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收購Arm引發中國晶片企業廣泛憂慮|海斌訪談

2021-01-08 第一財經

英偉達對Arm的收購震蕩行業。中國的半導體企業擔心這項收購一旦完成,Arm會失去其中立性,英偉達則將與半導體企業形成不對等的競爭關係。

2020年9月14日,英偉達正式宣布將從日本軟銀公司手中全資收購Arm,它為此支付的總價最高可達400億美元。英偉達將向軟銀支付總計215億美元的英偉達普通股和120億美元現金。同時,英偉達將向 Arm 員工發行價值15億美元的股本。此外,在 Arm 達到特定財務績效目標的前提下,軟銀可能會獲得最多50億美元的現金或普通股。

軟銀在2016年收購Arm的時候,付出的代價是320億美元。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的晶片產業人士認為,英偉達與Arm的400億美元併購案溢價不算高,對前者來說是「特別好的一筆生意」。

這樁收購對中國,甚至是全球的晶片企業來說,可能並不是好消息。

Arm的業務是授權其指令集或者微架構(具體形式是一些文檔和代碼)給予晶片設計公司,並收取相關費用。目前,Arm佔據了移動終端領域90%的市場份額,採用其架構的晶片數以百億計。不管是蘋果生態,還是谷歌安卓系統上運行的各類應用,都要與底層的Arm指令集相兼容。

Arm不生產晶片,這是它保持技術中立,取信合作方的關鍵因素。這也是它能夠與晶片企業、應用開發公司、以及硬體設備公司共同構築全球範圍內龐大生態體系的原因。但這樁併購令Arm的技術中立地位遭到質疑。

「英偉達和Arm的合併對整個業界,對全世界晶片領域是不好的,因為Arm確實將喪失中立。它的很多客戶是英偉達的競爭對手。」一家中國晶片公司的CEO接受第一財經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這家晶片公司同樣採購了Arm服務。

此前英偉達多次嘗試進入移動通信晶片領域,不過均鎩羽而歸。英偉達在移動通信領域的失敗,部分原因是它將業務重心放在了圖形處理器(GPU)領域。晶片企業高層擔心,收購了Arm的英偉達一旦重啟在移動通信晶片業務的攻勢,其他晶片公司將無所適從。

「英偉達通過得到Arm,扼住了現在所有移動終端晶片廠商的脖子。這恰恰是它過去十年間想進入而一直沒能進入的領域。」一家國內移動通信晶片企業的高層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

「當然,是否做(移動終端晶片)取決於它公司的戰略。一旦想做移動終端晶片,它進入的門檻更低了,這是毋庸置疑的。」這位晶片企業高層告訴記者。他所在的晶片公司是國內的頭部企業,且與Arm的合作超過了十年時間。

英偉達官網上披露的文件稱,收購完成後將「延續 Arm 的開放式授權模式,保持其客戶中立性,並利用英偉達技術擴展Arm的IP授權組合」。

這一表態不足以打消晶片企業的疑慮。「我們不好判斷,英偉達具體用什麼方式來保證Arm客戶的信心。」

英偉達與Arm的這筆交易需要獲得英國、中國、歐盟和美國監管部門的批准,英偉達預計交易將在約18個月內完成。

「監管機構應該會廣泛收集各方意見,再決定是否批准。但是站在產業角度,我們還是比較憂慮的。」這位晶片企業高層表示,對於這樁併購案帶來的潛在風險,「晶片產業應該都可以看出來,這是一個基本的理解」。

出於反壟斷的考慮,國內和國外的監管機構都曾否決晶片領域的重大交易。2018年,美國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否決了博通對高通1170億美元的收購,中國的監管機構也未放行高通對恩智浦的440億美元交易案。

