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點擊上方"吉祥滿族"↑關注微信訂閱號:@吉祥滿族(微信號:jixiangmanju)中國滿學會、滿文書法研習會門戶網站——吉祥滿族,2002-2020年
錦衣衛是一個被「浪漫化」職業,也是一個古老的職業。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無論是周之衛巫、秦之少府、漢之司隸校尉、明之錦衣衛再到以後的數百年,天子爪牙、國家憲兵的制度始終存在。不僅中國如此,外國也一樣。波斯、羅馬乃至於近世的蓋世太保。克格勃,似乎只要是帝國存在一日,這種「暗器」就會如影隨形。
再次說一說錦衣衛是幹嘛的,一開始就是皇帝的儀仗兵,之所以會被冠以「錦衣」的這個豪華的名號,是因為這些天子家奴們在執勤奉公時會穿上織有聯珠團窠紋的錦袍,後來這種紋飾繼續保留到了近代,民國槓夫的駕衣便是最後的孑遺。
這才是真正的錦衣衛。
在洪武朝,明太祖為了對付胡惟庸、藍玉等逆臣,錦衣衛曾經一度被給予偵緝、刑訊和管理詔獄的權力,但隨著胡、藍大獄的了結,錦衣衛也被廢除。到了永樂朝又恢復了錦衣衛衙門並且設立了南、北鎮撫司,賦予了維護京城治安的權力,增加了參與大獄、聽審的權限,其目的主要增強皇帝對司法的影響力。歷史上錦衣衛曾經有過監察百官的時期,但是明中後期就沒有這職能務了。這裡要再次強調的是:,錦衣衛既不是聯邦調查局也不是中央情報局,錦衣衛之負責最重要的則是維持京師的穩定。所以根據《明史·刑法志》的記載:
「莊烈帝疑群下,王德化掌東廠,以慘刻輔之,孟明掌衛印,時有縱舍,然觀望廠意不敢違。而鎮撫梁清宏、喬可用朋比為惡。凡縉紳之門,必有數人往來蹤跡,故常晏起早闔,毋敢偶語。旗校過門,如被大盜,官為囊橐,均分其利。京城中奸細潛入,傭夫販子陰為流賊所遣,無一舉發,而高門富豪跼蹐無寧居。其徒黠者恣行請託,稍拂其意,飛誣立構,摘竿牘片字,株連至十數人」。
也就是說,在抓特務上,錦衣衛的能力是零,而在給士庶們羅織罪名上,錦衣衛的「成績」是有目共睹。大多數的時候,這些人也不敢向官員們下手的,所以錦衣衛「打事情」的目標就盯在些富裕的平民身上。
到了大清朝,攝政王多爾袞曾經在短暫的時間內設立過錦衣衛,但是在順治二年便改為鑾儀使,只負責給皇帝當儀仗隊,也就是說錦衣衛在大清朝僅存在了一年就被打回到一開始的樣子。但也是同時,真正的錦衣衛到底還是復活了,只不過是換了個名字,全稱是「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簡稱「步軍統領衙門」,長官稱「九門提督」。《夢蕉亭雜記》這樣概括:
「步軍統領,又名九門提督,即古之執金吾。管理京師地面,權勢重要,扈從尤極煊赫。」
理論上,步軍統領衙門統帥三萬人馬,有左右兩個總兵,統率京師八旗步兵和京師綠營馬步兵,長官步軍統領的品秩初為正二品,後於嘉慶年間升為從一品。除了負責北京內城九座城門內外的守衛和門禁之外,還要負責巡夜、救火、編查保甲、緝捕、審案、發信號炮等職責。
到了康熙十三年(1674AD),為加強京城治安和保衛,始命步軍統領提督九門事務,故步軍統領又稱「九門提督」。步軍統領衙門開始正式負責「京城內外,一體巡察,責任既專,則於費除盜賊、安輯商民,庶有裨益」,到這時,該衙門的主要工作就已經和大明朝的錦衣衛一樣,可以代表天子幹預司法——比如可以單獨負責緝拿欽犯。
按照大清朝的規矩,步軍統領衙門可以參與司法審判,有審理犯人、緝拿犯人的權力,對於「違禁、犯法、奸匪逃盜」等情形,可以自行完審,將錄供送交刑部定擬。步軍統領衙門設監獄拘禁京師地區八旗軍人和普通旗人案犯,監獄分設在崇文門、宣武門、朝陽門、阜成門、東直門、西直門、安定門、德勝門。每門各設一監獄分別拘禁鑲白旗人、鑲紅旗人、正藍旗人、鑲藍旗人、鑲黃旗人、正黃旗人、正白旗人、正紅旗人案犯,同時也負責拘禁刑部和本衙門判定或奏明枷示的旗人案犯。所以,步軍統領衙門在當時稱「北衙門」,與稱為「南衙門」的刑部相對。
至此,作為錦衣衛的繼承人,步軍統領衙門除了穿著上顯得十分寒磣之外,所有之前錦衣衛的職能都有了。而步軍統領衙門的番卒們也可以如同之前的老前輩們一樣,在四九城四處「鎖人」。在當時,四九城的各種禁令,也由步軍統領衙門執行,包括內城不許開設戲院、青樓,旗人及職官不許入戲院,不許編刊鼓詞、小說,入夜之後關閉街衢柵欄,禁止夜行等等。所以,有清一代的大部分時期,北京內城是一個十分壓抑的所在。
而且,在大清朝特有的「制度」之下,負責京師安全的步軍統領衙門只能盡心當差,不可能在執行任務時「將槍口抬高一點」。比如在乾隆六年七月,戶部寶泉局的兩千多名工人,因反對工頭剋扣工資,停爐罷工。步軍統領衙門出兵彈壓,工人們「俱登廠內土堆,拋磚擲瓦喊叫」,負責處理此事的大臣們都覺得這個事件應該先查明為首者之後,再懲處比較好,於是就下令對空鳴槍數聲,嚇住工匠後再圍廠彈壓。這種處理方式,在正常人看來是一種穩妥的處理方式。但是事後經辦大臣把過程匯報上去,乾隆帝當時就發了火,作了如下批示:
「辦理殊怯矣!此等刁民,即槍傷一二何妨?彼見空槍,所以益無忌憚也!」
「此等刁民,即槍傷一二何妨?」——十全老人萌萌噠!
