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釋法系列:「套路貸」成立犯罪必須嚴守刑法邊界

2020-12-26 韓軼教授

基本案情:楊某系合法登記註冊小額貸款A公司的法人代表,A公司於2016年開始開展了「汽車貸」業務,貸款客戶除了支付利息之外,還需支付管理費、GPS使用費等費用,如果貸款客戶逾期,則會產生逾期費、拖車費、催收費等費用。公訴機關認為A公司獲取正常利息之外費用的行為構成詐騙行為,通過催收穫得費用的行為構成敲詐勒索行為,以敲詐勒索罪和詐騙罪對楊某提起公訴,並認為楊某和A公司的工作人員,共同構成惡勢力集團。本案是在當前司法機關嚴打「套路貸」和「黑惡勢力犯罪」背景下的典型案件。此類案件中的借貸行為,雖然在形式上符合一些「套路貸」的特徵,但是是否成立犯罪,成立何種罪名,依然應當嚴格遵循刑法的規定。 一、民間借貸的催收行為不能簡單等同於敲詐勒索犯罪 (一)不能隨意否定合同的意思自治效力 成立敲詐勒索罪需要具備非法佔有他人財物的犯罪目的,公訴機關指控楊某等人在涉案公司開展的小額貸款業務中,向貸款申請人收取的逾期費、拖車費、催收費、違約金構成敲詐勒索罪,但涉案公司開展小額貸款業務是經過合法的工商註冊和登記審批的,所有的業務開展都在雙方自願的情況下簽署了真實意思表示的合同,包括逾期費和催收費在內的所有費用,貸款申請人都是明確知悉,並且同意的,因此,楊某等人開展的小額貸款業務中收取的逾期費、催收費並不具有非法佔有他人財物的犯罪目的,直接排除了成立財產性犯罪的可能性,認定楊某成立敲詐勒索罪同客觀事實和證據不符,同法律規定直接衝突。 (二)貸款申請人的逾期費、催收費是否系合理債務,不影響「不具備非法佔有他人財物」主觀目的認定。 本案中涉案公司收取的逾期費、催收費、拖車費、違約金可能存在著費用過高的問題,但是涉案公司的逾期費、催收費並非是隨意收取和認定的,在貸款申請人籤訂借款合同時就已經明確地進行了書面告知,涉案公司後期也是嚴格按照合同約定收取的,因此,根據合同貸款申請人確實負有支付逾期費、催收費的義務,涉案公司收取該部分費用,不能視為非法佔有他人財物。當然,該部分費用形成的債務是否合理,有進一步認定的空間,但是根據我國刑法理論通說和司法解釋的規定,只要債務是客觀存在的,要求他人償還債務的行為就不能視為是非法佔有他人財物,既包括合理債務、也包括不合理債務、甚至是非法債務。對此,2000年7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在《關於對為索取法律不予保護的債務非法拘禁他人行為如何定罪問題的解釋》明確規定:「行為人為索取高利貸、賭債等法律不予保護的債務,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條的規定定罪處罰。」正是因為此時不具有非法佔有他人財物的目的,因此不成立搶劫罪或綁架罪,僅成立非法拘禁罪,本案中,無論逾期費、催收費是否是合法債務,但涉案公司收取上述債務的行為,不能被認定為具有非法佔有他人財物的目的。 (三)不能隨意降低「聚眾造勢」等軟暴力行為的認定標準 公訴機關認為涉案公司催收人員在催收時實施了「聚眾造勢」的軟暴力行為,作為本案嫌疑人楊某成立敲詐勒索罪主要理由,缺乏事實基礎和證據證明。 「軟暴力」是特定的行為手段,應當滿足聚眾威脅、要挾等情節嚴重的條件。需要注意的是,涉案公司催收人員主張「不還錢就拖車」「不還錢就賣車」並不能構成「威脅」,因為這是上述被害人在籤署《借款合同》、《機動車質押合同》、《質押確認書》、《重點須知》時就已經知悉,並且同意的行為。同樣,涉案公司催收人員「語氣不好」、「態度不好」更不能簡單地同「軟暴力」劃等號,如果僅是因為溝通時態度不好這樣一個主觀感受就直接認定為是「軟暴力」顯然是無限的降低了「軟暴力」的認定標準,違背了罪刑法定的原則。