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1周最大縮表力度!美聯儲收緊流動性是自救還是挖坑?

2020-12-22 東方財富網

北京時間周五凌晨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美聯儲再次擰緊水龍頭,有序縮表。自3月份開始大規模放水以來,市場似乎已經逐漸將美聯儲放水視為理所當然的事情,而且相當享受放水帶來的紅利。

但如今,美聯儲的政策正在起變化,這給投資者提出了一系列難題:美聯儲為什麼要在危機尚未完全消失的時候縮表?決策者們是看到了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嗎?市場會因此而修正嗎?

帶著這幾個問題,我們將通過本文來尋找答案。

01美聯儲的縮表計劃,首先向這些工具下手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美聯儲的縮表,到底是縮在哪裡。從整體來看,截至7月8日,美聯儲資產負債表總規模從一周前的7.06萬億美元降至6.97萬億。別看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只下降了區區880億美元,這已經是近11周來最大的降幅了。而且從分項數據的變化中,還是可以清晰地看到美聯儲的政策變化。

其中,資產持有量下降的項目主要有以下幾項:

回購資產:截至7月8日美聯儲的回購資產降至零,而一周前為612億美元。

貼現窗口:截至7月8日,美聯儲貼現窗口貸款資產降至48.5億美元,一周前為59億美元。

一級交易商信貸供給:截至7月8日,美聯儲一級交易商信貸工具資產降至18.7億美元,前一周為25億美元。

互換額度:截至7月8日,央行流動性互換降至1791億美元,前一周為2254億美元。

薪酬保障計劃:截至7月8日,美聯儲薪酬保障計劃資產從上周的681億美元降至677億美元

資產持有量增加的項目主要有:

債持有量:截至7月8日,美聯儲的美國國債持有量增至4.23萬億美元,一周前為4.21萬億美元。

企業信貸:截至7月8日,美聯儲企業信貸工具資產從一周前的419億美元升至426億美元。

與上周相比沒有變化的項目如下:

市政流通工具:截至7月8日,美聯儲持有的市政流動性工具證券持平於161億美元

主街貸款工具:截至7月8日,美聯儲主街貸款工具資產持平於375億美元。

地產抵押貸款工具:截至7月8日,美聯儲住房抵押貸款支持證券持有量持平,為1.91萬億美元;商業地產抵押貸款支持證券為92億美元,同樣與上周基本持平。

看完上述數據後,我們可以總結出幾條關鍵信息:

第一,美聯儲對實體經濟的支持本就有限,而且還在進一步削弱。一方面,主街貸款計劃依然毫無進展,美聯儲沒有擴大主街貸款計劃下的任何貸款支出。另一方面,薪酬保障計劃的支出持續下降。

其次,美聯儲對銀行的援助也在減少。本周不僅是自2019年9月以來,美聯儲資產負債表上首次沒有未償還的回購協議資產;而且貼現窗口和一級交易商的信貸工具支出也同步下降。

最後一點是,美聯儲依然沒有停下購債步伐。

這三條關鍵信息的背後,隱藏著美聯儲哪些問題?鮑威爾等決策者又看到了哪些潛藏的市場風險?這就是投資者接下來需要了解的問題。

02美聯儲關注的市場信號

順著上文的邏輯,接下來我們需要探討一下美聯儲這番縮表操作背後的深層次問題。

首先,美聯儲之所以沒有繼續增加,甚至減少對實體經濟的支撐力度(薪酬保障計劃支出下降、主街貸款計劃停滯不前),主要是出於兩個原因:其一,這段時間的數據表明,美聯儲放水對實體經濟的刺激作用微乎其微;其二,財政部已經在扶持實體經濟方面扮演主角,為美聯儲的逐步退出創造了條件。

從歷史經驗來看,美國GDP的增長和貨幣供應量密切相關,一如下圖所示。

但這一次情況有點不一樣。美聯儲今年上半年(主要是3-5月份)的印鈔速度前無古人,但美國名義GDP的增速幾無改善。數據顯示,在過往10次半年度貨幣供應量增幅超過20%的時候,美國名義GDP增速都達到兩位數,和現在的GDP增速實在不在同一個等級。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流動性大量湧入風險資產,實體經濟受惠甚少。除了GDP增速緩慢之外,通脹指標低迷也能印證這個觀點。

德銀首席美國經濟學家盧加蒂(Matt Luzzetti)表示,如果歷史規律可靠的話,按照美聯儲這段時間的放水力度,美國早就開始出現惡性通脹的早期徵兆,並藉此推高名義GDP增速。

