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民俗文化收集研究的迫切性/張 茅

2021-02-08 大公資訊

  圖:長洲太平清醮搶包山活動 資料圖片

  中國的民間習俗、風土人情、大小傳統節慶,統稱民俗文化,農曆新年是最為盛大,大年三十謝灶、初一開年拜祖先、籌謝天官賜福、初二家親友互相拜年派利是,初三赤口、拜車公,初四開年,初七人日,十五元宵,慶賀活動伸延半個多月。

  香港的大小傳統習俗一直在民間留存,有些成為一年一度的社會活動,漁民天后誕、大坑舞火龍、端午節本地及國際龍舟賽、中秋花燈賞月、長洲太平清醮搶包山、新界村民盆菜盛會,以至魯班誕等,但在民俗學研究方面,包括文字記錄、編寫本地的民俗各類、出版民俗文化書籍,卻未成系統,仍待學者、民俗文化業餘愛好者、各業的專業者多做工作,包括口述記錄。

  內地對此正急起直追,以彌補過去半世紀各種原因造成的失缺,以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國際著名民俗學家段寶林牽頭,在全國範圍調查及記錄民間風俗,深入到大小鄉村,承擔編寫《中華民俗大全》庫書,完稿成書的已有廣東、廣西、雲南三本。

  民俗文化經幾千年累積,形成豐富的中華文化底蘊,前人早已認識「五方之民」各有不同風俗習慣,有披髮紋身的、穿獸皮及羽毛的、吃生肉的、吃肉飲奶不吃穀粒的;穿的、住的、吃的、用的,各有自己的審美習慣。新界客家吃盆菜,珠三角水鄉最會吃魚,吃禾蟲。

  民俗文化也有涉及迷信與科學的關係,臺灣和雲南山中有千年老樹,成為樹神;新界有一株,不上千年,村民視作神而參拜。拜樹神你說迷信嗎?村民認為樹神庇護山林的樹木,保存他們生活環境,抵擋風雨,帶來獵物,樹木為他們生長果食,生病給他們天然藥物。村民崇拜神樹,敬重樹木,不輕易砍伐,保持山林自然生態,氣候溼潤,水分充沛,牢固山坡,成為森林的保護者,今日的環保綠色先鋒,避免了大砍樹林,把森林變為光禿禿的土地。這能說迷信落後嗎?拜神樹是先民生活經驗總結,深層次的民俗文化。

  銅鑼灣大坑一年一度中秋舞火龍,吸引外國遊客觀光,刊於旅遊手冊,成為本港旅遊業的賣點。火龍為什麼用草扎作,為什麼龍身插滿香支,不插滿玫瑰花?為什麼是舞火龍,不舞香花玫瑰龍?原由是那一年,銅鑼灣大坑村還是小荒村,發生瘟疫,出現死亡,村民惶惶,有村中智者想到用香火及硫磺治疾。龍是吉祥物,動員村民在附近山頭找一種草,就地取材,扎作成龍,燃點香支,插滿龍身,稱為火龍,敲鑼打鼓,舞起火龍,穿大街橫巷,經過家家戶戶門前,並撒硫磺,全村煙火及硫磺四散,氣味濃烈。舞火龍過後,村民逐漸病癒,驅走瘟疫,此後村民大眾一心,年年舉辦舞火龍。大坑火龍,是香港重要民俗文化。

  民俗學的研究,大概有以下的體例:方言、環境、人口、壽命、氣候、地理、物產、食品、生產、節日、信仰、名人、重要歷史事件等等。屬精神民俗的,內容包括宗教、禁忌、風水、圖騰、巫術、算命、問米;油麻地榕樹頭以往不少佔卜算命風水檔,這門職業變化有它的社會歷史。社群民俗則包括家庭、社區、宗族、氏族、部落、人際、國家;新界廖姓、鄧姓、侯姓、溫姓、文姓有自己文化歷史記錄社族組織狀。禮儀民俗包括出生習俗,如吃薑醋、送紅雞蛋、擺滿月酒、祠堂掛花燈,新界猶存。其他壽禮、婚禮、喪禮、各種交際禮儀,列為禮儀民俗。

