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用捭闔之道,處理各種人際關係,遊刃有餘也

2020-12-23 易道傳習社

導語:鬼谷子用捭闔之道,處理各種人際關係,遊刃有餘也

《周易·繫辭》:「一闔一閉謂之變」。陰陽相生,化成萬物乃至眾生。

「捭闔」,即開合術。捭,即敞開;闔,即合攏。

「捭之者,開也,言也,陽也;闔之者,閉也,默也,陰也」。

捭闔之道,即是陰陽變化之道的演化。

其實,「開」即是開啟,開放自己,表現為公開,可以通過言辭來表述,屬於陽謀;

「合」即是閉合,封閉自己,表現為閉合,沉默不語,屬於陰謀。

陰陽兩方相互調和、相互作用,方能始終符合捭闔之道。

在這一開一合之間,我們處理著和周圍人的關係,說到底,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就是在這種開合之間相互試探的,你打開自己,表明自己的誠意,是為了讓對方看到我們的真心;有時候你封閉自己,先不表露心跡,是為了讓對方主動透露自己的心意。

當然,人與人之間交往自然少不了溝通。那麼怎樣溝通才是有效的呢?

揚長避短就是一種辦法,我們在跟他人溝通時,可以選擇性地進行言語,多言語對對方有利的地方,避開那些不利的方面,這樣溝通才能繼續,才能聊得更深遠。

但,有時候,我們也需要保持沉默,學會傾聽。

因為有時候對方需要的不是你給出什麼具體的建議,而是你樂於傾聽她說話的那個眼神,那樣她才能放下自己的戒備,放心大膽地對你滔滔不絕。

在日常生活中,不善言辭、過於直率的人往往被動而孤立,缺乏朋友相助。有時候,實話實說並沒有錯,但是還要考慮時間。地點及對方的感受。如果說話太衝太直,言辭過於生硬或激烈,就會傷害到對方,招致誤解和怨恨。

因此,指出對方錯誤,也要反省自身,如果不講究方式方法,而引起不滿,就要調整自我,克服過於直率的毛病。如果找到合適的機會,委婉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不僅對方能夠接受,還能得到對方的理解,有利於事情的解決。

