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肘側韌帶受傷該怎麼預防?訓練時該注意什麼?

2020-11-10 健身Girl


預防的重點:如果有手肘屈肌,手腕屈肌或者內轉肌太緊等狀況,要先放鬆這些肌肉,恢復正常的手肘與手腕活動角度,可以減少手肘受傷的機率

訓練的重點:

(1) 訓練近端關節穩定度

(2) 訓練投球加速動作的肌肉協調性

(3) 訓練肢體遠端的控制力

預防方式:放鬆與訓練

(一)放鬆

手肘韌帶受傷前兆:手肘與手腕關節活動度變差,需要放鬆肌肉

1. 手肘伸直角度變差(flexion contracture)

    • 研究:針對40個健康的棒球選手,發現elbow flexion contracture的角度平均為5度。
    • 研究:33個投擲類選手,在球季開始之前發現,手肘伸直的角度大約少7度,彎曲少大約5.5度。

2. 手肘外翻角度變大(cubitus valgus)

3. 手腕伸直角度變差(wrist flexion contracture):因為手腕屈肌太緊

4. 手腕外旋角度變差 (wrist pronation contracture):因為手腕內轉肌群太緊

下圖為幹針放鬆前:手腕外旋角度受限

下圖為幹針放鬆後:手腕外旋角度增加

小結:如果有手肘屈肌,手腕屈肌或者內轉肌太緊等狀況,要先放鬆這些肌肉,恢復正常的手肘與手腕活動角度,可以減少手肘受傷的機率。

(二)訓練

平常訓練的三個重要觀念:

(1) 訓練近端關節穩定度,避免遠端關節受力過度

當近端關節穩定,遠端關節才有可能會穩定,在投球的時候,如果近端關節無法穩定,那麼這個晃動會隨著關節一個一個傳出去,不穩定的程度越遠端越大,就像是雙截棍的連接點一樣承受著被甩來甩去的力量,越是遠端承受的晃動力量就會越大,不僅會造成關節韌帶受傷,球速也會下降。

以下為近端關節穩定訓練的幾個示範動作:




(2) 訓練投球加速動作的肌肉協調性,避免利用姿勢代償

在正確的投球動作下,利用肌肉的力量與重心的改變來加速,並且利用筋膜連結的張力,將這些動力流暢地傳遞到手中的球,這樣就不容易受傷,有些球員會走捷徑,利用奇怪的投球姿勢來增加球速,這些奇怪的姿勢無非是要偷偷地延伸關節或拉長力臂,如果用這樣的方式來增加球速,當然就會導致關節需要承受更多的力量,也就很容易會撕裂關節韌帶。

動作協調性的訓練大部份要依賴投球技術教練的指導,不過,在訓練上也可以利用藥球設計一些模擬投球的動作,將投球發力的動作分段拆解,也可以將動作結合一起訓練,可以將身體每段的力量發揮到極致,再把每段的力量結合在一起,這部分在「麥克波羅伊的功能性訓練聖經」裡面提到許多這類的轉體擲球的訓練動作,非常適合用來訓練轉體力量不夠,轉體動力傳遞效率不佳的球員。

(3) 訓練肢體遠端的控制力,當延伸到最大活動度時仍然能輕鬆發力

在手臂延伸到最長的狀態之下,遠端肌肉還能有隨時立即有好的收縮能力,例如,訓練手腕屈肌在手臂延伸到最長,手肘外翻且手腕背曲到極限的情況之下,仍然可以輕鬆的收縮發力,因為如果不習慣在這個狀態下發力啟動,那麼身體就會用比較多甩動的方式,試圖把前手臂拉回身體的前方,而這種甩動依靠的就是韌帶的張力,當然就會比較容易造成關節韌帶受傷,而這種在關節最大活動度的發力訓練,其實很接近日本專家提出的初始負荷訓練的概念,這個訓練非常強調將肌肉延展到最長,關節角度拉到最大的情況之下,進行肌肉收縮的訓練。

