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話閩南語(一)土話不土,源頭很正宗

2021-02-13 集美區閩南文化研究會



閩南人講土話,指的是講河洛話。

什麼是河洛話?

數千年來,幾千萬使用閩南語的芸芸眾生都不甚了解(少數專業學者除外),所以有普及一下的必要。

據查,河洛是黃河、洛水的簡稱,在這裡泛指地區,就是黃河到洛水一帶的區域。

這個區域,是以河南洛陽為中心,大抵是現在東至河南滎陽;西至陝西的潼關、華陰;南至河南的汝穎;北跨黃河至河南濟源及山西晉南一帶,總面積約一二十萬平方千米。也就是現在的河南省西部陝西東部等地區。

這是個非常了不起的區域!雖然它的面積只有現在中國版圖的2%左右。

這個區域在古代中國,被稱為"天下之中",簡稱"中國"!是古中國東西南北的交通樞紐,地理位置特別優越。

我們現在經常自豪地說,我是「中國"人!

"中國",就是從河洛地區延伸而來的。

河洛地區,從地圖上看,其坐標在北緯34-35度之間;東經110-114度之間。

整個中華文明,基本上都從河洛地區發源,然後發展,壯大。

中華民族歷史上的黃帝、帝嚳、顓頊、舜、堯等帝王,都在該區域建造帝都。就是後來的秦、西漢、北宋在西安、洛陽、開封所建的帝都,也都屬於河洛文化圈。

幾千年的建都史,使河洛文化形成了國都文化,形成了以國都文化為中心的中華文明。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燦爛文化,從河洛地區培育發展而來。

現在全國最大的一百個姓氏,其中的七十多個姓氏,也是從河洛地區走向全國乃至全球。所以說,很多姓氏的祖根在河洛地區。

幾千年的國都文化,形成了中華民族善於吸收、包容、開放、凝聚的民族特性,培育了人們頭腦中強大的統一基因和凝聚力的靈魂。

這就是五千年來,中華民族萬眾一心,一直反對分裂、追求統一的根本緣由。而反映河洛文化最直接的表達和溝通直至傳承的方式,就是河洛話。

中華民族經過歷史上幾次大遷徙,河洛話隨著遷徙的人們,來到全國各地,特別是來到了閩南地區進而又傳到臺灣省,傳到亞洲各地。

現在的閩南語就是古代的河洛話。

  

據統計,改革開放至今短短的四十年中,漢語增加了七千多個新詞彙。

耳熟能詳的新詞如「下崗、網站、網絡、超市"等,都是新時代應運而生的新詞彙。

當然,有些舊的詞彙也漸漸被放棄、淘汰或者塵封。如「掙工分、上山下鄉、知青、返城"等熱極一時的詞語漸漸不被使用了。被棄用封存的詞語,除了年紀大點的人偶爾提及外,許多年輕人甚至不知道這些詞彙了。

短短的四十年,新增七八千個新詞彙。被棄用的不知有多少。

由此可以推斷,語言隨著歷史進程的進步而發展,不斷地創新,不斷地淘汰。


語言的發展和更新,根植於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之中。

經濟發展的快慢和社會變革的活躍程度,影響甚至決定著語言的更新和發展速度。

改革開放四十年經濟爆發性大發展,語言也隨之大發展,以適應和滿足日新月異的經濟活動的需求。

每次新的生產創新成果和科技成果的出現,都伴隨著新的詞彙的湧現。而新詞彙的創立和運用,又促進了生產和科技更高層次的發展。

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也充分證明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條鐵律的正確。

經濟和科技的高速發展,刺激人們需要創造更多的詞彙來溝通交流,使經濟和科技發展更順暢更快捷更方便;而更豐富的、更精準的、更方便的詞彙,反過來支持了高速發展中的經濟和科技活動。一些跟不上趟的詞彙,由於使用頻率越來越低,終於被慢慢地遺忘、塵封甚至淘汰。

這就是語言發展和消亡的基本規律。

而且這種詞彙增加的速度,會與越來越快的經濟發展節奏基本同步。

 

古代河洛話到現在的閩南話,也無法脫離這個規律。而經過幾千年的變化,雙方的差距可謂滄海桑田!

河洛作為中華民族的發源之地,作為「天下之中"的"中國",不管古代的經濟發展如何緩慢,河洛地區肯定比其他地區的發展快速得多。

河洛地區有史以來一直是中華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該地區建有完善的灌溉系統;發達的農業技術;大面積平緩而優質的耕地;有先進的冶煉技術可以製造先進的工具;更有勤勞智慧的人民。在以農業立國的古代中國,其經濟發展與邊遠、落後、貧窮、閉塞的閩南地區不可同日而語!

