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王張作霖的五大悍將,除了郭松齡外,最後一位讓世人唾棄

2020-12-22 鏡子歷史網

再近代史中,張作霖是當時最厲害的軍閥了,歷史上對張作霖的評價還是很有爭議的,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張作霖一定是有本事的一位,個人能力強大不說,他的手下也很厲害,今天我們主要講的是張作霖手下的幾位悍將。

我們首先說的這位虎將就是姜登選,這個人是日本陸軍院的高材生,從日本回來後一直跟著孫中山,到了1922年的時候,姜登選轉到了張作霖的門下,還直接被任命為第四方面軍的團長,不過後來因為組織郭松齡逃亡,被別人殺害,死時候45歲。

第二位悍將就是大名鼎鼎的郭松齡了,說起少帥就必須說他,郭松齡與張學良亦師亦友,有很高的軍事才能,再張作霖那是得力的幹將,並且此人打仗是非常有一套的,再軍事才能上得到了張作霖的認可,再私交上與張學良關係也很好,可是後來郭松齡選擇了背叛張作霖和少帥,起義失敗之後,郭松齡慘遭張作霖的殺害。

還有一位臭名昭著的張宗昌,此人之前是軍閥吳佩孚的手下,再吳佩孚那裡得不到重用,被別人另眼相看,所以才轉投到張作霖的門下,到了大帥這裡後,張宗昌貪財愛接近女人,這個習氣一直保留,所以身邊的人都不願意接近他,依然是很小看他,張宗昌再一次戰鬥中親手抓獲了馮玉祥手下的愛將,此人叫鄭金聲,張宗昌不管別人的勸阻,把鄭金聲槍殺,這件事情也為他後來的死埋下了伏筆,在1932年的時候,鄭金聲的楊紫在馮玉祥的領導下,在濟南車站成功擊斃張宗昌。

最後一位名字就叫李景林,此人武功高強,直到後來他和馮玉祥發生了矛盾。被馮玉祥打敗之後,張作霖解除了他所有的職務,最終李景林沒有依靠,沒有辦法退出了政治舞臺,還有一個人叫韓麟春,他主要再軍事武器方面研究得比較深,還出國學習過,最後再民國政府做了一官半職,此人發展還算不錯的。感謝大家閱讀,歡迎大家到下方評論。

