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寬仁溫情|第9期 糖尿病竟被逆轉!感謝你們的堅守和我的勇氣

2020-12-23 騰訊網

她是一位普通的代謝性疾病患者,短短幾個月時間裡,接連被確診患有甲亢、糖尿病、高血壓、脂肪肝、高脂血症;她走過了一段由崩潰到振作的心路歷程,全倚賴醫生們的精心治療和悉心關懷;她驚喜地迎來轉機,經過重醫附二院內分泌代謝科代謝性疾病管理中心專家們的協作診療和指導,其原本患有的糖尿病和脂肪肝竟然被逆轉了!在這位名叫燕子的患者身上,究竟發生了怎樣五味雜陳的求醫故事呢?

想要二胎卻遭遇連環打擊

彷徨之際醫生告訴她「相信我們」

2018年,燕子迎來了四十而不惑的年歲,然而這一年,卻讓她著實「很困惑」。

燕子有一個幸福美滿的三口之家,近些年二胎政策開放後,又和丈夫計劃著想再要一個孩子。但在2017年,燕子發現自己出現了手抖的症狀,無論是拿筆或是拿筷子,手總是不由自主抖個不停,去醫院一查,醫生說她患上了甲亢,但堅持吃了一年的藥,病情卻沒有太大好轉,因為甲亢等甲狀腺疾病對備孕有很大的影響,給一直想要二胎的燕子造成了巨大的困擾。

在一次和閨蜜的聊天中,燕子偶然得知重醫附二院內分泌代謝科的專家十分擅長治療甲狀腺相關疾病,於是趕緊來到附二院,掛了科室主任、主任醫師劉東方教授的專家門診。「之前有長達一年時間的就醫經驗,經過劉教授診療後的感受卻完全不同。」燕子告訴記者,劉教授是個醫術相當精湛的醫生,經過一段時間的用藥治療,自己的病情得到了明顯的控制,但「甲亢抗體」這項指標一直居高不下,在和一些病友的交流中,燕子得知這是一個很常見且棘手的現象,然而,針對這一情況,劉教授為燕子調整了用藥,使甲亢各項指標很快降了下來。

病情終於得到了有效控制,燕子以為自己和丈夫長久以來的心願就快能夠達成了,然而,考慮到燕子本身體重偏重且已經處於高齡產婦的年齡階段,劉教授建議燕子在備孕之前做一下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症等代謝性疾病的相關檢查。

這一查就查出了問題。

2018年9月,燕子得到的檢查報告顯示,她明確診斷為2型糖尿病,且患有高血壓和高脂血症;各項指標顯示,燕子的病情需要儘快幹預治療,雖然排除了繼發性高血壓,但這個結果還是如同晴天霹靂,讓燕子眼前頓時蒙上了一層水霧:「可能很多人覺得,這些慢性疾病並非惡性腫瘤,只要經過正確的治療就能得到很好的控制,不會使生活受到太大的影響。但對我而言,它們來得這樣突然,不僅抹滅了我和老公想要二胎的願望,也似乎同時抹滅了我對生活的熱愛和希望。」

眼前燕子的情緒和狀態,和許多剛得知自己患上了慢性疾病的患者別無二致,對於劉教授而言再熟悉不過,她起身來到了燕子身邊,拍了拍她的肩膀,像是在為她打氣一般:「相信我們,也要相信你自己,這些疾病沒有你想像中那麼可怕,關鍵是我們要重視,並一起努力。「那一剎那,燕子被抽空的身體裡仿佛被注入了一絲力量。

由絕望到重拾信心

是醫生的耐心和負責給了她勇氣

自從確診了糖尿病、高血壓等代謝性疾病後,燕子很長一段時間裡都不能接受現實,也變得更加依賴劉教授,上醫院的次數更多了,給劉教授發微信的頻率也更高了,她似乎渴望從醫生這裡獲得一種方法,能夠突然間治癒所有疾病,從而恢復原來健康的身體,重拾積極的心態。

眼見燕子一直情緒不佳,劉教授也不急著勸慰,她接診的大多都是需要長期治療的代謝性疾病患者,很清楚他們經受著怎樣的身心折磨,因此劉教授每次都會耐心給燕子解釋為什麼為她選用這樣的治療方案,還叮囑她平日裡飲食和運動的注意事項等,比如針對燕子體重超重胰島素抵抗明顯的病情,劉教授在傳統二甲雙胍基礎上,加用了一些新型的減重降糖護心的藥物進行治療,以延緩併發症及儘早糾正高糖毒性。

