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聶:體重偏大,體質較弱的中年跑者該如何練習跑步技術?

2020-10-21 小聶跑法

首先,我想再次表達一下研究並推廣跑步技術的初衷:我只是想簡簡單單地按自己的進階經歷展示自然合理科學的跑步技術給身體帶來的改變,同時也給廣大業餘跑者提供一個避免運動損傷的方式。我倡導跑步技術的意義,講究的是在個人跑動中最大限度地避免運動損傷、提高自己的跑動效率。而這些技術概念在實際運用中是適合每一位跑者的。唯一的區別就是每個人的身體條件、練習方式和進階時間有所不同而已。

來,我們先看一個圖片:

這是一位跑友在我們文章後的留言。他的疑惑其實在我們過往的文章中已經有過解釋,而且我還以幾次現場的跑動演示了慢跑和漸加速跑的提拉技術動作。他可能關注我們公眾號不久,沒有深入了解到。

但他的理解代表了一種現象:就是關於體重偏大、體質較弱的群體,特別是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生活無憂甚至事業有成的中年跑者對跑步的理解。他們對跑步很認真,也想方設法去避免所謂的跑步傷痛,他們求知好學,但實踐經驗不足又不辨真偽。所以他們很容易就被一些錯誤的理論誤導了:譬如認為配速慢的跑動就是健康跑;還有很多人會採取類似於五十步笑百步的理解方式運用跑步技術,譬如那些強調減低步幅、加快步頻的主動跨步式跑步。他們根本不知道合理的步幅應該如何產生,對主動跨步下追求大步幅會引發傷痛的現象有點談虎色變,因此也就片面地覺得加快步頻也就可以加速了。

按我的進階經歷和對跑步技術的研究,我認為只要是大腿做功的主動跨步跑步就是不對的。身體重心滯後必然會因落地受力角度對身體的影響而帶來運動損傷,和步頻的快慢無關。感受的力度大小所帶來的傷痛體現只是基於你的運動負荷大小或積累的時間長短而已。因此,我倡導避免運動損傷的最佳方式就是放棄以大腿做功的方式跑步,選擇按人體自然的重心牽引去跑步。小腿提拉技術只是在這個前提下改善下肢的發力意識而已,至於小腿向後提拉,任何能力下的跑者都能輕鬆自然地做到。

可以看看我們的學員的練習視頻分享:

視頻中的黃同學和黃夫人都是知識型的成功人士,在身體條件上算體能和力量基礎都比較薄弱的。他們為了健康跑步,博覽群書去尋求合理的跑步技術,包括也嘗試了減少步幅提高步頻的方式,但收效甚微。主要原因就是沒有克服掉主動跨步的意識去跑步。

我帶他們練習了一節課,他們就可以從身體重心意識的把控能力上領悟到該如何練習小腿提拉技術,這是思想轉變和認知提高的體現,也是他們這類高素質群體對科學運用的高度認可。結合我經常說的一個道理:你不用聽我在說什麼,你只需要根據我說的去親身體會就行。自己的體會是最真實的,身體絕對不會騙你。

因此呢,我建議留言中的跑友嘗試體會一下改善自己主動跨步的習慣,重新認識小腿提拉摺疊技術。所有事情都需要循序漸進的一個過程,基礎薄弱不要緊,重點是練習方向和練習方式要正確。太多的人還是覺得提拉小腿幅度要很大才是提拉技術,面對這個問題深感無語。難道小腿向後發力簡簡單單的拉起來有這麼難嗎,對吧?只要動作正確,所謂的步幅和步頻的數據也會自然體現出符合自己跑動體感的科學數據的。一味在意和追求數據結果去引導自己跑步,最後受傷的還是自己。

練習方式很簡單,觀念的轉變很重要,事實勝於雄辯。大家明白了嗎?