「這次我猜也不會批的」,上述晶片公司的CEO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相關焦點

  • 英偉達收購Arm後,華為海思等中國企業該怎麼辦
    而對於中國的半導體設計產業來說,壓力可能早已經出現。1、英偉達收購Arm的未盡之事英偉達的表態很誠懇,無論是英國方面擔憂的就業和創新問題,還是世界都在擔憂的智慧財產權歸屬方面。而英偉達的這項收購,其實在英國內部也引發了諸多爭議。雖然在英偉達的官宣文中,Arm現任CEO Simon Segars表現出對未來合併發展的良好希冀,「Arm和NVIDIA有著共同的願景和熱情,即無處不在的高能效計算將有助於解決全球最緊迫的問題,從氣候變化到醫療保健,從農業到教育。
  • 英偉達收購ARM 中國、英國不太高興
    在當天舉辦的英偉達收購 ARM 在線媒體會上,英偉達 CEO 黃仁勳再次重申了收購 ARM 的意義所在,ARM 涵蓋更加廣泛的計算機生態系統設備門類,將進一步擴大英偉達的生態系統,對英偉達提高財務毛利率與每股收益方面也大有裨益。據了解,該筆交易達成後,ARM 將作為英偉達旗下部門獨立運作,總部繼續設立在英國劍橋,同時,軟銀將保留 ARM 百分之十的股份。
  • 英偉達創始人老黃再放狠話!英偉達收購ARM案:中國一定會同意
    公司案件,依舊還需要得到英國、歐盟、美國以及中國政府的監管批准,根據業內人士預計,整個交易需要在18個月時間內完成,一旦整個交易時間超過了18個月,就意味著這筆交易將會以失敗告終,但英偉達創始人老黃曾放下狠話:「英偉達公司有信心通過審批,英國、歐盟、中國等一定會同意英偉達收購ARM公司。」
  • 最前線丨倪光南院士:中國可能會否決英偉達收購ARM
    9月27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出席第四屆信息安全產業發展論壇並發表演講,談到英偉達對ARM的收購時,他認為中國商務部可能會否決該併購。倪光南表示,「現在美國公司英偉達正在啟動併購ARM公司,如果併購成功了,肯定是對我們非常不利,所以我相信我們商務部可能會否了這個併購,是不是能夠併購成呢,也不知道。」9月14日,英偉達宣布將以400億美元估值收購日本軟銀旗下的半導體設計公司ARM。
  • 英偉達一旦收購ARM,我們如何反制?中國是否該動用一票否決權?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的通訊方式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現在的人們基本上人手一部手機,並且,手機的功能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智能,但是,這些手機都離不開晶片,所以現在晶片的地位至關重要,它關係著一個手機廠商的命脈。近日,美國的一筆收購交易,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我國的半導體行業。
  • 英偉達400億吞下ARM:孫正義「手頭緊」,黃仁勳「終圓夢」,中國要...
    全球晶片史上最大收購案即將誕生。今日,英偉達官方正式宣布,將斥資400億美元(約合2730億人民幣)收購軟銀集團旗下的英國晶片設計公司ARM。英偉達也給出了目標:打造AI時代的世界頂級計算公司。最初,英偉達曾委託高盛與蘋果接洽,但後者沒興趣收購ARM業務。隨後,高盛還試圖組建一個包括高通、谷歌、三星和英偉達在內的財團入股ARM。
  • 倪光南:中國可能否決NVIDIA收購ARM!
    一方面,如果交易成功,便是本年度半導體最大的收購案,很多人討論點在於ARM能否為NVIDIA創造有效的收益;另一方面,ARM本身技術源於美國,NVIDIA收購成功是否意味著技術落入美國,這引發了業界的猜想……但事實上,中國市場也是不容忽視的一個因素,軟銀集團試圖出售的ARM公司股權,其中三分之一的銷售額都來自中國市場。
  • 英偉達收購ARM,我國該用否決權嗎?
    哈嘍,我是大橘,今天又來找大家聊天啦,ARM是一家比較有名氣的公司,在半導體領域有較大的影響力,它的總部設立在劍橋,他跟其他半導體公司最大的不同就是ARM不直接生產或者出售晶片,而是轉讓相關的設計方案,讓其他人去生產晶片,不過最近英偉達公司收購ARM一事也引起了網友們的關注。
  • 繼中國院士發出忠告之後,英國也正式官宣,該來的還是來了!
    在早前的文章中提曾經提到過,美國晶片巨頭英偉達在去年9月份已經正式對英國晶片設計廠商arm發起了收購,最終雙方達成了400億美元的協議。而此次的收購當時也是引起了軒然大波,被稱之為是晶片史上最大的收購交易。
  • 最新全球TOP 500超算排行榜:ARM首次登頂,2/3超算由英偉達加持
