歸債權人所有的,只能依法就抵押財產優先受償。《物權法》的第一百八十六條,表達的是對流押條款持否定的態度,即流押條款是無效的。當然,流押條款無效,並不意味著抵押無效,這是兩碼事情。《民法典》刪除了《物權法》對流押持否定態度的條款,增設了本條,是不是意味著對於流押條款的法律效力的確定有了轉變?或者說,是不是流押條款得到了法律的確認了呢?
  • 對賭失敗存回購壓力 九恆條碼攜低毛利募投項目衝關IPO
    不過,業績高速增長的九恆條碼,也面臨著對賭協議觸發回購條款、公司應收帳款居高不下、壞帳損失上升的困境。此外,九恆條碼還存在快速增值的關聯資產收購與出售,以及募投項目投資回報率低等問題。帶有諸多瑕疵的九恆條碼,能否博得市場的歡心?
  • 天博說體育:熱刺接近籤下雷吉隆,合同內帶有回購條款
    皇馬年輕邊後衛雷吉隆的去向成了最近一段時間足壇的重點,這名年輕的邊路球員已經明確表示想在這個賽季離開皇馬去到一支會給到他出場時間的俱樂部。其實雷吉隆上賽季的發揮非常亮眼,在租借到塞維亞期間他成為了球隊的邊路核心,甚至於在聯賽結束之後的評選之中他還被選為聯賽最佳左後衛。
  • 萊昂內爾·梅西父親說:巴塞隆納前鋒的釋放條款無效
    萊昂內爾·梅西父親說:巴塞隆納前鋒的釋放條款無效。梅西的整個職業生涯都在巴塞隆納。萊昂內爾·梅西的父親和經紀人告訴西甲,這名前鋒與巴塞隆納籤訂的7億歐元(6.24億英鎊)的合同中的釋放條款是無效的。33歲的梅西上周告訴西班牙巨人,他想在為他們效力20年後離開,並相信他可以在今年夏天免費轉會。西甲表示,除非該條款得到滿足,否則他們不會取消梅西的註冊。然而,豪爾赫·梅西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該條款在上賽季末到期。
  • 東鷹原創|無效建工合同的結算條款參照問題
    近來辦案,涉及到較多無效合同的工程款結算問題,故在此拋磚引玉,想和大家探討一下無效建工合同結算工程款時結算條款的參照問題。《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司法解釋》第2條明確規定:「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但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合格,承包人請求參照合同約定支付工程款的,應予支持」,該條款看似規制明確,立法觀點鮮明,但在實際結算過程中還是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