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十裡水果長廊 三水區南山鎮天橋村走上致富路

2020-12-23 佛山在線

從向遊客兜售水果到遊客主動到果園採摘,從髒亂差的人居環境到淨潔優的村容村貌……說起村裡這些年的變化,三水區南山鎮天橋村村民陳香水感受深切。

近年來,隨著南山鎮不斷擦亮十裡水果長廊品牌,不少天橋村村民乘著東風,發展起水果採摘旅遊業務,走上致富路。在農村人居環境工作的推動下,村子越發乾淨整潔,村民住得越來越舒心,日子越過越紅火。

借力水果長廊

村民收入翻番

在離天橋村幾百米遠的一處果園,沉甸甸的皇帝柑掛滿枝頭。「這幾年在十裡水果長廊的帶動下,越來越多外地遊客過來採摘、收購水果。」陳香水說。

陳香水所說的十裡水果長廊,是一條橫跨南山鎮漫江、東和及擇善3個居委會的水果種植帶,全長10公裡。水果長廊種植面積近萬畝,一年四季果香不斷。近年來,南山鎮大力打造十裡水果長廊品牌,每年7月舉辦開園節,為農戶搭建展銷平臺。

「以前,我們一家人就在村子一側的公路邊,向過往的路人兜售水果。」陳香水說,以前每天賣多少,完全靠運氣。如今,陳香水再也不用為銷路擔憂了。

得益於南山十裡水果長廊的良好口碑,現在每逢水果採摘季,遊客絡繹不絕。「旅遊旺季時,周末一天接待100名遊客是常事,我們收入也從2010年開始翻了幾番。」陳香水說。

像陳香水一樣的例子,在天橋村並不鮮見。隨著十裡水果長廊名氣越來越響亮,不少天橋村村民開始走上致富路,過上小康生活。不少村民開始種起了富硒水果,還在果園搞起水果採摘活動,吸引了廣州、肇慶、清遠等地遊客聞香而來。

漫江社區居委會黨委副書記伍桂添說,在十裡水果長廊的影響下,村民人均年收入從10年前的1萬元,突破到如今的2萬元,日子越過越有奔頭。

昔日髒亂村莊

變身美麗鄉村

村民腰包鼓了,村裡的環境也更好了。

走進天橋村,入眼是整潔寬闊的道路、滿目的青翠和井然有序的村居,村裡老人三三兩兩信步閒聊,一派和諧美好。

今年67歲的村民官澤權說,村裡變化太大了,「上個世紀80年代,大家住的基本都是磚木結構瓦房,房子很窄小」。當時,絕大部分瓦頂房只有一層高,不少房屋的天花板牆體已經脫落,磚石裸露在外。此外,村道狹窄、公廁髒亂、村子周邊土地裸露,路面在下雨天會因為積水而變得泥濘不堪,環境惡劣。

改變從2012年開始。彼時,南山鎮正式啟動危房改造實施方案,根據每戶家庭的危房破損程度、家庭經濟條件等,改造村民居住房。去年以來,南山鎮還對天橋村實施三清三拆場地整治工程,並在村中廣泛種植大葉紫薇、細葉紫薇、黃花風鈴木、黃榕球、紅背桂、紅繼木等植物,提升村中綠化景觀。

如今,村民們都搬到新家,村裡家家戶戶房前屋後乾淨整潔。村道完成硬底化改造,部分村道加寬,方便車輛轉彎,還新增了停車位60個,完成公廁和垃圾收集點改造建設。

「家安心安,衣食住行樣樣不愁。」提起現在的生活,官澤權感慨,隨著村子的改變,每天傍晚有不少村民在村中散步、健走。閒暇時,村中空地成為村民們聚餐、娛樂的好去處,村民生活越來越富足、美滿。

原標題:水果飄香 旺了一方村民

南山鎮天橋村借力十裡水果長廊走上致富路

來源|佛山日報

文|記者鄭澤聰

編輯|何欣鴻

 

 

 