動作設計:可以利用彈力帶強調手指與手腕在肢體延伸到末端時對球的掌控力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打球容易出現腳踝、手肘等損傷問題,該如何做好保護?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關於羽球和網球運動中容易受傷的其它三個身體部位,為什麼這些部位更容易受傷?容易受傷的部位在運動時該如何做好保護呢?繼續讓Esther來為大家解答吧!另外腳踝處常受傷的部位是跟腱,跟腱在小腿後側,相對於網球,羽球運動更易出現跟腱損傷的現象,因為羽球運動中有很多落地後衝刺的動作,這種頻繁的動作會使小腿肌肉因拉扯過多而造成肌腱發炎受傷。腳踝受傷後除了要及時做處理,同時還應注意休養,做好復健訓練,確認恢復後才能開始運動。
  • 跑步時如何避免膝關節受傷?跑步膝蓋受傷該如何處理?-健康百科
    膝蓋損傷分類運動外傷跑步時摔傷,與人衝撞,瞬間承受巨大的外力,從而造成的受傷。膝蓋的常見運動外傷有韌帶損傷,半月板損傷等。1、內側側副韌帶損傷2、外側側副韌帶損傷原因:摔倒時候,從膝蓋內側受到強烈的衝擊而引發。
  • 健身時經常手肘痛可能是這肌肉受傷了!
    手肘痛 =網球肘?小編提醒:這可不一定喔!如果你在做反手划船、反手引體向上…等,有「拉」這個動作時,手肘爆痛很有可能是屈指淺肌受傷了!屈指淺肌受傷檢查方法首先假設手肘痛的手臂是右手,那就右手握拳,伸出大拇指和食指,用左手的食指往後扳右手食指的「第一節」,右手食指儘量不讓手指往後,再一一伸出中指、無名指和小拇指用同樣的方式測試,注意!如果是屈指淺肌受傷,這時候手肘不應該會痛喔!
  • 預防受傷及提高運動表現時該怎麼練
    肌力訓練會讓人變壯,但可能在球場上讓人變鈍?有不少人問到該怎麼練呢?
  • 大保健(下)︱傷病猛於虎,高爾夫肘的預防和康復訓練
    上期我們講到高爾夫球肘的自查,這期我們講一下高爾夫球肘的預防與康復訓練。防範於未然是職業病的最好應對措施。首先我們講預防方式。
  • 兩個核心訓練方法,幫助打球孩子預防脊柱側彎
    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是脊柱側彎呢?圖二:Cobb角以高爾夫為例,孩子長期進行擊球練習而沒有做對側運動,日積月累很容易造成脊柱側彎,那麼脊柱側彎有什麼危害呢 4.影響發育和生育:脊柱側彎會伴隨高低肩和骨盆不正,以及雙下肢不等長和身高減少,女性骨盆傾斜變形,導致胎兒的形成和成長環境異常。那麼問題又來了,青少年應該如何預防脊柱側彎呢?除了進行對側運動以外,核心力量也有助於青少年脊柱的穩定,所以核心力量的加強也有助於青少年預防脊柱側彎。
  • 詳解手肘韌帶置換重建術 西格康復恐需數月
    作為2016年國聯最佳新秀,西格今年在出賽26場後就基本確定2018賽季報銷,西格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從2017年夏天開始手肘就出現狀況,賽季尾聲更是無法完全發力傳球,春訓西格努力加強手肘肌肉復健無奈還是無法避免手術的命運。那到底什麼是手肘韌帶置換重建手術呢?為什麼將這項手術稱為(Tommy John Surgery)?為什麼職業棒球運動員聽到這一手術通知往往都會賽季報銷?
  • 膝關節韌帶損傷該如何處理——健康科普
    所以認清這四大韌帶的功能、損傷特點,對跑步損傷預防來說是有幫助的。>內側副韌帶 亦有人稱之為脛側副韌帶。有20%~78%的內側副韌帶損傷同時伴有其他韌帶的損傷;內側副韌帶深層及後斜韌帶附著於內側半月板,因而有5%的內側副韌帶損傷伴有內側半月板的撕裂。 內側副韌帶的受傷機制,主要是小腿脛骨外翻、外旋進而造成韌帶拉傷。所以多發於突然的變向及變速類型的運動員(比如足球、籃球、羽毛球)。
  • 從預防檢測復健三方向顧好腳踝
    腳踝扭傷是許多運動無法擺脫的枷鎖,其中又以外側扭傷為大宗,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徹底了解怎麼預防扭傷,以及扭傷的原因,還有如何檢測哪一條韌帶受傷
  • 因摔倒而導致的肩關節韌帶撕裂該怎麼治療?
    肩部的韌帶撕裂一般是由於人們平時長期使用肩部進行活動,從而導致一定的勞損,因此就很容易不小心就在工作中造成韌帶的受傷。除此之外,對於很多人來說,造成韌帶撕裂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創傷,比如摔倒或者受到撞擊,在這些情況下都是會容易造成肩部韌帶的傷害。
  • 前交叉韌帶損傷,手術重建後要注意什麼?