  本港民俗文化與上層文化的關係長期不平衡,政府政策及文化機構,向來以上層文化為主,投放大量人力物質和經濟資助,相對的民俗文化資助嚴重不足,政府可資助某音樂或現代舞蹈團體,卻未必資助大坑舞火龍或舞獅會。一些有心人對民俗文化的傳承感到焦急,認為時不予我,社會經濟高速發展,新生的東西快速出現,各種現代化的大潮湧至,衝擊固有文化習俗,傳統民俗為新民俗代替。傳統的結婚風俗,有「上頭」、下跪、斟茶等禮儀,據說在內地這一套已不存在,澳門尚有,但罕見。本港婚禮儀式新人在「結婚進行曲」中穿過賓客步上舞臺,交換戒指,親吻,切蛋糕,現場播放新人的生活照片和拍拖照片,與昔日的禮儀完全不同。隨著老一代人離世,一些民風習俗失傳,失傳一件少一件,失傳十件少十件,一步一步的消失,我們的文化底蘊像受蠶食,逐漸收縮。強大的民族文化由幾千年的民俗文化聚積起來,傳承與保護的最好方法,就是及時的調查、探訪、記錄、研究,看來是現世紀急切做的民族大事。

  民俗學與民俗實錄,是超歷史範疇,可供現代文學、電影、戲劇、音樂、舞蹈、繪畫創作所用。香港昔日的轎夫、苦力、人力車、梳頭婆、媒人婆、媽姐,均可盡入民俗學體例,記錄不同時代人的社會活動。這不僅是記錄了歷史,也是現代文學、電影、戲劇、小說、繪畫等文化藝術創作借鑑及可用之材,提供古為今用的資源,豐富現代藝術創作內容。

  香港整理、研究、記錄及編寫本地民俗史,是歷史使命,起著大中華根基同長、文化同宗的凝聚力,在歷史的長路上風雨攜手,榮辱與共。有關方面應投放資源,倡導本地民俗學的研究工作。

