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臥床休息多久算過度?教你從0開始的運動康復法

2020-08-20 Mae子木

數十年來,臥床休息被認為是急性腰痛患者的標準治療方法。即便是現在,也有不少人更喜歡臥床休息而非運動。

不過,近年來,對於腰椎間盤突出的康復治療,國內外醫學界主流認為:

臥床休息時間過長容易帶來更多負面影響,更加提倡在可忍受範圍內適量運動。

所以。我們今天來聊聊:

  1. 臥床休息多久算太多了?
  2. 如何從零開始運動康復?

臥床休息多久算太多了?

確實,在一些情況下,尤其是急性腰部疼痛時,臥床休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過減輕腰椎壓力緩解疼痛。

但是,從長遠的角度來看,臥床休息不見得會比適量運動要更好。

有研究發現,在緩解腰部疼痛與改善身體功能上,臥床休息3天和臥床休息7天的效果是相似的。


也有研究發現,相對於維持一定程度的活動,臥床休息疼痛程度更高,功能恢復更差。

並且,長期臥床休息更容易延長整個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康復進度。

(1)肌肉力量下降,導致腰椎壓力增加

沒有主動收縮的肌肉,每周大約會損失10%-15%的力量。

也就是說,臥床休息的時間越長,肌肉力量下降的越多。

要知道,強壯的腰部肌肉可以減輕腰椎負擔。當腰部肌肉力量下降時,我們在活動時,腰椎受到的壓力會更多,也更容易受傷,或者症狀反覆。

(2)椎間盤體積增加,更容易刺激神經

椎間盤內含有大量水分,在不受壓力的情況(臥床平躺)下,會吸收周圍的液體,體積會慢慢增加。

如此,在臥床期間,我們可能不會受到很多影響。但是,在結束臥床起身活動時(尤其是彎腰的活動),我們更容易刺激到神經,加重症狀。

以上是長期臥床休息常見的2個影響。除此之外,它還會對人體的其他系統造成影響,例如便秘。

說到這裡,既然臥床3天與7天的效果是相似的,且臥床時間越長負面影響越多,為什麼我們不選擇更少的時間臥床呢?

所以,上述關於「臥床休息多久算太多了」的問題,答案是:

如果臥床半天已經能夠緩解部分疼痛,讓自己可以在可承受範圍內適量運動了,那麼繼續臥床1天的時間算太多了。

再誇張一點,如果臥床1小時後自己已經可以進行一些運動,那麼臥床休息1小時以外的時間也可以算太多了。

(注意,如果是正在等待手術,除了腰突外還伴有脊柱不穩定的朋友,請經過主治醫生允許後再結束臥床。)

既然看到這裡了,順手點擊「右側」,關注一下吧。

如何從零開始運動康復?

這裡的從零開始,是指剛剛結束臥床,疼痛有所緩解,可以開始適量運動的朋友。

此時開始運動康復,通常是從低強度運動開始,逐步強化肌肉力量,增加腰椎穩定性。

比方說:

強化腰椎深層肌肉「多裂肌」的運動

動作要點:

  1. 雙膝跪地,雙手撐地;
  2. 保持腰部穩定直立,緩慢把左手右腿抬起,並向兩邊伸直(如圖);
  3. 返回原位,換右手左腿重複動作;
  4. 一天30次,可分3組進行。

強化臀部肌肉的運動

動作要點:

  1. 側臥屈膝90度,大腿與身體大約45度;
  2. 保持骨盆不要前後搖晃,緩慢打開上側膝蓋,像貝殼一樣(如圖);
  3. 可緩慢連續進行10-15次,一天3組。
  4. 若出現不適,可減少次數,或者暫時停止該動作。

小幅度帶動腰椎活動的骨盆運動

動作要點:

  • 仰臥屈膝,控制骨盆向頭部方向旋轉,讓腰部貼緊床面;
  • 保持10秒,返回原位;
  • 一天30次,可分3組進行。

如果症狀延伸到小腿後面,平時小腿肌肉也比較緊張,還可以適當加入一些溫和的放鬆運動。


動作要點:

  1. 站立位,一腿在前,一腿在後,雙腳腳尖正對前方;
  2. 保持後側腿膝蓋伸直,身體前傾且屈前側膝蓋(若有前交叉韌帶損傷,屈膝時膝蓋不要超過腳尖);
  3. 後側小腿有拉伸感即可,保持10-30秒;
  4. 注意:後側腳後跟不要離開地面。
  5. 若有症狀加重,可減少拉伸時間與次數,或暫停該動作。

以上運動需在疼痛可忍受範圍內進行,若運動後疼痛加重,需要酌情減少。

總結

臥床休息太久不是一件好事。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感受減少臥床休息時間,儘早回歸適度的正常活動。

關於腰椎間盤突出症的運動康復,不宜過早開始進行高強度的腰椎運動(如平板支撐、小飛燕),應當在自己可忍受範圍內開始低強度運動,並逐步增加難度。

有條件的話,最好與康復治療師溝通,定製針對的運動康複方案。

如果覺得對自己有用,記得關注、收藏、轉發一下吧~

參考文獻:

【1】Szpalski M, Hayez J P. How many days of bed rest for acute low back pain? Objective assessment of trunk function[J]. European Spine Journal, 1992, 1(1): 29-31.

【2】周謀望, 嶽壽偉, 何成奇, 等.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康復治療」 中國專家共識[J]. 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2017, 32(2).

【3】Belavý D L, Armbrecht G, Richardson C A, et al. Muscle atrophy and changes in spinal morphology: is the lumbar spine vulnerable after prolonged bed-rest?[J]. Spine, 2011, 36(2): 137-145.