    前交叉韌帶撕裂,斷送了太多優秀球員的美好職業生涯!前交叉韌帶損傷,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先找到前交叉韌帶在哪裡?不多說,直接看下圖。由於前交叉韌帶獨特的形態與功能,當脛骨過度前後移位、膝關節過度內外旋以及膝關節過度屈伸運動時,韌帶起止點或韌帶本身就可能發生撕裂或斷裂。尤其是屈膝40°~ 50°位時,前交叉韌帶相對鬆弛,如果這時遭到外力侵害,就更容易導致前交叉韌帶損傷。核磁影像怎樣看前交叉韌帶?
  • 扭傷和拉傷,有什麼區別?該怎麼處理?日常如何預防?
    在運動過程中,尤其做一些難度較高的運動時,容易受傷,對於專業運動員來說,要不斷的訓練增強體質,在這個過程中,受傷更是在所難免的。扭傷和拉傷是常見的兩種損傷,很多人都以為扭傷和拉傷是一回事。下面就向大家具體介紹一下這兩者之間的差別,如果不小心受傷了,也能知道該怎麼處理。扭傷一般是指體內的關節、骨頭或者某些軟組織受到損傷了,這些受損是看不見的,皮膚沒有什麼表面的磨損。比較常見的是踝關節扭傷,在運動中出現的機率比較高。而拉傷是肌肉拉傷,在運動過程中,肌肉收縮,或者運動方式不正確,肌肉被過度牽拉引起的。
  • 幾個小動作預防手腕受傷
    不管是數小時在電腦上的工作,還是數小時在健身房的訓練,這樣的話在你的手掌和前臂之間的細小骨頭就處在衝擊之中。下面就是一些首選的預防動作。手腕關節總是在各種運動的訓練。很可能在你打橄欖球時採用擒抱技術摔倒的時候,或者被球擊中,都可能導致手腕的創傷。投擲橄欖球、揮打棒球或者出拳都可能導致腕部受傷。手腕處由8個小骨頭組成(腕骨)再加兩個較長的植入前臂的骨頭(橈骨和尺骨)。
  • 前交叉韌帶損傷的預防和治療
    常見的受傷動作例如足球運動中與對方球員對腳發生外翻傷,籃球運動中帶球過人時支撐腿膝關節發生急速扭轉發生外旋傷,投籃後單腿落地扭傷,滑雪運動中高速下滑時滑板插入積雪,運動員被絆倒發生過伸傷,都容易導致前交叉韌帶損傷。一些群眾性運動,例如拔河、跳馬、跳箱等也容易出現前交叉韌帶損傷。一些交通事故中的行人,騎電動自行車跌倒或是一些體質弱的人不慎跌倒,也可能導致前交叉韌帶損傷。
  • 了解側橋訓練動作,鍛鍊的目標肌肉是什麼,該鍛鍊又有什麼作用?
    2、主要鍛鍊的目標肌肉該訓練動作最主要的是能夠鍛鍊到我們的手臂肌肉以及腹肌的側部,還有腿部的肌肉,在訓練過程當中,因為身體是側著完成訓練的,所以對側面腹肌的訓練會很有幫助。在做該運動時要利用手臂支撐身體,因此手臂也是主要的目標肌肉之一。腿部肌肉在動作當中的作用也非常重要,根據動作的改變,大家所鍛鍊出來的效果也是有一定的差異的。
  • 得了脊柱側彎,運動時應該注意什麼?
    ——青少年時期——如果在青少年時期出現脊柱側彎,由於骨骼還在發育期,所以首先要考慮預防和控制脊柱側彎的加重,因此必須要進行脊柱側彎的康復矯正,根據個人脊柱側彎的節段和方向來針對性訓練調整。脊柱側彎的脊柱左右受力是不均衡的,椎間盤的應力也不對稱,發生椎間盤突出的機率更高,所以脊柱側彎的成年人更應該關注自己的脊柱健康,預防脊柱疾病。可以進行康復功能訓練、普拉提、跑步、遊泳運動等等,令脊柱保持一個良好的狀態。
  • 肱三頭肌訓練時應該注意的八個事項.
    下面我們為大家搜羅了八個你應該在訓練三頭肌時注意的事情,一起來看看是不是這麼一回事呢?手肘從一個高度彎曲的狀態變為筆直。然而,如果你讓肘關節外展,這個動作的效率就被降低了。孤立周邊的肌肉群如胸和三角肌,你需要儘可能的保持手肘緊。在做過頂臂屈伸時,窄距臥推,器械雙槓,或者其他三頭動作,都要注意肘部不要向外打開,緊貼自己身體。
  • 跑步受傷很常見?只要注意這四點,輕鬆預防跑步傷病
    導語:跑步這項運動十分簡單,但卻也十分「危險」,如果大家有喜歡跑步的朋友,那麼一定會發現,這些喜歡跑步的人群中肯定會有受傷的現象。那麼既然跑步受傷很常見,我們如何才能避免?一起來看看。首先在跑步的時候全身肌肉應該保持放鬆,因為緊張的肌肉會影響韌帶的功能,從而導致韌帶工作範圍受限,容易引起損傷。同時在落地時,膝關節不要內扣,正對前方,兩腳尖衝前。
  • 手肘不能承受之痛,該如何緩解?
    手肘是我們運動最多的部位之一,經常彎曲,也比較容易受傷。回憶一下:當你提重物的時候,是否感覺到肘部疼痛?睡覺的時候會不會被手肘疼痛痛醒?這並不罕見,不是運動員才會有這樣的疾病,健身中進行力量訓練也容易出現手肘疼痛,甚至日常生活不注意也會造成問題。如果你也有相關的肘部不適,不妨試一下接下來的練習。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肘關節的基本結構。
  • 打羽毛球時間長,手肘疼,這是怎麼回事?
    打羽毛球時間長,手肘疼,這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