「劉教授的耐心和負責深深打動了我,我知道她每天都有很多病人要管,多到甚至有幾次我連她的門診都掛不到,但她從來沒有絲毫抱怨,也從不在病人面前展現疲憊和低落。」和劉教授一次又一次的接觸,讓燕子在劉教授面前袒露了心聲,「我知道,糖尿病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疾病發展進程中出現的併發症,我媽媽就患有糖尿病,我看著她病情一步一步加重,到現在出現了腎損傷……所以,我真的很害怕,感覺日子好像有一種過一天少一天的感覺,不知道應該怎樣面對這樣被疾病纏繞的人生。」

面對燕子的困惑,劉教授給予了積極回應:「你不用有太多顧慮,反而應該儘可能保持心情輕鬆愉快。事實上,治療代謝性疾病,光靠吃藥打針等單純的治療手段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加上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學的院外管理。糖尿病管理不僅需要專業度高,更需要多學科、多中心協同才能保證安全並獲得理想的效果,通過我們彼此的共同努力,最終你所擔心的情況很可能不會發生。」

聽完劉教授的耐心解答,燕子決心積極配合治療:「劉教授,你放心,我一定聽你的話,好好配合治療和院外管理!」

針對性治療+標準化健康管理

患者實現糖尿病逆轉

劉教授談到,近年來,代謝性疾病發病率越來越高,常表現為多個疾病同時或前後發生。以糖尿病為例,患者除了高血糖,往往還有高血壓、血脂異常等表現,甚至還可能合併心腦血管疾病、腎病、神經病變、視網膜病變等。所以,在就診時,單一的檢測項目往往難以滿足規範的臨床診療需求,而需要甚至比體檢項目更加複雜的查體。「而傳統的就醫方式,患者就診時需要多次掛號,往返於不同科室,如有遺漏,還可能影響病情的控制。這讓絕大多數代謝性疾病患者長期處於不規範的治療中,更別提對慢病的長期管理了。」

對此,早在2019年,重醫附二院內分泌代謝病科就已經建立國家標準化代謝性疾病管理中心(MMC),由中國醫師協會發起,並委託國家代謝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負責管理,在全國範圍內建設推廣代謝性疾病標準化管理體系。中心實行團隊管理模式,即以內分泌代謝病科為中心,多學科MDT協作,為患者制定個性化的診療方案。

考慮到燕子對病情治療的迫切需求,劉教授將她納入了MMC,進行個體化管理及健康教育指導,這就意味著,除了以科室為主導提供必要的藥物或注射等治療之外,還有營養師、健康教育師、運動指導師y以及專科護士從飲食、運動、生活等各個方面為燕子制定個性化、精細、科學的治療方案,為她建立詳盡的檔案,幫助她進行生活指導、調整治療方案、健康訓練營等長期的科學管理。

經過一段時間的積極治療和科學管理,2019年6月,當燕子得到相關疾病的複查報告時,幾乎激動到「失聲」,糖尿病各項指標出現了逆轉,已經恢復了正常數值,體重也成功減輕了8斤!

激動之餘,劉教授仍不忘提醒她:「雖然目前糖尿病出現逆轉,但仍不可掉以輕心,如果不繼續保持科學治療和管理,會有反彈的風險。」

而今年燕子最新的複查報告顯示:糖尿病指標正常,高血壓、高脂血症以及甲亢控制良好。

寒冷的冬天來臨,但這些暖心的故事會從冬季走向春季,慢慢還會走向熱烈的夏天,唯美的秋天,溫暖的醫護人員依舊用情溫暖著患者,用心捂熱著患者,以自己的言行和職業操守詮釋著白衣天使的誓言。