還是忍不住和大家科普一下我們的教學核心,或是說對跑步技術的深層理解。我們可以思考一下:跑步和走路或遊泳的區別是什麼?對身體最有效的要點是什麼?這兩個問題大部分業餘跑者可能都沒有搞清楚。

事實上跑步和走路的區別,對身體最有效的鍛鍊作用就在於跑步過程中每一步的騰空落地的動作形態在每一步的騰空落地當中對身體的有效刺激,這是走路和遊泳甚至騎車根本無法比擬的。而我們在跑動中如何營造和利用這個合理的騰空動作,就是我們掌握跑步技術的意義所在。

假如按主動跨步的方式去跑,大腿做功後蹬往前跨步,落地點不對導致了騰空動作對身體的損傷。騰空時間越大,對身體損傷越大,這也是很多人忌諱步幅過大的原因所在。但假如我們利用身體重心意識去跑,蹬地騰空,腰腹部下壓利用騰空產生自然步幅,每一步落在身體重心的正下方,受力角度就能利用人體肢體自然運作消除損傷隱患。以腰腹部下壓控制騰空過程就是我們合理步幅產生的過程,即使滑行時間很長,所產生的步幅很大,但對身體的損傷也是可以忽略不計的。所以不要以主動跨步動作所產生的步幅和利用重心意識跑所產生的步幅相提並論。

這裡有個概念要值得注意:後蹬和蹬地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技術運用意識。雖然都可以產生騰空形態,但後蹬是以大腿做功向後用力蹬地直接讓人體往前跨步產生步幅,而蹬地是人體在自然落地垂直向下的作用力讓身體垂直往上騰空,然後利用腰腹部發力把這個垂直騰空往前壓形成滑行距離產生步幅。兩者在跑動中的運用體感是完全不同的,所產生的跑動效率也是截然不同的。

