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王」張作霖,到底是日本的傀儡,還是一個愛國將領呢?

2020-12-22 今史往事

只要你們好好幹,老子張作霖除了老婆不能給你們,剩下的什麼都能給你們。——張作霖

我相信這句話大家都不陌生了,這句話就是當時的東北王所說,眾所周知,張作霖為了上位,謀害了自己的把兄弟杜立三。這讓他在官場上從此一飛沖天,從此之後,張作霖就一步步的掌握了奉天省軍事實權。有了自己的軍隊之後,張作霖就正式開始了自己的軍事生涯。

在1912年的元旦,當時的袁世凱當上了中華民國大總統,1915年,袁世凱一心想要稱帝,為了察言觀色,他曾經找來了各地的主要官員進京談話,其中在東北方面就有張作霖,在張作霖與袁世凱的面對面談話當中,袁世凱若無其事的問張作霖,如何看待總統和皇帝,這兩種稱謂的區別。在閱人無數的張作霖心中自然明白他其中的用意,便點頭哈腰的說,總統這種西洋玩意在他看了感覺總是背後會被人捅,風水不太好,也不太適合我們中國人,還是咱們老祖宗的皇帝一說更加的妥當。

在小編看來,張作霖是真的會做人,真的就是那種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人。他這麼一說,讓袁世凱覺得非常的開心,在1915年底,剛剛當上皇帝的袁世凱,就正式下詔,封張作霖為二等子爵,盛京將軍。同時還督辦奉天軍務兼巡按使,這個職位就相當於今天的省長書記,兩個職位集於一身。從此以後,張作霖就成為了奉天省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

當時張作霖被袁世凱任命為奉天的巡按使的時候,其實他心理面時有非常大的意見的,因為在當時張作霖的封位是二等子爵,按照這個公候伯子男這個排位順序來講,子爵就是倒數第二位的,而且他這個子爵還是個二等的,所以說在袁世凱稱帝之後,全國人民都是反對袁世凱的,當時張作霖也就開始通電,反對袁世凱,支持共和!

在袁世凱死後,北洋各個派係為了爭奪北京政府的控制權,在當時呈現出群雄割據的局面,奉系,以奉天為中心,以東三省為根據地,奉系的圈子是以張作霖為中心,地域色彩最為明顯,也是最團結的。當時實力最強的皖系首領段祺瑞,就曾派人找到了張作霖,希望能夠得到他的支持,就此,雙方達成了共識。之後,張作霖公開表態,擁護段祺瑞執掌北京政權。1918年9月北京政府任命張作霖為東三省巡閱使,也就在這個時候,張作霖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東北王。

在張作霖完成了在東北的霸業之後,張作霖的實力達到了當時的頂點,當時在張作霖手下的兵力就超過了20萬。各種武器裝備更是應有盡有,槍枝彈藥充足,在當時張作霖成為了割據關外的一方諸侯,奉系軍政集團。當時在和控制著中原地區的直系和皖系,形成了當時北洋軍閥中最強的三股力量。

就在這個時候的張作霖,他開始不滿足於地方的割據局面,在他看來,在那個靠著槍桿子說話的年代,既然自己擁有了這麼強大的實力,就應該進關逐鹿中原!

到了1917年-1927年這十年間,張作霖就開始了入關作戰,當時他採取了合縱連橫的辦法,先後聯合直系和皖系打了幾場大的戰爭,雖然說自己也有損失,但是基本上他是處於漁翁得利的地位。在很大的程度上,消耗了這兩派的實力,壯大了自己,最終張作霖在於1927年6月入住北京,設立了安國政府。張作霖就任陸海空大元帥,成為了北洋時代最後一位的國家元首。張作霖雖然打了勝仗,但是張作霖對於之前的那些對手,他卻沒有懷恨在心,甚至他和這些人都成為了朋友。皖系段祺瑞晚年戰敗後,張作霖就將他接到北京常住,並且張作霖尊稱他為老師,而直系首領吳佩孚更是成為了張作霖的把兄弟。甚至張作霖父子在他晚年落魄的時候,還是盡力的接濟他,在一時間成為佳話。