    進入榜單前十名的超級計算機還包括美國加州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的 Sierra、中國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的神威太湖之光、中國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的「天河 2A」、義大利能源公司 Eni S.p.A 的 HPC5、美國英偉達公司的 Selene、美國德克薩斯高級計算中心的 Frontera、義大利 CINECA 研究中心的 Marconi-100 以及瑞士國家超級計算中心的
  • 黃仁勳現身答疑:ARM中國將是英偉達的一部分
    現在,通過與英偉達進行結合,我們相信我們可以像過去一樣繼續另一段新旅程。我們能夠幫助整個世界半導體行業實現這一願景,開發出具有嵌入式人工智慧功能的晶片。我們認為前方將有一個非常激動人心的未來。問:ARM的商業模式是向很多晶片設計公司出售IP核,因此必須要保持獨立性。而在四年前ARM自己說過,從IPO以來就完全獨立,這也是我們的合作夥伴最為重視的事情。但是將來可能會發生的變化可能會讓ARM不再需要獨立。所以這個變化是否會引發蘋果或高通這樣的主要客戶的任何擔憂?
  • 英偉達524億美元拿下ARM後,華為海思還能撐多久?
    軟銀2016年能拿下ARM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軟銀旗下沒有晶片製造直接相關的資產,收購後能夠延續ARM的中立性。 臺積電是唯一一家外界看起來和ARM有聯繫,又有能力收購,且收購後不會威脅到晶片廠商對ARM架構依賴的企業,甚至長期代工ARM晶片的臺積電還有機會由此進行整合,提升晶片投產的效率。但也不是沒有隱患,其他晶片代工企業將受到威脅,臺積電也將招致壟斷市場的質疑。
  • AMD以350億美元收購賽靈思,僅次於英偉達400億美元收購Arm
    但該交易仍需獲得中國、美國等主要市場監管部門的批准。交易完成之前,雙方仍是兩家獨立的公司。交易完成後,AMD公司CEO蘇姿豐將擔任合併後公司的執行長,賽靈思CEO Victor Peng將擔任總裁,負責賽靈思業務和戰略增長。此外,一旦交易達成,賽靈思的至少兩名董事將進入AMD董事會。該收購將成為今年全球第二大規模的併購交易,僅次於英偉達上月提議以400億美元收購Arm。
  • 風聲又起-網傳NVIDIA依然要收購ARM:價值超400億美元
    而我們也期待擁有廣泛適配的第三方ROM,如LineageOS,PixelExperience和MagicFun,能夠儘快推出基於Android11的系統。了解晶片行業的人一定都知道,一款晶片從立項到上市需要很多步驟,其中設計,製造,封測是核心和重要的地方。對於一款晶片的質量來說,前期的設計問題絕對是重中之重。
  • 傳感器熱點:英偉達宣布400億美元收購Arm;宙訊科技融資近億元
    這款全新性能的雷射傳感器是高速距離、位移和位置測量的理想選擇,適用於廣泛的自動化任務,包括機械製造、機器人、汽車生產、3D列印和坐標測量機。據了解,本輪融資主要用於公司5G SAW/BAW射頻濾波晶片的研發和生產基地建設。 宙訊科技成立於2015年8月,主要從事高性能無線射頻集成電路的設計、生產和銷售,核心產品包括聲表面波濾波器(SAW)和體聲波濾波器(BAW)。公司以國際領先的專有射頻微納製造技術、射頻前端架構及創新的射頻電路方案,致力於向全球市場提供高性能、高性價比的射頻前端集成電路晶片。
  • 西方唯一AI晶片獨角獸,單挑英偉達
    2011年收購英國半導體公司 Icera 後,英偉達便在布裡斯託紮根,並在這裡投資上千萬英鎊建立新工廠和實驗室 1972年,矽谷大名鼎鼎的仙童半導體(英特爾、AMD的創始人們都是從這家公司出來的)為進入歐洲市場做出了一個重要決策——在布裡斯託設立一個辦事處。自此,便打開了這座英國西部小城面向半導體產業的全球視野。
  • ARM恐將創新工程引入歧途
    9月14日,英偉達與軟銀宣布達成最終協議,英偉達將以400億美元的價格從軟銀收購ARM。在臺積電明確於9月15日後不再向HARM提供代工服務之後,一家美國公司又將ARM收入囊中,這使國產ARM CPU在設計和製造環節都存在巨大風險。
  • Arm在數據中心的價值:黃氏定律背後,英偉達打的什麼算盤?
    其中特別提到英偉達的DPU,這種類型的硬體,幾乎可以代表數據中心的某一個發展方向。這個議題甚至恰好能夠解答,英偉達為何要收購Arm,以及AMD為何要收購賽靈思。在近期英偉達GTC China首日主題演講之後的圓桌論壇上,英偉達全球業務運營執行副總裁Jay Puri談到了有關英偉達收購Arm的問題。
  • 挑戰蘋果與 Arm,高通 14 億美元收購晶片公司 Nuvia,徵戰手機...
    1 月 13 日晚間消息,據報導,高通公司今日將以 14 億美元收購晶片初創公司 Nuvia,並將其技術應用到智慧型手機、筆記本電腦和汽車處理器領域。  分析人士稱,這筆交易表明,高通在與競爭對手蘋果公司和監管機構進行了數年備受矚目的專利授權訴訟後,開始要重新確立其在晶片性能方面的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