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徵程,「三農」怎麼幹⑤|抓住種子和耕地兩個要害

2021-01-09 澎湃新聞
新徵程,「三農」怎麼幹⑤|抓住種子和耕地兩個要害

2021-01-09 06: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原創 農民日報評論員 農民日報


如何保障糧食安全是農業農村工作的必答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保障糧食安全,關鍵在於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首先要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兩個要害問題,特別強調「要嚴防死守18億畝耕地紅線,採取長牙齒的硬措施,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要堅持農業科技自立自強,加快推進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這些精闢論斷、重大部署,是對糧食安全規律的深切把握,是對國情農情的深刻洞察,更是對我國糧食安全戰略的細化深化,為我們做好新發展階段穩糧保供工作指明了方向和路徑,必須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

牽牛要牽牛鼻子,工作做到點子上。只有切中要害,才能有的放矢。種子是農業的「晶片」,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抓住種子和耕地,就抓住了糧食安全的根本。回顧歷史,我國糧食產量的不斷飛躍,百姓餐桌的日漸豐盛,都離不開品種的更新換代;我國用佔世界9%的耕地養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得益於土地釋放的生產潛力。良種不僅承載著豐收的希望,更是奠定農業大國的基石;耕地作為一個國家最寶貴的戰略資源,關係著十幾億人吃飯大事,絕不能有任何閃失。

然而,我們也要看到,我國種業自主創新與發達國家還有一定差距,特別是核心技術創新不足,一些品種、領域和環節如果出現極端斷供情況,雖然不會「一卡就死」,但確實會影響農業發展速度、質量和效益。我國土地雖然不少,但戶均耕地規模僅相當於歐盟的1/40、美國的1/400,農業生產一直處於高投入、高產出狀態,導致耕地長期高強度、超負荷利用,人多地少、優質耕地少、耕地質量偏低,正成為耕地保護面臨的新挑戰。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好兒要好娘,好種多打糧」,數千年的耕作智慧和大國「三農」的實踐一再證明,糧食生產根本在耕地,出路在科技。這決定了我們抓住種子和耕地兩個要害,核心就是要穩面積、提單產、優產能。既要向耕地要糧,提高土地產出率,也要向科技要糧,提升農業生產率;既要做好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與建設,更要拿出攻破「卡脖子」技術的幹勁,堅決打贏種業翻身仗,把糧食「晶片」牢牢握在手中,確保中國糧主要用中國種。

抓要害,久久為功重根本。農業種質資源是種業原始創新的基礎,18億畝耕地是我們吃飯的家底,只有摸清家底,堅守紅線,才有生存發展的資本。要重點建好國家作物、畜禽和海洋漁業三大種質資源庫,為加快種業創新儲備戰略資源、打牢物質基礎;要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把有限的耕地資源優先用於糧食生產,堅決遏制亂佔耕地建房、植樹種草、挖湖造景等「非農化」行為,防止耕地「非糧化」。

抓要害,當務之急求創新。以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為特徵的新一輪農業科技革命已經呼嘯而至,種業自主創新刻不容緩。要加快啟動實施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培育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重大品種,攻克一批突破性關鍵核心技術,早日實現重要農產品種源自主可控;要把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提升耕地質量的重要抓手,不折不扣完成硬任務,推動向數量質量並重轉型,真正實現高質量建設、高效率管理、高水平利用。

抓要害,厚植根基謀長遠。種業基地是種子孕育的「搖籃」,是保證用種供應的核心,要以南繁矽谷建設為重點,打造集科研、生產、銷售、科技交流、成果轉化於一體的平臺,為服務全國農作物育種提供基礎保障;種地必先養地,耕地質量保護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要實施國家黑土地保護工程,通過優化農業生產布局,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等來養地提力,讓農田常用常新、常用常壯,穩步提高產能潛力。

過了一山再登一峰,跨過一溝再越一壑。面對資源約束日趨加緊、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的大趨勢,穩糧保供的要求只會越來越高,任務只會越來越重,我們要堅持真抓實幹、苦幹能幹、善幹巧幹,將工作再向前推進,守住一塊塊良田沃土,播撒一粒粒豐收良種,讓中國飯碗端得越來越穩。

