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宸濠率十多萬士兵造反,為何慘敗?王陽明的攻心之策令人敬佩

2021-01-09 史者之旅

正德年間,社會矛盾非常推出,明武宗什麼事情不幹,就知道享樂。史書記載這位皇帝:「嗜酒而荒其志,好勇而輕其身。」

在明武宗的手下,聚集了一大幫烏合之眾。太監劉瑾、馬永成、高風等人合稱「八虎」,這些人把守內閣,朋比為奸,可以說是權傾天下。

除了這些人之外,奸臣錢寧、江彬等人也是作威作福,擅權亂政。其中,江西的狀況非常讓人憂慮:「公私匱竭,人民滋困,盜賊未息。」

對於這種現象,當時江西的王爺朱宸濠全部看在了眼中,於是他開始大行賄賂,和朝廷宦官勾結,收買各大要員。

朱宸濠手下的道士更是建議他造反,說朱宸濠有天命,他所在的地方有天子氣。朱宸濠慢慢的有了造反的決定。

有了造反的決心後,朱宸濠決定付諸實踐。他加緊組建自己的私人武裝,率先恢復了護衛,自稱侍衛,而且還稱自己為國王。

之後,他以巨額私禮賄賂太監劉瑾,結交錢寧、兵部尚書等人,為自己的造反做準備。

朱宸濠為了擴張自己的實力,在正德九年六月,開始招攬賊人楊清、李甫、王儒等上百人進入他的府邸,後來又招募了凌十一、閔念四、萬賢一等盜賊數百人,可以說當時江西有名的土匪,都被朱宸濠招到府中。

另外,朱宸濠還將廣西的土官狼兵和分布在貴州、福建一代山區的山民武裝收歸己有。

為了讓朝廷不起疑心,朱宸濠出錢收買錢寧等人,將不依附於他的江西官員全部排擠出去。

更讓人驚訝的是,朱宸濠還取得了皇位的合法繼承權。正德皇帝荒淫無道,沒有子嗣,於是,朱宸濠用錢賄賂錢寧,取得中旨,讓自己有了當皇帝的合法權。

正德十二年三月,朱宸濠派人前往廣東,購買皮甲及私自槍部盔甲並佛郎機,派人專門製造武器。

之後,他又與親信李士實、劉養正等人日夜謀劃,查看水路孔道分布。史書記載:「偵察刺探、萬裡傳報,浹旬往返,反叛跡象日益暴露。」

對此,當時江西巡撫孫遂七次向正德皇帝上奏,說寧王朱宸濠一定會造反,然而,正德皇帝身邊的人都收了賄賂,所以搞得大家都不關心寧王造反這件事。

這件事情引起朝廷注意,是正德十四年的事情。當時,御史瀟淮向朝廷上奏,說朱宸濠要造反,並陳述其罪惡十分嚴重,於是正德皇帝才派出大臣前往查辦。

可是,羽翼漸豐的朱宸濠根本不把皇帝派出的使者放在眼裡。當年六月,朱宸濠假傳自己有皇太后密詔,集合兵勇十多萬,自立為帝,以謀士李士實、劉養正為左右丞相,王綸為兵部尚書,削正德年號,發兵反叛。

史書記載:「宸濠自帥水師出鄱陽湖、蔽江東下,直指南京,破九江,下南康,攻安慶,聲勢浩大,一時『鄱陽震動,宗親懾憂』。」

時任汀贛巡撫僉都御史王陽明聽聞這場巨變後,開始想辦法應對。王英明和朱宸濠初次較量,兩人並沒有見面,當時是王陽明主動出手的。

因為王陽明深知,掌握戰爭的主動權才是最重要的。

朱宸濠兵鋒正勁,王陽明不與之爭鋒。王陽明前往吉安的過程中,想到了一個救援之人。

此人叫伍文定。

伍文定原來是王陽明手下的一員猛將,對王陽明非常敬佩。遺憾的是,他在貴州南部平定土匪後,因為朝廷發不出軍餉,所以伍文定將隊伍解散了。

從這來看,王陽明和伍文定都是光杆司令。然而,就是這兩個光杆司令走到一起,對平定寧王叛亂起到了巨大作用。

王陽明在伍文定的幫助下,他們共同策劃了一個計謀。

王陽明以兵部名義下發文書,對朱宸濠說,他要調集江西、兩廣等地共計二十四萬兵馬來剿滅朱宸濠。

這兩個光杆司令除了說有二十四萬人之外,他們還在文書中詳細列出了作戰方案,甚至把各士兵駐紮地域一一說明。

更讓人叫絕的是,王陽明還將自己的這份假文書,送給了朱宸濠的謀士劉養正、李士實,而且我們上面說的那些土匪頭子凌十一、閔念四、萬賢一、楊清、李甫、王儒等人也收到了王陽明的文書。

