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樁時病灶反應,那是好事

2020-08-30 至簡養生大成拳站樁

站樁中的顫抖和出汗是好事!

初學站樁的人往往因為某些動作未達要領,會感到身體局部有酸脹感。那種感覺就類似許久不運動的人剛剛跑完步後小腿肚的酸脹。

出現酸脹的部位大多是肩膀、手臂(此種舉例不包括拳病導致的膝蓋痛)。隨著練習的深入,酸脹感會慢慢消失。


站樁脫胎換骨開始

練習站樁者要經歷一個脫胎換骨的身體功能的改變,所以會自然出現酸、麻、脹的筋骨鍛鍊反應,此時,不要因為害怕身體各部位的疼痛而退縮不練了,千萬要咬緊牙關挺過去。

初學者的脈絡息小,氣血運行不暢,丹田元氣儲備不足,所以,練功以後身體顯得特別疲倦,這也是正常的練功以後的生理反應

站樁40分鐘或一個小時一般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嚴重缺乏睡眠除外),那時身體正處於興奮狀態,呼吸順暢勻稱,緩緩流汗,舒適感是很明顯的,關注微信公眾號打坐站樁,不會出現睏倦感。

隨身體的興奮狀態逐漸退去,睏倦感也會慢慢上升,這也正是站樁對於自身的調節與保護。

隨著習練時間的延續,我們的身體經過基本功的千錘百鍊,就會逐漸由「鐵」(軟)變成「鋼」(堅);

就會使我們的筋骨和臟腑發生質的改變。到那時,在練功的過程中,非但沒有了酸、麻、脹的疲倦之感,而出現真氣旺盛,腦神清爽,內氣鼓蕩而順暢的美妙境界。

在運動醫學上將運動引起的肌肉酸痛分為兩種:急性肌肉酸痛、延遲性肌肉酸痛。急性肌肉酸痛是在運動後立即出現的,但其消失得也快。即來的快,去得快。

另一種是在運動後幾小時或一夜之後才出現,並伴有疲倦乏力,甚至會出現肌肉痙攣、僵硬等症狀。

這種肌肉疼痛消失得比較緩慢,常常3~4天甚至6~7天之後才能完全恢復,這種症狀則稱為延遲性肌肉酸痛,也稱運動後疲勞。


休息是消除肌肉酸痛最簡單並有效的方法。休息能減緩肌肉酸痛的症狀,並可緩慢促進代謝產物的排除,恢復肉酸痛部位肌肉組織的營養,使之恢復正常。

溫水浴或局部熱敷、按摩,可以加快全身和局部的血液循環,增強新陳代謝,改善肌肉營養,加速肌肉中酸性代謝物的排除。

通常溫水淋浴時間以10-15分鐘為宜,不要超過20分鐘,水溫在40-45℃之間較為合適;熱毛巾敷時間以10分鐘左右為宜,水溫不要太高,以免發生燙傷。

站樁時被消耗的物質靠平時的營養物質來補充,所以膳食中要含有豐富的糖、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食品種類多樣,易消化,多吃些新鮮蔬菜和水果等。

口服維生素C有促進結締組織中膠元合成的作用有助加速受損組織的修復和緩解酸痛。關注微信公眾號打坐站樁,維生素E可以減少運動中肌肉有害產物(自由基等)的積累,緩解運動肌肉酸痛,降低劇烈運動對肌肉的損傷程度。


練習高位樁法的時候,為了保持姿勢,就會用肌肉力去對抗地球的引力,那些肌肉就是你平時常用的肌肉;

地球引力會用肌肉的酸痛來提醒你身體的這些部位是緊的,感覺到哪個地方肌肉酸痛了,就說明那裡僵了,需要放鬆這部分肌肉。

現在有些同學的問題,如肩膀酸痛、腰腿酸痛等,是因為筋骨強度還不夠,而不是方法錯。累是必然的,但也是階段性的,累過去了就不累了,這才是正常的,但不要以為累是長功夫的標準,更不要去追求疲勞。

