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菜」可能很多人對它並不了解,但是它是八大菜系之首,也是其它菜系的祖師爺,燜、扒、烹、炸、燴、爆、炒等技法的制定者,中國菜的基礎,其他菜系的技法都是魯菜的延續,都在這個基礎上創新,所以魯菜在八大菜系中居首位,是當之無愧的。
食在中國,火在山東。現在很多人不知道魯菜,也沒有吃過魯菜,甚至連山東本地人都有很多沒吃過標準的魯菜。
但是在歷史上魯菜是輝煌過的,它代表著宮廷菜和官府菜,高端大氣,精於火候,善調五味,味精沒有問世的時候,就可以做出鮮美的菜餚,在古時都是做給達官顯貴吃的,普通老百姓只能望而止步。
可是現在真的沒落了,在它後面的川菜、粵菜早已蓋過它的風頭,特別是川菜館現在遍地都是,而魯菜館少之又少。
如果你不了解魯菜,從這首詩中可以得到很好的詮釋。
詩詠珍饈魯菜鮮,未曾入已垂誕。
蓬萊宴罷八仙醉,孔府餐完二聖顛。
煎炒烹炸燒燜燴,蒸扒醬煮爆燻汆。
御府藝絕龍顏悅,八大名餚我位前。
魯菜擅長火功,菜餚以急火快炒而成,精於制湯,擅長以蔥、蒜調味,以下這幾道菜足以表現出,魯菜的精髓。
1.九轉大腸——好吃顏值又擔當,魯菜的當家菜,吃上一口可以品嘗到人間的「酸、甜、苦、辣」。
該菜原名為紅燒大腸,成菜後酸、甜、香、辣、鹹五味俱全,做法是將豬大腸經過焯水後、再油炸,然後灌入十幾種作料,用微火炮製而成,在過去是一道宮廷菜,所以取九字為尊。
出菜紅潤透明,大腸經走油用醬汁烹入味,吃起來甘香肥美,入口肥而不膩。咀嚼過程中油香會慢慢散發出來。外面裹著一層醬,讓它吃起來更香,而且色澤鮮亮、好看。最奇妙的是它豐富的調味,入口鹹甜、細品酸辣、後味淡苦,「酸甜苦辣鹹」如人生滋味,九轉於口中。
2.糖醋鯉魚——魯菜一絕,號稱年銷百萬條,魯菜最霸氣的一道菜。
用的是黃河大鯉魚,經過廚師高超的刀工改刀之後,再炸制外酥裡嫩,再淋上酸甜味的糖醋汁,外形猶如魚躍龍門之架勢,也寓意著人能夠事業順利、飛黃騰達。
體型肥碩飽滿,造型獨特大氣,鯉魚的鮮香味,還有糖醋汁酸酸甜甜的味道,入口便打開你的味蕾,接著咬下去表皮焦脆,慢慢咀嚼酸甜味與魚肉的鮮香融為一體,唇齒留香。
同樣的糖醋鯉魚,很多地方都會做,但是造型上沒有魯菜更霸氣,這就是傳說中的「色香味」俱佳。
3.油爆雙脆——火候掌握比較難的一道菜,「爆」法是魯菜傳統烹調技法之一,出菜時鑊氣嗆人,主要是以大火爆炒,火候要恰到好處,使菜餚達到即脆又嫩的效果,幾乎快要失傳的一道魯菜,並不是沒人會做,而是做不出哪種效果。
雙脆很多地方都有其做法,要求都差不多,唯獨調味與廚師大火爆炒,揮酒之間的火侯極考驗手藝,不然很容易炒老,而且每片都要能夠完美地沾上醬汁。
高油爆炒之後,腰子開出了朵朵花瓣,讓口感更加脆嫩,而鑊氣索繞其中,這道菜一定要趁熱吃才脆爽,時間長了豬腰的腥味就會出來。急火爆炒,成就美味佳餚,吃到嘴裡脆嫩清爽,這是在家庭裡的小灶很難模擬的菜。
4.蔥燒海參——是魯菜最有名的菜,也是國宴代表菜之一,山東大蔥清甜突出,香氣濃鬱。經小火慢煨,海參充分吸收了大蔥的香味,入口鹹鮮回甜,沒有腥味,口感也綿中帶脆,但是價格不菲,一般老百姓很難吃到。
5.詩禮銀杏——非常有儒家文化的一道甜品。
孔子教育他兒子孔鯉說:「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意思就是說,不學詩就不會說話,不學禮就不懂得立身行事。
孔子的後代,自稱是詩禮世家。孔廟內建有詩禮堂,堂前有棵銀杏樹,蒼勁挺拔,果實碩大豐滿,孔府廚師取用這裡的白果做成菜餚,取名「詩禮銀杏」,成為了孔府特有的傳統菜。
禮取「梨」子的諧音,是美味的甜品,清香甜美、還可以潤肺止咳。這不僅僅是一道甜品,更有藏在裡面的典故。
魯菜的沒落是社會環境的使然,還是技藝得不到傳承
魯菜本來就是官菜,屬於高檔菜。大多是考驗功夫的菜,而且做起來複雜,並不像川菜那麼平民,那麼家常容易做。菜品價格昂貴,消費群體少,只服務與小眾,這也是不得已流傳的一個原因。
再者就是老一輩人「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思維,一些好的烹飪技巧不輕易外傳,而且要學會學精魯菜的精髓,並非一朝一夕就能領悟,而是需要長年經驗累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