王陽明對楊清、李甫、王儒等人還說,我知道你們都是朝廷派到寧王身邊的間諜,並不是真心為朱宸濠辦事的,朝廷知道你們的忠勇,你們將寧王殺死後,朝廷一定會重用你們,希望你們找機會幹掉寧王。

王陽明知道,自己的這一文書,一定會被寧王得知。果不其然,寧王最後果然收到了王陽明的這些文書。

朱宸濠收到這些文書之後,就止步南昌不前,謀士劉養正苦苦哀求,朱宸濠就是不出兵。

因為朱宸濠相信了王陽明說的二十四萬大軍,也相信了自己身邊有間諜。

朱宸濠的擔憂和疑慮,最終讓他耽誤了戰機,之前制定的出兵策略,全部化為泡影。

朱宸濠貽誤戰機,給了王陽明和楊伍文定準備的機會,最終,在王陽明的努力下,朝廷大軍出兵平反,朱宸濠造反徹底失敗。

文章參考資料:《明史稿·列傳篇·諸王一》《明史》《王陽明傳》

相關焦點

  • 王陽明自募兵馬,生擒寧王朱宸濠,為何對寧王妃的態度卻截然不同
    1519年6月13日,身在江西南昌的寧王朱宸濠大辦生辰宴。6月14日,朱宸濠就利用南昌地方各級官僚入府謝宴之機,命令數百敢死兵士,手持兵器,將前來謝宴的名仕、官員包圍起來,聲稱「奉太后密旨,令起兵入朝」。朱宸濠自稱皇帝,年號順德,以謀士李士實、劉養正為左右丞相,起兵十萬造反,發布檄文,聲討朝廷。
  • 胡姓(91)|著名大臣胡世寧:因揭發朱宸濠要造反被下獄,差點掉了腦袋
    黃勇/文明朝正德年間造反的寧王朱宸濠,是被名臣王陽明打敗的。但在朱宸濠造反前,有一個胡姓大臣因揭發朱宸濠要造反含冤下獄,差點掉了腦袋,他就是胡世寧。胡世寧畫像(資料圖片)得知寧王朱宸濠要造反,胡世寧上奏朝廷揭露此事在太平府任上,因母親去,胡世寧去職回家守孝。3年守孝完後,他赴京候補。經過滄州時,胡世寧正好遇到流寇攻打州城。
  • 王陽明生擒寧王,靠的不是武力,而是心力
    反觀寧王這邊,以威逼利誘和加官許願糾集起來的造反團夥兒,表面上鐵板一塊,但在關鍵時刻就露怯了,心力不足。再對比主將,寧王朱宸濠和他的狐朋狗黨綁在一起,也不是一個王陽明的對手。所以,才在那麼短時間就失敗了。
  • 寧王朱宸濠起兵十萬造反,王陽明如何大破朱宸濠?
    朱宸濠(1479年-1520年),安徽鳳陽人。朱宸濠初封上高郡王。弘治十年(1497年),襲封寧王。正德二年(1507年),賄賂近臣劉瑾、錢寧、伶人臧賢等人,恢復寧王護衛,畜養亡命之徒,強奪官民,劫掠商賈,密謀起兵。企圖以子入嗣明武宗,謀奪皇位。太監張忠、御史蕭淮等告發後,明武宗收繳護衛,勒令還田。 正德十四年(1519年),寧王朱宸濠起兵十萬造反。
  • 寧王朱宸濠造反,是不是為了報祖先被朱棣「欺騙」之仇?
    建文帝擔憂藩王手握重兵,勢力太大,下令削藩,朱棣不滿,以「奉天靖難」為名起兵造反,因兵力不足,看中了寧王手下精銳的朵顏三衛,想要收為己用。在姚廣孝的謀劃下,朱棣率軍進入寧王封地大寧,單人匹馬入城,向朱權哭訴稱是建文帝欲對藩王趕盡殺絕,求寧王代為起草奏章謝罪,寧王對這個四哥毫無防備之心,留他住下,連他的軍隊也邀請入城。
  • 寧王朱宸濠起兵條件並不差,為何僅過43天,就被王陽明平定