伸筋拔骨,拉長四肢,腰腿基本功是練習站樁的功課,萬不可強化激烈進行,更需長久堅持,感覺疼痛的大小,掌握好分寸。切記:「疼長,麻抽,酸別練。」

練習基本功中拉筋的程度是要到感覺有點「張力」或「酸」,但絕對不能到&34;的程度。有「張力感」或「酸」,是肌肉感覺神經元正確地反應出拉筋的成效;但拉筋到&34;的感覺,瀕臨受傷的程度便十分接近。


站樁中的顫抖是好事,出汗也是好事,不用擔心。長輩說「出完大汗出臭汗,出完臭汗出細汗,出完細汗出香汗」。

到了只細細出汗,但不疲不喘才算進門。剛開始大汗淋漓的關是一定要過的。都是調整內裡的上乘法門,妙處說不盡,大家自己在練裡體會。

站樁要控制一定量

站樁講究無過不及,無過就是不能超過,超過一定的度,會損傷身體。不及,指動作姿勢沒做到位,練的效果差。

大部分都會做過,所以大部分人都會損傷身體。每個練功的人,如果姿勢不正確,意念調配不合理,造成身體某個部位的損傷是必然的。

每個人的身體狀態不同,造成的傷害和自身感受不太一樣。那受了損傷一般人還是感覺不出來的。功深不明理 必定傷身體。沒有明理,就不能一味的苦練。

在小成階段,站樁的過程是從不累到累,又從累到不累,如此反覆的前進。

起初練習不累是松沉不好或拳勢不到位,過了一段時間練習累了是松沉比前一段時間好或姿勢比前一段時間到位,但動作不協調或內外放鬆和虛實轉換之功尚未跟上也會累的。

修煉站樁的功夫是分層次的,以上現象亦屬正常。


練習站樁過後的疲累還涉及到「養」的問題,前輩說:「守得住功,還要會養。」修行諺云:練功不懂養,百練功不長。既要明理會練,又要得法懂養

不會練即不會養,不懂養即會傷,會練會養才能成功。何謂養?何謂傷?

有位修行前輩指出:放鬆練為養,緊張練會傷;

用意練為養,用力練會傷;

中和大方練為養,心存打人念會傷;斂神聚氣練為養,片面發勁跑氣會傷;

練功以休息為養,疲勞身心練會傷;

練功似行氣為養,努氣練會傷;

