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力成本生死攸關,如何抓住疫情下用工變革機遇? | 愛分析訪談

2020-12-16 騰訊網

點擊播放 GIF 0.3M

調研 | 韓咲 馮偉

撰寫 | 王璐

市場陣痛蘊含變革機遇,疫情之下勞動力市場短期內供需失衡,人力成本制約企業生存,企業去粗取精分化加速。疫情成為靈活用工向企業、行業間拓展的催化劑,勞動力管理SaaS行業也迎來需求增長、分化整合的機遇。時不我待,如何駐景揮戈打磨產品優化服務,成為企業未來發展的關鍵。蓋雅工場提前洞察到行業趨勢,未雨綢繆排兵布陣,並以疫情為契機推進產品功能、服務方式的完善,一方面專注垂直縱深發展,另一方面通過外延併購擴展場景,鞏固領軍地位。

人力成本普遍佔據餐飲等服務業營收20%-30%,在疫情硝煙中,儘管有老鄉雞董事長束從軒手撕員工聯名信引發一片好評,對於眾多餐飲連鎖等勞動密集型企業而言,人力成本已成為生存掣肘。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開數據,我國9億勞動人口中藍領約4億人,其中服務業藍領約1.2億,製造業藍領約1億。隨著產業結構變化,勞動力成本攀升,劉易斯拐點到來,龐大藍領勞動力人口的高效管理,既關乎社會穩定,也是勞動密集型企業降本增效的關鍵一環。

疫情之下,勞動力需求和供給均有下降,但在行業、企業、地域間呈現出結構性不匹配。大量企業業務停滯、復工延遲,人員過剩;訂單加速向龍頭聚攏,OMO模式受益,遠程辦公興起,部分企業用工荒、招工難,孕育了大量靈活用工需求,也必將加速勞動力市場變革。

靈活用工按下快進鍵,勞動力市場加速變革

2018 年美國、日本及歐盟國家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靈活用工滲透率分別為10%、4%和 3%,而中國的滲透率不足 1%,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靈活用工尚有較大提升空間。

需求帶來僱傭觀念轉變,助推靈活用工爆發。2月3日,盒馬宣布 「雲海餚和青年餐廳多地近500名員工將經面試、培訓、體檢、確認勞務合同後,分別入駐盒馬門店,參與打包、分揀、上架、餐飲等工作。」一時間,共享員工概念火爆,其本質是解決短期內勞動力市場結構性不均衡的靈活用工方案。

面對社會變化,政策釋放積極信號鼓勵靈活用工。2月7日,人社部等四部委聯合發布意見提出「鼓勵企業靈活安排工作時間,鼓勵符合規定的復工企業實施靈活用工措施,「靈活用工」一詞首次寫入人社部文件。

由於人力生產要素涉及法律關係、結算、隱私、匹配等諸多問題,距離勞動力要素充分流動、人力資本社會化供給尚有較大空間,疫情加速了這一趨勢,蘊含大量服務變革的機遇。

藍領勞動力具有自身的特點,社會保障相對匱乏、流動率相對較高,也更易標籤化。以蓋雅工場為代表的勞動力管理SaaS助力企業精益管理控制成本,提升勞動力效率,提高員工滿意度、敬業度,規避用工風險,在當下愈發重要。

十年磨一劍,提供勞動力全流程解決方案

蓋雅工場成立於2009年,十年磨一劍專注勞動力管理,提供全流程勞動力管理解決方案,服務超過1500家中大型企業、450萬員工。通過智能排班雲、自動考勤雲、銷售績效雲、精益工時雲、智能分析雲產品,公司對勞動力管理的計劃(Plan)、執行(Do)、績效(Check)和分析改善(Act)的各個環節實現了全面覆蓋。