「很明顯,我們沒有看到這些信號,這說明美聯儲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已經很弱了。所以美聯儲逐漸減少薪酬保障計劃方面的支出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實際上,3月份迄今美聯儲在信貸供應方面的支出,很大一部分已經被企業利用信貸額度來抵消其收入損失,相關工具可能已經失效。」

相反,國會和政府在救助實體經濟方面已佔據主導地位。除了繼續推進價值1.5萬億美元的基建法案和延長PPP法案外,美國國會還在討論新一輪刺激政策。就算美聯儲逐漸退出,實體經濟也不會失去所有靠山。

看到這,相信大家對於美聯儲繼續加碼購債,就不難理解了——財政部需要資金支援。在本周四進行的30年期美債拍賣中標收益率為1.330%,比發行前的收益率低了3個基點,這表明市場對美債的需求還相當旺盛。

財政部需要通過發債籌集資金,美聯儲可以通過購債讓資金進入財政部的口袋,繼而用於維持各項財政刺激政策所需資金。這就是當前對美國經濟最有利的援助模式,也能證明,美聯儲雖然正在縮表,但該花的錢一點都沒少花。

只不過,再縝密的計劃都有百密一疏的時候。縱使美聯儲已經做好全盤規劃,也不代表縮表真的對市場一點消極影響都沒有。

03縮表可能帶來的風險,並不少

最可能讓美聯儲翻車的,是這幾項操作:減少在一級交易商信貸工具、貼現窗口和互換額度方面的投入。

和單周回購歸零一樣,減少一級交易商信貸供給,意味著美聯儲開始對華爾街下手,收緊對銀行的流動性供應。從美聯儲此前禁止銀行派息等一系列政策來看,收緊流動性供應早有徵兆。但令投資者擔心的是,銀行有沒有足夠的實力應對未來可能更加嚴峻的經濟和信貸環境?

與此同時,美聯儲針對銀行業進行的壓力測試也遭到了許多質疑。眾所周知,衡量銀行抗風險能力和資本充足率的最佳指標,是其資產負債表的槓桿率。但美聯儲今年2月份進行的壓力測試中,僅僅依靠風險比率來衡量銀行的資本實力。

根據此前的測試規則,銀行要保證自己的補充槓桿率不低於5%,才能通過美聯儲壓力測試。而現在呢?根據媒體統計的數據,華爾街部分巨頭的槓桿率是這樣的:高盛:3.5%;摩根史坦利:4.5%;摩根大通:5.1%。也就是除了小摩之外,都不及格。

要知道,這些可都是屹立在金字塔頂尖的巨頭,底層小銀行的情況只會更加糟糕。媒體分析稱,在沒有美聯儲扶持的情況下,超過25%的中小型銀行根本無法保持放貸和償債。

經過股市大起大落和經濟衰退的雙重打擊後,投資者更擔心銀行沒有足夠的實力應對下一輪危機,這很容易造成信貸市場的混亂。而且還有越來越多的分析師質疑,美聯儲在3月份修改壓力測試規則,是為了掩蓋銀行業正在衰敗的事實。

至於減少互換額度,則很容易令人回想起來3月份的美元荒。摩根大通最新分析指出,市場的流動性正在恢復,但目前仍處於不穩定狀態。小摩策略師指出:被動投資的增長、高頻交易的泛濫都加劇了市場的流動性壓力。尤其是在資產價格波動性上升的時候,股市和匯市距離徹底擺脫流動性危機還有很大的距離。

其中,外匯市場目前是如履薄冰,流動性狀況不容樂觀。小摩統計的數據顯示,近期避險情緒飆升加上美元匯率波動較大,匯市交易量激增,美元流動性正快速流失,整體環境相當脆弱。

04結語:投資者還能相信美聯儲嗎?

美聯儲對市場作出的承諾是,只要公共衛生事件仍在威脅金融市場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聯儲就會繼續提供支持。但對市場有深入了解的美聯儲官員們,肯定不會忽視放水帶來的消極影響——尤其是不斷壯大的資產泡沫和脆弱的流動性體系。

綜上所述,有序縮表,避免出現流動性泛濫以及資產泡沫過度膨脹,是刻不容緩的事情。但正如上文所說,公共衛生事件尚未過去,市場情緒還相當敏感,關於資產負債表上任何一個項目的調整,美聯儲都要做好充足考量。

現在的縮表規模還很小,市場也還沒看到什麼突出影響。但隨著時間推移,縮表會不會誘發新的危機,是投資者需要考慮的問題——畢竟現在我們已經看到不少的風險信號了。

(文章來源:金十數據)

