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亞洲人群泌尿腫瘤發病差異原因!前列腺癌多學科規範化綜合治療...

2020-12-22 瀟湘晨報

老許得前列腺癌晚期伴多發骨轉移兩年了,沒想到病情穩定了兩年後腫瘤標誌物水平升高,骨掃描檢查發現了多處新的病灶!更措手不及的是,老許還有心臟病、高血壓和糖尿病等「老毛病」。腫瘤醫院泌尿外科葉定偉教授牽頭的「中國泌尿腫瘤MDT平臺」線上特診室開啟後,老許成為了幸運的病人。在「雲端多學科診室」,來自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和四川大學附屬華西醫院等多家國內頂級泌尿外科專家進行「雲上會診」,為老許量身制定了治療方案。經過治療,老許的病情明顯得到控制……在日前舉辦的第十屆泌尿腫瘤國際論壇上,「中國泌尿腫瘤MDT平臺」公布了亮眼「成績單」,這個平臺已經形成了4大區域中心網絡,包括北方中心——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南方中心——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東部中心——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西部中心——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平臺至今已輻射到147家城市中心,幾乎覆蓋全國所有省份(自治區、直轄市)。

「雲端」+線下,泌尿腫瘤多學科開啟新模式腫瘤醫院在國內率先成立泌尿腫瘤多學科診治團隊,匯集院內外腫瘤外科、內科、病理、影像等多科專家,從線下到線上,至今已為近萬例國內外患者提供了一站式看診的便利。

泌尿腫瘤等單病種多學科門診的開啟,意味著既往多學科診治模式實體化運轉之後的「線上」與「線下」聯動,為更多腫瘤患者帶來福音,同時也為推廣泌腫瘤患者的全人、全程管理奠定堅實基礎。

在實體化運行多學科門診之前,腫瘤醫院泌尿外科還發起了線上的多學科平臺——「中國泌尿腫瘤MDT平臺」。2016年7月,葉定偉教授團隊發起和搭建的國內首個跨區域多學科綜合診治(MDT)網上平臺「中國泌尿腫瘤MDT平臺」正式啟動。在全國範圍內推廣MDT 理念,促進中國各級醫療機構泌尿腫瘤MDT 團隊的建設。

「我國泌尿腫瘤發病情況有一定特異性,晚期患者比例高且死亡率高……由於其複雜性和特殊性,使得多個醫學專科聯合具有至關重要的價值,」平臺發起人、中國抗癌協會泌尿男生殖系統腫瘤專委會主委、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葉定偉教授表示,「我們呼籲推廣前泌尿系統腫瘤的規範化診治,為此發起並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線上多學科綜合診治『樣板間』,為國人泌尿腫瘤精準治療策略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

引入國際專家,探索亞洲人群泌尿腫瘤發病差異原因葉定偉教授團隊致力於將國際頂尖泌尿腫瘤專家團隊引入到這一會診平臺當中。目前累計有3批31位國際頂級專家加入平臺,覆蓋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安德森癌症中心等25家國際一流醫學中心。

「我國泌尿腫瘤發病特殊,以前列腺癌為例,作為泌尿男生殖系統腫瘤中發病率最高的瘤種。由於國人前列腺癌患者中,晚期患者比例高,死亡率高,呈現出與歐美國家前列腺癌完全不同的發病特點,提示亞洲人群與西方人群在腫瘤分型、遺傳易感性等基因組學方面顯著的差異,」葉定偉教授在論壇上介紹,「這些差異的存在,進一步導致了臨床上在東西方人群中診治前列腺癌的效果和安全性等方面的不同;在『中國泌尿腫瘤MDT平臺』納入國際頂級專家,也希望能夠通過東西方不同視角探尋更適合國人的泌尿腫瘤診治方案。」

近期,葉定偉教授在國際頂級期刊《自然評論:泌尿學》發表題為「亞洲前列腺癌的流行病學與基因組學」的文章。指出前列腺癌在亞洲不同地區存在流行病學特徵顯著差異,且發病率和死亡率與人類發展指數相關。

研究表明,前列腺癌篩查逐漸降低了日本人群前列腺癌轉移可能性和死亡風險。基因組學方面,東亞人群前列腺癌中ETS融合率、PTEN缺失率均低於西方人群,而CHD1突變和FOXA1突變富集率高。儘管單核苷酸多態性對前列腺癌風險的貢獻隨種族而顯著變化,但中國人和高加索人之間DNA損傷修復基因的種系突變率相當。睪丸激素代謝的藥物基因組學特徵可能導致東亞男性和高加索男性之間對於去勢治療反應差異。

亞洲流行病學和基因組學的多樣性定義了亞洲前列腺癌的獨特疾病特徵。葉定偉教授呼籲不同國家、不同學科的專家參與到泌尿腫瘤的防治,以匯聚多方力量,制定針對不同種族的精準治療策略。