    歷史上宗室叛亂的例子很多,比如西漢的七國之亂、西晉的八王之亂等等,而在明朝,最為著名的就是朱棣發動的「靖難之役」。 也正是因為朱棣以地方勢力,成功戰勝中央勢力,最終奪得皇位,這給明朝藩王樹立了一個典型。所以後來明朝藩王作亂,幾乎都是希望效仿朱棣,可惜沒一個人成功。 到了正德年間,寧王朱宸濠也準備起兵奪權。
  • 王陽明的心學是怎樣的?如何用思想平定明朝的宸濠之亂?
    我們就通過王陽明平定藩王的叛亂,來看看「心學」的威力。在講述王陽明平定「宸濠之亂"之前,我們需要明白一個社會背景。 朱宸濠為什麼要發動叛亂? 第一,朱宸濠的祖先曾被明成祖朱棣欺騙,這讓朱宸濠內心不平衡。
  • 明朝生死一戰:當初寧王十萬大軍,鄱陽一戰敗給王陽明的散兵遊勇
    再加上明朝江山姓朱,無論是當今皇帝朱厚照還是寧王朱宸濠都是朱家子孫,無論誰當皇帝,大家俯首稱臣就是了,因此大小官員都是心照不宣,只是在奏疏上說明江西南昌有變,對寧王造反的事卻隻字未提。但就在這看似和諧的狀態下,有個愣頭青舉報了寧王,都說槍打出頭鳥,因此王陽明遭到了寧王的追殺。
  • 為何沒有人敢得罪王陽明?看看他的上中下三策,就明白其中的道理
    對君子來說,要待人真誠;但是對於小人,應該如何與之相處呢?是涇渭分明還是同流合汙,或者是以其人之道還人之身呢?被稱為「聖人」的心學大師,王陽明,僅用了上中下三策,就將小人制服得非常服帖。用小人對付小人,化敵為己,實乃上策王陽明北上之後,需要找一個人接管寧王朱宸濠。現在的問題就是:朱宸濠是一個燙手的山芋。因為朝中還有餘黨,只要接手就會有嫌疑。當時王陽明想到了張永,但是張永閉門不見。最後王陽明在張永的住處外高喊:「張公公,我為天下蒼生而來,請開門見我。」
  • 寧王起兵造反被王陽明抓住,明武宗卻讓放人,要自己親自抓才行
    寧王起兵造反,明武宗朱厚照御駕親徵,還在路上的時候就得到捷報已經平叛,武宗:這怎麼行,把寧王放了,我必須要和他單挑。當年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時,為了爭取寧王朱權的支持,承諾大功告成後讓出一半的江山給寧王。寧王朱權信以為真,屁顛屁顛的跟著朱棣造反。
  • 寧王造反之後寧藩被廢,朱宸濠兒子和寧藩各支系的下場如何?
    現江西南昌的明藩王墓仍然有人祭拜看護,這些人就是寧藩後裔,也就是說寧王之亂雖然至寧藩被革除,但寧王系子孫並未遭遇清洗。禍首朱宸濠被俘後處死,並焚屍揚灰,寧王諸子伏誅,除正妃投河自盡外,其餘妾室或被迫改嫁,或不明下落。寧國被除後,由三王分治封土,寧藩正宗算是終結,但寧藩還有宗支旁系的封土,並不是全受株連。
  • 朱宸濠「集兵號十萬」,欲取南京,為何僅過43天就失敗了
    從而得以讓朱宸濠名正言順的招攬親兵,養蓄死士,為他以後的造反做準備,同時招攬到了「李士實」、「劉養正」、「王春」、「劉吉」等謀士日夜商議,制定推翻明武宗的行軍計劃等一系列造反事項。就這樣,一直到了正德十四年,由於朱宸濠在南昌作威作福,大肆兼併土地,劫掠商賈的事件暴露,太監張忠、以及御史蕭淮等人接連向明武宗上奏彈劾寧王。
  • 上得了刀山,下得了文海,傳奇風趣,帶你讀懂不一樣的王陽明