張作霖之所以能被成為東北王,完全不僅僅是因為他實力的強大,在他當上東三省一把手之後,他做了很多對地方老百姓有益的事情。當時張作霖一直以來都很重視東北的地方建設,他在東北辦實業,建工廠,大辦教育,在今天的東北很多事業的基礎就是在他那個時期給打下來的接觸,尤其是教育。

張作霖這個人雖然是馬匪出身,沒有什麼文化,也沒念過幾天的書,但是他非常喜歡跟文化人打交道。在他的授意下,東北興辦了東北大學,而且他還規定各個地方政府,在每年都必須拿出,財政收入的40%以上投入到教育中。用他自己的話說,就算是少養5萬兵,也要辦教育。

那麼既然說到了養兵,張作霖也是有自己的一套養兵方法,他曾經就對他的士兵說,只要你們好好幹,老子張作霖除了老婆不能給你們,剩下的什麼都能給你。

張作霖雖然是沒讀過書,而且他還是經歷了土匪窩裡面的歪風邪氣的薰染,向來都是比較貪圖女色的,在張作霖的一生當中,一共娶了7個老婆,而且除了原配意外,他的各個老婆都是貌美如花,但在這其中,張作霖最敬重的就是原配趙春桂。

據說當年張作霖落草為寇的時候,曾經有一次,張作霖的匪兵全部都被打散,他自己也受傷了,當時只有身懷六甲的趙春桂,一直都陪在了他的身邊,並且就在這次的逃亡中趙春桂生下了,日後縱橫中國政壇的少帥張學良。張作霖有八子六女,共計十四個孩子,其中,長子張學良,四子張學思分別是國民黨的上將和共產黨的少將,一門在三個不同的政府,出了三位將軍。這在我們中國的歷史是上,只有他們老張家一家!

張學良由於是長子,因此在他的14個子女中,張作霖最看好的就是張學良,並且作為重點的培養對象。但是,年輕時代的張學良不學無術,整天都在外面惹是生非,在當時張學良被戲稱為,民國四大公子,即便是張家的家規在嚴,也都是那他一點辦法也沒有。

在後來一個人的出現,也是徹底的改變了這一切,這個人叫做郭松嶺。在當時,郭松嶺這個人也是野心勃勃的,他最開始也是個學院派,讀軍校讀到了陸軍大學,在東三省的是才開始起家的,當時他在東三省的講武堂當教官的時候,張學良成為了他的學生。他們兩個人的關係特別好,因為當時的張學良還很年輕,覺得郭松嶺非常有能力,水平也是非常的高。

在當時,張作霖也是非常欣賞郭松齡的軍事才華,於是將自己的精銳力量,於是張作霖將自己最能打仗的第二軍交給了張學良和郭松齡共同來管理,在第二次直奉大戰的時候,也正是郭松齡率領的第二節抄襲直軍的後路,這才使得張作霖把握住了戰機,擊敗了當時不可一世的吳佩孚。

但也是這員愛將反了大忌,背叛了張作霖,郭松齡在多次進言張作霖停止擴軍爭霸的時候,卻遭到了張作霖的拒絕,無奈之下,他憤然起兵造反,並且一路從天津打到了錦州,就差那麼一丟丟就端了張作霖在奉天府的老窩。

從實際上來講,郭松齡這個人也是非常愧對張學良對他的信任,當時郭松齡是打著張學良的旗號去反對張作霖,郭松齡直接將張學良弄得裡外不是人,欺師滅祖的名號。

當時張作霖也是非常的害怕,怕郭松齡把自己的老窩給端了,就在他一籌莫展的時候,盤踞在東三省的日本關東軍,拉了他一把,他們直接出兵擊退了郭松齡的進攻,幫助張作霖穩住了局面,張作霖在奉天府得知郭松齡兵敗以後,馬上就懸賞了80萬的現大洋要郭松齡的人頭。他的手下,在一個小山村堵上了郭松齡,將其生擒活那,當時張作霖命令,就地槍決,然後死屍拉回奉天府,還把他剁去雙腳在小河沿暴屍三日,並將其慘像拍成了照片,分發東三省的全境。

