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0年6月10日,葡萄牙詩人路易斯·德·卡蒙斯逝世,後來,這一天被定為葡萄牙的國慶日。
雖然咱不是葡萄牙人,但作為一個真正的吃貨,怎會不在今日聊起葡國菜?
葡萄牙是個位於南歐洲的沿海小國,有海洋暖流的眷顧,氣候溫和,海產魚獲豐富,這份天賜的禮物,便順理成章地成了葡菜的主料。
葡萄牙盛產海鮮,葡萄牙出口的沙甸魚也十分有名。在葡萄牙的內陸地區以肉類為主要食品,豬是主角,有各式各樣的豬肉腸出產,比較出名的是黑豬肉風乾腸。
葡萄牙餐的一大特色是以頂級新鮮的鱈魚(醃製後就是「馬介休」鹹魚)、遊水蝦、螃蟹及各類貝殼類海鮮,泡製出自成一格的前菜和主菜。
但對於相對不太出名的葡萄牙菜,我國澳門的土生葡國菜,相信愛吃的你一定聽說過。
這時你可能會問,葡國菜不是國外的最正宗嘛?
澳門土生葡國菜簡直就是大航海時代的小奇蹟。
地理版圖的大發現不但帶來了文化種族的大碰撞,艱苦航海的物資不足,也成為漫長海路上各方美味融合的最佳契機。
很多年前,在葡萄牙伊比利亞半島上濃鬱的橄欖、月桂、丁香被裝入航船,縱貫大西洋越過好望角,在印度這片香料大陸,把咖喱和薑黃加入味蕾冒險,又碰巧攫取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的濃鬱椰漿,進入中國南海,葡萄牙水手在澳門落地生根,娶妻生子,生息繁衍了好幾百年。
時至今日,這些定居下來的葡人,世代與華人或不同種族通婚,形成了一個較為穩定的族群,也就是澳門的土生葡人了。
經過這麼多年的沉澱,廣式食材和烹飪方法也被融入食譜,跨海越洋的食材匯聚成一盤,焗烤蒸燴出共同的名字,就是現在的澳門土生葡國菜。
土生葡菜以口味香濃鹹辣、食材豐富、取材地域廣泛為特點。亦由於土生葡菜有如此悠久的發展歷程和傳統,可謂是當之無愧的澳門特產,更是澳門美食的真正名片。
這幾道菜是土生葡國菜中最著名的,保證讓你心動!
葡國雞
雖然叫葡國雞,但葡萄牙本地的餐廳裡是絕對找不到這道菜的!
因為這是澳門最具代表的菜之一,葡國人從非洲及印度食品中學到將雞塊、土豆塊混以椰漿和咖喱製成的葡汁(聽起來像咖喱雞,但真的不是),撒上少許葡腸、黑橄欖,放入烤箱中焗烤而成的美食。
焗烤雞肉鮮嫩可口,香味濃鬱,一般與葡萄牙佐餐葡萄酒配合風味更佳。
葡國香烤豬腿
這道菜選用中豬的後腿,事先將豬腿經過一周的醃製,令肉色內外一致,工序也比較複雜,在澳門當地餐廳才可以吃到,當地人家裡一般是很難做出來的(不要以為家家戶戶都有《風味人間》裡的好媽媽)。
入口的感覺非常香脆,平時不吃豬皮的人,都會覺得這道菜的豬皮外脆裡嫩,怎麼也吃不夠。
吃時佐些配菜用的泡菜和蒜蓉醋,更是別有一番滋味。
這道菜適合用來下酒,多吃幾塊也不會覺得膩。
咖喱蟹
咖哩類菜式由葡國傳入澳門後經過改良,演變為帶有椰奶香的咖哩。
以29種香料調配出獨特美味的咖哩香,佐以海鮮作為料理主軸,其中又以咖哩螃蟹為其招牌菜色。
特製的咖哩粉配合新鮮的肉蟹,蟹肉味道鮮甜、肉質清爽,拌炒後的蟹肉充分的吸收咖哩獨特的香味,又不會蓋住海鮮原有的鮮甜,無論是拌飯還是配麵包都是一絕!
葡式馬介休球
馬介休,來自葡語Bacalhau,是鱈魚經鹽醃製而成,是不少澳葡式美食的主要材料。
聰明的土生葡國人將鱈魚的肉拆成絲狀,混入土豆泥內,揉成丸子,下鍋炸成金黃色,一道地道的葡國美味料理就此誕生。
葡國雞的醬汁是用椰汁、花奶、黑水欖焗成的,滑嫩香甜的雞肉佐以似咖哩又類似奶油的葡國醬汁,口感滑順,可以當小吃,還非常下飯。
葡國烤鴨飯
葡國烤鴨飯真的是太香了,飯中間帶著濃香的鴨肉絲, 吃上一口讓人陶醉在飯粒與鴨肉絲的那份美味。
原以為看到的只是一碗米飯而已,怎麼沒有看到鴨肉?
當用筷子慢慢打開飯後,飯的中間夾著了鴨肉絲才是飯的精髓所在,聽朋友介紹說這道飯要經過好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芝士包
很多餐廳把芝士包叫作拔絲芝士。
這道菜選用超過四種芝士,放在自製的麵包上烤制金黃色,造成外脆內軟的口感,真令人回味無窮!!
趁著熱乎,拿起一塊芝士包,芝士拉絲令人食指大動!
其實澳門土生葡國菜遠不止這些。
澳門葡國菜的發源與傳承,都和這裡的土生葡人家庭息息相關,土生葡國菜就是傳統的澳門葡國菜。
土生葡人都非常重視家庭生活,也繼承了幾百年前伊比利亞半島祖先熱愛聚會的天性,聚餐時精心準備的菜餚,每一道都有著澳門葡國菜的混合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