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學的考卷中,經常會用判斷題考一考學生對數學概念的掌握。
下面這道判斷題,是小學四年級到五年級的必考題,簡直是百考不厭,而且年年考,年年錯誤率不低。這是一道怎樣的題呢?
大家看選擇題的第二個小題,這道題是對還是錯呢?
如果課堂老師沒有強調,很多孩子認為這句話就是上課學到的,沒有問題。
但仔細分析分析,這句話表達的有錯,錯在哪裡?「小數點後面」不對,應該是「小數末尾」。正確的表達是「在小數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比如說3.2這個小數,如果按選擇題的要求,那就是在小數點後面添0,小數變成了3.02,小數的大小變了;正確的應該是在小數末尾,也就是2的後面添0,變成3.20,小數大小沒變。
還有這樣一道概念判斷題,全班大部分孩子做錯了,家長也百思不得其解,這句話到底錯在哪裡?
「有一組對邊互相平行的四邊形是梯形」,孩子們認為這句話是正確的,打了對勾,但老師打了個大大的叉。
很多孩子覺得沒問題呀,梯形就是一組對邊平行,像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都是兩組對邊平行。回家給家長看後,家長也覺得這句話是對的,會不會是老師判錯了呢?
我們先來看一看數學書上對梯形的概念是怎麼定義的。
書上這樣定義梯形: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是梯形。
我們發現判斷題中給出的概念和書上的概念只有一字之差,少一個「只」字。
那麼,少這一個字表達的意思就和原來不一樣了嗎?怎麼理解呢?
老師這樣解釋,這道題不難理解。有一組對邊平行,不能判斷另一組對邊平行不平行,可能是平行四邊形,「有一組」不代表「只有一組」。有「只」字的話,就能確定一定是一組對邊平行,另一組對邊不平行。
所以「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是梯形」,這道題是錯的。
對於這個題,大家還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方評論。
對於梯形的概念,試卷上還有這樣一種判斷題。
題上的表達和概念有出入,一個是「圖形」,一個是「四邊形」。
這個判斷題看起來就沒有上面那個糾結了。
梯形一定是四邊形,此題沒有強調是什麼圖形,可能是其他多邊形,這個判斷題是錯的。
由此可見,數學概念的陷阱讓人防不勝防呀。
數學概念都非常嚴謹。不同的老師教學方法不一樣,可能老師更注重於解題的方法,概念方面沒有讓孩子們仔細領會。
我們知道數學考試百分之九十八以上考的內容都是解題的思路和做法,對於概念這一部分,考的內容比較少,孩子在學習中容易忽視,使大部分孩子對於概念是模糊的,一碰到有關概念的題,特別是判斷題,就模糊不清,容易出錯。所以在平時的學習中需要加強孩子對概念的學習。
家長們平時輔導孩子做題時,有時也很糾結,這位網友就被糾結的家長們問了這樣一道題。
圖片中,「任何一個梯形都能切成兩個等高三角形」,這句話網友說是對的。但家長們不這麼認為,他們糾結於「任何」,總能找出各種各樣的梯形。
不管梯形什麼形狀,總而言之是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
對於這個問題,大家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評論。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