相關焦點

  • 民俗體育摔跤撓羊賽傳承研究
    王俊奇認為,民間體育是指非官方的在民眾中開展的體育活動,它不具有世代相傳和延續的特點,可以在某一時期出現,又可能在某一時期消失;認為民俗體育是指那些與民間風俗習慣關係密切,主要存在於民間節慶活動、宗教活動、祭祀活動中,是一種世代傳承和延續的體育文化形態,具有集體性、傳承性和模式性特點,它既是一種體育文化,也是一種生活文化。
  • 年度漢字評選:漢字文化新民俗
    作者:劉凌(華東師範大學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副編審)又到了評選年度漢字的歲末時節,這項活動久已成為漢字文化圈的一項文化盛事。年度漢字評選的民俗特徵判斷一種民間文化事象是否屬於新民俗,已有的民俗學研究給出了豐富的界定標準,以下幾個方面必不可少:集體性、傳承性、擴布性、穩定性和變異性。我們可藉此來觀察年度漢字評選,挖掘其民俗特徵。關注度高,參與性強。
  • 民俗體育創新性發展和鄉村振興
    民俗體育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和獨特表現形式,與儒釋道玄、政治倫理、農兵醫藝、日用百工等相互聯繫、相互融合、相互作用,共同組成絢爛多姿的中國文化整體,並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整個中國文化的基本特徵。《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中指出:「推動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整理研究和保護傳承。」「推動休閒生活與傳統文化融合發展,培育符合現代人需求的傳統休閒文化。
  • 明日之後:怪物研究學圖鑑如何收集,圖鑑收集一覽
    在收藏圖鑑中一共分為4部分怪物研究學、食材圖鑑跟食譜大全,今天小編就來介紹一下怪物研究學的感染者跟動物所在地,每個圖鑑的收集都有非常豐厚的金條跟配方殘頁獎勵,大家快來一起看看吧。黑衣感染者、藍衫感染者、綠衫感染者、:全野外地圖、營地感染者入侵背包感染者:秋日森林夜晚巨漢感染者:白樹高地、多貝雪山、聖託帕尼巨強、蛇妖、蛇後、狂怒、隱者、鋼盔感染者、哀嚎感染者、光頭感染者:萊文市感染老年村民、感染青年村民、吸髓者、沼澤觸手:茅斯沼澤
  • 蒙古族民俗體育文化的保護與傳承
    1 蒙古族民俗體育文化現狀1.1 體育文化項目與蒙古人民生活緊密相連自改革開放以來,蒙古族地區體育政府部門為了更好地促進和鼓勵民俗體育文化事業傳承和發展,制訂了一系列民俗傳統體育方針,並取得了優異成績。
  • 三晉文化研究會山西民俗文化研究院成立
    本報太原消息 11月29日,三晉文化研究會山西民俗文化研究院在太原智創城舉行成立儀式,邢保鎖受聘院長。山西民俗文化研究院由業內資深的民俗專家組成,首批38名成員及在民俗研究領域卓有成就的特邀研究員均為本科學歷以上,碩士研究生佔到35%,高級職稱的人員佔到半數。研究院內設古村落、農村節慶、地名研究、民歌民樂戲曲等六個研究室。
  • 日本民俗文化介紹(四十四)納豆
    抗氧化性納豆中含有大量的抗氧化物質, 如卵磷脂、異黃酮、 α-生育酚 (即 V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其中卵磷脂經常食用可有效降低血脂、膽固醇及清除腦組織細胞中過氧化脂質色素 , 調節皮膚細胞和皮膚表面水和納豆中含有大量的皂甙素, 由於納豆比大豆容易消化,所以納豆裡的皂甙素比大豆裡的更容易為人體吸收。
  • 民俗文化的意義與價值
    民俗文化是中國文化中瑰麗的寶藏,傳承和保育民俗文化,對延續古典之美、豐富現代人的精神生活有著重要的意義... 民俗文化既豐富了人們的生活,又增加了民族凝聚力,具有物質生活價值、精神生活價值和社會生活價值。 民俗文化又稱為傳統文化,是指民間民眾的風俗生活文化的統稱。也泛指一個國家、民族、地區中集居的民眾所創造、共享、傳承的風俗生活習慣。
  • 對話徐秀福 「三川大地民俗文化的執著守望者」
    徐秀福先生提供的照片Q:您是不是走訪了很多老人?過程是不是很艱辛?A:是走訪過很多老人,第一個走訪的是喇家一個小學校長喇明壽,在走訪喇明壽並說明走訪目的是為了收集「道拉」時,喇明壽還勸我說"道拉"那麼下賤,別幹這個了。我說下賤是下賤,但是我還是想收集整理民俗文化,想讓更多人了解土族文化。
  • 寶雞市陳倉區旅遊產業與民俗文化融合發展的思路及對策建議
    統籌協調,及時研究解決旅遊產業與民俗文化融合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建立健全《旅遊突發事故應急預案》、《旅遊景區(景點)安全管理制度》、《旅遊景區(景點)員工職業道德規範》等規章制度,確保規範管理運行。二要加強行業監管。積極指導景區創建、鎮(街)特色旅遊、農家樂經營等工作,在春節、"五一""十一"等節假日,組織公安、交通、質監、安監、消防、衛生等開展旅遊質量、安全聯合執法。
