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脂食物同樣也會低糖嗎?
不一定。
英國《鏡報》上曾發布過一項調查,低脂食品中的含糖量可能遠高於普通食品。有些低脂食物中的糖分甚至達到了普通食物的5倍!
所以,並不是低糖的食物就一定低脂,也不是低脂的食物就一定低糖。
(圖源:攝圖網)
為什麼低脂食物不低糖?
商家重視了以低脂吸引人,如果再低糖可能口味就不好了,顧客不會再次購買。所以這作為食品公司的一種「套路」而使用。
脂肪能夠改善食物的口感和味道,比如我們常吃的紅燒肉、薯片、餅乾、堅果就是高脂食物等等。
商家就會通過添加糖來彌補低脂造成的口感缺失。
比如我們夏天吃的沙拉,選擇脂肪含量較低的沙拉醬,可能糖的含量比普通的要高出一倍多。
所以這類食品中脂肪的減少並不等於卡路裡的減少。
日常生活中我們還需要注意這三個隱藏陷阱
NO.1低脂≠低熱量
我們剛剛提到了,低脂肪不等於低糖,同樣的,低脂肪食物也不意味著熱量會降低。
低脂食物中,要求每100g含脂肪少於3g;低熱量食物,要求每100g小於40千卡。
假設一個甜點是低脂的,但不意味它可以滿足低熱量。分辨的方法還是通過後食品營養成分表來判斷。
只有兩者都低的食物,吃了才不容易長胖。
NO.2無糖≠沒有糖
是不是聽起來很矛盾,無糖是指商家沒有額外地添加糖進去,但是食品本身可能是含有糖的。
糖尿病患者額外需要注意這個,無糖並不是沒有糖,比如花茶、無糖餅乾等等,都是打著無糖的旗號,其實食物裡面還是有糖的。
營養成分表中會註明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依照它的參數來進行控糖吧。
NO3.無脂≠沒有脂肪
與第二點類似,無脂食物可能只是脂肪含量低的食物,並不是完全沒有脂肪。
當食物中每100g脂肪含量低於0.5g時,就可以說是無脂的。比如我們喝的脫脂牛奶就是含有微量脂肪的「無脂食物」。
另外要提到一種脂肪——反式脂肪。反式脂肪=0,並不代表脂肪含量=0.
常見的膨化食品、餅乾、曲奇就是這樣,反式脂肪含量為0,但是飽和脂肪的含量較高,吃一袋就達到了一天攝入脂肪量的50%左右。
總的來說,我們購買食物時不要只看商家給的標籤,還要看看反面的營養成分表,確定它是不是「玩套路」。只有熱量、碳水化合物、反式脂肪、飽和脂肪含量都比較低的時候,才能算作真正的低脂低糖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