自然善柔化松放者為養,頂力相抗不善運化者會傷。

本文轉載公眾號:【大臉貓微笑】 宗旨:人體大藥,向內求法

如若轉載請標準來源,否則視為侵權

相關焦點

  • 站樁時有這些"不良反應"別擔心,是好事
    站樁中的酸疼顫抖和出汗是好事 因為開始初學者動作不是很到位,也容易緊張肢體僵硬,更重要的是大多數人都缺乏鍛鍊,身體羸弱。所以說很容易就會覺得胳膊大腿腳底脖子等部位酸疼,只要不是本來有傷的很快就好了。就好像開始跑步容易雙腿酸疼差不多。身體習慣了,不那麼緊張僵硬了,身體也慢慢變的強壯起來了,酸疼自然就沒有了。
  • 站樁 | 站樁時有可能出現的各種身體反應
    站樁時,不管有無意念活動,都要有感覺和反應,正常的感覺有助於水平的提高,否則站樁就沒有意義了而意念與感覺,二者常常是難以分開的,正確的感覺用語言形容出來,再有意識地運用到站樁中去,就是意念,而意識活動產生出與之相似的反應就是感覺。我們今天來用的許多意念活動就是前人根據他們的經驗(包括感覺)而流傳下來的。
  • 站樁強烈的排病反應,新手站樁身體反應!站樁階段身體的反應
    (前面我教了大家如何站樁、松腰、強腎的練習方法,以及站樁的各種注意事項與要領,但是很多朋友對於站樁完後的感受,尤其是一些排病反應感到畏懼,所以做此詳解供大家借鑑!先點讚,後觀看,養成好習慣!關注老廖不迷路,站樁養生帶你飛!)
  • 功效:站樁要練習到什麼程度身體才會開始自我修復病灶?
    一開始,由於四肢肌肉關節的不適應會導致肌肉酸痛,雙腿發抖,這是站樁的初級表現,在經歷這一階段後,身體會開始出汗,這是站樁功夫轉入下一層的反應,這個階段經歷的時間可能相對會比較長,視個為身體素質而定,接著會開始感覺很舒適,使得大腦進入「內抑制」的狀態,這個狀態不同於睡眠狀態,它是一種良性刺激,使大腦皮層的病灶性惡循環興奮灶轉入抑制狀態。
  • 功效:站樁要練習到什麼程度身體才會開始自我修復病灶?
    一開始,由於四肢肌肉關節的不適應會導致肌肉酸痛,雙腿發抖,這是站樁的初級表現,在經歷這一階段後,身體會開始出汗,這是站樁功夫轉入下一層的反應,這個階段經歷的時間可能相對會比較長,視個為身體素質而定,接著會開始感覺很舒適,使得大腦進入「內抑制」的狀態,這個狀態不同於睡眠狀態,它是一種良性刺激,使大腦皮層的病灶性惡循環興奮灶轉入抑制狀態。
  • 站樁時有可能出現的各種身體反應
    >站樁時,不管有無意念活動,都要有感覺和反應,正常的感覺有助於水平的提高,否則站樁就沒有意義了。麻覺時有時無,有時弱、有時強,練時有、不練無,以後又過渡到練與不練一個樣的反應。雖然站樁強調放鬆,但還需要一個最基本的力量保持間架的平衡,因此,站樁初期,往往鬆緊不能協調一致,或者雖然放鬆了,但松不透,所以出現肌肉酸痛或酸脹的反應是正常的,隨著練功的深入,會自行消退。
  • 功效:站樁是這樣從零到自我修復病灶的
    圖:網絡(侵刪)歡迎轉發,請註明出處站樁從0-1初學站樁時,我們一般都是先擺好姿勢,不管站樁時各種酸麻脹痛很難受怎麼辦不管是酸,還是痛等,我們站樁時要做的,是一直堅持到神經傳入系統對此類感受已經認為是平常的生理反應為止。佛陀在傳授內觀的方法時,教導人們在靜坐時觀察自己身體的生理感受,同樣是此類原理,感受都是無常,會轉化的,由一開始的不適應性轉到後面的適應為平常感受。
  • 【03】站樁的常見反應
    站樁鍛鍊只要把握松、靜、自然的大原則,不對功法進行自以為是的改動,是絕對安全有效的,在鍛鍊過程中所產生的效應,都是人體身心的正常覺受。對治這些覺受的原則,就是順其自然,不要胡思亂想、製造心理緊張,對這鍛鍊的進步,各種覺受也會更替變化。
  • 說說站樁時的天人合一
    我知道,如果說採氣功夫,我那點初遇,的確太初級了一點。後來,我才明白,隨著站樁功夫的提高,採氣更是一種常態了。今天,用一句傳統的哲學語言來表述,那種採氣,其實是「天人合一」的一種表現。這種表現,隨著站樁的深入,會有質量的提高,深度的加大。
  • 功態:站樁時沒感覺了是好事還是練錯了?
    ,討論得最多的是站樁時一些身體上的感受,很多人認為這是站樁有效果了的一些身體反應,當然這也是沒錯的,但是這些都是站樁的第一階段也就是初級階級會出現的一些感受,不需要過於去執著。站樁時會出現的反應因各人身體情況不同,有些人站著站著,反而一點感覺也沒有了,這又是怎麼回事?