隨著河洛地區經濟比閩南地區經濟更高速的發展,河洛地區乃至整個中原大地,語言的更新和發展相應更快,大量新詞彙不斷湧現。

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特別是北方遊牧民族多次入主中原,對古代漢語進行全面衝擊和改造,經過幾千年的更新換代,新的詞彙不斷地累積,舊的詞彙漸漸被棄用,河洛語言由量變到質變,慢慢演化成與古代河洛話完全不同的河南話、渭南話、晉南話,演化成了今天全國通用的普通話(語系)。

河洛話在閩南的發展更新,相比於中原地區的進化,速度猶如蝸牛一般。

一邊是河洛地區語言的不斷重組創新;一邊是閩南地區語言的守成守舊,河洛話與閩南語的差距越拉越大。

 

經過幾千年的演化,最後變成誰也不認得誰的兩種完全無法溝通的語言。

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有幾點:

一是由於閩南地區遠離中原大地,地處沿海丘陵邊遠地域,閉塞的環境,造成了與中原河洛話日新月異的進步嚴重脫節,眼睜睜地看著中原河洛語像一列飛奔的歷史列車,逐漸遠去。雙方的差距越來越大。

二是閩南地區生產規模相對較小,一家一戶的小手工小作坊的生產模式,不需要大量詞彙創新來支持緩慢的生產生活。老祖宗帶來的詞言已經非常豐富,足以支撐閩南人的使用和溝通,創新比較少,甚至日漸淘汰,能保持住原有的詞彙量滿足使用已屬萬幸。

三是交通不便,媒體傳播稀少,渾然不知原來的河洛語,已然被其他民族文化滲透甚至改造,雙方差距越來越大。閩南地區的河洛話成了一潭死水,閩南語就成了還在使用的古漢語,成了中國古代語言的活化石!

還有,閩南語缺乏大量的新生語彙如外來語的交流補充(像日語大量吸收外來語那樣),閩南語缺乏發展過程中應有的養分補充,變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上述種種原因,閩南語使用的人數不斷減少,使用範圍不斷縮小,閩南語快速的萎縮了。

    

現今世界上,成千上萬種語言中,每天都有許多語種在消亡,每天都有許多語種被淘汰。特別是光有語言沒有文字的語種,被淘汰的速度更快。

很不幸,閩南語剛好符合"有語言沒有文字"這個條件。雖然閩南語是聯合國公布的世界第21位的常用語言,雖然閩南語是中國乃至世界的古老語言;雖然閩南語與漢字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但實際上在中國使用閩南語的人口充其量不足5%。這種環境不利於閩南語的存續,而環境是語言生存最重要的條件

 

現在閩南地區的孩子,不管他的家庭成員是講普通話還是講閩南語,孩子自然而然地傾向於學習普通話。特別是進入幼兒園後,幾乎完全拋棄閩南語而講普通話。

這是一種趨利行為。

普通話經過解放後幾十年的普及,幾乎涵蓋了生產,生活,學習,娛樂,交往等所有領域。

普通話對偏居一隅的閩南語形成全方位全覆蓋的降維打擊。隨著經濟越來越發展,全國乃至全球人員交往越來越頻繁。為了方便和滿足生產生活溝通交往,普及普通話,儘量少講閩南語,成為人們自然而然的不二選擇。

孩子們也自覺不自覺地加入普及普通話、摒棄閩南語的行列中。小朋友及早儘快地掌握普通話,能較快產生使用普通話帶來的諸如電視、音樂、電子產品的視聽享受的快感,也可以與其他小朋友溝通分享。所以放棄閩南語而重視普通話,使小朋友能儘快從中得利,從而享受學習普通話後的所有快樂。

而趨利行為,是不分年齡的。

這種趨勢越來越明顯,速度越來越快。閩南語隨著經濟生產和科技的進步,隨著普通話的普及,隨著人們日常使用量的大幅減少,隨著孩子們不學不用,進入消亡的快車道。

孩子們是我們的未來。孩子們未來使用或放棄閩南語,決定了閩南語的命運。

現在的閩南語,使用的人越來越少,正無可奈何地漸行漸遠!慢慢凋零!

在可以預見的幾十年內,閩南語的消亡成了不可逆轉的進程!

   

                                     