正確理解跑步才是真正的健康跑,不要再迷信所謂的安逸的跑步動作,五十步笑百步的技術運用對身體的損傷是長期積累的,其實離健康追求會越來越遠。

好了,仔細體會兩個視頻的動作以及練習原理和練習方式吧,對每一位追求健康的跑者都適合的。

相關焦點

  • 小聶:最苦打工人,該怎麼練習跑步和通過跑步創業呢?
    而小聶跑法訓練營終身制學員的模式就是為廣大苦命打工人量身定做的最佳的培訓和練習方式,會時刻相伴每一位學員進階經歷中的分分秒秒。無論你的時間如何的緊張,或是你短時間內因工作太忙不能跑步,或是你在某一段時間裡不想跑步,我們都時刻在等候中。只要你願意,我們都會在你的跑步進階過程中隨時出現,給你提供跑步技術、體能、力量訓練,甚至營養方面的合理建議。
  • 小聶跑法:國外的就是好的嗎?中國跑者也能擁有自己的技術體系
    大家好,非常感謝大家信任並閱讀《小聶跑法》,我是跑步教練小聶,有五年的跑步經歷和三年的教學經驗,直接有效指導超過1000名業餘跑者。自喜歡跑步深度融入跑圈後,我發現大部分的業餘跑者都或多或少經歷了跑步帶來的傷痛。跑步作為一項簡單有效的有氧運動,本來是應該給人們的身體帶來健康,為什麼會出現身體不同程度的損傷呢?
  • 小聶:請問,什麼樣的跑步動作是對的呢?
    我想所有的跑者都會有這樣的一個疑問:究竟什麼樣的跑步動作才是對的呢?那麼,我們作為可以選擇的第三方,該如何做出自己的判斷呢?我研究過很多技術流派,目前讓我認同並服氣的只有日本鈴木清和先生的《骨骼跑法》。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是用自己親自的跑動來展示他所描述的一切技術概念。至今,我的手機還保留了當時下載的所有視頻,閒時反覆觀看。所以,雖然有很多人錯誤地認為小聶跑法源於姿勢跑法,但其實說小聶跑法源於骨骼跑法反而更讓我接受。
  • 小聶:跑步遭遇到傷痛該怎麼辦?
    我們的公眾號開了近三年,從來就沒有寫過關於跑步引起的傷痛該如何治療這一方面的文章。不是不想寫,而是我自己跑步從來就沒有受過傷,沒有治療跑步傷痛的經驗和體會,所以給不出我自己總結出來的認知和感受意見。如果讓我參考一些理論和方法來表達,不是不可以。但我不是醫生,沒有專業的甄別能力,這樣不負責任的事情我是不會做的。
  • 大體重跑者如何跑步,既能避免受傷又能加快燃脂?
    很多人開始跑步時,主要目的是為了減肥。跑步也是一種很好的消耗脂肪的運動方式。我們也曾經寫過很多通過跑步,減肥幾十斤甚至一百多斤的跑者,他們減出了好的身材,減出了新的人生,有些人還成了跑圈大神,成為很多跑友的榜樣,真的是非常勵志!然而,在想減肥之初,很多大體重跑友會擔心:我體重大,跑步會不會容易傷到膝蓋?怎樣跑才能避免受傷又能提高減脂效率呢?
  • 大體重跑者如何選鞋:緩震 or 穩定?
    而這種保護,對於體重較大的跑者可能尤其重要,因為動量等於質量乘以速度,在速度不變的情況下,體重較大的跑者著地時所受到的衝擊力自然也比較大,這時跑鞋的緩震穩定作用就顯得更加重要,這對於大體重跑者預防受傷,減少衝擊力能發揮積極作用。 大體重跑者應當如何選鞋呢?
  • 小聶:學習跑步技術的不同群體,你是屬於哪一類?
    文章開頭,我想讓大家從思考幾個小問題開始:第一,小聶為什麼能做到教科書般標準優雅的跑姿?第二,小聶跑法為什麼能生根發芽?第三,假如小聶跑法創始人是一名世界冠軍或是知名人士,小聶跑法的影響力是否會更大?我有一個很好奇的想法。我特別想知道讀者在閱讀《小聶跑法》公眾號文章的時候,到底能不能從我們描述的無數個真實故事當中找到共鳴或觸動感。
  • 小聶:90%的業餘跑者練習腳踝力量的方式都是錯的!信不?
    至於這位跑友關於基礎科學的建議,我的意思是:所有的科學呈現,都基於事實的產生。事實或結果是好是壞,這才是衡量科學意義的關鍵所在。我雖然文化不高,高中還沒畢業,但我每一個表達都是基於我的親身跑動和進階經歷。幾年間,有過萬的跑友直接或間接在學習和運用,至今我都沒有收到正確練習的過程中產生不良效果的反映,這就能證明科學的意義。我經常強調,對於業餘跑者的建議,簡簡單單去表達就好了。
  • 小聶:輕快飄逸無傷的跑姿該怎麼練?仔細看看這個文章哦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周的理論文章貌似很高大上,其實是在耍流氓。我們目前業餘跑圈普遍存在的狀況是這樣的:大部分人僅僅是喜歡在理論上去研究和討論跑步技術,沉迷於各種研究結果對各種不同的技術數據喋喋不休的爭論中,對具體正確的練習方法的實踐卻遠遠不足。
  • 小聶:動作協調性該如何把握,一個視頻告訴你
    在教學過程中,我會根據學員的反饋給予專屬的解決方案,通過文字或視頻解說解決他們在日常跑動和練習中的困惑。今天的話題是關於腰腹部和下肢動作協調性在跑動中如何運用。而這些人最大的認知缺失就是不知道合理的結果是如何產生的,從來沒有正確的面對過自己以及自己的現狀。譬如大部分人喜歡糾結跑力值或是各項技術數據,沒有跑步之前想這些,跑步過程中也想這些,人的思維自然也就被局限於這些空洞的數字裡面,根本體會不到跑步本身的意義和跑動中的樂趣。在跑完後看到自己的數據達不到期望值的時候,內心的失落就掩蓋了跑步本身對身體的鍛鍊價值,這樣怎麼可能去享受跑步呢?