相關焦點

  • 聚焦·寬仁新星|第22期 鄭政:20年磨礪,精益求「睛」
    [聚焦 寬仁新星]編者按:「愛上這份職業不知是從哪一刻開始,是從那一句『健康所系,性命相託』開始,是從第一次得到病人的贊同開始,是從心電圖曲線重新波動開始……」——在重醫附二院這所百年醫院裡,有一群朝氣蓬勃的青年醫生。從畢業小萌新,到醫學界「後浪」,他們在一次次與死神與病魔的較量中練就盔甲,直到獨當一面。
  • 聚焦.寬仁新星|第19期 袁欣:從小萌新到博士後,攀登之路從未停歇
    [聚焦 •寬仁新星]編者按:「愛上這份職業不知是從哪一刻開始,是從那一句『健康所系,性命相託』開始,是從第一次得到病人的贊同開始,是從心電圖曲線重新波動開始……」——在重醫附二院這所百年醫院裡,有一群朝氣蓬勃的青年醫生。
  • 聚焦.寬仁新星|第11期 許韜:與死神賽跑,力爭做優秀的神經內科醫生
    [聚焦 •寬仁新星]編者按:「愛上這份職業不知是從哪一刻開始,是從那一句『健康所系,性命相託』開始,是從第一次得到病人的贊同開始,是從心電圖曲線重新波動開始……」——在重醫附二院這所百年醫院裡,有一群朝氣蓬勃的青年醫生。
  • 謝謝你們的堅守!我們時時牽掛在心
    謝謝你們的堅守!「愛人利物之謂仁。」疫情無情人有情。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重大考驗,你們無私無畏,舍小家、顧大家,守「國門」,護「家門」,做最美逆行者;你們無怨無悔,挑重擔、做後盾,默默奉獻,全力支持親人全身心投入到防控一線。你們用行動與實踐展現了深厚的家國情懷,為全區經濟社會生活全面恢復、加快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令人感動,值得敬佩。行百裡者半九十。
  • 聚焦·寬仁新星|第18期 張劍波:心懷熱愛 在胃腸肛腸外科之路上...
    [聚焦 寬仁新星]編者按:「愛上這份職業不知是從哪一刻開始,是從那一句『健康所系,性命相託』開始,是從第一次得到病人的贊同開始,是從心電圖曲線重新波動開始……」——在重醫附二院這所百年醫院裡,有一群朝氣蓬勃的青年醫生。
  • 魔道祖師:聶大和藍啟仁配嗎?聶明玦和溫情,CP名字叫絕情?
    魔道祖師:你們覺得聶明玦和藍啟仁比較配,還是和溫情比較配?聶明玦X溫情溫情小姐姐出來後,很多粉絲都說,溫情和聶明玦太像了,簡直是絕配。為什麼這麼說呢,可能是覺得溫情和聶明玦從髮型到模樣上比較像,二是兩人的性格也很像。
  • 「你們辛苦了,感謝大家的堅守!」
    為了感謝環衛工人為這座城市的辛勤付出,近日,萬州區高筍塘街道苗圃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合區直屬機關幼兒園組成志願者隊伍,為轄區12名環衛工人送上「清涼大禮包」。「你們辛苦了,這些大禮包是我們專門為大家準備的,現場的每一個人都有……」近日上午10點,在社區幹部的組織下,轄區12名環衛工人在新城路的一處樹蔭下集合。
  • 從防控到糖尿病逆轉 糖尿病研究的「前世今生」
    2020年9月舉辦的北大糖尿病論壇三諾專場中,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紀立農教授發表《2型糖尿病逆轉方案的線上服務構建》的專題演講,在糖尿病患者中迅速擴散傳播開來。這一動作表明,糖尿病領域權威專家和國內糖尿病上市公司三諾生物(300298,股吧)傳感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三諾生物)即將在糖尿病逆轉方面即將有大動作。
  • 聚焦·寬仁前沿|第20期 「脊」流勇進 ③ 結核病菌「吃空」脊椎...
    20歲小夥爆發了一場腰痛,背後竟藏匿著不被察覺的疾病——脊柱結核。這病慢慢「侵蝕」了他的4節脊椎,進一步發展下去,甚至還可能引發癱瘓。危難之際,重醫附二院骨科脊柱外科中心的醫生們化身「工匠」,4小時一點一點鉗去病灶,重建其「生命之柱」,讓他重新挺直了腰杆!布病還是肺結核?
  • 聚焦·寬仁前沿 | 第20期 「脊」流勇進 ③ 結核病菌「吃空」脊椎...
    20歲小夥爆發了一場腰痛,背後竟藏匿著不被察覺的疾病——脊柱結核。這病慢慢「侵蝕」了他的4節脊椎,進一步發展下去,甚至還可能引發癱瘓。危難之際,重醫附二院骨科脊柱外科中心的醫生們化身「工匠」,4小時一點一點鉗去病灶,重建其「生命之柱」,讓他重新挺直了腰杆! 布病還是肺結核?
  • 最高齡逆轉老糖友自述:糖尿病20年無併發症就靠……
    4月初的一天下午,我正和46期的賀阿姨聊著畢業體檢的事情,一個中年婦女扶著一個老人家在我身旁坐了下來,中年婦女打開旁邊的手提袋拿出水杯,熟練地打開杯蓋遞到老人面前。
  • 糖尿病能逆轉治癒嗎?三種治療方法有逆轉效果,有哪些共性和不同