公司通過外延併購進行場景延展,繼2018年收購本地化考勤軟體易勤之後,於近期完成對新三板公司藍燈數據(股票代碼:834048)旗下全資子公司上海藍燈人力資源有限公司增資控股(現金出資1020萬元,持股51%)。藍燈人力在高端酒店行業人力資本管理軟體和靈活用工服務上佔據半壁江山,收購將進一步擴大蓋雅工場行業、場景覆蓋,也有利於拓展基於靈活就業模式的勞動力管理方案。

基於對藍領勞動力場景長期深耕的深刻理解,蓋雅工場提前洞察到靈活用工是大勢所趨,於2019年初發布靈活用工解決方案生態鏈平臺蓋雅利事,連結人力外包、薪資外包服務和企業客戶,致力於「將合適的人、在合適的時間、地點,通過合適的用工方式,放在合適的崗位」,選擇相對容易實現的企業內勞動力靈活分配場景作為起點,目前已基本打磨成熟。基於疫情期間勞動力市場變化,蓋雅工場及時推進產品場景向企業間、行業間拓展。

同時,基於遠程交付對服務客戶效率提升積極作用的研判,近年來蓋雅工場致力於推進該模式。在遠程辦公被動盛行的當下,得以持續實時服務用戶,進一步彰顯了自身優勢。

近期,愛分析對蓋雅工場聯合創始人兼CEO章新波進行了訪談,針對疫情對勞動力管理SaaS領域的影響,以及蓋雅工場服務客戶應對疫情的產品、策略和未來規划進行了深度交流,現將專訪精選內容分享如下。

下遊去蕪存菁,勞動力管理SaaS需求擴張

愛分析:疫情對於客戶整體影響如何,下遊哪些行業需求波動較大?

章新波:疫情加速中大型企業與小微企業的分化。蓋雅工場客戶主要為中大型企業,其中生產製造業約佔40%-50%,連鎖零售及其他現代服務業佔40%-50%,其餘主要為政企單位。餐飲和旅遊、酒店行業整體受疫情衝擊相對較大,但中大型客戶如藍蛙、老鄉雞、呷哺呷哺抗風險能力較強,目前基本沒有受到毀滅性打擊,疫情主要對其第一季度業績產生影響,短期內需要一定程度上克服困難,長期看好的態度不變。小微企業在疫情中受到毀滅性打擊,蓋雅目前這部分客戶比例不大。

愛分析:對於勞動力管理SaaS行業格局及整體服務模式影響如何?

章新波:從過往疫情來看,對行業格局影響有長短期之分。短期內SaaS籤單銷售產生一定影響,新增客戶訂單延遲;長期將加速企業服務需求井噴,但企業服務行業有自身的發展規律,不會一飛沖天,需要長期服務量的積累和能力積澱。

同時,疫情催生大量創新機會,03年非典正是大量的HR軟體公司從CS系統向BS系統產品升級換代優化的關鍵時間;期間部分產品的產能釋放出來,能夠耐心打磨產品、優化服務。產品需求上,由於不同區域、行業、企業復工節奏差異,疫情催生企業間靈活用工需求。服務模式上,疫情催生遠程辦公的風口,也助推客戶提升遠程交付的接受度。

在勞動力細分賽道,尤其是大客戶領域,蓋雅工場是唯一以SaaS模式服務大多數用戶的企業,疫情之下該模式管理服務及交付能力凸顯了優勢,也促進蓋雅自身遠程交付能力提升和產品創新。

蓄力創新打磨產品,延展靈活用工邊界

愛分析:針對疫情在服務解決方案及運營模式上如何調整創新?

章新波:在系統功能上,蓋雅工場及時增加、調整模塊選項。例如在考勤打卡方面,在業內第一時間推出微健康申報的方式,我們整合海康、大華等硬體集成商,通過人臉識別等方式自動錄入體溫,同時自動確認其GPS定位變化;系統新增居家防護假,匹配各地政策規定的復工時間,便於薪資結算。同時公司組織內外部專家顧問團,隨時為客戶在勞動法規政策方面答疑解惑。

在交付方式上,蓋雅工場近年來推動大客戶採用遠程運營策略,推出體系化、標準化的遠程交付產品,將以疫情為契機重點推進。

愛分析:在靈活用工方面如何切入?