  • 小聶:在自己的領域散發光芒的才是最美的跑者,您說呢?
    其實我想表達的是業餘跑者才需要刻意強調自己擅長的領域,因為對職業精英跑者來說,跑步就是他們所擅長的領域。但對業餘跑者來說,跑步只是我們鍛鍊身體、提高身體素質享受健康生活的一種方式。因此,我們的生活不止是跑步,還有更重要的家庭和工作,特別是在自己個人所擅長的技能表現。譬如我們婷婷老師的鋼琴演奏。
  • 小聶跑法:自然、健康與速度
    對跑者而言,健康的意義卻蘊含了更多。在小聶跑法裡面,健康的概念包括:自然的心態、合理的技術、科學的訓練原則、適量的參賽計劃。,均會引來身邊的朋友的嘲弄,什麼跑步傷膝蓋呀,跑步傷身體呀,而去醫院檢查,無論結果如何,百分之九十的醫生都會建議你不要再跑了,跑步確實對膝蓋不利。
  • 小聶:配速跑該如何運用腰腹部下壓技巧呢?
    配速跑的配速通常指的是我們在馬拉松比賽中的均配速,通過你最後的比賽成績很容易就能體現出來。無論你前快後慢,或是前慢後快,維持一個穩定的配速區間跑完一場比賽是大多數成熟跑者比較樂意去做的事情,所謂的快慢也僅僅是略有起落而已。我曾經表達過一個觀點,也是我自己檢驗技術動作經常用的一種方式,那就是會在每次的乳酸閾值訓練中佩戴心率帶,獲取相關的技術數據。
  • 小聶:接連不斷的PB,到底發生了什麼?
    因為只要他們認真對待我們的技術練習,根據自己的工作和家庭特定情況,執行完成百分之六十左右的訓練計劃,百分百可以刷新自己的PB。這幾年的教學經歷當中,隔三岔五都會收到學員進階取得PB的信息。,今天早上測試了一下半馬,今年在不增加跑量的情況下PB了,得益於小聶跑法的科學訓練,我會努力練習」---B039學員原話「老師早,半馬PB了1分鐘」---A084學員原話「我做夢也想不到的配速」---A027學員原話「東平河畔,完成半馬,夜幕降臨,東平大橋也悄悄的換上了小聶戰袍的顏色,僅以個人pb向石榴花師姐致敬」---B128學員原話「今天跑團內部接力賽,八公裡PB
  • 小聶:我又PB了!說說跑力遇到瓶頸該怎麼辦呢?
    在諮詢我的跑友裡面,還有部分加入訓練營的學員,大概有三分之一的人吧,重點的困惑就是該如何解決自己的跑力瓶頸問題。我從2015年5月7號開始跑步,而真正練習馬拉松是同年10月底,從2016年元月一日開始算吧,至今也接近5年跑齡了。按現在業餘跑圈的現狀來說,我也可以說是一個老鳥了(真正意義上並不是哈)。大家是否可以在自己身邊熟悉或認識的跑友裡面,跑齡到達五年,跑力依然維持在一個上升進階狀態的人還有嗎?反正在我的朋友圈裡,基本找不到了。
  • 小聶:跑樓梯需要運用提拉技術嗎?一個視頻告訴你
    說實話,提拉技術在跑樓梯的實際運用中作用並不大,而且,我們日常跑樓梯的機會也不多。即使是喜歡參加越野賽的群體,遇到的爬升不止單有樓梯,因此也沒必要做專項的跑樓梯訓練。而喜歡玩垂直馬拉松的群體,他們有自己的獨立訓練體系,和提拉技術也關係不大,所以我就不太重視討論這個話題。當然,在我的工作習慣中,對跑樓梯的技術運用還是有過相關的研究和體驗的。
  • 小聶:初學者是不是應該這樣學習跑步技術?
    幾年教學經歷下來,經常會遇到一些充滿困惑的學員和跑友。他們非常想學習跑步技術,但卻總是搖擺不定、患得患失,學習效率非常之低。費時費力不說,還浪費金錢。我不想深究他們這種狀況的形成原因,理由太多了,幾天也說不完。但總結下來也不過就是這麼簡簡單單一句話:自己對自己信心不足,不夠堅定。我的性格就屬於那種非常堅定、通常會被認為有點犟的類型。
  • 小聶:您真的覺得力量做得多就不會受傷了嗎?
    技術、體能、力量是我們日常跑步或參加馬拉松比賽最重要的三個訓練元素,缺一不可。個人的認知與喜好不同,對這三個元素的偏重點也就有所不同。譬如我,偏重於技術訓練;較大部分人偏喜歡體能訓練,推崇跑量;還有部分人偏重於力量訓練,認為力量做得越多,在提高跑力的同時越容易保護自己不受傷痛。
  • 小聶:跑姿常見問題分析,看看你的影子在不?案例之一
    回看自己的跑動視頻,並從中找出、分析動作的不足或錯誤,然後針對性的給予解決,這是我建議的每一個人在跑步技術進階過程中最佳的提升方式。因此,視頻分析的判斷要非常準確,和我們去醫院看病的原理一樣,對症下藥才能快速產生最佳效果。
  • 小聶:你真的是喜歡跑步嗎?對比一下這個例子就知道了
    我說:第一,你的技術動作沒有問題,今天來我這兒也不用帶你跑去檢驗你的動作,我知道你練習一年多,技術動作已經根深蒂固那是因為你跑量太大,特別是經常跑長距離疲勞以後動作變形,而這個現象維持了很長的時間,你的肌肉神經記憶出現了錯亂導致的。第三,你參加了太多的跑團活動,並且沉迷其中,忘記了自己喜歡跑步,學習跑步的初衷,並且,你的家裡人已經開始反對你跑步了。這個時候,她開始有點觸動了,咬著嘴唇不說話,我好擔心她會哭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