    #百裡挑一#上次說過糖尿病跟壽命的問題,我提到了糖尿病可能需要終生帶病,無法真正治癒,結果有不少朋友私信我說,糖尿病是可以逆轉的,有幾個方法可行。這裡我想再跟大家說一說,目前醫學認為2型糖尿病基本上是不可逆的(注意是確診後,如果其他原因導致血糖高,原因消除後血糖正常是不屬於糖尿病定義的),一旦患上糖尿病,那麼就是需要終身帶病,當然終生帶病並不意味著一定要終生服藥。而且在一些情況下,有研究發現,某些治療方法,可以達到一定程度的逆轉糖尿病的效果(注意只是逆轉效果),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幾種方法。
  • 糖尿病可以逆轉嗎?內分泌科醫生告訴你真相
    方法1:減重手術結果:部分患者復發,目前國際上對手術的適應症仍存在爭議臨床上很多患者會問:糖尿病可以逆轉嗎?廣東省中醫院內分泌科主治醫師李秀銘表示,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種自身免疫抗體,這些抗體可以損傷人體胰島分泌胰島素的B細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島素。目前這類糖尿病的逆轉是一項重大的挑戰。2型糖尿病長期被認為是不可逆性進展的疾病,需要不斷增加口服降糖藥的種類甚至最終需要胰島素治療,但是科學家仍在不斷地尋求突破,目前較為火熱的研究是減重手術對糖尿病的影響。
  • 感謝有你們,溫暖我的2020
    感謝有你們,溫暖我的2020 2020-12-21 18: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醫之傑:糖尿病真的能逆轉、停藥嗎?研究找到逆轉糖尿病的關鍵
    ▲國際糖尿病聯盟IDF統計,2019年全球約4.63億20-79歲成人患糖尿病,11個人中有1個為糖尿病患者,如果算上未被確診的患者,和糖耐量受損前期3.739億人,這個比例超過20%。全球每年健康支出有10%就燒在了糖尿病這個無底洞上。
  • 糖尿病視力不好怎麼辦?這麼吃可以逆轉
    版權聲明:本文首發自瘦龍健康,中國肥胖問題的死磕俠,我已委託「維權騎士」為我的文章進行維權行動。免責聲明:以下的文字,不做任何醫療建議,只做信息分享,請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本文編輯字數3521字,預計閱讀時間,9分鐘。得了糖尿病,如果不改變飲食,僅僅依賴藥物控糖,等待你的可能是各種併發症。因為,藥物只會把糖趕出血液,讓你測不到,但是,糖會到身體各個位置,導致很多問題。
  • 聚焦·百年寬仁 | 第3期 年少入巴渝 古稀仍守醫路無悔 ——記我國...
    [聚焦·百年寬仁]開欄語:一座醫院的歷史,寫在院志上是一段濃縮的文字,奉獻給祖國的是閃爍光芒的醫學明珠,載入史冊的是永遠銘記的豐碑。百年寬仁,橫跨世紀,穿越硝煙,歷經洗禮。128年的歲月,沉澱著每一位寬仁人的努力與奮鬥,鐫刻了醫院發展的風雨兼程。當我們撫摸歷史滄桑,追憶杏林春秋,一位位醫學泰鬥閃耀時空,一段段動人心魄的醫學傳奇躍然眼前。上遊新聞開設《聚焦·百年寬仁》專欄,與大家一起追憶醫學傳奇人物,追尋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百年寬仁」的歷史足跡,傳承弘揚「西遷精神」。
  • 聚焦•寬仁前沿|第14期 莫名偏頭痛病根竟在心臟 神奇「小傘...
    26歲男士頭痛致腦梗塞 病因竟在心臟12月18日,是周先生做卵圓孔未閉封堵手術後的第一天。他看上去和正常人並無異常,能活動,也無明顯傷口包紮,並不像手術病人。只有當醫生檢查時,才可以看到他的大腿上有一個非常細小的針眼,而手術治療的地方則是在心臟。
  • 聚焦.寬仁前沿|第11期 神奇手術:胚胎時期的殘留組織,醫生妙用成功...
    【手術直擊】患膽結石30年不管結果癌變醫生實施高難度手術成功救治(術後的王繼華和醫生合影)11月26日,是70歲的王繼華在重醫附二院渝中院區肝膽外科做了膽囊癌根治術+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及門靜脈部分切除修補術等手術的第4天。
  • 孔子的「仁」:是「喪家之犬」,還是最後一個貴族的堅守
    孔子的力量,「仁」的力量他睿智豁達,他洞察百態,總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想到別人想不到的東西,他清醒而又堅守著他的貴族使命,他不是「喪家之犬」,他是最後一位貴族。眺望,目光如炬他似乎感覺到一絲絕望,這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感覺,這種絕望來自於對自己長期信奉執著堅守的「仁」。」「克己復禮」有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