入民國之後,北洋政府將「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改為「京師步軍統領衙門」,除了將辦公地點搬至帽兒胡同,也就是地安門外顯佑宮的右側,其職能一概不變。據《民國十年官僚腐敗史》記載:
「民國官制糅雜,步軍統領衙門,其一也。清代凡明時太監職掌,皆易以旗員步軍統領,即明之提督東廠太監也。主管九門門政,故又稱九門提督,管巡捕東西南北中五營,司緝捕盜賊奸宄。所轄兵士,皆旗籍,番卒則漢人也。民國初元,本擬裁撤,趙智庵(趙秉鈞)謂其足補警政所不逮,乃託言事關旗制,遂付緩議。其後袁以心腹江朝宗任事,權力日增」。
對於清末民初的「錦衣衛」估計看過老舍代表作《茶館》的都不會陌生,那兩個背衝著大家,成天拿著灰大褂的宋恩子和吳祥子,就是步軍統領衙門的番子。在當時京師警察廳、步軍統領衙門都設有偵緝隊,統一穿灰大褂。但京師警察廳穿的是日本布裁的「洋灰」;而步軍統領衙門的番子們穿的土布灰大褂,被稱為「土灰」;入民國後,又成立京畿軍政執法處,旗下偵緝隊穿的灰大褂是天津北洋織布局生產的「國貨」,所以稱之為「國灰」。
但是,無論是大明還是大清,無論是在君士坦丁堡還是在聖彼得堡,任何一個朝廷都會明白,讓自己的臣民「道路以目」絕不是什麼好事。所以到了晚清便立了一條不成文的規矩——步軍統領衙門的番子,不得入衙辦事。所以這些灰大褂們就都聚集在距離衙門不遠的大茶館天匯軒內。而茶館聚集三教九流各色人等,無疑是一個信息交匯的所在,負責偵察吏治民情的番子在這裡辦公,確實是近水樓臺。而八國聯軍攻入北京之後,也因為這座大茶樓是大清國的「情報中心」,所以就被付之一炬,以示羞辱。
其實,從飛魚服到灰大褂的變遷,也是帝國日益衰亡的寫照。
老舍筆下的「老裕泰」,其實就是天匯軒的影子。而且,因為這些在這個步軍統領衙門的番子多是旗人,這些從小到大所信奉的人生信條就是「欺軟怕硬」。所以,有錢有勢、有反骨的秦二爺不敢招惹,但是沒錢沒勢只有一身正氣的常四爺卻是他們的「一生之敵」。在「旗人當漢奸罪加一等」的口號之下,番子們最喜歡先對「自己人」下手,故而同樣是旗人老舍對這些把灰大褂當「鐵桿莊稼」的敗類十分的厭惡。
到了民國甲子(1924AD)北洋悍將馮玉祥造反,發動北京政變。在逼迫天子蒙塵、囚禁大總統、解散國會之後,這位基督大帥又將原有的制度大肆破壞,而步軍統領衙門在這次政變後也被裁撤,時任統領是名將聶士成之子聶憲藩。
存續了五百年的錦衣衛衙門終於壽終正寢。
文章來源:
滿族人家裡就該有一幅滿文書法,滿族書畫,彰顯出滿族家庭的特色!滿漢合璧書法、愛新覺羅家族書畫上新!價格親民,讓每個滿族家庭都能擁有滿族特色!
多種原創滿文、滿漢合璧、漢文、女真文書法,歡迎微信來撩!
歡迎垂詢 訂購
可掃描此微信二維碼,垂詢 訂購!
愛新覺羅家族長者書畫家作品
歡迎垂詢 訂購
可掃描此微信二維碼,垂詢 訂購!
滿族元素體現——北京的滿族特色飯店~~~
如您需要滿族風格元素的餐飲、旅遊、文化合作,請聯繫——葉赫那拉煜麟,大清國慈禧皇太后五世內侄孫,清代世襲一等子爵後裔,中國書畫院院士,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滿學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滿文書法研習會秘書長兼副會長,北京史地民俗協會會員、民族古文字研究會會員,書法家,暢銷書作者,著有《正說清朝十二后妃》、《正說清朝十大貴族》、《大清風雲人物》、《晚清軍事變革》等。十餘年間,煜麟老師為東北、華北、西北等數個滿族民俗村寨、滿族飯店賓館進行過滿族文化元素整合,有豐富的行業經驗與資源,歡迎洽談合作。
掃碼聯絡:
如果您喜歡本文,喜歡東北文化、老北京文化、滿族文化、熱愛清史。
請點擊右上角按鈕,分享給您的朋友!
希望廣大閱讀者可以提供更多原創稿件
投稿郵箱:25531762@qq.com
歡迎添加管理者微信:13911539318
電話:13911539318(同微信)
長按指紋,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我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