自此以後,張作霖召開了隆重的慶功大會,在大會上他潸然淚下,他提出了辭去一切職務下野回家,當時參與大會的人都不同意,就在眾人的極力挽留之下,張作霖最終還是留任,但是他一定要法辦張學良,否則對不起死難的弟兄。

在最後,還是張作霖的乾妹妹拔出一支槍,上了膛遞給了張作霖,說如果你想要槍斃張學良,就先殺了我,張作霖心理一琢磨,這唱戲演的也差不多了,於是哈哈大笑,說這事就算了。

在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張作霖是依靠日本人,才坐穩了東北王的寶座。可是事實真的如此嗎?儘管張作霖是一介武夫,除了利益之外沒有太多的原則,但是作為一個中國人,他是非常不喜歡日本插手東北,因此在一開始的時候,他就和日本人若即若離,尤其是對日本進一步的索取東北權益的要求陽奉陰違,一直在跟日本人踢皮球。

當時張作霖曾經給日本人,寫了一個條幅,最後一般來說都要有一個落款,比如說寫張作霖手墨,但當時張作霖故意寫了個手黑,日本人當場就笑話他是沒有文化,他的侍從也提醒他說,大帥你寫錯了。但是張作霖張口就是一句,媽了個八子的,你懂什麼,對付日本人手不黑能行嗎?

張作霖陽奉陰違的態度,在當時引來了日方的強烈不滿,他們不斷的在向張作霖施壓的同時,也開始實施一些強硬的手段,對張作霖進行威嚇,在1915年5月27日,關東軍土井少佐,指使日本浪人對張作霖進行了一次刺殺,他們趁張作霖出行歸來時,在奉天小西關附近,象車隊投擲炸彈,當時那幾個日本的浪人,只是知道去刺殺張作霖,但這幾個日本的浪人根本不知道張作霖長什麼樣子,也不知道張作霖具體是誰,然後就看隊伍裡湯玉麟的隊伍是最為氣派的,然後就把炸彈扔向了他的隊伍裡邊去了。在當時張作霖根本就沒有被炸到,當時張作霖的帽子被炸彈給振飛了。

在現場的時候,就有人報告說,在現場有屍體是腳上穿著木屐的,應該就是日本人幹的,可張作霖說,怎麼可能呢,不可能是日本人幹得,但是實際上告訴日本人,就是你幹的,我知道。這就是告訴日本人,你以後不要在對我這麼做了。

當時在日本謀求的滿蒙獨立的問題上,張作霖的一直都是旗幟鮮明的和日本擺出切割的姿態,當時張作霖說東北和蒙古是中國的地盤,我們中國人的家事,根本就輪不上日本人說三道四的。

當時的張作霖也是一直在踢皮球,就這樣,日本的關東軍終於是忍無可忍了,最終對張作霖下了殺心,在這次的事件中,共計死亡了20人,受傷53人,這就是日本關東軍製造的駭人聽聞的皇姑屯事件,但是,當時的日本政府死活都不承認和張作霖的死有關。

直到20年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戰敗投降,在東京審判的時候,才由日本的前陸軍省兵工局長,事件的參與者東宮隆吉少佐供述,大家才知道,這是前關東軍的高級參謀,河本大作大佐等人,所犯下的罪行。

但是,對於張作霖的評價世間也是眾說紛紜,在張學良看來,他的父親是有雄才無大略的人,然而日本人則認為他是處世精明,圓滑世故,他的一些結拜兄弟和老部下則說他是夠哥們,講義氣,還有的人說,張作霖是軍閥不假,但是從他1911年執掌東北政權以後,到進北京在到1928年被炸死,他沒有何任何一個西方列強籤訂不平等的條約!