相關焦點

  • 腰椎間盤突出,臥床休息多久算太多了?如何從零開始運動康復?
    數十年來,臥床休息被認為是急性腰痛患者的標準治療方法。即便是現在,也有不少人更喜歡臥床休息而非運動。不過,近年來,對於腰椎間盤突出的康復治療,國內外醫學界主流認為:臥床休息時間過長容易帶來更多負面影響,更加提倡在可忍受範圍內適量運動。
  •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康復治療
    新華科普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康復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是骨科常見的疾病之一,主要是由於腰椎間盤各部分(髓核、纖維環及軟骨),存在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後,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2)下肢放射痛。從腰部或臀部開始放射到小腿或足跟。(3)間歇性跛行。
  • 再見,腰椎間盤突出!這些康復治療方法練起來
    所謂腰椎間盤就是相鄰腰椎的椎骨之間富有彈性的盤狀軟墊,它既能承受壓力、又能緩衝震蕩。而腰椎間盤突出,指的就是這個盤狀軟墊,被相鄰的腰椎椎骨過度地擠壓變形,而形成局部外突的狀態,我們稱這一狀態叫作腰椎間盤突出。突出來的椎間盤壓迫了相應位置的神經根,或繼發無菌性炎症,則可引發腰部活動受限、由腰部至下肢向下串著的刺痛或麻木感,嚴重者可出現大小便失控及雙下肢癱瘓等一系列症狀。
  • 骨科醫生:腰椎間盤突出症術後的 5 點康復建議,你一定要知道!
    作者:王南翔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俗話說:「得病如山倒,去病如抽絲」,病不是一天兩天得的,也就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好的,對於腰椎間盤突出症也是一樣,手術以後並不代表就沒有後顧之憂了,但是成功地完成了手術,也就完成了治療的絕大部分,剩下的就要靠術後科學的康復鍛鍊。
  • 腰椎間盤突出康復的注意事項都有哪些?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發病原因是因腰椎間盤(由髓核、纖維環及軟骨板組成)的退變,同時纖維環部分或全部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壓迫神經根、馬尾神經所引起的一種症候群,也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脊柱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現為腰疼、坐骨神經痛、下肢麻木及馬尾症候群等症狀。
  • 腰椎間盤突出痛苦不堪,還能鍛鍊身體嗎?
    腰間盤突出90%以上保守治療是可以康復的,真正需要做手術的只有10%,不要過度擔心。 三、日常保養 1、多躺 臥床休息是腰椎間盤突出最基本的治療方式。臥床休息時,腰椎間盤才是放鬆的狀態,平躺還可以減少神經炎性物質,促進毒素吸收、有利於炎症消退和恢復,同時,也可以防止神經根粘連的發生。
  • 運動不如臥床靜養,你被這種觀念忽悠了多久?後附踝扭傷康復過程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定期更新健康知識,讓你少走彎路喲!你真的認為這種想法是對的嗎?休息是最好的康復,如果不休息,只會讓你的損傷越來越重,甚至造成不可逆的影響?損傷就需要臥床靜養休息,儘量少或者禁止下地活動?臥床三個月,疼痛遠離我,還能再浪幾十年?你被這些觀念忽悠了多久了?
  • 腰椎間盤突出的3個常見表現,第一個可能你也有!
    腰椎間盤突出是一種越來越年輕化的高發性疾病,有的人經常覺得腰痛,以為休息好就沒事了。但長期反覆的腰痛,通過合理休息也不能緩解的情況,那就要注意了。在腰椎間盤突出的臨床表現中,腰痛屬於首當其衝的一種,隨著病情的發展,同時也會出現其他症狀。腰椎間盤突出的常見症狀有哪些?接下來讓我們慢慢對這病情逐一解鎖。
  • 腰椎間盤突出患者應該注意睡姿 適當運動
    近日,蓬萊市人民醫院專家提醒市民,要注意合理睡姿,重視日常保健和適當運動。  蓬萊市人民醫院專家介紹,合理科學的臥姿應儘量使腰部保持自然的生理弧度,仰臥位可以使腰椎間盤突出患者的肌肉放鬆並使腰椎間隙壓力明顯降低,減輕腰部肌肉及坐骨神經張力,這種臥姿對患有腰椎間盤突出或坐骨神經痛的病人患者最合適,若側臥位應將雙髖雙膝關節屈曲起來。
  • 【醫療科普】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保守治療方法
    一、臥床休息臥床休息一直被認為是腰椎間盤突出症保守治療的重要方法。但2019年《The Spine Journal》發布的一篇基於循證醫學證據的系統回顧文章《Nonsurgical treatments for patients with radicular pain from lumbosacral disc herniation》(以下簡稱回顧文章)指出,儘管臥床休息在急性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疼痛時容易被採用,但臥床休息無助於提高療效,還延遲了重返工作和正常生活
  • 腰椎間盤突出症,一輩子都不能跑步、打籃球?還有救嗎?
    沒必要對腰椎間盤突出症太過悲觀。若你能很好地「管理」它,大部分的腰椎間盤突出症狀會得到改善。而且,在很多情況下,科學運動反而會對椎間盤有積極作用。現在,我們來了解2個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知識。為什麼運動有利於腰椎間盤突出症恢復?怎麼判斷是否能夠開始進行喜歡的運動?為什麼運動有利於腰椎間盤突出症恢復?
