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王起兵造反,明武宗朱厚照御駕親徵,還在路上的時候就得到捷報已經平叛,武宗:這怎麼行,把寧王放了,我必須要和他單挑。
當年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時,為了爭取寧王朱權的支持,承諾大功告成後讓出一半的江山給寧王。寧王朱權信以為真,屁顛屁顛的跟著朱棣造反。結果事成之後,只他封賞了一個南昌城,寧王朱權這個氣,但又鬥不過朱棣,只好忍氣吞聲。
到了朱權後代朱宸濠,繼承寧王之位,看到當今皇上明武宗朱厚照昏聵,決定起兵造反,要一雪前恥。於是寧王朱宸濠開始招兵買馬,籠絡朝中大臣。
終於在正德十四年六月十四日,朱宸濠殺掉了江西巡撫孫燧和按察副使許逵,正式宣布起兵造反。可惜遇到了一個剋星,時任江西贛南巡撫的王守仁,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王陽明!
真不知道是寧王倒黴,還是明武宗命好。王守仁發揮才能,運籌帷幄,調兵遣將,僅用了43天就把擁兵10萬餘眾的寧王拿下。
消息傳到明武宗朱厚照耳朵裡,朱厚照不但不高興,反而埋怨王守仁動作太快。朱厚照可是一個奇葩,特別喜歡軍旅生活,經常易名為朱壽,掌管天下兵馬,偷偷跑到邊關去打仗。朱厚照就下旨讓王守仁把寧王給放了,自己親自擒拿寧王才行!
王守仁收到聖旨,心想這皇帝腦袋有有坑啊,我都把叛亂平息了,你竟然還要過平叛的癮,除了勞民傷財沒什麼好處。王守仁給朱厚照上書,讓他班師回京。哪知皇帝早已御駕親徵,領兵到了南京了。錦衣衛統領江彬、太監張忠都到王守仁那裡讓他把寧王放掉,王守仁對他們也是置之不理。
他們回去就在皇帝面前大肆詆毀王守仁,說王守仁也要叛亂。王守仁一看皇帝這是要鐵了心想重新抓一次寧王了,於是王守仁押著寧王去見了皇帝親信太監張永。
王守仁見到張永後,先是稱讚張永除去劉瑾的大快人心,然後把平叛的功勞歸於張永。張永一看王守仁如此佩服自己,心裡自然是很高興。而且還白撿了一個平叛的功勞,心裡很是樂開了花。張永把寧王交給朱厚照,並極力稱讚王守仁的忠誠,打消了朱厚照對王守仁的疑慮。朱厚照得到寧王后,讓人把寧王的枷鎖打開,並給寧王披裝戴甲,自己再領兵把寧王重新擒拿起來。
就這樣寧王朱宸濠被擒拿了兩次,不知道寧王心裡什麼滋味。那麼如果沒有王守仁,寧王朱宸濠會反叛成功嗎?說實話真的很難,我們可以對照下方面朱棣起兵。
第一朱宸濠聲望不夠,要知道當年朱棣可是戰功累累。
第二朱宸濠膽識不足,謀略欠缺。當王守仁得知他叛變後,就指出他會有三條路走,上策直取京師奪得天下,中策取南京分江而治,下策穩固南昌固守封地。朱宸濠不甘於固守也不敢直取京師,而是發兵南京。
另外王守仁又假造公文,散布到朱宸濠營地,說王守仁率兵幾十萬來平叛。嚇得朱宸濠不敢出兵,貽誤了戰機。給了王守仁調兵遣將的時間,朱宸濠不懂兵法,被王守仁耍來耍去。
而朱棣久歷沙場,兵法嫻熟。朱棣還誆騙了當時的寧王與他一起造反。
不過如果朱宸濠真的可以成功,可能大明朝可能會好一些,畢竟朱厚照是大明最奇葩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