公訴機關認定楊某以」軟暴力「手段敲詐勒索,顯然是一種沒有事實基礎的隨意認定。因此,起訴書中認定成立敲詐勒索缺乏客觀行為手段上的證明。 二、民間借貸的違規收費行為不能簡單等同於詐騙犯罪 (一)本案中不存在明顯的「非法佔有他人財物」犯罪目的 成立詐騙罪需要具備非法佔有他人財物的犯罪目的,潞檢刑二刑訴〔2020〕240號中,指控楊某等人在涉案公司開展的小額貸款業務構成詐騙罪,但涉案公司開展小額貸款業務是經過合法的工商註冊和登記審批的,所有的業務開展都在雙方自願的情況下簽署了真實意思表示的合同,楊某等人開展的小額貸款業務不具有非法佔有他人財物的犯罪目的,直接排除了成立財產性犯罪的可能性。 本案中,涉案公司發放貸款後,貸款申請人主動交付和被催收所交給涉案公司的費用包括以下幾類:貸款本金、貸款利息、貸款手續費(綜合管理費、服務費、辦理費、車輛保險費用)、GPS安裝費、GPS使用費(月租費)、逾期費、催收費(上門費)、違約費(提前還款費)。上述所有的費用涉案公司在被害人貸款前,都已經明確的書面《貸款申請表》、《借款客戶須知》、《融資服務協議》、《借款合同》、《借款收據》、《機動車質押合同》、《質押確認書》、《客戶抵押物清單》、《還款計劃說明》、《重點須知》)告知了貸款申請人,貸款申請人對自己貸款後需要繳納的費用和逾期、提前還款導致的增加費用是明確知悉的。 值得注意的是,此類案件中,經常存在部分貸款申請人在司法機關詢問時,提出其不知道有各項費用。當貸款申請人的陳述同上述書證之間存在衝突,書證的證明力明顯更強,除非偵查機關能夠證明上述籤字是偽造的或強迫下簽署的,否則應當認定上述書證中證明的事實。 (二)本案中不存在明顯的「被害人基於錯誤認識主動交付財物」 我國司法實務和理論界普遍認同「詐騙罪的行為邏輯結構可以表述為: 犯罪人實施了欺騙行為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被害人基於認識錯誤交付財物行為人取得財物。」(詳見《刑事審判參考》總第101集第1048號[葛玉友等詐騙案]) 成立詐騙罪需要被害人基於錯誤認識交付財物,實際上,此類案件中,貸款申請人籤署一系列合同和確認書的行為,已然證明了其不存在認識錯誤。往往是由於貸款申請人因為急於用錢,自願選擇同意涉案公司的貸款條件,才是客觀事實。 (三)涉案公司具備部分「套路貸」特徵不能直接成立詐騙罪 涉案公司確實存在砍頭息、手續費等部分符合「套路貸」特徵的行為,但是不能據此認定涉案公司就直接成立詐騙罪,我國學界對此已經有較為深刻的討論。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2019年4月9日《關於辦理「套路貸」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以下簡稱《「套路貸」意見》)規定了「套路貸」的概念,描述了「套路貸」的手法與步驟。但是,其一,作為司法解釋的《「套路貸」意見》不可能創製一個犯罪構成,事實上,《「套路貸」意見》也沒有創製一個犯罪構成。其二,《「套路貸」意見》並沒有要求下級司法機關根據其所描述的「套路貸」的手法與步驟直接認定行為構成犯罪。其三,《「套路貸」意見》更沒有規定「套路貸」就是詐騙罪。例如,《「套路貸」意見》指出:「『套路貸』,是對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假借民間借貸之名,誘使或迫使被害人籤訂『借貸』或變相『借貸』抵押『擔保』等相關協議,通過虛增借貸金額、惡意製造違約、肆意認定違約、毀匿還款證據等方式形成虛假債權債務,並藉助訴訟、仲裁、公證或者採用暴力、威脅以及其他手段非法佔有被害人財物的相關違法犯罪活動的概括性稱謂。」顯然,《「套路貸」意見》並沒有將「套路貸」表述為「相關犯罪活動的概括性稱謂」,而是表述為「相關違法犯罪活動的概括性稱謂」。