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舉辦的北大糖尿病論壇三諾專場中,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紀立農教授發表《2型糖尿病逆轉方案的線上服務構建》的專題演講,在糖尿病患者中迅速擴散傳播開來。這一動作表明,糖尿病領域權威專家和國內糖尿病上市公司三諾生物(300298,股吧)傳感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三諾生物)即將在糖尿病逆轉方面即將有大動作。
一直以來,糖尿病被認定為只可控制不可治癒的終身疾病,只能依靠降糖藥和胰島素維持短暫的血糖平穩,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糖尿病問題。這似乎也成為眾多2型糖友心中的魔咒。
時代在前進,科學技術在不斷地進步發展,在糖尿病的研究上,各國專家不斷地進行探索與研究,並且湧現出了許多重大突破,最大的突破就是——糖尿病從防控到糖尿病逆轉。
1986-2016大慶研究
早在1986年,時任中日友好醫院內分泌科主任的潘孝仁與時任大慶油田總醫院院長胡英華合作,開展了一項名為「生活方式幹預糖耐量受損患者(IGT)的高質量隨機對照」的試驗項目,對當地577位糖尿病高危人群進行生活方式持續6年的幹預,探討生活方式幹預能否解決高危人群預防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疾病這一世界難題。
1992年,6年的試驗統計結果顯示,簡單的生活方式幹預對於肥胖或不肥胖的高危人群,都能顯著減少糖尿病的發生率,其降低幅度達30%-50%,且減少了威脅生命的心血管病硬終點。這項早期大慶糖尿病預防研究的結果,被其後的美國、芬蘭、日本、印度的類似研究所證實,由此,全世界糖尿病學界都一致認為糖尿病是可以預防的。
2型糖尿病緩解臨床試驗
(Diabetes Remission Clinical Trial,DiRECT)
2017年,關於糖尿病的研究又有了進一步的進展。在2017年的IDF大會上,公布了備受矚目的2型糖尿病緩解臨床試驗(DiabetesRemission Clinical Trial,DiRECT)第一年結果,上述結果同期發表於《柳葉刀》上。
英國Newcastle大學的Roy Taylor教授和Glasgow大學MichaelLean教授帶領其DiRECT研究團隊,通過對符合特定條件的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生活幹預,檢測是否能夠通過減重的方法達到2型糖尿病逆轉的目的。
12個月的受試結束後,試驗結果顯示,接受幹預的糖尿病患者中,有超過1/5的受試者成功達到減重目標,並有接近半數受試者達到糖尿病緩解標準。同時,數據還顯示,減重越多,2型糖尿病緩解率越高,減重15kg以上,2型糖尿病緩解率高達86%。
南加州大學:間歇性斷食有助於糖尿病逆轉
2017年2月份,美國南加州大學的加州老年病研究所Valter Longo博士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間歇性斷食對糖尿病的逆轉作用》,該研究對基因、細胞、動物實驗以及小樣人群都做了系統研究,證明了:胰島細胞失去胰島素分泌功能以後,通過間歇性斷食的幹預,進而讓胰島細胞重新恢復分泌胰島素的功能,糖尿病逆轉成為可能。
終結糖尿病——12周飲食方案遠離與逆轉糖尿病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喬爾·福爾曼博士出版了《 終結糖尿病——12周飲食方案遠離與逆轉糖尿病》一書,提出了一種全新的食療理念和方法。他倡導大家吃高營養密度食物,包括富含微量元素和酶的蔬菜、堅果等,通過飲食調理和運動自然地恢復健康。這種方法非常有效,得到了廣泛認可,幫助很多美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逆轉,恢復了健康。
糖尿病逆轉
世界糖尿病醫學研究和治療機構——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喬斯林糖尿病中心首席科學官金良城博士,出版了《逆轉糖尿病》一書,為糖尿病患者奉獻了一項可操作性強的計劃,即包括生活各個方面的8個「循證策略」。金博士在書中言明:此計劃可以幫助患者有效避免、控制甚至逆轉2型糖尿病。
北京糖尿病前期幹預和逆轉研究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紀立農教授設計並主持了北京糖尿病前期幹預和糖尿病逆轉研究(BPRP),這項研究由北京市科委投入800萬元人民幣,北京地區31家醫院共同進行,將在2007年到2010年這3年中,對入選的2000名處於糖尿病前期狀態的人進行隨機分組,加以生活方式幹預和藥物幹預。通過試驗結束後得到的數據,就可以對幹預手段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做出評判。和以往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所做的研究不同,這項研究的目標是讓糖尿病前期的人逆轉回到血糖正常的狀態。
同樣的實驗在國外已有先例:美國糖尿病預防計劃(DPP)對3234名IGT受試者進行3年強化生活方式幹預和二甲雙胍藥物幹預,結果顯示生活方式幹預組的人轉化為糖尿病的風險降低58%,而服用二甲雙胍的一組降低31%;芬蘭研究FDPS只選擇生活方式幹預,風險降低58%。
從防控到糖尿病逆轉,從看似不可為到進行切實可行的醫學幹預,糖尿病前期人群通過「逆轉糖尿病」,避免進一步發展並確診為糖尿病,已不再是「紙上談兵」。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