相關焦點

  • 今天,三水南山鎮十裡水果長廊開摘啦! | 附...
    今天,三水南山鎮十裡水果長廊開摘啦!7月10日上午,三水區南山鎮在南嘉州採摘園舉行「品康城富硒水果,看南山鄉村振興」2020年南山鎮十裡水果長廊採摘季開園節。來自各地的遊客共品富硒水果,共享南山鎮鄉村振興的果實,本次活動以全方位、多角度向廣大群眾展示「養生福地•精品康城」的建設實績。活動現場,南嘉洲葡萄園、佳樂園、鳳梨種植園、順興隆葡萄園等超10家商家設點宣傳自家產品。
  • 家家養牛,新立屯村走上致富路
    近日,清原滿族自治縣清源鎮新立屯村的室外溫度降到零下20攝氏度,村西南方向小山腳下的河溝早已冰封,家家戶戶滿滿當當的苞米樓子閃著金色光芒。冬日裡新立屯村沐浴在金色陽光中。在這個村當了6年駐村第一書記的鄭海霞身穿天藍色羽絨服,走在村裡不時跟路過的農戶打著招呼,是這裡的一道亮麗風景線。村民們跟這位女書記都很熟悉,不僅因為她人長得漂亮,更重要的是這位女書記很有親和力,對農事也十分在行,不管是種地還是養牛,樣樣她都能嘮上一陣兒,讓這些幹了一輩子的莊稼戶們心服口服。
  • 平涼市崆峒區修好「脫貧路」 走上「致富路」
    修好「脫貧路」 走上「致富路」  每日甘肅網5月22日訊 據平涼日報報導  「以前的路坑窪不平,有些地方連架子車都拉不動,甚至有半米深的溝。每年收莊稼的時候,動不動就人仰馬翻。
  • 【示範】就靠「林間精靈」,大盛鎮3個村集體走上致富路!
    【示範】就靠「林間精靈」,大盛鎮3個村集體走上致富路! 半山腰上圓了「立體農業夢」大盛鎮探索發展山地生態立體農業,帶動三個村集體走上致富路
  • 十裡長廊,處處美景;十裡長廊,十裡錦繡
    光線的不同,景色也不相同一棵樹、一片灌木、一段河流一處山巒、一米陽光在不同的時間和不同的光線下都會呈現出不同的景色不同的韻味十裡長廊,處處美景十裡長廊,十裡錦繡無論選取任意一處,無論從什麼角度都是一幅絕美的圖畫這就是新都橋——「攝影家的走廊」發布於 08-05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阿布洛哈村——通了村公路 走上致富路
    建村57年,許多村民都不曾走出大山。「買支牙膏得爬懸崖走上整整一天。」「出去賣羊,得把羊綁在腰上,手腳並用拽著繩索溜過河。」這是幾年前,村民生活的真實寫照。改變,始於修建通村公路。村黨支部書記吉列子日至今還記得,兩年前,通村路剛開始修建時,他帶著村「兩委」挨家挨戶動員,鼓勵貧困戶到公路施工隊務工的情景。「懸崖峭壁上能修出路?白費力氣!」「不如種種土豆,還能保收成。」大家心裡打鼓,不願邁出家門。
  • 閩侯白沙「十裡長廊」將串起六村美景
    「十裡長廊」旅遊環鎮路項目效果圖。  福州新聞網9月25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陳木易 通訊員 張存金 陳建鋆 蘇楓/文 閩侯融媒體中心供圖)啟動「十裡長廊」旅遊環鎮路項目,重新挖掘各村旅遊資源,布局開發多個新旅遊品牌……昨日,記者了解到,日前閩侯縣白沙鎮已擬定並啟動全域旅遊提質升級行動計劃,並將分三期實施,打造市區近郊集遊、樂、賞、摘、購、養於一體的休閒遊勝地。
  • 小手工做出了大希望 榆中縣夏官營鎮詹家營村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
    小手工做出了大希望榆中縣夏官營鎮詹家營村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每日甘肅網7月15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 「好香啊!」據了解,詹家營村除了以培育高原夏菜等拳頭產品和打造特色韭黃明星產業為重點外,還把扶持發展小作坊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又一利器和中流砥柱。
  • 在綠水青山中走上全域旅遊的致富路
    「集體經濟+鄉村旅遊」的致富路陶文平是石門縣夾山鎮楊坪社區一組鄉村旅遊發展的帶頭人之一。2014年,他和豐遠柏等幾個當地能人牽頭,成立了石門縣騰達土地專業合作社、石門縣錦溪農旅文化有限公司、陶家崗土雞養殖專業合作社等集體經濟組織,豐遠柏是當時的理事長。
  • 養狐狸走上致富路