  • 功態:站樁時遇到這種情況要停止練習
    但是我們在剛開始練習站樁時,有時站著站著會出現一些反應,是否也需要一味地堅持把規定的時間站滿呢?當練習站樁感到非常地疲憊,體力有點支撐不住時,請立刻停止練習,以免體力消耗過大,站樁不是一氣呵成的,休息下,下次接著站就可以了。
  • 站樁,如果出現這些情況是好事
    站樁,出現這種情況是好事 練習站樁者要經歷一個脫胎換骨的身體功能的改變,所以會自然出現酸、麻、脹的筋骨鍛鍊反應,此時,不要因為害怕身體各部位的疼痛而退縮不練了,千萬要咬緊牙關挺過去。初學者的脈絡間小,氣血運行不暢,丹田元氣儲備不足,所以,練功以後身體顯得特別疲倦,這也是正常的練功以後的生理反應。
  • 大成拳站樁感悟指南
    站樁時全身處於一種相對靜止的狀態,通過意念誘導和精神假借產生條件反射,使習者的精神心理方面和全身肌肉都得到放鬆,處於此種狀態時對高級神經有良好的調整作用,使其興奮但不緊張。處於這種狀態皮質下植物神經得到釋放,交感神經系統的紊亂逐漸理順,人體的新陳代謝機能旺盛,由植物神經紊亂引起內臟機能失調的一切慢性病症得到調理,隨著站樁的深入,強身健體的效用將隨之明顯。
  • 接上文,站樁時各種感覺反應解讀分析,樁功習練者建議收藏(二)
    很抱歉,那麼我們接著講21種站樁感覺6.痛感:一些疾病患者在練習的初期可能會感到局部疼痛。一般而言,這是氣血在衝擊病灶的良性反應,符合中醫「痛則不通,通則不痛」的原則。如果繼續練習,「氣衝病灶」的反應會越來越弱,最終可以治癒這種疾病。這是與邪惡鬥爭並最終戰勝邪惡的結果。
  • 站樁問題7:身體的各種反應
    站樁的時候,效果一般般,入靜不是很好,到最後才有點入靜的感覺。在站樁過程中,感覺到腹部位置肚臍左邊三寸位置有點疼,每當吸氣的時候就感覺疼。同時,我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做過盲腸手術,今天那個位置就感覺到也有點疼,是不是氣衝擊那些位置引起的?評述:百會穴跳動感覺是正常的。以前做過盲腸手術的位置,在練功期間和練功後感覺到有點疼,可能是氣衝反應,不必多管它。
  • 站樁中的顫抖和出汗是好事
    練習站樁者要經歷一個脫胎換骨的身體功能的改變,所以會自然出現酸、麻、脹的筋骨鍛鍊反應,此時,不要因為害怕身體各部位的疼痛而退縮不練了,千萬要咬緊牙關挺過去。初學者的脈絡細小,氣血運行不暢,丹田元氣儲備不足,所以,練功以後身體顯得特別疲倦,這也是正常的練功以後的生理反應。
  • 功態:站樁時四肢肌肉酸痛難忍怎麼辦
    圖:網絡(侵刪)歡迎轉發,請註明出處我們在練習站樁的第一階段時這種狀態只要堅持站一周左右便會消失,同時轉換為另一種狀態,比較常見的為輕微的肌肉顫動,肌肉會開始微微地抖動,同時也會開始冒汗,這是氣血循環的開始,練習者正在進入站樁的狀態,需要繼續堅持練習,一旦放棄又得回到原來的起點重新開始。
  • 大成拳德圓---站樁由淺入深須知
    站樁時的姿勢能使全身肌肉群處於舒張的輕度緊張狀態,肌肉是有彈性的,處於此種狀態自然會出現輕微的振顫,這種顫動對血管能起一定的按摩作用,既可軟化血管又可促進血液循環,尤其是能使毛細血管開放,這對微循環系統的運行有良好的作用。
  • 為什麼站樁中的顫抖和出汗是好事
    練習站樁者要經歷一個脫胎換骨的身體功能的改變,所以會自然出現酸、麻、脹的筋骨鍛鍊反應,此時,不要因為害怕身體各部位的疼痛而退縮不練了,千萬要咬緊牙關挺過去。初學者的脈絡息小,氣血運行不暢,丹田元氣儲備不足,所以,練功以後身體顯得特別疲倦,這也是正常的練功以後的生理反應。
  • 站髒入門零基礎:站樁瘦了不要慌。
    我說,那你站樁這麼就都沒有改善嗎?他說,有啊,不站樁我可能已經死了。我說,那就好,有效果,就要持續站下去啊。他說,那是肯定要站。之前的文章我也寫過,為什麼有的人站樁會變瘦。生活習慣有沒有改變?要是你本來胃就不太好,那更容易出現這種情況了。還有就是站樁打坐進步的過程中很多人都會出現氣衝病灶的反應,好像病更加嚴重了呢。這個時候沒有老師指導,可能很多人嚇得不敢站樁了,有的人一直擔心,也會影響站樁效果。為什麼說正常的站樁不會出現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