  • 傳承民俗文化 留住鄉愁記憶
    傳承民俗文化 留住鄉愁記憶 --肅北縣石包城鄉村記憶館開館 據了解,石包城鄉村記憶館總投資1650萬元,佔地面積23260平方米,在危舊房拆塗基礎上,收集並陳列布展全縣具有文化價值的民俗物品,同步配套通訊、道路、廁所、供排水、供電、消防
  • 美國民間生活中心(AFC)的民俗檔案實踐與經驗探討
    民間生活中心為學術研究,特別是民俗學研究積累了數量可觀的田野資料,它在公共文化服務、文化遺產展示、教育培訓等領域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其發展歷史及管理經驗對於中國的民俗檔案實踐和研究工作具有啟發借鑑意義。
  • 無棣縣首個文化館民俗分館授牌成立,將飽含精髓的民俗文化代代傳
    12月4日,無棣縣文化館(西小王鎮於岔河村)民俗分館揭牌儀式在西小王鎮於岔河村民俗館舉行。「此次無棣縣文化館(西小王鎮於岔河村)民俗分館授牌,標誌著無棣縣文化館總分館服務體系正式建立並開始實質性的工作。
  • 羅山縣民俗文化知多少?
    羅山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這片土地先後哺育過三國名相費礻韋 、治水名臣黎世序、歷史學家尚鉞、起義將軍張軫等。聞名中外的商周墓地——莽張後李文化遺址,素有「小殷墟」之稱,是江淮文化的典型代表,墓地出土的白酒為世界最古老的酒,距今有3000多年的歷史,被載入吉尼斯世界大全。高店古城址據舊志和其他史料記載為西周時期的古城。
  • 太康縣民俗禮儀文化協會舉行揭牌儀式
    11月21日上午,太康縣民俗禮儀文化協會揭牌儀式在太康縣雅森商貿有限公司隆重舉行。太康縣文聯主席安義斌、副主席李廷、各協會主席和民俗禮儀文化協會會員參加了揭牌儀式。儀式由民俗禮儀文化協會副主席、秘書長郭傳振主持。
  • 漢代壓勝錢背後的民俗文化
    多年以前,我便熟識對帶鉤收藏頗感興趣的公柏青,當時,他也在收集漢代壓勝錢的資料。2019 年春,他在電話裡告訴我,其著作已完稿,交中華書局出版。以我對漢代壓勝錢的認識,推測其著作或許是一部錢幣圖譜類的圖集。  出乎所料。
  • 大健康產業背景下民族醫藥民俗的傳承與保護研究
    來源:《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6,36(4)大健康產業背景下民族醫藥民俗的傳承與保護研究肖遠平1,王偉傑2(1.貴州民族大學南方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2.貴州民族大學民族文化產業發展研究中心)中國傳統醫學不應僅僅指漢族所創造的醫學
  • 展覽現場「思古——中國當代藝術展」在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拉開帷幕
    「思古」、「懷古」是中國傳統文學、藝術的重要母題,中國傳統文化的綿延特質在很大程度上便來源於這種對「往昔」無處不在的崇敬和遵從。但作為本次展覽題目的「思古」所要討論的並非這種古典意義上或文學性的復古創作,而是希望以水墨創作為切入點,梳理中國當代藝術在複雜的當代文化背景之下,對於「古」的重新認識與呈現。
  • 陝西省民俗文化專家倡議將「biɑng」字入字典
    「biang」字入字典倡議現場 記者 雷縣鴻 攝1月4日,記者從陝西省倉頡文化研究會剛剛結束的工作年會上了解到,由該協會組織發起的「biɑng」字入字典倡議正式發布。據介紹,近年來國家相繼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升華為「中華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血脈」和「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使其成為民族精神的源頭和「老根」,而漢字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以傳承和延續的基礎。
  • 走進「哏兒都」天津,了解「老三絕」民俗文化藝術
    此外,天津是我國北方的曲藝之鄉,各類表演藝術齊全,著名的民俗文化藝術有泥人張、楊柳青年畫、魏記風箏被譽為「天津老三絕」。此外,還有蛋殼雕、剪紙、葫蘆烙畫、糖畫等民間文化造型藝術形式以及相聲、快板、大鼓等民間語言藝術形式。作為一個來津工作多年的外地人,我在不同程度上也感受著天津的文化民俗藝術,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哏兒都」天津,了解天津的「老三絕」民俗文化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