我相信大家看到這裡也都知道了,張作霖為什麼會被炸死的原因了。

對此,大家對張作霖有什麼別的看法嗎?

歡迎在下方的評論區評論出來!

相關焦點

  • 東北王張作霖到底有多狠?曾下令:士兵放假半天,上街去殺日本人
    彼時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覆滅以後,國人以為自己終於迎來了新生,但是由於中國國內當時四分五裂軍閥割據,百姓們想要擺脫磨難著實有一些困難。不過這些軍閥中倒也不都是酒囊飯袋,其中比較出名的就是張作霖,張作霖其人雖然是草莽出身,但是由於他從不欺壓百姓,因此他在百姓中的聲望非常高。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組建起了一支東北軍,被稱為「東北王 」真是一個草根逆襲的勵志故事。
  • 張作霖身為東北王,卻這麼容易被炸死,是誰在給日本人通風報信?
    說到張作霖大家都非常的了解,他是東北最大的軍閥,曾經執掌了整個東北的大權,讓人沒想到的是,張作霖這麼輕易就被日本特務暗殺了。而張作霖的去世,也讓整個東北都為之驚嘆。想當初張作霖在東北也是叱吒風雲的一個人物,張作霖的手下擁有著幾十萬的士兵。
  • 帥府秘聞之老帥張作霖:從獸醫到東北王,是愛國梟雄還是反動軍閥
    張作霖的母親讓他去學木匠,給自己找個求生的活計,不過他嫌太累,又作罷。直到有一次,張作霖遇見一個生病的騾馬,他用自己在繼父那裡學到的粗略本事,用了點草藥,竟然真的將這畜生給治好了。這救死扶傷的本領讓張作霖受到不少人吹捧,不知是虛榮心還是張作霖自己真的喜歡,從此,他便成為了一名真正的獸醫,不久還開了一個獸醫鋪子。
  • 張作霖給日本人題字,卻故意改了一個字,不料為自己惹來殺身之禍
    在日俄戰爭期間,張作霖首先宣布了中立立場,但不久之後,發現戰爭的形勢越來越對日本有利,便立即改變立場,拜在日本的門下,依靠日本的支持迅速崛起。成了東北最大的軍閥。所以人們就叫「張大帥」,「東北王」。起初,日本人只是視張作霖為中國東北的日本傀儡,希望張作霖以東北人的威信,一心一意地維護日本在東北的統治,當然,日本也給了張作霖許多好處,尤其是在錢槍方面從不心疼,這就是張作霖在東北做大的原因。但是到了後來,張作霖也不甘心只做日本人手裡的棋子,同時他也看到了日本人在東北大行其道,一股愛國心在張的心中逐漸升起。
  • 奉天督軍張作霖如何從一個賭徒成為「東北王」
    在19世紀正處於軍閥混戰的年代,張作霖的名號更是威震一方,他是東北的軍閥,當時的奉軍首領,被東北的百姓稱為「東北王」張作霖一生有勇有謀,在當時那個軍閥混戰的年代,闖蕩出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在日本人的協助下完全掌握了東北三省,成為奉系首領,這正是後人說張作霖通敵叛國的原因之一,不一樣的是,他並沒有成為日本人的走狗,人們口中的漢奸,他反而開始入侵日本的經濟和交通,後來第二次直系和奉系大軍大戰奉軍戰勝後,張作霖的實力再次擴大,但是他在位期間,多次拒絕日本人的不平等要求,張作霖一直在制約著日本人想入侵中國的野心,
  • 張作霖有骨氣,實力也強,為什麼容許日本人在東北為所欲為?
    可以說,張作霖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 張作霖從一個小小的江湖頭領到東北王,他一直是表面上依靠日本,實際他心裡也恨日本人,而且也暗地裡做了很多打擊日本人的事跡。