相關焦點

  • 近11年最大周降幅!美聯儲收緊流動性是自救還是挖坑?
    來源:金十數據原標題:近11年最大周降幅!美聯儲收緊流動性是自救還是挖坑?北京時間周五凌晨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美聯儲再次擰緊水龍頭,有序縮表。自3月份開始大規模放水以來,市場似乎已經逐漸將美聯儲放水視為理所當然的事情,而且相當享受放水帶來的紅利。
  • 財信證券伍超明:未來美聯儲大幅縮表的概率不大
    伍超明解讀稱,美聯儲放鬆沃爾克規則,原因有二:一是美國疫情二次爆發風險凸顯,美國多州宣布暫停或推遲經濟重啟,同時美聯儲連續兩周縮表,流動性寬鬆預期被打破,美股回調風險增加,美聯儲此時放鬆沃爾克規則,將為市場提高增量資金,為美股等「補血」,避免金融市場再次動蕩。
  • 美聯儲維持利率不變:宣布10月開始縮表 有何影響?
    「縮表」則會直接推高長期利率,推升企業融資成本,從而令美國金融環境收緊。  自2015年12月啟動金融危機後首次加息以來,美聯儲已累計加息四次共100個基點,但並未對金融市場產生明顯影響。  一些美聯儲官員呼籲啟動「縮表」,輔助加息來進一步收緊融資環境。  4. 美聯儲縮表計劃如何?規模如何?
  • 美聯儲意外縮表 金銀持穩回升
    周五COMEX黃金期貨收漲1.45%報1756.2美元/盎司,周漲1.09%;COMEX白銀期貨收漲1.81%報17.825美元/盎司,周漲1.96%。金銀本周的回升令貴金屬空頭明顯遇挫,而這也符合我前期的一些基本判斷。
  • 關註明年美聯儲的擴表節奏——美聯儲2020年12月議息會議點評
    ,但在前瞻指引上有所放鬆,我們預計明年美聯儲仍將持續擴表1-1.5萬億美元,政策邊際收緊最早可能出現在2022年初。資產購買方面,會議維持QE購買量至少1200億美元/月不變,但在前瞻指引上有所放鬆,會後美元從日內高點回落近50點,美股反彈。
  • 中信宏觀點評美聯儲12月議息會議:關註明年美聯儲的擴表節奏
    我們預計明年美聯儲仍將持續擴表1-1.5萬億美元,政策邊際收緊最早可能出現在2022年初。資產購買方面,會議維持QE購買量至少1200億美元/月不變,但在前瞻指引上有所放鬆,會後美元從日內高點回落近50點,美股反彈。
  • 連續第二周縮表,美聯儲的「水龍頭」關了嗎?
    導讀:美聯儲目前的縮表,主要是回購規模和海外央行美元互換規模的下降,這不代表持續性縮表趨勢。由於回購規模下降882億美元,海外央行互換下降920億美元,美聯儲的資產儲備連續第二周縮減,合計萎縮超過1800億美元。
  • 李超:美聯儲的縮表將是曇花一現
    未來,美聯儲將繼續配合財政和基本面需要被動開展擴表。我們預計,美國大概率將在7月底或8月初落地下一輪財政刺激方案;美聯儲的資產總規模將在經歷短暫下行後掉頭回升,預計將於8月再度進入擴表模式。為何最近四周會出現縮表?
  • 廣發海外:美聯儲結構性縮表風險可控 繼續看好中期港股牛市
    本期策論我們就美聯儲縮表這一話題進行剖析,並重點回答以下幾個問題:近一個月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變化具有哪些結構特徵,歷史上是否有可以參照的區間,本輪縮表對美股走勢影響如何?1.1 短期流動性支持工具逐步退出,美聯儲資產負債表結構性收縮6月以來美聯儲資產負債表收縮超2000億美元。
  • 美聯儲擴表進程中斷,是偶然還是政策要轉向了?
    記者 聶琳美聯儲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17日,美聯儲總資產較上周減少約740億美元,這是聯儲資產負債表自今年3月以來首次下降,也是2009年6月以來最大的單周降幅。美聯儲總資產變化。來源:Wolf Street分項目看,美聯儲資產規模下降主要源於兩個科目:一是與其他中央銀行的流動性互換協議,二是正向回購協議。在6月11日至17日的一周裡,美聯儲與外國央行流動性互換協議餘額從前一周(6月4日至10日)的4445.2億美元降至3524.7億美元,降幅達到920.5億美元。
  • 灼見丨美聯儲會「縮表」嗎?
    本質上,我們今天討論的縮表(反之擴表)就是量化寬鬆政策對美聯儲的帳本的直接影響。美聯儲在經濟出現危機時(一般會出現流動性風險),在市場上購買國債和MBS(房地產抵押債券)等資產,將貨幣投放到市場中,為市場提供更多流動性。這時,買回來資產將計入美聯儲帳本——資產負債表上。