章新波:靈活用工本身是客觀存在的成熟需求,有外包、零工、兼職等傳統模式;對於蓋雅這類科技公司,主要問題在於如何提升其效率。

公司去年初制定了蓋雅利事靈活用工共享平臺策略,勞動力可根據技能要求、資質認證、意願匹配、時間可用性等要素標籤化,但由於涉及人的匹配、歸屬、結算、數據等問題,企業內部的人力共享相對容易落地。例如連鎖咖啡廳的店員靈活分配、物流產線間的匹配,目前在這些場景蓋雅利事已經是較為成熟的應用。

疫情加速靈活用工場景向企業、行業間拓展,線下需求催生線上創新。我們年後第一時間對所有客戶做了摸底,部分製造業企業由於訂單向龍頭聚攏,加劇供不應求的狀態,人員需求激增但招聘困難;另一部分企業業務暫停延緩,需要進行小部分裁員,尤其是一些外包員工;在兩部分客戶中進行人員撮合有利於降低雙方成本。目前蓋雅在客戶中進行業務試水,並將線下撮合向線上遷移。

愛分析:如何獲取所需的人力資源數據?

章新波:蓋雅工場不是數據的產生方,也不是數據的擁有方,是需要得到企業、員工授權確認的平臺機制。目前蓋雅90%是公有雲,10%國有企業等客戶是私有雲。授權比例取決於能為客戶提供什麼,是一個服務、合作的過程。

愛分析:如何理解蓋雅工場的數據化策略?

章新波:一般理解認為,我要用藍領或者C端員工數據賣保險、理財、貸款等,在我看來這是淺層次場景,真正要掌握的是數據驅動業務運營的核心能力。這裡的數據涉及幾方面,一是員工的數據,包括員工的技能水平、狀態喜好、用工合規風險等;二是企業自身的業務經營數據;三是競爭對手的市場動態數據;四是社會數據,例如天氣變化、交通狀態對客流影響等。過去企業服務是相互孤立的工具,未來將成為一個全聯動的系統服務。隨著數據量越來越大、分析、預測能力也越來越強,產生企業甚至行業的數據模型。

在勞動力方面,當前勞動力的選用預留、優化配置主要是經驗驅動;未來將由數據驅動勞動力與業務的連結,例如新店的開業、在什麼時間點需要多少員工、畫像如何。

要實現這步,需要先把人和業務搬到線上,再通過SaaS公司越來越多的連接合作,彼此間數據打通匹配,蓋雅工場將沉澱大量勞動者數據、業務數據、行業數據,部分數據得到授權做脫敏,形成能力積澱。目前我們的數據系統覆蓋約450萬人,不久的將來會到1000萬,再到2000萬,此時將能進行部分趨勢預測,給予行業、公司大量建議。

內生發展堅持專而精,外延併購進行場景融合

愛分析:近期是否計劃增加其他的產品功能?

章新波:未來可能推進員工敬業度提升的產品。藍領員工能力水平評價較為困難,而提升員工敬業度、滿意度需要員工被更公平公正評價;目前對此已經做了一些關鍵的內容,將加載到此後的產品中。

愛分析:收購本地化部署考勤的易勤後,目前與蓋雅工場場景融合滲透如何?

章新波:融合程度較好,易勤目前在國營企業體系外的部分業務已經進入蓋雅工場的雲平臺,在移動端也做了統一的整合,前臺統一採用蓋雅工場的平臺,後端有易勤的結算平臺。我們針對中小企業的複雜考勤需求,推出易勤雲標準版,提供45天的免費適用,目前來看中小企業需求頗大。對於易勤、藍燈等企業的併購整合有利於形成全方位的市場覆蓋。

愛分析:未來在地域策略上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如何布局?

章新波:蓋雅工場從2015年起進入東南亞市場,去年還延展到摩納哥,涉獵24個國家和地區,但在發展策略上依然以國內市場為主。

愛分析:未來是否計劃向上拓展做企業內部人才管理,整體產品功能規劃怎樣?

