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能夠幸福平安地長大,對所有父母來說都是最美好的事情。但很多年幼的孩子,缺乏基本的防範意識,讓無數家長擔憂,稍不注意危險就會靠近,甚至釀成大禍。
一對年輕小夫妻帶著孩子陪朋友一起去看房,那是朋友家附近新開盤的樓房,或許是因為樓盤的地勢、價格、環境都特別好,也正好趕上周末,看房的人特別多。媽媽下意識地拉緊孩子的手,並叮囑她不要亂跑。
作為朋友的參謀陪他來看房,小夫妻在與售樓銷售人員的溝通過程中,就顯得格外的認真,生怕遺漏了任何問題。
從諮詢到看樣板間,這一過程就持續了兩個多小時。朋友對房子比較滿意,當談到價格的時候,銷售人員面露難色,表示朋友可以去樓上問下主管,他也不能做主,說完銷售人員就走了。
這個時候,媽媽才想起孩子,扭頭一看,孩子不見了!媽媽周圍找了一圈,沒有發現孩子,瞬間慌了,趕緊問孩子爸爸和朋友:孩子呢?朋友說,「剛才孩子說想去二樓看看,就跟著一個小哥哥上樓了」「我還以為你們也聽到了,同意那個小夥子跟著去呢。」媽媽聽完,臉色大變,頓時大叫不好,「我怎麼會同意!」
這是孩子從出生以後,第一次跟著陌生人離開父母。尤其還是個女孩子,媽媽腦海中浮現出各種可怕的畫面,還有各種可能會出現的危險。
媽媽大步流星的就衝上了2樓,正巧看到那個小夥子低頭再和女兒說話,媽媽一把就把孩子抱在了懷裡,小夥子尷尬的笑了笑就走了。
媽媽複雜地看了一眼小夥子,就帶孩子下了樓。下樓的過程中媽媽發現二樓還有另外一個通道可以下樓,如果遇到壞人沒有及時找到孩子,後果不堪設想。
媽媽越想越怕,緊緊抱著孩子,這種失而復得的感覺只有孩子走丟過的人才懂。隨後媽媽問女兒:「為什麼要跟著剛才的叔叔走呢,媽媽不是告訴過你,不能和陌生人走嗎?」可能女兒意識到媽媽的異常情緒,嚇得不敢說話。
媽媽嘆了口氣說:「下次不能再這樣了,知道嗎?媽媽要被嚇死了。不管陌生人表面上對你多麼友好,你也不能放鬆警惕,你現在還小,不能獨自面對危險的情境,能信任的人只能是自己的家人,其他所有的人,都不要輕易相信,更不能跟他們走。」
媽媽的擔心多餘嗎?不是得!擔心孩子走失遇到危險,其實是每個父母潛在的憂慮。
據統計數據表明,2歲~4歲是孩子最容易走失。在所有場合中,商場是最容易走失的地方。根據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布平臺上的大數據統計表明, 5歲以內的孩子佔走失孩子的70%,最容易走丟的時間段是12:00-18:00。
家長們總是用盡各種辦法教育孩子不能和陌生人走,孩子當時答應得好好,一臉堅定。然而事實上,我們的擔憂的事情,總是在發生。
不管你怎樣咬牙切齒的譴責,始終左右不了一些人的無恥手段。
所以如何加強孩子危險意識,教孩子怎樣保護自己,始終是孩子安全的首要問題。
01三歲之前,讓孩子了解什麼是壞人
可以從孩子最喜歡的動畫片入手,動畫裡出現的大反派在孩子心裡就是壞人,家長可以藉助這點,告訴孩子現實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人,一定要有防備的意識。
02學會提防陌生人
遇到陌生人要學會提防,保持高度的警惕,可以有效避免危險。不能隨便和陌生走,也不能要陌生人給的東西,自己一個人在家時,更不能隨便給陌生人開門。
03記住家庭成員電話及緊急電話
確保孩子能記住家庭成員的姓名、電話和家庭住址,並告誡他不能隨便像陌生人透露這些信息。教會孩子撥打緊急電話,如急救120,救助110,火警119。
04教會孩子向穿制服的人員求助
讓孩子清楚地知道,如果遇到壞人可以像靠譜的求助人員進行求助,比如穿軍警制服的人和統一著裝的安保人員,一旦遇到危險或者和父母走散,可以向他們緊急求助。切記父母不要再用「不聽話就會被警察帶走」這樣的話來威脅孩子!
千萬不要覺得危險離孩子很遠,發生在別人身上叫故事,發生在自己身上叫事故。最後提醒大家,如果遇到孩子被拐,最好第一時間就要報警,不要相信失蹤超過24小時才能報警的話,因為最佳救援時間是在3小時以內!
聲明:內容文字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