言下之意,一部分「套路貸」只是一般違法行為,而不是說任何「套路貸」都構成詐騙罪。再如,《「套路貸」意見》還指出,「套路貸」行為還可能觸犯非法拘禁、虛假訴訟、尋釁滋事、強迫交易、搶劫、綁架等犯罪;因此,應當根據具體案件事實,區分不同情況,依照刑法規定確定罪名。這顯然否定了「只要是『套路貸』就構成詐騙罪」的觀點。其四,《「套路貸」意見》明確規定:「實施『套路貸』過程中,未採用明顯的暴力或者威脅手段,其行為特徵從整體上表現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通過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被害人財物的,一般以詐騙罪定罪處罰。」這充分說明,並非因為是「套路貸」就直接構成詐騙罪,相反,司法工作人員仍然需要根據刑法規定具體判斷行為人是否採取了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他人財物,以及主觀上是否具有非法佔有目的。其五,《「套路貸」意見》還特別指出,不能將合法的民間借貸歸入「套路貸」。換言之,一般人觀念中的「套路貸」並不都屬於《「套路貸」意見》所規定的「套路貸」,或者說,一般人觀念中的「套路貸」完全可能屬於合法的民間借貸;即使不是合法的民間借貸,也可能只是一般違法行為。(詳見張明楷:《不能以「套路貸」概念取代犯罪構成》,《人民法院報》2019年10月10日第5版。) 三、不能將存在違規的合法民營企業簡單等同於黑惡勢力犯罪集團 將楊某在內的涉案人員認定為惡勢力集團,屬於隨意降低惡勢力集團的認定標準,枉顧罪刑法定的基本原則,違背了中央「掃黑除惡」專項行動的精神。 本案中檢察機關混淆了犯罪集團和民營公司之間組織性的差異,如果僅從成員聯繫緊密、有一定組織紀律性、穩定性、持續性時間較長來認定,絕大部分公司都符合上述組織特徵。因此,必須要結合特定組織紀律、獲得規約的特定內容,而涉案公司的的組織紀律和規約,都是基於貸款業務的開展,楊某是正規合法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作為正規合法的民營企業,涉案公司可能有一些業務違規行為,但應該將其同社會上眾多未獲得政府部門登記批准的,非法從事金融業務的組織相區別。 楊某作為民營企業的法人代表,其所管理的民營企業自然有一定的固定成員和組織結構,但是不能據此認定其符合惡勢力集團的組織性特徵。因為楊某所管理的涉案公司是經過工商行政部門和政府金融部門所批准的合法企業,涉案公司員工是通過合法招聘方式進入公司的,即便是公司開展具體業務時有部分違規違法行為,但不能認定楊某和涉案公司的各級員工,因此構成為實施犯罪活動而糾集起來的惡勢力集團。

相關焦點

  • 「套路貸」的刑民界分認定應以犯罪概念為基本標準
    究其緣由,主要表現在,對「套路貸」所涉罪名的定性認定,要麼片面地以行為人是否具有「非法佔有為目的」的唯主觀目的論,要麼片面地以行為是否符合「套路貸」行為特徵的唯客觀行為論,沒有基於刑法第十三條關於犯罪的三個成立條件(基本特徵)作有機整體判斷,從而沒能找到「套路貸」刑民界分認定的「區分點(界分標準)」。
  • 東僑這2起「套路貸」惡勢力犯罪集團案判了!
    日前,東僑公安分局偵辦的陸某寶等人「套路貸」惡勢力犯罪集團案在寧德市蕉城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被告人陸某寶、陸某陽等8人行為均構成敲詐勒索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至十一年不等,並處罰金。
  • 被警官認定為黑惡勢力的套路貸重大團夥犯罪案件,我是如何取保成功...