章新波:目前我們的策略還是比較堅定地與人才管理公司進行連接協作,堅持垂直深挖,做專而精,而非大而全。我們與SAP也有許多共同客戶,各自項目模塊相對獨立。我們的能力是跨行業、跨規模、跨地域的,但產品功能垂直,不會做定製化。

中國大企業的信息化程度本身相對較高,5-10年前已經開始採用國外的業務系統,如今要進行全面的數位化改造,可能找不到適合自身業務模式的成熟全面解決方案,因而部分客戶開始自己成立數位化部門開發應用,比如人力資源領域較強的平安智慧人事系統HR-X。客戶自身的數位化能力不斷加強,自己做整體架構規劃,但不能所有的事情都親歷親為,專業的事情還是要交給專業公司,形成組合拳,後續客戶也會推動不同模塊數據打通。

2B軟體創新來自於客戶業務的創新和需求演進,大客戶價值需求點一般難以改變,大客戶中存在大量創新機會,但也需要注意辨別,在不斷萃取的同時守好邊界。專注造就專業。

愛分析·報告

愛分析·榜單

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用工創新與組織變革下的企業自救
    來源:經濟觀察網原標題:用工創新與組織變革下的企業自救經濟觀察報 魏浩徵/文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2020年的春節與節後的「開工」變得尤為不同。疫情距離結束還有一段時間,企業如何生存下去,已經成為焦點問題。2月2日,蘇州率先出臺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十條政策;上海、廣東、北京等地相繼跟進中小企業扶持政策。社保怎麼緩交,企業如何爭取並落實這些政策成為新一輪的問題。2月3日,我們共同參與歷史上第一次全國「早高峰」,幾乎所有這天復工的企業同時在線雲辦公。如何面對全員在家辦公模式帶來的新挑戰,又是一個新問題。
  • 新經濟下用工變革與企業服務趨勢,訂個活靈活用工為企業發展護航
    ,在十年企服的崛起與加速中,遠見企服賽道的新機遇。01新經濟下用工變革與企業服務趨勢本次大會,從用工的視角分享了對新經濟下企業服務如何認識市場,把握機遇的理解。另外,新經濟下用工形態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伴隨著共享經濟的到來,傳統人力資源服務模式逐漸被變革,新型的創新用工模式—靈活用工,成為共享經濟催生下的產物。▲靈活用工趨勢上漲通過靈活用工,企業可以減輕用工壓力,降低企業成本。
  • 中國靈活用工發展藍皮書(2021):降成本是企業採用靈活用工主要動機
    而隨著當前數位化技術的發展和新經濟的崛起,企業的生產可能越來越傾向於由市場需求端直接發起,企業的業務往往變動較大,組織對勞動力資源的配置也越來越多地從以崗位為中心向以工作任務為中心轉變,為響應業務快速變動,靈活用工是必然選項。
  • 不確定性新常態下 盒馬、宇鑫物流、滴滴都採用的「靈活用工」了解...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人生的生活方式,傳統行業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外賣、直播、在線教育等新經濟迎來了發展機遇,社會勞動力資源進行重新配置。  疫情間首次嘗試共享用工的盒馬,已經上線共享用工平臺,並面向全社會開放,年滿18歲有意向的待業人員可申請加入,將「共享用工」模式常態化。  更有包括深圳、東莞、中山、合肥、杭州、青島等在內的城市推出「共享用工」政策,甚至專門出臺細則為「共享用工」提供頂崗補貼,以調節勞動力就業難及企業用工荒的矛盾。  其實,「共享用工」的模式在國際上已經非常流行。
  • 疫情下靈活用工成風口?百度共度計劃賦能邦芒人力向線上遷移
    百度通過大數據分析發現,受疫情刺激,更多的企業開始思考人力資源的配置問題,比起大量僱傭全職、負擔大量人力成本,用工企業尤其是勞動密集型企業越來越多地傾向於按需僱傭人才,根據用人需求的波峰波谷靈活用工。也就說,靈活用工已隱隱然有爆發之勢。人力資源將成為勞動市場的水和電,按照需求隨時使用,隨時停止,按季度、按月、按周甚至按天提供勞動服務將受到更多企業主的歡迎。