  • 方正策略:流動性並未真正收緊股票市場仍然積極有為
    強刺激帶來的經濟修復力度較大,因此2009年無論是M2還是社融增速都出現較大幅度提升,但在2009年7-8月提升幅度明顯放緩,出現二階拐點,隨後在2010年1月確認轉向,但整體仍維持較高水平的增速,因此,儘管出現了歐債危機等外部衝擊,2010年全年經濟仍保持10%以上的增速。
  • 美聯儲縮表了嗎?
    今年以來,受衛生事件衝擊影響,美國經濟大幅走弱,一度再現流動性危機問題。美聯儲採取了零利率、無限QE以及各類創新工具等措施。截止8月26日,美聯儲已經擴表超過3萬億美元,擴表規模創紀錄。此外,擴錶速度也同樣驚人,自宣布QE以來,短短13周的時間擴表了2.9萬億美元;而在QE1擴表高峰時期,同樣時間內僅擴表了1.3萬億美元,QE2和QE3就更緩慢了。
  • 美聯儲邊喊無限流動性邊縮表
    美聯儲7月9日公布數據表明,截至7月8日,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總規模減少了約880億美元,至6.97萬億美元,而一周前為7.06萬億美元。這是逾11年來最大的單周跌幅,主要原因是未償回購協議餘額從一周前的612億美元降至零,這是10個月來銀行首次沒有向美聯儲尋求這一重要的短期資金來源。這一現象表明,疫情衝擊引發的金融壓力已出現緩解跡象,而美聯儲也開始逐步縮減放水規模。
  • 美聯儲明年還會快速擴表嗎?
    美聯儲明年還會快速擴表嗎?本次會後,每月1200億美元資產購買的持續時間是縮短了還是延長了呢? 我們認為此次調整表明美聯儲認為未來經濟恢復的不確定性是有所緩和的,是對未來經濟持相對樂觀態度的表現。本次會後同時公布的經濟預測總結(SEP)也大幅上調了美國的經濟展望,傳遞出美聯儲明顯更為樂觀的判斷。
  • 聰明理財|美聯儲縮表與人民銀行縮表其貨幣乘數效應正好相反
    仟江水商業電訊(7月15日 北京 聰明理財)最近美聯儲縮表對全球美元流動方向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甚至會造成美元從某國大規模流出的效應。那麼,什麼是美聯儲縮表?美聯儲縮表與中國央行縮表之間又有哪些區別?要弄清這些問題,請參考以下信息。
  • 投資市場需高度重視美聯儲的連續縮表行為
    數據顯示,截至7月8日為止,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規模減少約880億美元,至6.97萬億美元,上一周為7.06萬億美元,創下了11年多以來最大的單周跌幅。主要原因是未償還回購協議的餘額從一周前的612億美元下降至零,這說明10個月來銀行首次沒有通過回購協議來向美聯儲尋求短期資金來源。
  • 貨基再現流動性風險 美聯儲幹預力度超2008 多家公司掏出自有資金...
    由於市場缺乏流動性,貨幣市場基金面臨大量贖回壓力,投資者轉向了只投資於短期政府債券的貨幣市場基金,這些債券被用作現金的替代品。  數據顯示,在截至3月18日的一周時間裡,優質貨幣基金遭遇850億美元資金流出,這是自2016年10月以來的最大資金流出。作為對比,更加安全的政府債券貨幣市場基金吸引了2490億美元資金。
  • 中泰證券宏觀:美聯儲縮表了嗎?
    今年以來,受新冠疫情衝擊影響,美國經濟大幅走弱,一度再現流動性危機問題。美聯儲採取了零利率、無限QE以及各類創新工具等措施。截止8月26日,美聯儲已經擴表超過3萬億美元,擴表規模創紀錄。此外,擴錶速度也同樣驚人,自宣布QE以來,短短13周的時間擴表了2.9萬億美元;而在QE1擴表高峰時期,同樣時間內僅擴表了1.3萬億美元,QE2和QE3就更緩慢了。
  • 美聯儲資產負債表縮至7萬億美元下方 美元互換規模連降10周
    財聯社 (上海,編輯卞純)訊,由於美聯儲與其它央行的美元互換規模持續第10周下降,而且該行其他工具的使用規模減少也幫助抵消了對美國國債的增持,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規模連續第二周小幅回落,萎縮至7萬億美元下方。截至8月5日當周,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規模從一周前的7.005萬億美元萎縮至6.99萬億美元,為連續第二周小幅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