寫於2019-11-23

                    重新整理於2020-11-05

編輯:黃曉鷺 周心瑩

編審:黃堅定



相關焦點

  • 福建閩南語很難聽懂,它的源頭可能在北方,和日語的某些讀音相似
    福建閩南語很難聽懂,它的源頭可能在北方,因為兩次移民潮而形成。俗話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中國是個一擁有56個民族的大家庭,講著各式各樣的語言。不同的文化差異和地理區分導致人們說話的時候發音和音色都各不相同。就比如在福建,雖然大家都說閩南語,但是你走出自己的村莊就可能聽不懂鄰村人說的話。閩南語對於外地人來說本來就很難聽懂,沒想到本地人也有這樣的困惑,看來難度還真是非常大呀!
  • 上海爺叔講惹氣的上海閒話!「筷子」怎麼讀?正宗310都會念錯
    今朝,爺叔就來為大家講講他覺得聽上去老」惹氣」額上海閒話。原來正確的上海話讀音是這樣的~聽完漲姿勢了!惹氣的上海閒話文/朗讀 新民晚報 王蔚惹氣的上海話1來自儂好上海00:0001:51上海閒話老好聽的。作為正宗上海人,要有這種心態、這種底氣、這種自信。
  • 請不要把閩南語寫成亂碼
    有人做了「閩南語正字」解:「泉州,阮愛汝」「汝卜去佗■迌」「朋友,汝佇佗」「有時間來阮厝泡茶」「豬頭,來照相」「落雨,記得帶雨傘」。其中第二句,解得更加莫名其妙。  對這種閩南語的書寫,網友們大多不贊同:「什麼亂七八糟的!」「請不要糟蹋閩南語!」「在動車站這種公共場合,廣告不應以犧牲閩南語文化來賣萌招租。」  也有人為之辯護。
  • 趣味閩南語~一起來學吧
    每周二的閩南語從打招呼開始哦!見面說一聲:「裡厚」!母語日不只是每周的一節課,我們是從一整天的流程都在進行的哦!從入園的你好,再到點名,還有分餐時的謝謝,不客氣。一整天下來可以讓小朋友們牢牢記住日常的閩南語,可以用閩南語來進行簡單交流。在遊戲中學習閩南語哦!這是閩南語版本的《老狼老狼幾點鐘》小朋友們複習閩南語的數字,運用學習到的數字來玩遊戲,小朋友們在背後問:老西老西,歸點陣?(老師老師,幾點鐘?)
  • 荊州土話,不是荊州人都看不懂什麼意思噢
    用荊州土話講就是 荊州方言之責備類常用語篇用荊州土話講就是有問題的,不正常 用荊州土話講就是 有毛竅做事或說話,沒一點分寸,不把別人放在眼裡 用荊州土話講就是 邪完噠這是荊州人時下使用頻率最高的詞之一 用荊州土話講就是 信噠你的邪兇什麼呀 用荊州土話講就是 翻個么子啦專指某個人沒用,沒有本事 用荊州土話講就是
  • 兩年研究自創閩南語特色拼音 跟老黃學說閩南話
    兩年研究 創造閩南語特色拼音  家住南安溪美的老黃有一個特別的愛好——鑽研閩南語的漢字標註。兩年裡,他整理出了一疊厚厚的A4列印紙,上面有好幾百個閩南語詞彙和俗語的中文標註。  「我一直以來都喜歡研究閩南語和古漢語,閩南語為什麼不能有標準的漢字標註呢?
  • 作為閩南人你知道閩南語的由來嗎?
    西漢名將衛青、霍去病帶領大軍一直打到位於現在俄羅斯境內的貝加爾湖,匈奴汗國在強大的漢帝國面前不得不認輸,從此遠走他鄉,據說後來遷居到了歐洲,從此,漢朝境內的百姓對外都稱自己是漢人,華夏人從此就多了一個小名漢人,漢人一詞由此產生。
  • 教你3招,輕鬆聽懂閩南語
    但是不看字幕聽著實在是累,字幕是臺灣霹靂社那邊的,是繁體字,看得眼睛也累,我就放棄了。後面出來普通話版本,看了入迷,但被臺灣配音嚇到了,就去看閩南語版本,由此才知道黃大聲音的魅力與口白的不可或缺性。很多看劇的前輩在霹靂布袋戲普通話版下面刷評論,讓新人去看閩南語版本,這才是正宗,不要看普通話版本太垃圾了了。
  • 咱家鄉的土話
    搗楔楔一詞不土,而且古典,而且文雅。即便土,也是厚土之土。鄉親把凳子叫做「床床(讀suo)」。與唐朝人一般的叫法——且聽李白是如何吟弄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首句首字的「床」,不是現代睡覺用的家什,而是凳子,或馬扎什麼的。唐代那會兒,睡覺的家什叫榻。
  • 山東土話罵人用「待死」一詞,是不是言重了?
    (五十八)山東土話罵人用「待死」一詞,是不是言重了?作者 趙元珉嬌嗔在山東土話中,有一句罵人的話叫「待死」。一般來說,是這人被惹惱了,罵對方快要死了。這話是不是有些言重了呢?這句土話裡的罵人,也分「真罵」和「假罵」。