  • 張作霖如果沒炸死,對東北人來說是福還是禍?
    談笑之餘人們不禁思考,若是這位梟雄不死,東北會是怎麼樣的一副光景呢?出身綠林、創立奉系張作霖在東北民間留下了許多的傳說,他1875年出生在奉天海城,家境貧寒,14歲的時候父親病死,張作霖兄妹隨著母親離家四處謀生,後來隨繼父生活。
  • 張作霖身亡之後,他的拜把子兄弟張作相,有無可能成為東北王?
    張作霖死了之後,張作相當然有可能成為東北王。倘若不是張作相「拱手相讓」,張學良實際上並沒有機會接手奉系。1928年6月3日,張作霖在北伐軍步步緊逼之下,選擇了退出京城,返回奉天而暫避北伐軍鋒芒。「只要打倒張作霖一個人,所謂奉天派的諸將,便會四散。」日本人之所以想要除掉張作霖,原因就在於當時張作霖不肯跟日本人合作,從而惹惱了日本人。而日本人之所以只能選擇暗殺這種方式,則是因為張作霖有所忌憚。
  • 東北王留下遺言,此人決不能放進東北,事實證明眼光確實長遠
    東北王張作霖的名聲四海之內都是有耳聞的。憑藉著過人的膽識和圓滑的為人處世,張作霖從一個東北綠林馬匪一步步成長到了東三省的統治者。而其對日軍的態度也充分體現了個人的民族主義和愛國情懷。因為數次戲耍日本人,導致日軍惱羞成怒。
  • 精於權謀的東北王張作霖,本想借力日本,卻險些被日本人「玩死」
    險被炸死 這些看法是和當時日本極力推行的「滿蒙獨立運動」緊密相關的。所謂「滿蒙獨立運動」,其實就是日本人推行的要把中國的領土割讓給日本的運動。日本妄想把內蒙東部和整個東北變成一個實體,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建立滿蒙王國,由日本託管。
  • 民國4大軍閥:東北王張作霖,西北王東南王西南王哪個實力更強?
    張作霖、馮玉祥、孫傳芳以及唐繼堯他們四個分別有哪些經歷,誰的實力更勝一籌呢?袁世凱掌握政權後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國內的局勢,在1916年袁世凱去世後,各地方的勢力紛紛開始出現,打破了之前穩定的局面,於是就開啟了軍閥割據的時代。首先是奉系的張作霖,說到張作霖東北王的稱號大家一定知道。
  • 民國四王:東北王是張作霖,那西北王、東南王、西南王分別是誰?
    民國時期,戰亂頻繁、民不聊生,在戰爭的催發下,各地也紛紛出現了不少的「領頭羊」,而被人們熟知的就是民國「四王」:東北王張作霖、西北王馮玉祥、東南王孫傳芳、西南王唐繼堯。這四位可是有著「土皇帝」之稱的四大軍閥,他們在民間的勢力和影響,有時候甚至超過了當時政府的影響力。
  • 如果張作霖沒有被炸死,對於東北百姓來說是福還是禍?
    和電視劇中刻畫的民族英雄形象有所不同,真正的張作霖並沒有那麼多愛國情懷,他統治下的東北也遠沒有人們傳唱得那麼好,如果皇姑屯爆炸事件中張作霖倖免於難,對於東北人而言只怕是禍患。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張作霖沒被炸死,對東北人來說是福還是禍?筆者認為,張作霖遠沒有世人想得那麼好,即便他沒被炸死,東北人民的生活也未必會更好。
  • 深挖張作霖大帥府! 梟雄野心多大? 東北王權謀多深? 小處見乾坤!