  • 獨立日鄭一:新時代下,以技術賦能靈活用工
    在企業服務分會場,我們以「十年企服:崛起與加速」為主題,聚合行業專家、專注企服賽道的知名投資人、行業代表企業,從行業市場環境分析到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從宏觀行業發展洞察到微觀企業服務管理升級,共同探討企服數位化發展趨勢,在十年企服的崛起與加速中,遠見企服賽道的新機遇。
  • 緩解企業用工難題,兼職貓分享一站式靈活用工服務方案
    企業人力資源應用場景巨變,靈活用工成為未來新機遇  林玩松在演講中講到,當下的中國正處於靈活用工大發展的時代。據中國產業信息網發布的《2019年中國靈活用工行業發展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中指出,新經濟領域在2019-2023年貢獻的靈活用工人數增量佔比有望進一步提升至64.7%,未來由於在低滲透率+老齡化趨勢+勞動力資源的供需不平衡問題加劇下,靈活用工市場將持續走高,預計2023年靈工市場規模達1771億。
  • 漢宏智能:淺談智慧工廠在疫情面前的機遇與挑戰!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中國在世界面前展示了強大的政府組織能力和生產製造能力!實踐證明,世界工廠完備的工業體系和製造業體系在突發事件的處置能力上效果顯著。有些企業把疫情當作機遇,不僅完成了社會責任擔當,也保證了企業的正常運營,但受疫情影響,不乏有倒閉的企業和在生死邊緣線上掙扎的企業。疫情對企業來說到底是機遇還是挑戰?這要根據中國製造業的現狀來具體分析。
  • 獨立日創始人兼CEO鄭一:城市服務業藍領的靈活用工新趨勢|WISEx...
    2020年的人力資源市場,危機和機遇並存。一方面,疫情打亂了企業的整體招聘計劃,企業招聘難度加大、用工成本增加;另一方面,這種「混亂」又將成為企業變革的重要機會,靈活用工、招聘外包等新形式能夠在企業內部落地實踐。及時、有效地調整人力資源策略,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抓手。
  • 多元化用工成發展趨勢 乾通互連解碼新環境下行業變革
    與會嘉賓指出,2020年在疫情和政策的雙向助推下,企業組織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的變革大潮已經來臨,多元化勞動用工或將成未來主流模式。會上,乾通互連CEO錢康表示,在疫情劃分的「時代分割線」之後,我國企業在組織人力資源架構上發生重大改變,「敏捷多元,革新進化」成為當下各企業在人力管理層面的關鍵。
  • 中國靈活用工發展藍皮書(2021):數位化驅動靈活用工快速發展
    至此,在數位技術驅動下,用工組織與人力資源服務組織形成具有共生性的協作網絡,共同應對變革過程。組織變革是一個長期的、反覆的、動態的過程,而企業在實踐中的具體表現之一是進行數位化轉型。因此,由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與人瑞人才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組成的聯合課題組調查了用工企業的數位化轉型程度來作為組織變革的一個剖析面,分析不同程度數位化轉型中的企業的基本特徵、轉型績效以及這些企業在靈活用工方面的現狀,並簡要分析了技術如何驅動企業組織變革。
  • 疫情下餐飲業如何破局「三高一低」,靈活用工或成新趨勢!
    「2020開啟靈活用工新趨勢」 「靈活用工」的本質就是效率的最大化和成本的最低化。 1 三高一低的餐飲困局 餐飲業的三高一低(即房租高、人工高、食材成本高、利潤低)的現象已經成為這個行業的頑疾,如果說在疫情之前餐飲人還在苦苦支撐,那麼這次疫情無疑是壓垮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
