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易經》複雜難懂?學會書中這4句話,改變自己,收穫福運

2020-12-16 歷史舞講壇

每個國家都有著屬於自己本國思想最開始的一本書,在中國不用質疑《易經》必然是中國哲學思想中最古老的一本書,這本書雖然字數並不算多,但是卻凝聚著中國最古老的哲學智慧。

因為這本書是古人所寫,因此其中的一些古語較為難懂,但是當你仔細的品讀這本書時,你會發現他所描繪出的核心思想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今天我們一起從易經中的幾句話,整體上體會一下《易經》的思想。

天自佑之,吉無不利

這句話大家讀完是否感覺到有些前言不搭後語,字面意思是上天自然會保佑,保佑之後便可以大吉大利。從字面上我們既看不出究竟是上天會保佑誰,並且因為什麼會保佑誰。孔子曾經對這句話進行過一番詳細的註解

他認為按照易經的邏輯,講的是自然之道。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能夠順從自然之道,並且這個人做人又很忠厚為人講信用。

當時的社會也都崇尚這種積極正直的風氣,那麼自然會有人願意幫助他。這樣的人,自己的做法與時代也一致,那麼在他的身邊怎麼會有不利於他的事情呢。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這裡的窮並不單單是指的貧窮,也有事物發展到沒法繼續發展的盡頭。也就是說,如果一件事情在經過一番運作之後,已經被證實沒有任何辦法前進。

換句話說,也就是已經撞到了南牆上了,就要及時地調整自己的思路,萬萬不可撞到了南牆還使勁的撞。

易經認為,在這種情況下,你就要及時地調整自己的思路和部署。只能自己及時做出改變,事情才會有新的轉機,出現了新的轉機後,你便可以繼續開始你的事情,如此循環必然會有所成功。

這句話其實並不難理解,就好比當今社會,科技不斷地在進步。如果你不能及時的跟上這個時代的步伐,而總是幻想著自己以前的那種模式,帶給自己的只能是被這個社會所淘汰。

所以在任何時候,都要及時的跟上時代的步伐,調整自己的思路,這樣自己的路子才能越走越寬,越走越廣,人生所出現的轉機也會越來越多。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這句話其實可以類比達爾文進化論的道理,在我們所生存的這個環境中,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樣的法則永遠適應。

在這樣的環境下,只有那些敢於接受生活的挑戰、堅強且勇敢,能夠在這個社會上不依賴他人,自力更生的人才能更好地存活下去。

自強不息的行為並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而是長年累月的積累,沒有一絲一毫的鬆懈所取得的。一個人真真正正做到了自強不息,也必然會得到上天的眷顧。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這裡的善指的便是,善良的事情,跟佛家的思想有一些一致。一個人常懷善心去對待身邊的人或者物,一切順從自然的本意,多做善事

這樣的行為,會讓身邊的人感受到你的那份善心,因此他們也都會聚集在你的身旁,當你有困難的時候必然也會伸出援助之手。

一個內心善良的人,因為經常做善事,內心也不會覺得有什麼虧欠,一顆坦坦蕩蕩的心也有利於自己身心的健康。相反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一個人總是做壞事情,雖然看起來好像暫時佔了一些便宜,但是總是會得到報應的,即使自己僥倖地躲過了,但是也可能會報應到自己其他家人的身上。

《易經》一共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道明了婚戀、家庭、教育、職場的基本發展規律。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它可以幫助我們預知規律,利用規律,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紅火。

職場中,學到易經智慧,升職加薪就更進一步了,生活中,學到易經智慧,可以讓家庭更加幸福美滿,日日子越過越紅火!

讀懂了《易經》,也就讀懂了最高級的為人處世:「其身內其言外者疏」,對朋友太客氣,反而會讓關係疏遠;「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以謙卑的姿態守住低處,才能沒有禍患……

但是很多人跟我說,這《易經》真的很難讀懂,尤其是剛入手的小白,根本看不懂,我都會推薦大家看一看《圖解易經》,將深奧的文言文用白話文的方式講給你,將深奧的智慧用圖解的方式畫給你。

一本《圖解易經》只需要48元錢,就是一頓飯錢,卻能讓自己受益終生,何樂而不為呢?點擊下方連結購買!