    張作霖自幼出身貧苦農家,參加過中日甲午戰爭,後投身綠林,勢力壯大,清政府無力徵剿,就將其招安。張作霖協助清廷剿滅杜立三等土匪勢力,後又消除蒙患,維護國家統一,逐步提升,先後擔任奉天督軍、東三省巡閱使等,號稱「東北王」,成為北洋軍奉系首領。成立東三省陸軍整理處 。與孫中山、段祺瑞及盧永祥結成同盟 。第二次直奉戰爭勝利後,張作霖打進北京,任陸海軍大元帥,代表中華民國行使統治權,成為國家最高統治者 。在位期間曾多次抵制日本人的拉攏,拒絕籤訂賣國條約。1928年因前線戰事不利,張作霖被迫返回東北。
  • 亂世梟雄張作霖——從獸醫到土匪再到東北王最後到北洋政府元首
    張作霖的一生便是一部傳奇,日後編入評書演義,也是很自然的事,這就決不是段祺瑞等人所能比擬的了。  二、東北王  張作霖在關外受朝廷招安的時候,朝廷已經日薄西山了。然而,作為一個出身綠林的人物,生當亂世並非壞事,此時他已擁有一支精銳的武裝,身經百戰,野心勃勃,對奉天乃至東北都有強烈的徵服欲望。  他要掃除的第一個障礙是革命黨人。
  • 張作霖是怎麼樣做到統一東北的?他有什麼特別的手腕?
    張作霖,字雨亭,1875年出生在奉天省的海城縣小窪村,也就是今天的遼寧省盤錦市大窪縣駕掌寺鄉馬家房村西小窪屯,字雨亭,小名叫老疙瘩,他喜歡別人叫他「張大帥」。張作霖統一東北後,號稱為「東北王」。1928年因為日本軍的偷襲而逝世。
  • 為何張作霖一死,張學良就提出東北易幟,換成了青天白日旗
    事實上東北易幟的舉動並不是投降,是促成全國統一的愛國舉動,而東北易幟原因也是複雜的,主要有以下幾點:一、老帥一死,東北控制權不穩,日本人虎視眈眈老帥張作霖一死,張學良就發現自己雖然名義上掌管著東北軍,但是東北軍部下楊宇霆等高層人物各懷心腹,本來大家跟著老帥一起當軍閥打天下,講實在一點就是要佔地盤的
  • 當年張作霖有多狠?曾命令全體士兵停止訓練,上街去殺日本人
    通常來說,有過這段經歷的軍閥要比其他人狠勁兒更足一些,張作霖就是一個典型代表。張作霖是北洋軍奉系首領,他的長子是被大家稱為「少帥」的張學良。以前不少人對國軍將領都有一些誤解,覺得他們都是懼怕日本人的,但實際上不是這樣。你知道被譽為「東北王」的張作霖到底有多狂、有多狠嗎?他曾經下令讓所有士兵停止訓練,給士兵放了一天假,上街殺日本人。
  • 張作霖在與日本人談判的條約上,寫下這樣一字,後令日本惱羞成怒
    張作霖(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字雨亭,漢族,奉天省海城縣駕掌寺鄉馬家房村西小窪屯(今遼寧省海城市)人。著名愛國將領張學良的父親。張作霖乳名老疙瘩,他喜歡別人叫他"張大帥"。張作霖自幼出身貧苦農家,參加過中日甲午戰爭,後投身綠林,勢力壯大,清政府無力徵剿,就將其招安。張作霖協助清廷剿滅杜立三等土匪勢力,後又消除蒙患,維護國家統一,逐步提升,先後擔任奉天督軍、東三省巡閱使等,號稱"東北王",成為北洋軍奉系首領。成立東三省陸軍整理處。與孫中山、段祺瑞及盧永祥結成同盟。
  • 東北王張作霖的結拜兄弟,投靠日本人當上「總理」,結局如何?
    「東北王」張作霖大家都聽說過吧?此人出身綠林,而那個年代流行結拜,尤其是綠林人士,為了方便行走江湖,都愛互相結拜。而張作霖又是一個情商極高的人,所以結拜兄弟也不少。說到張作霖的結拜兄弟,很多人都會想到遼西巨匪杜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