  • 【西部民族】貴州晴隆「喇叭苗」土話的文白異讀及其歷史文化背景
    (三)土客差異    「喇叭苗」語言社區有土話和客話之別。土話語音特點與湘語婁邵片接近,它與周邊西南官話差異很大,不能相互交流。客話,是雜有土話成分的西南官話。「喇叭苗」對外交流一般使用客話。我們調查發現,土話和客話不僅有功能上的差異,更與其地域分布有密切聯繫。
  • 廈門首期閩南語水平測試 明年上半年或面向社會
    ­  昨日下午,為期兩天的廈門市第一期閩南語水平測試在大同中學興華校區落幕。­  考官是廈門大學中文系教授、閩南之聲監製、前廣播電臺首席播音員、《閩南話水平測試指導用書》編委會成員、研究閩南方言的專家。首期考生來自教育、廣電、文化等系統。­  據廈門市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工作人員介紹,此次考生約200人,除極少數人「不及格」外,成績集中於80-89分段。
  • 晉江溪邊民族小學開設閩南語課 學閩南語要考級
    閩南網6月24日訊 都說學英語要考四六級,你聽說過學閩南語要考級的嗎?別奇怪,在晉江溪邊民族小學,就開設了一門特別的「閩南語考級」考試,全校近1200名學生,不僅要學說閩南語,而且還要參加閩南語「過級考」。
  • 臨朐土話「當不住」為什麼是「有可能」的意思呢?
    青島棧橋海浪蕩滌沙灘臨朐有個詞語叫「當[dàng]不住」,如「待會兒不下雨了,他當不住能過來」。土話裡的「當不住」,是「說不定」「有可能」的意思。從字面上看,這句土話和它的普通話的解釋好像不搭邊。怎樣去理解呢?
  • 葉問的詠春真的不正宗嗎?張天志的目的是什麼?
    引語:「我見識過葉問的功夫,他的詠春,不是正宗。」《葉問3》中,同為詠春門派的張天志以葉問的詠春不正宗的理由公開挑戰葉問,引起了後面的劇情衝突。但是,作為觀眾的我們不禁要問:葉問的詠春正宗嗎?張天志以「詠春正宗」自居,他的詠春正宗嗎?
  • 1935年,不值得閒話的安慶
    這篇《不值得閒話的安慶》,就是他在民國報紙堆裡發現,推薦給我的。 (1935年1月20日,星期日,《朝報》在第三張第十一版連載《不值得閒話的安慶》,位置相對顯眼) 《不值得閒話的安慶》,作者曲江春。其他理髮店,如一樂也、安樂也、國際、美樂也、華中」等,也都集中在這一片) 平劇有皖中(鍾)大舞臺,名坤角只能邀到北平天橋四等把師。還有一家叫世界大舞臺,座位擠滿,也賣不下500張。經常演的是上海三四流歌舞團的歌劇。為有少女們大白腿的誘惑,唱座還算不差咧。最近有家華中有聲電影院出現在天后宮,但《生機》一片僅演二日,便告機損停演。
  • 閩南語歌曲^_^《痴情膽》 張秀卿蔡小虎閩南語歌曲好聽贊贊
    點擊歌曲名字聽歌→_→  螞蟻    甘蔗 閩南語歌曲^_^《痴情膽》 張秀卿蔡小虎閩南語歌曲好聽贊贊閩南語歌曲^_^《痴情膽》 張秀卿蔡小虎閩南語歌曲好聽贊贊閩南語歌曲^_^《痴情膽》 張秀卿蔡小虎閩南語歌曲好聽贊贊閩南語歌曲^_^《痴情膽》 張秀卿蔡小虎閩南語歌曲好聽贊贊閩南語歌曲^_^《痴情膽》 張秀卿蔡小虎閩南語歌曲好聽贊贊閩南語歌曲^_^《痴情膽》 張秀卿蔡小虎閩南語歌曲好聽贊贊閩南語歌曲^_^《痴情膽》 張秀卿蔡小虎閩南語歌曲好聽贊贊閩南語歌曲
  • 一起唱閩南語歌基本功——學習閩南語音標
    學習閩南語,就跟學習英語一樣,必須先認識閩南語音標,才能為往後的學習奠定良好基礎。很多人看到英語音標和英語單詞就感到頭疼,但可以放心的是,學習閩南語比學習英語簡單的太多了,只要你肯動嘴,就可以很好的掌握清楚。現在就跟隨我的步伐先學習閩南語音標吧。
  • 沒聽過閩南語歌曲,不足以談人生
    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第一首閩南語流行歌曲,《桃花泣血記》就這樣誕生了。《桃花泣血記》劇照閩南歌曲從此之後開始走上流行音樂路線,歌曲的消費者不單單是閩南人,閩南歌曲要走向全國甚至進軍世界樂壇。20世紀80年代,閩南樂壇出現了百曲爭鳴的局面,一時間帶動整個華語樂壇的震動。
  • 用閩南語罵人鎮過癮#閩南語 #搞笑 @DOU 小助手
    用閩南語罵人鎮過癮#閩南語 #搞笑 @DOU 小助手 2020-12-07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