總結:

這短短的幾句話,其實我們便可以窺探到《易經》所表達的奧秘。做人做事首先要誠信,同時要尊重自然的規律,不可以違背規律做事情。

當一件事情走不下去的時候,一定要及時懂得調整自己的思路,知道及時的變通,萬萬不可撞到南牆還不回頭。做人一定要自強不息,不能依靠他人活在世上。為了自己,也為了家人,萬萬不可因為眼前小的利益便做有損他人之事。

相關焦點

  • 整部《易經》看似深奧複雜,其實全篇的內容只講了這3句話
    《易經》一共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道明了婚戀、家庭、教育、職場的基本發展規律。無論為商,為政,為學,還是為人父母,面對不同的問題和危機,你都能在裡面找到解法。觀全本《易經》雖然複雜難懂,其實其核心內容就只有3句話。
  • 《易經》:人這一生,想要成功,就要學會在逆境中破局
    人這一生,都是有高峰有低谷的,想要成功,就必須學會在逆境中破局。從古至今,能夠將逆境轉為順境的,一直攀登高峰的人士,《易經》都是他們的必讀書籍。比如人生逆風翻盤的章子怡,就是《易經》的受益者。這四年,經一位大師指引,開始讀《易經》,在《易經》中她找到了破局之道,知道如何走出低谷,繼續攀登高峰。婚姻抉擇之法:《易經》中有一句:同聲相應,同聲相求。選擇自己的另一半,三觀一致很重要。
  • 《易經》中的成功之道:別羨慕別人成功,學會這4點,先改變自己
    《易經》中的成功之道:別羨慕別人成功,學會這4點,先改變自己書籍是人們不斷進步的原動力,這句話被譽為金科玉律從來沒有被打倒過。可是我們可以見到的是,好像日常生活的擁堵始終沒有時間使我們再撿起童年時期的夥伴,靜下來讀書。
  • 《易經》中闡述的人生智慧,讀懂這3句話,讓你行好運
    說起我們中國的「三大上古奇書」,我們都聽說過,分別是《易經》,《山海經》和《黃帝內經》,在這三本中,《易經》的地位非同一般,被形容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是無數人都會學習的文化經典。《易經》告訴我們要想成功就要做到伺機而動,順勢而為。人要認識到自己的能力,能力不足就需要韜光養晦提升自己的能力。那麼遇到挫折的時候就要懂得守住意志等待時機的到來。我們做人做事要學會收放自如,要想命運都得到反轉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學會抓住時機。2.
  • 易經:人的運氣,不僅僅依靠努力,還需要學會這4條規則
    我更願意相信這本書是我國古代先民們集體的智慧而組成的一本奇書,它的本身就是世間規律的一種文字化代表。所以學會易經對於人生會有著特殊的感悟,獲得成就。而人生的成功不僅僅依靠努力也需要指導,這裡就有四個規則值得我們學習遵守。
  • 易經:「天欲其亡,必讓其狂」,做人要懂得閉嘴,這4句話不要說
    易經:「天欲其亡,必讓其狂」,做人要懂得閉嘴,這4句話不要說常思己過,不說閒話閒談莫論人非,靜坐常思己過。但是,好像這種現象一般情況下很難改變,有相當一部分人在一起議論的都是別人的事,娛樂八卦也好,美與醜也好,都是談論的焦點,當我們聽到這些的時候,雖然是閒言碎語,不值一提,但說著無心,聽者有意,我們要做到的是:做好自己,守好自己的那張嘴,不要隨波逐流,要學會做一個不聽嚼舌之音;不言他人之事的高情商之人。
  • 《易經》:總覺得諸事不順,可能是這3件事,沒有及時改變
    《易經》一書匯聚了中國古代文人志士的知識精華,被稱為是群經之首,《易經》含蓋了萬物,是中華文化的典型傑出代表;包羅了萬象,亦是中華文明的發展源頭。此書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生生不息,其內涵道理仍然適用於當今的社會,給當代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及處事的指引,發人深思、引人重視。
  • 易經:想改變自己的命運,牢記這3句話,別去靠智商,很有道理
    在現代,我們常說知識改變命運。這可不是一句玩笑話,而是經過實踐檢驗的真理。只有讀書,我們才可以向著更高的平臺發展。古人言,"閱覽人間萬卷書,不如行過萬裡路;行過千山萬裡路,不如讀懂一本易數書。"這句話中提到的易數書就是《易經》。
  • 《易經》忠告:人過五十,餘生不長,要善待自己,學會靜而不爭
    易經忠告:人到五十,日子寥寥無幾,要善待自己,學會靜而不爭  學會看開些,生活就是處事無大事,何必那麼執著,認真,計較,糾結,心繃得太緊,就是自己給自己添堵,就是自己給自己壓力,不要太在乎,不要自己和自己過不去。  生活該來的你擋不住,不該來的,你的擔憂就是「杞人憂天」,學會放鬆自己,學會把心放寬,才會有坦然快樂,心才不會那麼累。
  • 《易經》中很深奧的5句話,人的福掌握在自己手中,你能看懂幾句
