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華夏史譜(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三角貿易」,也成為「黑三角」,這一以販賣黑人人口為主的貿易形式,是資本主義經濟得以生存和發展的一個重要的步驟。當時,歐洲奴隸販子經過重重篩選,最終留下了一些長得漂亮的女黑奴以及天生強大的男黑人當奴隸。而這一罪惡的貿易就要從白人登上美洲和非洲大陸開始說起。
01白人鐵蹄踐踏美洲和非洲
白人這樣做的原因只有一個——他們需要人。歐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需要大量的勞動力、產地、原材料。本國的資源不足,自然只要到外面去看看。而新航路開闢就為這些歐洲白人們走上侵略道路提供了便利。哥倫布的船隊在得到歐洲領導人的支持之後,便開始尋找新大陸之旅。後來,他們去到了美洲,並且從此把美洲和歐洲給徹底聯繫起來。
隨著美洲和非洲相繼被發現,「三角貿易」也就開始在歐洲、非洲、美洲三個大洲之間展開。大型的貨船穿梭在這三個大陸之間,來自歐洲的奴隸販子帶去了布匹、美酒和槍枝彈藥,並在那裡換成了強壯的黑奴,他們再將黑奴運到美洲和當地人做交易,不僅拿到了金錢,還將黑奴勞作之後的產品運回歐洲。而在這一過程中,黑奴都是處於最不利的地位,難道他們就沒想過要反抗麼?
黑人們是想過要反抗的,但是奈何自己能力不足,即便他們反抗了也無濟於事。首先,黑奴在白人眼裡只是物品,所以不受法律保護。其次,白人們擁有先進的武器,而黑奴則手無寸鐵。再者黑奴即便逃出去了,也有被抓回去的可能,而逃跑的黑奴的結局將會更加慘澹。黑奴們不是不反抗,而是他們不敢。因為,在他們前面,印第安人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02黑人為啥不反抗看看印第安人的下場就知道了
白人在決定販賣黑奴之前,曾經在美洲大陸上進行過一場大屠殺。最終因為當地的印第安人所剩無幾了,歐洲白人出於人手不夠的考慮,所以才決定到非洲進口黑奴。所以,從這一層面講,黑奴只不過是印第安人的替代品罷了。
印第安人大屠殺的時間大約是在十六世紀,這是一次種族滅絕性的大屠殺。白人屬於外來民族,因此才有了歐美的說法。在北美居住的印第安人世代在這裡生存,可是當外來民族進入到這一方淨土之後就帶去了大型的殺戮。
當時歐洲的白人曾頒布一項政策——頭皮政策,即誰能夠拿到印第安人的頭皮,那麼就按功論賞。所以,在英國殖民時期的北美洲,有大量的印第安人為此斷送了性命。
除了論功行賞,另外一種較為直接的方法就是「直接屠殺」了。在美國軍團正式成立之際,他們頒布了一道指令,即開始屠殺印第安人,讓他們無處可匿。在這樣的號召之下,美國軍隊開始四處尋找印第安人,一旦發現他們的蹤跡,就不分好壞直接殺掉。因為該行為是直接由當時的美國政府指示的,因此士兵們也就沒有了後顧之憂。這一場直接性的大屠殺,一直持續了一個世紀。
印第安人遭到屠殺的事實,也被史料給記錄下來。不同的史書,記載著不同的數字,其中有些數據顯示,被屠殺的印第安人人數達到了5000到50萬不等。由此可見,歐美國家的建立是沾滿了血腥的氣息的,印第安人悲慘的命運也也證實了當時歐洲列強的強大。作為本土居民的印第安人都遭到了大量的屠殺,更何況是外來的,沒有人身自由的黑奴呢?印第安人就是他們的前車之鑑,反抗只會遭到大量的屠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