    朝廷久聞王陽明有軍事才能,於是剿匪的重擔便落在了王陽明身上。王陽明對此不急不緩,他心中早已想好了對敵之策,王陽明為了有效治理匪患還獨創了所謂的「十家牌法」並且訓練精兵。正德十四年,寧王朱宸濠起兵造反,欲取代朱厚照的皇位。聽到消息的王陽明立馬率軍前往平叛,王陽明和朱宸濠的軍事力量可謂對比懸殊,朱宸濠是王牌正規軍,而王陽明手中的士兵不過是當時剿匪主動投誠的農民軍而已。
  • 王陽明用上兵伐謀,如何一步步讓寧王朱宸濠上套?不愧是心學大師
    再者,王守仁告訴大家,自己在江西、湖廣等地也招募了8萬人馬,和朝廷的軍隊並在一起,一共16萬之眾,就問你怕不怕。最後,王守仁又寫蠟書給朱宸濠的丞相李士實、劉養正,蠟書上讓他們勸朱宸濠攻打南京。但是呢,又把蠟書故意洩露給朱宸濠。恰好這兩位又主動勸朱宸濠打南京,這可把朱宸濠給氣壞了,立刻表示要按兵不動,看看情況再說。其實當時呆子都知道,攻打南京絕對是上上策。
  • 明代奇人王陽明到底有多牛?網友:看得「熱血沸騰」
    沿著王陽明的成長曆程我們一起來看看:1:出生的家庭就很牛王陽明的一生確實非常牛,首先他出生的家庭就是個名門望族_牛人世家,傳說他的祖上可以追溯到晉朝王義之書聖,父親是當朝當紅狀元郎王華,王陽明很好的遺傳了他父親的基因。
  • 大明生死戰:寧王十八萬雄兵,竟敗給了王陽明的散兵遊勇?
    城外這一仗,讓城裡的守軍惶恐不安,又聽到逃回城內的士兵們誇張地描述勤王之師怎麼驍勇,想到主力都跟著寧王去打南京了,這留下的一萬多人怎麼可能抵得住二三十萬的勤王之師?所以,在面對王陽明趁著天還沒亮時發起的攻城行動,南昌守軍意思意思抵抗了一下,就都跑了。
  • 小國記 257 【朱宸濠皇帝】
    當年燕王朱棣決定起兵造反,推翻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統治時,曾向朱權借朵顏三衛,承諾「事成,當中分天下」。明成祖朱棣登基皇帝位之後,自食其言。於明永樂元年(1403年)二月,改寧王封地於南昌,以江西布政司官署為歷代寧王官邸。朱權向明成祖請求改封地為蘇州、錢塘等南方地方,被拒絕。明正統十三年(1448年),朱權死,其孫朱奠培嗣位。天順年間,因為獲罪被革護衛一職,改為南昌左衛。
  • 王陽明科考前夜,突現兩怪人,大聲說5字預言,27年後果然應驗
    寧王朱權的第四代繼承人朱宸濠,自從1497年襲封寧王開始,他在江西便內藏禍心,不僅和強盜一夥劫掠民財商船,還侵佔民田,逼民為盜,私下募兵,拉攏惡勢力,收買朝中權宦,意圖造反為帝。朱宸濠為了做皇帝,精心策劃二十年,到1519終於耐不住了。朱宸濠聲稱奉太后密旨,令起兵入朝,殺死江西巡撫孫燧、江西按察副使許逵,以李士實、劉養正為丞相,發檄文致各地,指斥朝廷。
  • 寧王朱宸濠謀反被王陽明打敗,朱厚照:放回去,讓朕親自來抓
    寧王造反被王陽明打敗之後,朱厚照還想把寧王放回去,其實沒有什麼別的因為,就是圖個好玩。畢竟朱厚照在明朝皇帝中算是最有個性的一位了,不知道後世的明朝皇帝是不是都跟他學的,都這麼任性。但是說朱厚照有個性,不如說他更像個愛玩「過家家」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