    公安局將該案定性為黑惡勢力的套路貸犯罪團夥。當時正處於司法機關嚴厲打擊套路貸違法犯罪的風頭上,家屬非常焦慮,我也感覺接下來估計是一場苦戰。很快,我去會見了當事人一整天,詳細了解了事情的詳細經過。經過思考和分析,我認為我的當事人的行為是正常的高利貸,而不是套路貸的詐騙犯罪。
  • 劉霜| 套路貸案件中共犯的認定
    在現有法律框架下,套路貸共犯的認定還有一系列問題亟需解決,具體包括:如何認定套路貸共犯;如何認定明知;如何區分套路貸的主犯與從犯;如何甄別套路貸犯罪與黑惡勢力犯罪等。上述問題是當前司法實務部門不容迴避但又難以解決的問題,亟需在理論上加以明晰,提出切實可行的應對建議,以期有效懲治套路貸違法犯罪行為,促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順利進行。
  • 套路貸辯護律師:談談「套路貸」案件的有效辯護路徑
    為此,我們以王某A等人涉嫌套路貸犯罪為例,從「案件事實」「控方入罪思路」出發,還原「套路貸」案件的全貌,同時以「套路貸」的特徵、詐騙罪等罪的犯罪構成要件為切入,並結合自身的辦案經驗,對此類案件的有效辯護路徑進行了詳細的法律分析與論證,以供大家辦案參考。二、案件事實王某A等人於2015年開始,成立T市DY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DY公司),從事高利放貸業務。
  • 律師解讀:「套路貸」犯罪可能會涉及哪些罪名?以下5種最高發
    大家好,這是胖乎律師的經濟金融犯罪專欄。作者:王科棟律師,北京合弘威宇律所事務所刑民交叉部主辦律師,專注於職務犯罪、企業家經濟、金融犯罪、涉黑犯罪辯護。與辯護團隊辦理了多起重大職務犯罪(廳級)、重大金融經濟犯罪(涉案百億)和企業家經濟糾紛系列案件。導語:套路貸是對假借民間借貸的名義,非法佔有他人財物的一種違法犯罪類型的總稱。
  • 興義市首例「套路貸」涉黑案,二審宣判!
    該黑社會性質組織通過「套路貸」,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設置各種「套路」,誘使被害人籤訂一系列不平等、不合法的空白合同,通過製造虛假資金走帳流水、肆意認定違約等方式強立債權,並採取暴力、「軟暴力」等違法犯罪手段向被害人及其親友追討非法債務,有組織地實施了詐騙、敲詐勒索、非法拘禁、故意傷害、故意毀壞財物、尋釁滋事等一系列違法犯罪活動,嚴重破壞了當地的經濟、社會生活秩序,
  • 深圳市警方鐵拳打擊鐘氏犯罪嫌疑團夥「套路貸」詐騙案
    通告顯示:深圳警方打掉一個以犯罪嫌疑人鍾美財為首的「套路貸」犯罪團夥,目前已逮捕鍾美財、黃美菊、高俊勝、鍾曉偉、彭日光等13名犯罪嫌疑人。經審查,鍾美財為深圳市美林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其以公司名義對外實施高利放貸行為,並有預謀、針對性地對借款人實施「套路貸」等一系列違法犯罪活動。
  • 【 以案釋法】兄弟相殘釀悲劇
    【 以案釋法】兄弟相殘釀悲劇 2020-12-09 23: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京三中院集中宣判林國彬等人黑社會性質組織「套路貸」犯罪系列...
    2019年12月30日,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集中公開宣判北京市特大「套路貸」黑社會犯罪系列案,對被告人林國彬以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罪、詐騙罪、尋釁滋事罪、虛假訴訟罪、敲詐勒索罪數罪併罰,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對其餘51名被告人以上述罪名中的一罪或數罪判處相應刑罰
  • 【法治宣傳一日一說法】以案釋法鳴警鐘 換屆紀律需嚴守
    【法治宣傳一日一說法】以案釋法鳴警鐘 換屆紀律需嚴守 2021-01-14 17: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以案釋法】判了!毒品種子不得交易
    【以案釋法】判了!三名被告人法律意識淡薄,自認為購買大麻種子是為了製作食品麻腐,其不知自己的行為已觸犯刑法。考慮到被告人自願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認指控的犯罪事實,願意接受處罰,系初犯、偶犯,依法對三被告人從寬處罰。
  • 京師實務丨套路貸案件的幾點看法
    三、「套路貸」中「索債」行為的表現形式第一,暴力索債型。通過前面的一系列「套路」行為強行設置債權後,犯罪嫌疑人將使用索債手段將債權變現為財產。第二,「套路貸」中民間借貸基礎關係是虛假的。「套路貸」中提起民事訴訟的借貸糾紛,是犯罪嫌疑人通過套路設計,「以小博大」,壘高借款金額形成的虛假借貸關係,實際上初始借款在整個套路貸中就是詐騙錢財的一個誘餌、幌子,是「套路貸」犯罪乃至虛假訴訟罪中的作案工具,也是犯罪成本。第三,「套路貸」中借款人違約民事借貸糾紛是虛假的。