    《易經》是中國古代一部神秘的著作,被儒家尊為群經之首,是我國最古老的一部佔筮書,同時也是一部凝結著遠古先民睿智卓識的哲學著作。幾千年來,被廣泛地運用在政治、經濟、軍事、天文、地理、人文、科學、哲學等領域中,也因此被認為猶如天書般難懂。但是,《易經》中也是蘊藏著無數的人生哲理,尤其是這經典的5句話,句句大智慧!
  • 如果讀懂了《易經》中的這三句話,你的人生將會與眾不同!
    如果讀懂了《易經》中的這三句話,你的人生將會與眾不同!《易經》是中國古典哲學與文化的源頭,其中蘊藏的古人智慧與哲學思想,幾千年來一直滋潤與啟沃著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而《易經》六十四卦更是博大精深,其中的哲理與文明之光,更是人類前行中不可或缺的營養元素,但由於其文字的艱澀難懂,阻礙了人們認識與了解其內涵的動力,但「大道至簡」,你只要讀懂《易經》中的這三句話,你的人生將會與眾不同!
  • 《易經》中最深奧的5句話,人的福掌握在自己手中,你能看懂幾句
    《易經》是中國古代一部神秘的著作,被儒家尊為群經之首,是我國最古老的一部佔筮書,同時也是一部凝結著遠古先民睿智卓識的哲學著作。幾千年來,被廣泛地運用在政治、經濟、軍事、天文、地理、人文、科學、哲學等領域中,也因此被認為猶如天書般難懂。但是,《易經》中也是蘊藏著無數的人生哲理,尤其是這經典的5句話,句句大智慧!
  • 易經:人到五十,如果你還在奮鬥,別忘了給自己留這4條「後路」
    易經:人到五十,如果你還在奮鬥,別忘了給自己留這4條「後路」人到五十,就像這些成熟甘甜的櫻桃一樣,是美好的。但是,在這樣的一個年齡,我們更要守住自己人生的方向,擁有正確的判斷能力啊。後人多學習其哲理,因而成為一部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書。今天我們來聊聊《易經》對70後的忠告:人到五十,如果你還在奮鬥,別忘了給自己留這4條「後路」1、一條回到老窩的路。
  • 讀懂《易經》中的5句話,人就會越來越有福氣,你能看懂幾句?
    對於想出名的人來說,這是一本使自己成為「將帥」的書,對於普通百姓來說,《易經》是修身養性的經典。1、受人之辱,不動於色佛家有句話:「受人之辱,無動於色,道成近矣。」南懷瑾先生說,一個人能承受多少福氣的關鍵在於他能承受多少恥辱。
  • 《易經》用5句話告訴你,人有多少福都握在自己手中!你能懂幾句
    ,而對於普通人來說,《易經》是一部涵養福報的典籍。《易經》用5句話告訴你,人有多少福都握在自己手中:1、受人之辱,不動於色——《易經八律》人都有喜怒哀樂,七情六慾,生活中很多人受不了對方的言語不敬,稍有不悅就立刻翻臉,一把嗔火燒了自己的前程。《孫子兵法》裡面有一句話,心有驚雷而面如平湖者,當拜上將軍。
  • 《易經》:人一旦學會這3個道理,距離成功就不遠了,你佔幾個?
    我們的周易文化《易經》之所以能夠經歷時間的洗禮依然被人們所接納,其中必然有它的內涵。易經文化也是一路跟著我們一起存在,在生活中我們的認知都會涉及到這個文化知識。《易經》提醒後人:一個人學會這三個道理,距離成功就不遠了,不妨留意一下。
  • 易經:飯桌上有這「4種表現」的人,往往沒啥真本事,沒必要深交
    在古代,《易經》被人稱為中國文化的「源頭之書」,主要是因為書中闡述了天地世間關於萬象變化的奧秘,是古代賢人公認的民族智慧結晶。之前有很多人都對《易經》存在誤解,主要是因為刻板偏見。愛因斯坦說過:要改一個人的固定思維,比分開一顆原子還難。
  • 《易經》告誡:人過50,在這三件事上要學會低調,學會靜而不爭
    易經總結:人到五十歲,無論精力還是體力都已走了下坡路,面對生活的難,我們有時候往往會覺得精疲力盡,疲累不堪;然而無論多累多難,所以易經說:人到五十歲,也要善待自己,休息自己,靜養自己,不要讓自己失去健康的身體。
  • 「天狂有雨,人狂有禍」,易經忠告:人再有本事,也別說這4句話
    有一句話說的好,閱盡人間萬卷書,不如讀懂一本《易經》!很多人覺得這句話有點誇張了。但事實上,《易經》的確是一本人生的「智慧之書」。無數成功人士,甚至是科學界的泰鬥愛因斯坦,都曾直言,易經是中國人的財富。
  • 想讓自己順風順水,實現目標,讀懂《易經》中這5句話,助你成功
    我想你完全可以大膽地回答出《易經》,《易經》這本書雖然距離現在已經有了數千年,但是不論時代怎麼發展,它的思想都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歷朝歷代,大家也都認為這本書是群經之首,歷代大家也都願意為這本書進行一番註解。很多人認為這一生讀再多的書籍,都遠遠不如徹徹底底地讀懂一本易經,歷代君王也將這本書作為自己的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