提供 「中國方案」,制定國人前列腺癌診治指南在本次大會上,首部基於中國人群的前列腺癌多學科綜合診治指南《CSCO前列腺癌診療指南》登場。葉定偉教授表示,本版前列腺癌多學科綜合診治指南,首次以中國人群研究數據為基礎 「量身定製」治療方案,這意味著前列腺癌多學科規範化綜合治療有了「中國方案」。

當前我國前列腺癌診治區域水平不平衡,目前通行的前列腺癌治療指南引用數據多源於西方國家的研究成果,基於國人數據的研究引用情況也相當缺乏。由葉定偉教授牽頭、匯聚全國數十家頂級泌尿腫瘤診治中心的80餘位專家,編寫了首部基於中國人群數據的前列腺癌診療指南,在結合國際前沿前列腺癌診治指南共識的基礎上,廣泛引用基於中國人群前列腺癌的研究成果,涉及學科覆蓋了泌尿外科、放射診斷科、病理科、放射治療科、核醫學科等,為國人提供了精準規範的前列腺癌多學科治療個性化方案。

來源:周到

【來源:周到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葉定偉教授團隊領銜首部基於國人數據的前列腺癌多學科診療指南
    央廣網上海9月1日消息(記者楊靜 通訊員王廣兆 秦曉健)日前,首部基於中國人群的前列腺癌多學科綜合診治指南《CSCO前列腺癌診療指南》正式發布。指南編寫組組長、中國臨床腫瘤學會前列腺癌專委會主委、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葉定偉教授表示,該指南首次以中國人群研究數據為基礎 「量身定製」治療方案,這意味著更符合國人特徵的前列腺癌多學科規範化綜合治療將「有章可依」。
  • 專家探索最適合國人的疾病診療方案:編入中國患者研究數據
    這位專家呼籲,不同國家、不同學科的專家參與到泌尿腫瘤的防治,以匯聚多方力量,制定針對不同種族的精準治療策略。「亞洲人群與西方人群在腫瘤分型、遺傳易感性等基因組學方面有顯著的差異。在中國前列腺癌患者中,晚期患者比例高、死亡率高,呈現出與歐美國家完全不同的發病特點。」
  • 泌尿腫瘤「雲端MDT」模式:國際頂尖專家加入、輻射全國147座城市
    日前,前列腺癌晚期患者老許特地來到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泌尿腫瘤多學科門診「面謝」醫生葉定偉。9個月前一場特殊的多學科會診,讓身處疫區的他獲得多位頂級專家共同制定的治療方案。前年,老許因前列腺癌晚期伴多發骨轉移,前來腫瘤醫院泌尿外科教授葉定偉處尋求治療。
  • 腫瘤防治宣傳周 | 李長嶺:前列腺癌預防及診治的10大問題
    因此,關注前列腺健康,認識了解前列腺癌預防及治療相關的知識是每一位男性朋友的「必修課」。在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期間,中國癌症基金會與醫學界聯合主辦「2020癌症防治在行動」大型公益活動,我們很榮幸地邀請到了中國癌症基金會理事、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泌尿外科李長嶺教授講解「前列腺癌的預防和診治」相關話題。
  • 普及前列腺癌PSA篩查,守護男性「生命腺」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副院長、中國抗癌協會泌尿男生殖系腫瘤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葉定偉教授日前指出,前列腺癌發病率在全球男性泌尿腫瘤中位居第一,且發病率和死亡率逐年遞增。而在我國,超過2/3患者初診時已屬中晚期或局部晚期,錯過了最佳治療機會,晚期前列腺癌的致死率也相對較高。
  • 前列腺癌患者健康教育處方—— 南陽醫專一附院泌尿外科
    為什麼得這個病前列腺癌的發生與遺傳因素有關,此外,前列腺癌的發病與性活動、飲食習慣也有關。性活動較多者患前列腺癌的風險增加。高脂肪飲食與發病也有一定的關係。
  •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前列腺癌MDT」正式成立!
    會議伊始,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王守俊處長進行致辭,他首先強調了成立前列腺癌多學科的必要性和意義,並對前列腺癌多學科會診的未來發展提出了相應要求,同時對相關亞專業學科表示了殷切希望,期望其早日進入全國前列。
  • 深度降酮,前列腺癌睪酮管理「金鑰匙」
    日前,在第十屆泌尿腫瘤國際論壇暨中國抗癌協會泌尿男生殖系腫瘤專委會2020年會上啟動了中國前列腺癌健康管理之睪酮管理項目,該項目專家委員會組長,中國抗癌協會泌尿男生殖系腫瘤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副院長、教授葉定偉特別強調。
  • 前列腺癌治療有了新選擇,像管理慢性病一樣將晚期前列腺癌管理起來
    近年來,前列腺癌發病率在我國不斷地上升,從2008年開始,已經成為中國男性最常見的泌尿生殖系統腫瘤。其中晚期的前列腺癌患者數量是1.26萬,佔男性腫瘤患者人數的35%。前列腺癌發病率的升高,除了因為人們逐漸轉向「西方化」高脂高蛋白的飲食習慣,也有著人口老齡化以及前列腺癌篩查的普及等因素。「沉默的殺手」在早篩中顯形前列腺癌常被形容為「沉默的殺手」,因為其發病隱匿,早期難以發現。
  • 前列腺癌,男性泌尿系統第一大常見癌症,四個檢查揪出前列腺癌