  • 36氪首發|當靈活用工成為風口,勞動力管理軟體雲服務商「蓋雅工場...
    36氪獲悉,勞動力管理軟體雲服務商蓋雅工場宣布已完成D1輪5 億人民幣融資,由GGV紀源資本領投,騰訊、新加坡經濟發展局投資公司(EDBI)、指數資本跟投,老股東經緯中國(Matrix Partners China)持續加碼。「蓋雅工場」通過勞動力管理雲平臺和靈活用工服務,助力企業勞動力管理數位化轉型。
  • 三亞森林半島:抓住房地產變革機遇,數位化如何重塑房地產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房地產市場仍然保持著高度的韌性,土地、新房和二手房市場交易規模再創新高,整個社會對房地產的熱情有增無減,抱團漲價、萬人搶房、地王頻出的熱潮一浪接過一浪。2020年對於房企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讓房地產市場逐步接軌網際網路、擁抱科技化,置業顧問、房企高管紛紛進入直播間,通過特價房源秒殺、購房優惠券等活動吸引大眾眼球。而疫情之外,下半年,監管部門設置「三道紅線」,並輔之以必要的行政措施,讓房地產回歸房住不炒的本質,長期實現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
  • 順利辦靈活用工:激發新活力,賦能新商業
    疫情影響下,「靈活用工」成為了2020年的熱潮和風口,以靈活用工為代表的人力資源服務產業也發揮了越來越大的作用。 新冠疫情引發了世界範圍內數字經濟的熱潮,數據作為新的生產要素切入到各個產業中,也推動著新勞動領域發生著趨勢性的變化。
  • 肯耐珂薩安博:被疫情改變的僱傭模式,正在上位的靈活用工
    回顧這段艱難的時期,不僅中國人民和病毒進行了殊死較量,中國企業也在瀕危之境與疫情展開了艱難抗衡;而在企業想方設法自救的過程中,「共享員工」脫穎而出,幫助一些企業成功化解了「用工荒」與「用工閒」的矛盾,也被很多業內人士寄予了「下一個風口」的厚望……危中尋機——疫情催生靈活用工新趨勢疫情期間,我國各行各業尤其是線下服務業,包括餐飲、酒店、影視
  • 從投資視角看,靈活用工行業是一門好生意嗎?
    >2.供給側的決定因素是人口結構,具體表現為兩點:①人口老齡化和少子化導致適齡勞動力人口供給處於歷史低位,中短期內這種趨勢難以扭轉,因此勞動力市場供不應求將導致勞動力價格的持續上升,迫使企業從原來的粗放式的大水漫灌的用工方式向精細化、滴灌式的敏捷化用工轉變,靈活用工區別於全職用工的特性能很好的滿足企業降低成本的需求
  • 疫情刺激下,靈活用工平臺會成為下一個萬億級風口麼?
    中國勞動人口數量是美國的4倍,日本的10倍,但靈活用工市場還從未誕生巨頭,有極為廣闊的發展空間。疫情,靈活用工行業的爆發契機企業用工有四個痛點:剛性人工成本高、用工風險比較高、社保和個稅負擔重、員工管理成本高。
  • 王鼎:企業要抓住不確定性事件帶來的戰略機遇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企業發展的節奏,在複雜多變的市場、殘酷無情的競爭環境下如何生存與發展,是每個企業均要面臨的問題。「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過程,就是把不確定性問題變成確定性收益的過程,對初創企業而言,不確定性更多意味著機遇。」
  • 霖瓏雲科參與2020中國靈活用工大會,探討靈活用工新場景新模式
    √ 宏觀經濟的催化√ 勞動政策的變革√ 意識形態的開放等都催生著用工形式的多樣化發展。從傳統的製造業一線員工,到基礎行政類崗位,再到網際網路時代下的O2O服務,甚至是疫情下「共享員工」的湧現,都意味著,真正的「靈活用工」的時代到來。2020年9月10日,由智享會主辦的首屆線下2020中國靈活用工大會在上海綠地萬豪酒店隆重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