相關焦點

  • 「東北王」張作霖,到底是日本的傀儡,還是一個愛國將領呢?
    只要你們好好幹,老子張作霖除了老婆不能給你們,剩下的什麼都能給你們。——張作霖我相信這句話大家都不陌生了,這句話就是當時的東北王所說,眾所周知,張作霖為了上位,謀害了自己的把兄弟杜立三。在很大的程度上,消耗了這兩派的實力,壯大了自己,最終張作霖在於1927年6月入住北京,設立了安國政府。張作霖就任陸海空大元帥,成為了北洋時代最後一位的國家元首。張作霖雖然打了勝仗,但是張作霖對於之前的那些對手,他卻沒有懷恨在心,甚至他和這些人都成為了朋友。皖系段祺瑞晚年戰敗後,張作霖就將他接到北京常住,並且張作霖尊稱他為老師,而直系首領吳佩孚更是成為了張作霖的把兄弟。
  • 張作霖為啥能鎮住楊宇霆?郭松齡死後,張作霖一個「燒」字真高明
    吳指的是吳俊生,張是張作霖,楊常則是楊宇霆和常萌槐。這句話的意思是指在皇姑屯事件中喪命的吳俊生和張作霖,還有在1929年被殺的楊宇霆和常萌槐。 東北軍四個靈魂人物先後離開,楊宇霆死後世人這樣評價張作霖父子: 自王永江死而作霖之業衰,自宇霆被殺而奉事乃不為也。
  • 張作霖一共有7結義兄弟,他們最終的結局都如何?僅一位被唾棄
    張作霖是一位受傳統文化影響很深的人,喜歡結拜兄弟。這也許是受《三國演義》或《水滸傳》的影響吧。但不得不說,拜把兄弟這種方式,在過去的確不失為一種好辦法,起碼適合於綠林江湖。但同時這種以結義兄弟為形式組成的團隊,也是很脆弱的。所謂利益面前無父子,就更何毫無血緣關係的把兄弟了,下面咱就說下除張作霖外,其餘的那7位!
  • 郭松齡吃張作霖的飯,砸奉軍的鍋!奉軍:不跟他這麼幹!
    張作霖以綠林起家,通過直奉戰爭,在北洋的亂世混的風聲水起。東北更是奉系的天下,張作霖成了東北的土皇帝,張作霖也把東北看作自己的天下!張作霖是響馬出身,沒讀過什麼書,自己也沒什麼文化。帶部隊靠的是裙帶關係,給錢,給地盤,給官位。
  • 張作霖興建東北講武堂,聘請日籍顧問,尉官薪酬就比郭松齡高兩倍
    張作霖倉皇從天津軍糧城司令部逃回山海關內,途中還遭到直系海軍的炮擊,險些被截斷歸途。遭此慘敗之後,張作霖意識到,要想在軍閥混戰中生存下去並取勝,不能再依靠昔日那些綠林行伍出身的老班底,必須實現部隊的正規化。為此,他在奉軍內部開展起一次大規模的「整軍經武」。
  • 如果張作霖沒有被炸死,對於東北百姓來說是福還是禍?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張作霖沒被炸死,對東北人來說是福還是禍?筆者認為,張作霖遠沒有世人想得那麼好,即便他沒被炸死,東北人民的生活也未必會更好。張作霖劇照「舍大家為小家」的張作霖張作霖能夠從一個籍籍無名的土匪成長為威震天下的東北王,靠的不僅僅是聰明才智與個人努力,更重要的是他得到了日本人的扶持
  • 張作霖身亡之後,他的拜把子兄弟張作相,有無可能成為東北王?
    張作霖死了之後,張作相當然有可能成為東北王。倘若不是張作相「拱手相讓」,張學良實際上並沒有機會接手奉系。1928年6月3日,張作霖在北伐軍步步緊逼之下,選擇了退出京城,返回奉天而暫避北伐軍鋒芒。當時張作霖雖然已經被北伐軍逼得退回奉天,可是他手上的兵力實際上折損並不嚴重。而且張作霖在東北經營了十數年之久,可謂根基深厚,再加上奉系又打造了當時國內最大的兵工廠。奉系實力,絕對不容小覷。
  • 亂世梟雄張作霖——從獸醫到土匪再到東北王最後到北洋政府元首
    隨後,他以東北為基地進而稱兵關內,多次問鼎中原,幾度操縱北京政權,左右全國政局,最後居然成為北洋政府末代國家元首。孟恩遠(1856—1933),天津西泥沽村人。行伍出身。在這樣的情勢下,張作霖與孫中山、段祺瑞的三角同盟更加鞏固,一為聲討直系,二為對抗吳佩孚的「武力統一」政策。然而,張作霖在關外,孫中山在廣州,段祺瑞的勢力僅餘東南一帶,對獨霸中原的直系還不足以形成致命的威脅,因此僅有這個三角同盟還不夠。此時,直系內部已分化為津、洛兩派,津為曹銳等親貴,洛為吳佩孚,他們之間爭鬥不休,而除了這兩派外,負責京師衛戍的馮玉祥也是一支重要力量。
  • 郭松齡不願為虎作倀,率軍圍攻張作霖,卻成了張學良一生的遺憾
    前言1925年12月中旬,伴隨著寒冷呼嘯的北風,一場爭奪權力與勢力的戰爭在東北大地上拉開始了序幕。交戰的雙方同用了張學良的旗號,在這場戰爭打響時,張學良本人正在巨流河東岸進行布防工作,連他也沒想到一河之隔的對岸,以他名號造反的人是他的授業恩師,郭松齡。郭松齡出生於1883年,是遼寧瀋陽市人,據說是唐朝汾陽王郭子儀的後代。他出生時剛好是中國受列強凌辱的時代,當時的東北地區首當其衝,日俄兩國多次將戰火引申到此,明目張胆地瓜分中國的領土。
  • 奉系軍閥張作霖由盛轉衰的分水嶺-郭松齡反奉
    系內部分成2派,一派是跟著張作霖創業的老哥們,張作相、吳俊升等人。這些大都出身草莽,文化不高,不可能完成對奉軍的改造。另外一派是新派,但是新派內部也不和睦,留學過日本的軍官和東北講武堂的軍官時常發生矛盾。其中留過洋的學生以楊宇霆為代表人物,講武堂的核心人物則是郭松齡,郭松齡的背後支持者為張學良。
  • 如果沒有郭松齡倒戈,張作霖甚至有可能統一全國,你怎麼看?