    前列腺是男性特有的器官,在全球範圍內前列腺癌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已成為男性泌尿系統第一的常見癌症,目前,前列腺癌在中國的發病率已位居男性發病第6位,55歲後前列腺癌發病率逐漸升高,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高峰年齡是70~80歲。
  • 去勢以後也無法控制的前列腺癌,還有破解之道嗎?
    前列腺癌在我們中國是越來越普遍,在2015年的時候,中國做了一個腫瘤的調查,前列腺癌發病率現在已經是泌尿男性生殖系統腫瘤裡面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在所有腫瘤裡面也是排在男性所有腫瘤的第六位,可以說前列腺癌是在所有男性腫瘤裡面發病率上升是最快的一個疾病。
  • 腰痛、骨痛不看骨科,卻要找泌尿外科怎麼回事?
    有些腰痛、骨痛不看骨科,卻要找泌尿外科,這是為什麼?72歲的王先生發現,這半個月來,自己的左腰和腿疼痛明顯,有時疼得冷汗直冒,整夜睡不著覺,去了多家醫院的骨科、疼痛科尋找病因,甚至找了中醫治療,但都無濟於事,疼痛沒有得到緩解,反而愈發劇烈。
  • 南京前列腺癌篩查確診率超1% 鼓樓醫院免費篩查PSA持續進行中
    鼓樓醫院泌尿外科自2018年1月開始在全市16家社區醫院對50歲以上中老年男子人群進行血清PSA(前列腺特異性抗原)水平篩查,共計獲取6900多例有效樣本,其中835例PSA指標異常。在對指標異常人群進行核磁共振檢查後,有150人進行了穿刺,最終75人確診為前列腺癌。
  • 手術直播、大咖點評、多學科診療……張家界市泌尿外科醫師周末...
    會上,張家界市人民醫院被授予「湘雅醫院泌尿外科專科聯盟常務理事單位、湖南省前列腺癌多學科診療(MDT)專家協作組理事單位」,張家界市6家醫院被授予「湘雅醫院泌尿外科專科聯盟單位」。,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多名知名專家通過直播連線現場,傳授手術技巧,分享手術經驗,交流學術觀點,張家界市人民醫院泌尿外科團隊精湛技術贏得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
  • 別讓前列腺癌吞噬了男性健康
    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泌尿外科主任姚旭東教授也為男性朋友普及了前列腺癌的發病、診斷、治療以及疾病日常管理等相關知識,為男性健康保駕護航。前列腺癌早期無症狀 體檢PSA數值偏高要警惕姚旭東主任告知,前列腺癌發病主要是由遺傳和環境兩個因素來決定的。
  •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葉定偉|前列腺癌|前列腺|癌症
    受訪專家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泌尿外科學科帶頭人、復旦大學前列腺腫瘤研究所所長 葉定偉做男人真的好難!但有些卻癌症偏偏喜歡纏上男人。在世界範圍內,前列腺癌發病率居男性惡性腫瘤第2位,僅次於肺癌,可以說是男性健康的「第二大殺手」。
  •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泌尿腫瘤首席專家...
    為進一步推進奉賢區區域泌尿外科腫瘤多學科治療的能力建設,提髙區域內泌尿外科腫瘤多學科治療規範化診療水平、醫教研綜合實力和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在「上海市泌尿腫瘤研究所」建設框架模式下,以我院泌尿外科(腫瘤亞中心特色
  • 中國前列腺癌患者五年生存率只有美國一半,專家呼籲加強篩查
    12月4日上午,在第八屆上海泌尿腫瘤國際論壇召開前夕,中國抗癌協會泌尿男生殖系腫瘤專業委員會候任主委、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副院長葉定偉教授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採訪時透露了這一消息。葉定偉表示,中國目前沒有明確前列腺癌的篩查標準,老百姓篩查意識不夠強烈,這導致中國前列腺癌的死亡率居高不下,遠超西方發達國家。
  • 國內首個「前列腺癌篩查門診」浦東開診!
    本周,國內首個「前列腺癌篩查門診」在浦東開診,地址是康新公路4333號。該門診針對前列腺癌高危人群和健康人群開展患病風險評估、免費檢測、報告解讀、入院綠色通道等便捷的一站式診療服務,將前列腺癌早期篩查關口前移「一大步」,讓更多民眾能夠早期預防、早期治療。
  • 新華醫院超微創治療老年男性前列腺癌改變老年生活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泌尿外科近日改善治療流程,並對一例85歲的前列腺癌患者進行超微創手段幹預,僅住院一天,就完成了治療,恢復了生活質量。85歲的應老先生(化名)多年前開始就出現小便困難,不僅尿頻尿急,解小便還特別費力,要使勁摒氣才能勉強排出小便。到今年5月底,排尿困難更嚴重了,即便是使勁摒,小便總是滴滴答答的,尿完了還想尿,蹲在馬桶上就起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