來源:農民日報

原標題:《新徵程,「三農」怎麼幹⑤|抓住種子和耕地兩個要害》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唐仁健:解決種子問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近日,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在位於中國農業科學院的國家作物種質資源庫調研時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把解決好種子問題作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要害來抓,加強農業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加快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堅決打贏種業翻身仗,確保中國碗主要裝中國糧
  • 2020年「三農」十大新聞
    原創 農民日報 農民日報編者按: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在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我國「三農」領域取得了許多可喜成績
  • 中國日報網評:繪就鄉村振興壯美畫卷,高質量做好「三農」工作
    會議提出,務必充分認識新發展階段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這為新發展階段努力繪就鄉村振興壯美畫卷,高質量做好「三農」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和實踐路徑。
  • 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即是底線思維,更是戰略安排
    剛剛結束的經濟工作會確定的明年八項重點任務中指出要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再次強調,保障糧食安全,關鍵在於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種地種地,一個是種、一個是地,其根本自然就是種和地。種子問題主要涉及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實現增產。產量是確保糧食安全的關鍵,良種是產量影響重要因素。我國水稻和小麥種源能夠做到完全自給自足且有競爭力;玉米和大豆種子基本自給,但受育種及栽培等因素影響,單產與世界先進水平還有差距。
  • 新徵程,拾級而上加油幹
    在學深學透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深入研讀五中全會公報、《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基礎上,聯繫濟南發展形勢和工作實際去思考會發現:許多「濟南實踐」與五中全會精神契合相通,有的甚至是推動濟南未來加快崛起的重大機遇。未來五年,對濟南來說具有決定性意義,需要緊緊抓住、趁勢而上,擼起袖子加油幹!
  • 每日一詞∣種子和耕地問題 problems related to seeds and...
    12月18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了明年經濟領域重點任務,「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被列為其中之一。會議強調,要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加強種子庫建設,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更好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 穩住農業基本盤 築牢「三農」壓艙石
    當前背景下,如何理解「三農」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白軍飛:為廣大農民謀福利、謀幸福一直是中國共產黨的重要使命。農業是基本盤,「三農」是「壓艙石」。黨的十八大以來,更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這體現的正是中國共產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優良品質。
  • 如何理解鄉村振興戰略與新時代「三農」工作之間的關係?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期間,強調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扛穩糧食安全的重任,穩步提升糧食產能,全面壓實耕地保護責任,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堅決遏制各類違法亂佔耕地行為。如何理解和實施這一戰略?2019年第11期《求是》雜誌發表的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把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對此作出了深入闡釋。這篇重要文章是習近平總書記2018年9月21日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在這篇重要講話兩周年之際,讓我們一起重溫,進一步加深理解把握!
  • 守護感情,付出沒用,抓住男人的「要害」才是關鍵
    守護感情,付出沒用,抓住男人的「要害」才是關鍵。每個男人都有自己的「要害」,一旦被人拿捏在手中,就不敢輕舉妄動,只能聽話順從。你希望自己的愛情長久,光靠付出是沒有任何作用的,只有抓住了對方的「要害」,你才能成為感情的主宰,將他牢牢握在手中。
  • 2020貴州「三農」作戰圖丨2020年實現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全面...
    要實現這「兩個目標」,貴州必須牢牢把握消除貧困這個矢志不渝的奮鬥目標,萬眾一心加油幹,越是艱險越向前,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要實現這「兩個目標」,貴州必須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農」領域的硬任務,集中資源、強化保障、精準施策,繼續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貴澳農旅產業示範園大數據與農業經濟深度融合。
  • 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成為明年中國經濟八大重點任務之一
    12月21日,「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成為明年中國經濟八大重點任務之一。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南方洪澇、東北颱風、草地貪夜蛾等影響,國家糧食安全話題已被屢屢提及。會議提出,「保障糧食安全,關鍵在於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
  • 「田基」高標準 「三農」高質量
    「高標準農田建設怎麼組成?如何組織?」站在田頭,他頻頻發問,對南通高標準農田建設等工作予以肯定。在兩天後召開的全省扶貧開發會議上,他指出,高標準農田建設,壯大發展了集體經濟,切實增加了農民收入,南通做法值得總結推廣。 「時窮節乃現,一一垂丹青。」滄海橫流,南通農業「基本面」、三農「壓艙石」彰顯本色。
  • 新跨越、新徵程!熱烈慶祝山西雲州農村商業銀行掛牌開業!
    十裡坪鄉山重重,桑乾河水碧悠悠。六十年堅守農村,六十年執著前行,迎來了由「雲州農信」到「雲州農商」的華麗轉身和破繭蝶變,嶄新的山西雲州農商銀行像一艘巨輪在這片古老而生機盎然的土地上傲然奮進。5月22日上午,山西雲州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掛牌開業,標誌著雲州區聯社歷經不到一年時間艱苦卓絕的努力,圓滿完成了銀行化改革,邁出了新步伐、實現了新突破、取得了新成果,成功實現了破繭蛻變和華麗轉身。
  • 陳愛林赴君山區調研農業種子工作
    12月18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明年要重點「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打一場種業翻身仗」。圍繞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於農業的重點任務,12月21日下午,市委副書記陳愛林赴君山區專題調研農業種子工作。君山區、市農業農村局負責人陪同。
  • 「薦讀」如何理解鄉村振興戰略與新時代「三農」工作之間的關係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期間,強調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扛穩糧食安全的重任,穩步提升糧食產能,全面壓實耕地保護責任,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堅決遏制各類違法亂佔耕地行為。如何理解和實施這一戰略?2019年第11期《求是》雜誌發表的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把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對此作出了深入闡釋。這篇重要文章是習近平總書記2018年9月21日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在這篇重要講話兩周年之際,讓我們一起重溫,進一步加深理解把握。
  • 農村老俗話:女人當家驢耕地,母雞打鳴不吉利,真的是這樣嗎?
    農村老俗話說「女人當家驢耕地,母雞打鳴不吉利」是在說什麼?這句農村老俗話,是說家庭得到厄運,家裡衰落了,只有女人當家,女人幹男人幹的農活,家境敗落變差了,日子走到山窮水盡,生活幾乎沒有著落的地步。現在則不同了,社會制度改變了家庭男女權利關係,男人和女人具有同等的社會權利和家庭權利。現在,農村家庭不管男人當家,女人當家都行,一般當家人,取決於誰的能力強大,誰強大就誰當家,家庭成員的日子就越過越好。
  • 「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前進」新徵程,拾級而上加油幹...
    在學深學透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深入研讀五中全會公報、《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基礎上,聯繫濟南發展形勢和工作實際去思考會發現:許多「濟南實踐」與五中全會精神契合相通,有的甚至是推動濟南未來加快崛起的重大機遇。未來五年,對濟南來說具有決定性意義,需要緊緊抓住、趁勢而上,擼起袖子加油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