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國際一般標準,0.4以上的基尼係數表示收入差距較大,當基尼係數達到0.6時,則表示收入懸殊。
每經網北京12月9日電(記者 胡健) 今日上午(12月9日),《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報告》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家庭基尼係數為0.61,城鎮家庭內部的基尼係數為0.56,農村家庭內部的基尼係數為0.60。
此外根據地區劃分,我國東部地區基尼係數為0.59,中部地區的基尼係數為0.57,西部地區為0.55。調查組認為東、中、西部收入差距與其市場經濟發達程度密切相關。
基尼係數(或稱洛倫茨係數)是20世紀初義大利經濟學家基尼根據洛倫茨曲線提出的衡量收入分配差異程度的一個指標,其值在0和1之間。越接近0就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趨向平等,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趨向不平等。按照國際一般標準,0.4以上的基尼係數表示收入差距較大,當基尼係數達到0.6時,則表示收入懸殊。
中國自從2000年公布中國基尼係數為0.412之後,官方再也沒有對這項統計公布過具體數字。在國家統計局的《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統計監測報告(2011)》中僅提到「從五項監測指標來看,2010年基尼係數略高於2000年的0.412,實現程度為79.8%。」。
作為報告發布方,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主任甘犁表示,高基尼係數是經濟高速發展過程中常見現象,是市場有效配置資源的自然結果,它並不可怕。拉美國家的精力發展歷程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在短期內要縮小收入差距可以通過政府的二次分配政策來實現;而在長期則需要通過全面提高教育水平以實現機會均等。
他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不增加稅收、不減少其他財政支出規模情形下,將每年新增財政收入和國企留存利潤的3.8萬億用於再分配,通過合理的轉移支付政策,將大大降低我國收入差距,並拉動內需。
在解決收入分配不均問題上,國家統計局中國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表示,我們需要更好的進行城鎮化,堅定不移推進經濟轉型。
他解釋說,以往中國資本最終形成對增長的貢獻加大,這會影響收入差距,因為越有錢的人資本越雄厚,獲得的收益也越大。未來我們將逐漸向消費性需求對經濟增長貢獻大的模式靠攏。這樣大家工資性收入在上漲,而企業成本是增加的,資本回報效率變低,這會帶來收入差距減少。
「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這既有利提高就業水平還有利於提高就業質量。」潘建成還說道,我們還要堅定不移的提高教育水平。這對於就業和收入都有積極影響,這還有助於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這是大系統中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