  • 腰椎間盤突出恢復期,還能不能愉快的運動了?
    以下情況,不建議運動哦~其實,腰突的康復程度決定了可以選擇的運動項目 剛確診腰突的急性期,疼痛劇烈,不建議做任何運動。絕對臥床休息5天左右,硬板床最好,翻身要整體翻,不能像扭麻花一樣。瑜伽瑜伽運動中有許多拉伸動作是對腰突康復有利的,但是有一個動作千萬不能做,就是下犬式。
  • 腰椎間盤突出怎麼辦?做好這6點勝過跑醫院,最好的醫生是自己
    也好有備無患腰椎間盤突出發生的原因腰椎間盤突出發生的原因很多,包括基因、外傷、激素等,當然,最常見的就是老年人的椎間盤因長期負重後引起的退變性腰椎間盤突出。也就是說:原因就是椎間盤退化以及負重增加。椎間盤突出症保守治療法1、注意休息在保守治療期間,患者要儘量減少導致腰痛的動作,適當的休息,避免對於腰椎的過度使用,避免長時間的行走, 晚上睡覺時可以在下肢墊一個小墊子減少對於神經根的刺激也可以側臥,但是儘量不要俯臥,有可能導致疼痛的加重
  • 腰椎間盤突出術後復發原因是這些,專家教你保護腰椎
    劉海春表示,從腰椎間盤突出症的高發人群看,主要以中老年人多見。但是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患上腰椎間盤突出。劉海春表示,行保守治療或者微創手術後,突出的椎間盤迴縮,意味著神經根受壓迫減輕,但椎間盤突出仍然存在,「但現在手術方式大部分效果都不錯,基本上能夠達到治癒的程度。」 適度進行遊泳等鍛鍊有助於康復 有不少年輕人因為外傷等原因腰椎間盤突出,整個人就很悲觀,認為這輩子要告別運動了。
  • 蛙泳較適合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康復訓練
    呂海表示,很多鍛鍊方法如蛙泳、小燕飛、吊單槓等運動項目,對肌肉鍛鍊有一定效果,但適用情況不盡相同,需要結合自身實際甄別取捨。    鑑偏方    蛙泳適合腰椎間盤突出患者訓練    鑑定:正確    眾多的體育運動項目中,蛙泳運動較為適合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是一種效果不錯的腰椎間盤突出症的鍛鍊方法。
  • 腰椎間盤突出症,不做手術能治好嗎?
    專家表示: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不是必須手術治療的,手術也有指徵。腰椎間盤突出,按其程度不同,分為膨出、突出和脫出三種類型。腰椎間盤膨出、突出、脫出如不傷及脊髓、神經根和大血管,臨床上一般無症狀,處於代償狀態,不需處理(只需指導患者重視預防而不需治療)。椎間盤突出加重達到失代償狀態,引起腰腿痛症狀時才需治療。
  • 如果腰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腿疼怎麼治?概述腰椎間盤突出怎麼治療
    與腰椎間盤突出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那麼腰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腿疼怎麼治療?腰椎間盤突出怎麼治療?腰椎間盤突出是青壯年男性中常見的腰痛病。在生活中,鍛鍊中,運動身體時必須使用脊柱和腰,所以會經常過度使用椎間盤,導致椎間盤老化現象很早發生,通常20歲時椎間盤就已經開始老化了。20-40歲的年輕男性與高齡者相比更易患腰椎間盤突出。
  • 淺談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自我療法及腰椎間盤突出注意事項
    據說,有一種悲傷表現為事業不突出,成績不突出,但是腰間盤突出。在敘述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自我療法和了解腰椎間盤突出注意事項之前,我們需要提前知道一個概念。那就是椎間盤的生理結構和腰椎間盤突出與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區別。腰椎脊柱的下部由5個椎體構成,椎體和椎體之間是椎間盤,椎間盤具有緩和運動對腰椎的衝擊的作用。
  • 【體育保健康復專委會】腰椎間盤突出的運動與康復
    【體育保健康復專委會】腰椎間盤突出的運動與康復 2020-10-25 14: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開展分期康復護理的療效
    摘 要:目的 探析對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開展分期康復護理幹預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於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600例腰椎間盤手術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00例。對照組實施常規內科護理措施,觀察組在此基礎之上開展分期康復護理,包括心理疏導、腰椎牽引、分期康復運動、出院指導等,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後的VAS評分水平、生活質量。結果 觀察組在不同階段的VAS評分水平、生活質量評估水平均優於對照組,差異均具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腰間盤突出症患者開展分期康復護理可顯著減輕患者疼痛,促進患者康復,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