  • 渾南警方破獲「套路貸」黑社會性質組織案
    套路貸的噩夢也就從此開始了……6月23日,瀋陽市公安局發布信息稱:去年以來,渾南分局經過縝密偵查、全力攻堅,成功破獲了東北首例「套路貸」黑社會性質組織案,逮捕犯罪嫌疑人23人,扣押涉案高檔轎車3臺、銀行卡200餘張,凍結帳戶3個,涉及非法放貸金額1000餘萬元。在這些令人震驚的數據被曝光的同時,「套路貸」各種令人防不勝防的「套路」也浮出水面。
  • 北京首例套路貸案斂財逾1.7億 個別公證員、律師參與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北京首例「套路貸」案斂財逾1.7億,個別公證員、律師參與北京首例「套路貸」案入選北京掃黑除惡典型案例。9月10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第3次通報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情況並發布涉及「套路貸」「勞務黑中介」「村霸」「非法討債」「黑物業」等5個典型案例。北京高院指出,首例「套路貸」涉黑案被告人有組織地針對老年人等群體實施「套路貸」,還拉攏個別公證員、律師共同參與犯罪,欺騙老年人辦理房屋抵押公證文書,並以軟硬兼施方式強行「騰房」,造成數十名被害人經濟損失1.7億餘元,部分被害人無家可歸。
  • 以案釋法 | 以職務之便,謀不義之財!
    以案釋法 | 以職務之便,謀不義之財!就比如發生在四會的這個案件中被告人利用職務便利將單位財物非法佔為己有,並以此謀利對於這種人是必須嚴懲的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的基本犯罪事實清楚,罪名成立,應予採納。最終,依法判決被告人李某犯職務侵佔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追繳被告人李某非法所得人民幣101058.40元,依法予以沒收,上繳國庫。
  • 指導性案例的本質是「以案釋法」,而非「判例法」。
    法律解釋方法在指導性案例中的運用   楊澤宇   《檢察日報》2020-04-19   指導性案例的本質是「以案釋法」,而非「判例法」。   指導性案例的本質是「以案釋法」,即通過運用文理解釋或論理解釋的方法,就事實認定、證據運用、法律適用、政策把握以及辦案方法等方面進行釋法說理、答疑解惑、教育引導。
  • 實施「套路貸」「裸聊」敲詐等 1759個利用信息網絡犯罪團夥被打掉
    公安部掃黑辦主任、刑事偵查局局長劉忠義介紹,面對新形勢,在專項整治行動中,公安部部署全國公安機關嚴厲打擊網絡「套路貸」、「裸聊」敲詐、惡意索賠、負面輿情敲詐、網絡水軍滋事、網絡暴力傳銷、網絡「軟暴力」催收等七類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的黑惡勢力犯罪,尤其針對網絡「套路貸」、「裸聊」敲詐,公安部搭建全國涉嫌「套路貸」違法犯罪監測預警平臺、「裸聊」敲詐案件串並系統,深化大數據應用,實時監測犯罪趨勢。
  • 「只借5000元卻損失一套房」 「套路貸」的「套路」在哪裡?
    安陽警方抓獲「套路貸」犯罪嫌疑人□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邵可強文圖2月26日上午,公安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全國公安機關打擊「套路貸」新型黑惡勢力犯罪的有關情況。現場,公安部新聞發言人通報了警方偵辦的多起典型案例,其中,我省安陽公安機關打掉了一個主要侵害對象為在校大學生的特大「套路貸」黑惡團夥,受害大學生達1.8萬多人,抓獲涉案人員129人。
  • 蔡智玉 | 套路貸案件中非法佔有目的的審查判斷
    過分虛高的借款金額和極不公平的違約責任相結合,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套路,沒有套路的高利放貸活動不屬於套路貸犯罪。正因為套路貸並不是一個刑法意義上的詞語,不是一個罪名,司法文件中對這類犯罪典型表現手法的歸納也不能視為犯罪構成要件的規定,在具體案件中仍然應當以刑法條文對具體犯罪構成的規定作為區分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的實質標準。刑法理論的通說認為,非法佔有目的是取得型財產犯罪在主觀上的必要構成要件,在表明行為的社會危害程度和區分此罪彼罪等方面起著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