    先後爆發了兩次直奉戰爭,最後,以張作霖為首的奉系入主北京。並且趁著勝利進軍之機,只用幾個月的時間,張作霖就佔據了河北、山東、安徽、江蘇、河南等多個省份。此時的張作霖已經擁有中國的半壁江山。而此時的奉軍實力也是傲視群雄,在地盤擴大之後,張作霖對軍隊進行了改革,將奉軍的「旅」改為「師」,重新組成了20個師,這20師下面共有40多個步兵旅、十多個騎兵旅、以及其他兵種。而且,張作霖還將奉軍的稱號進行了改動,將奉軍稱之為東北陸軍。此時的東北陸軍僅正式軍隊就有35萬,如果再加上其他省份被改編的軍閥軍隊,張作霖麾下的部隊已經有近四十萬。
  • 本能成為「託孤大臣」,郭松齡最後為什麼要選擇反奉?
    張學良在東三省陸軍講武堂學習的時候,陸大派的郭松齡就是他的戰術教官,當時很多講武堂的教官知道張學良是張作霖的兒子,都對他極為關照,唯獨郭松齡「管教甚嚴,決不稍加寬容」。 除了上戰術課之外,郭松齡還經常給張學良講救國救民的道理,張學良此前接受過西方思想,並且也很有正義感,因此二人十分能聊得來,漸漸結為良師益友,郭松齡在軍事方面的造詣讓張學良受益匪淺,從講武堂畢業之後,張學良直接把郭松齡提拔為衛隊旅參謀長兼團長,調撥到自己手下任職,可以說從此刻開始,郭松齡幾乎就是鐵打的少帥派了,如果他後來不反,那麼張作霖故去之後,他一定會成為奉軍的第二號風雲人物
  • 張作霖的五虎將最終結果怎樣?
    張作霖從綠林響馬到執掌東北自成一系,再到入主北京成為北洋政府最後一位實際掌權者(自封陸海空軍大元帥,棄用總統頭銜),與他有一雙識人的慧眼有分不開的關係。以張作霖手下的猛將為例,他與同時期的老蔣一樣,手底下有五大猛將,人送外號「五虎將」。張作霖的「五虎將」分別為:姜登選、郭松齡、李景林、張宗昌、韓麟春。
  • 此人死後,張作霖扶棺痛哭,仇家被張作霖亂槍打死,暴屍三日
    姜登選追隨朱慶瀾十幾年時間,1917年,被召進北洋政府,1922年歸屬張作霖管轄。張作霖麾下有五名實力強悍的悍將,姜登選就是其中一個,五人之中數他性格最為豪爽,而且把錢財利益看得很輕,重視兄弟之間的情誼,和手下士兵同甘共苦,私下相處也非常愉快。張作霖和姜登選在戰場上是過命的交情,兩次直奉戰爭讓兩人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誼。
  • 1928年,「東北王」隕落
    2 「東北王」張作霖的崛起,辛亥革命是個重要的轉折點。 1925年,張學良一手捧起來的郭松齡反奉,帶著大軍直接殺進東北,張作霖這次被嚇慌了,急忙向日本人求助,表示只要能保住「東北王」的地位,對日本人的要求「一切都好商量」,於是日本人出兵出擊郭松齡部隊,加上出身綠林的老兄弟張作相的派兵援救,郭松齡最終被擊潰。
  • 郭松齡反奉,七萬精銳勢不可擋,無奈折戟沉沙,真的全是馮玉祥的鍋嗎?
    除了這些部隊外,最為精銳的就是郭松齡7.5萬人,駐紮在京榆,作為奉系的機動部隊,可以支援東三省到華北的任何一處戰場。 為什麼說郭松齡反奉之處會勢如破竹呢?除了找了外圍幫手馮玉祥,還有奉系內部的李景林,這樣的話,奉系在東三省加熱河的兵力不過12萬,而郭松齡加李景林的兵力甚至還佔有優勢。
  • 郭松齡為何反奉?——分贓不均還是信仰純潔
    好巧不巧的是士官派領頭人物楊宇霆橫插一腳,對江蘇有想法,於是楊宇霆去了江蘇,姜登選去了安徽,搞到最後,郭松齡啥也沒得到。其實關於這件事張學良和他老子張作霖商量過,張作霖其實有自己的想法:首先,他認為郭松齡是兒子的人,這次雖然沒有給郭松齡地盤,但自己這個位置將來早晚是張學良的,將來張學良執掌了東北,郭松齡還怕沒有地盤可分嗎?張作霖當時這麼想當然不無道理,因為整個奉軍的人都知道郭松齡和張學良是穿一條褲子的。
  • 他是張作霖的第一虎將,卻死得極慘,張作霖撫棺大哭
    大家都知道,郭松齡反奉失敗後,死得很慘,張作霖不但把他亂槍打死,還暴屍三日。那麼,張作霖為什麼對郭松齡這麼狠呢?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個當然是郭松齡作為張作霖帳下的五虎將之一,卻公然反奉,給了張作霖當頭一棒,讓他元氣大傷;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郭松齡殺死了姜登選。
  • 郭松齡為什麼「反奉」失敗?馮將軍倒戈一擊,關東軍落井下石!
    郭松齡為什麼反奉?郭松齡,字茂宸,1883年出生於遼寧省瀋陽市,是唐朝名將汾陽王郭子儀的後裔。(郭松齡)郭松齡有理想、有能力、有擔當,還有出色的軍事指揮才能。如果說郭松齡是一匹千裡馬,張作霖父子就是他的伯樂。
  • 民國時期,張作霖的五虎上將都分別是誰,他們最終的結局如何
    提起張作霖,大家都知道他是「東北王」,北洋政府的最後掌權者,但鮮有人知的是,張作霖帳下除了有「文官王永江、武將楊宇霆」以及數位結拜兄弟的鼎力相助之外,他還有「五虎將」幫他打天下,而這五人的品行、性情也各有千秋,有的文武雙全、不拘小節,也有的機敏狡詐、城府頗深,甚至還有粗魯放縱、無規矩準則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