    "關注在山東單縣李新莊鎮劉草廟村,有一位名叫王剛的普通農民,靠養殖狐狸擺脫貧困走上了富裕路。這時,王剛突然冒出一個大膽的想法——養狐狸致富。 當王剛把這個想法告訴家人後,卻遭到了他們的堅決反對,大家都覺得他是在做白日夢。倔強且自信的王剛卻認為,別人能養殖狐狸,自己也一定能行。就在雙方僵持不下時,還在上大學的侄子站出來支持王剛搞狐狸養殖。王剛的侄子學習的是畜牧養殖專業,他告訴王剛:「北極狐原本生長在歐美最北部的野外冰冷地帶。不太適宜山東這種不太寒冷的天氣。
  • 玉溪市委政法委精準幫扶讓村民走上致富路
    玉溪市委政法委精準幫扶讓村民走上致富路 2020-12-04 14: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小壩子村:搭上「致富車」 走上「幸福路」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臨滄市雙江縣忙糯鄉小壩子村通過組織化發展農業產業,變農產品為商品,2014年至2019年間農民人均純收入從3832元增加至12682元,增加了3.3倍,實現16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全村群眾搭上「致富車」走上「幸福路」。
  • 探訪「中國淘寶村」西乾泊:魚竿「上線」撐起致富路
    中新社石家莊8月31日電 題:探訪「中國淘寶村」西乾泊:魚竿「上線」撐起致富路作者 李曉偉 陳林笑言「不算會釣魚」的農村小夥兒劉衝,返鄉後通過在網上賣魚竿創業致富,蓋了新房,買了車,娶上了媳婦。劉衝所在的河北省肅寧縣西乾泊村,位於河北省中部,是個傳統農業村。全村300戶人口,過去主要以種植果樹為主,收入不高,年輕人多會選擇外出務工。成年後的劉衝去天津做電焊工。工作很熱、很累,但一個月除去基本開銷能有一兩千元人民幣的盈餘,讓他「幹了幾年」。
  • 榆中縣夏官營鎮扶貧車間帶動村民走上致富路
    榆中縣夏官營鎮扶貧車間帶動村民走上致富路扶貧車間的工人正在製作食品夏官營鎮詹家營村位於榆中縣西北的中部地區,交通便利,生態良好,風光秀麗。近年來,詹家營村在扶貧、扶智、扶志、扶技、扶業「五位一體」的脫貧路子上啃硬骨,在消除空殼村集體經濟的同時,大力發展扶貧車間,帶動特色產業良好發展。如今,群眾生活質量全面晉位升級,村容社貌也有了極大改善。扶貧車間加工食品供不應求「好香啊!」
  • 石門的生態逆襲:在綠水青山中走上全域旅遊的致富路
    「集體經濟+鄉村旅遊」的致富路陶文平是石門縣夾山鎮楊坪社區一組鄉村旅遊發展的帶頭人之一。2014年,他和豐遠柏等幾個當地能人牽頭,成立了石門縣騰達土地專業合作社、石門縣錦溪農旅文化有限公司、陶家崗土雞養殖專業合作社等集體經濟組織,豐遠柏是當時的理事長。
  • 溫室立田,產品觸網,車間育苗 順義荊坨村走上快速致富路
    如今,在各方力量的支援下,一棟棟日光溫室大棚矗立田間,農產品搭上電商平臺賣上了價,村裡還有了自己的育苗車間,荊坨村人均年收入已超低收入現行標準線,走上了自己的快速致富路。還未進村,遠遠就看到一排排標準化的日光溫室大棚整齊排列,一眼望不到邊。在園區一角,幾位村民正穿梭在一排排秋葵植株間,平整土地的同時熟練地剪去藤蔓上多餘的枝條。
  • 「雞司令」走上致富路
    肖志民樂呵呵地說:「養雞是一條致富路,不僅自己脫貧摘了帽。還可帶領周邊村民奔小康。」據悉:他今年養雞18000隻,收入40萬元。並帶領周邊5戶村民養雞致富,奔向小康路。村民都稱他為「雞司令」。肖志明與妻子以養雞為樂,每天忙碌在雞圈裡,為雞籌辦「美食」,早、中、晚餐時,只要他們一聲音吆喝,成百上千隻雞迅速向他們聚攏,爭先恐後,十分擁擠在地上爭著覓食。
  • 慶豐村:打造農旅項目走上脫貧致富「彩虹路」
    從曾經的經濟薄弱村,到如今名副其實的「網紅村」,慶豐村以「金色慶豐、藝術田野」為願景,傾力打造「蘇南第一方,慶豐稻花香」農旅項目,帶領村民走上了一條脫貧致富的「彩虹路」。慶豐村傾力打造「蘇南第一方,慶豐稻花香」農旅項目。
  • 壽寧武曲鎮:「茶仙小鎮」扮靚「十裡長廊」
    「各位來賓大家好,歡迎大家光臨『茶仙小鎮』武曲鎮,在我們鎮區左側,是長溪,溪水串聯十裡長廊景觀帶;在我們右側是龍虎山,山上厚植茶仙文化核心區……」在武曲鎮青年黨員吳樂泉的導覽講解下,文藝工作者們走進風光秀美、人文底蘊深厚的武曲鎮。武曲鎮大韓村擁有「福建最北古榕樹群」,當中古樹平均樹齡在400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