語言是重要的溝通工具,說話水平和說話方式不同,給人的感受也就會不同,最後溝通的效果和回報自然不一樣。

好的人際關係,會使內心輕鬆和愉悅,有助於事業的成功。因此,言辭要講究技巧,注意細節說話得體,方可贏得好的人緣。

相關焦點

  • 《鬼谷子》捭闔之術,張弛有道
    鬼谷子是我特別崇拜的一個人,他有著我所沒有的權謀。以前有一些穿越小說,說現代的人穿越過去,然後玩轉人生,直接走向巔峰。但看了這本書之後,我感覺很扯淡。《鬼谷子》本書收錄的是鬼谷子的話語,由後人整理成冊出書,是一本非常具有謀略的書。鬼谷子主張捭闔之術,這個主張非常具有大智慧,但我並不能參透。我自以為是地理解為該進攻的時候進攻,該撤退的時候撤退。
  • 鬼谷子捭闔術:教你如何出奇制勝,打破常規去做事,成為真正贏家
    【鬼谷子原文】  《鬼谷子,捭闔篇》曰:「捭闔者,天地之道。
  • 蔡康永教你遊刃有餘地處理各種人際關係
    怎樣將各種人際關係處理得遊刃有餘,既不傷害別人也不委屈自己。蔡康永的《因為這是你的人生》這本書,堪稱零基礎、無門檻的人際關係急救手冊。讓你無論是在職場還是生活中,都如沐春風般與朋友相處。朋友相處之道——請朋友幫忙請朋友幫忙,是為朋友提供一個被需要的機會,能大大增加交朋友的機會。生活中有些人退休後覺得自己沒有價值了,活著就是多餘,長期低落的情緒導致患上抑鬱症。
  • 鬼谷子的智慧,這三句經典,讓你在上司面前掌控局面,遊刃有餘
    「君臣上下之事,有遠而親,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進前而不御,遙聞聲而相思。這一點鬼谷子在幾千年前就分析的很透徹了。一人之辯,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雄師靠著一張嘴就能攪動風雲,強於百萬雄師的人。他就是縱橫家的鼻祖鬼谷子。鬼谷子提煉了這三句經典,叫你在上司面前也能把握全局,做到遊刃有餘。
  • 捭闔篇,縱橫家理論的基礎
    《鬼谷子》繼承了《周易》的陰陽理論,這種理論的轉化,也影響著當時的謀士對時局的洞察和認識,陰陽之變化,隨形勢而變,合縱或是連橫,根本的原因要看對自己利益最大的一方,這就是捭闔成為縱橫家理論基礎的原因。「捭」即為開的意思,「闔」即為閉的意思,一開一閉,一陰一陽,或開或閉,變化之無窮。
  • 鬼谷子修行青溪大仙洞
    峽谷兩側,地貌原始、藤蘿密布,古人所砌田坎石牆,比比皆是,還有幾棟房屋,全用石頭壘牆、石片蓋頂。 進入大仙洞,要爬99步臺階,洞前有3棵千年榆樹和1棵百年三角楓。洞口高4米,寬5米,坐南朝北,口略向東偏,洞深約120米。進洞迎面有木龕,龕中有鬼谷子塑像。
  • 鬼谷子:嘴巴笨的老實人,牢記3個技巧,讓你玩轉人際關係
    鬼谷子,戰國時代著名人物,謀略家的鼻祖,我們都知道他有兩門手藝,一是說話之道,二是權謀之法。會說話,已經成了如今這個年代的剛需了!男生會說話,脫單都更快,女生會說話,男生買單會更快!人一輩子用了2年時間來學會說話,卻用了一輩子的時間去學會閉嘴,何謂會說話呢?會說話不是能說就是厲害,而是說到人心裡,腦裡,讓人開心、愉快、受用,分場合、分時機、不是滔滔不絕!很多人都會有一個困難點:就是我不會說話,我平時也不怎麼愛說話,我嘴笨!
  • 一個人必須要知道的兩種「話術」,學以致用,社會立足遊刃有餘
    可見,話人人都能說,但用不同的方式說出來就有不同的含義。鬼谷子,一位極具神秘色彩的顯赫人物,最早被記載在司馬遷的《史記》中,而鬼谷老先生留下的《鬼谷子》一書,給後世帶來了相當豐富的智慧啟迪。在這其中就有關於「說話」的智慧,一個人必須要知道的兩種「話術」,學以致用,社會立足遊刃有餘。
  • 春秋戰國裡的鬼谷子
    (一說二十一篇,一說十七篇) 《鬼谷子》思想學說之所以能在百家爭鳴戰國時期獨樹一幟,不僅在於他的與眾不同的縱橫理論,更在於他以「道」為理論依託,將其思想學說提升到哲學的高度。在書中鬼谷子的哲學思想對老子道家思想進行了吸收並有進一步的突破發展,運用到實踐領域,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統一。
  • 謀聖鬼谷子的智慧絕學
    《鬼谷子》是後學者根據其言論整理而成的,被保留在道家的經典《道藏》中。此書分上、中、下三卷,共十七篇,中卷中的「轉丸」、「卻亂」兩篇已失傳。《鬼谷子》講究:計、謀、權、術,御人於無形之中!被譽為「曠世絕學、智慧禁果」。該書著重於辯證的實踐的方法。具有極完整的領導統御、智謀策略學體系,鬼谷子的思想、智慧和奇謀韜略,在從政、外交、經營、管理、公關等方面極具廣泛指導意義。
  • 鬼谷子:為人處世有1條簡單的基本道理,若違背了會事倍功半
    變的是各種輔助駕駛的工具(如行車電腦等)。汽車越來越先進了,而我們離車本身卻越來越遠了。這些工具提供了便利的同時,也讓司機與車直接接觸的機會越來越少。 這個道理用在人類社會也是一樣,在先秦時代,先哲們已經把人世間的基本道理搞明白了。 但隨著社會的進步,知識越來越龐雜,人們手裡的工具越來越多,但反而喪失了掌握這些基本原理的能力。
  • 與人相處,掌握5個社交技巧,做到遊刃有餘,人際關係會越來越好
    行走在當今這個複雜的社會,往往要面對和處理各種複雜的人際關係,能處理得好,就能遊刃有餘地在各種環境下生存,不僅人緣越來越好,做事也會順利很多。相反,如果處理得不好,路就會越走越窄,做事容易處處碰壁,且做人也不受別人待見。
  • 《鬼谷子》:成大事者皆堅韌不拔,說話辦事也要因人而異
    只有看得足夠遠,才能夠正確地做出決策,善於忍耐,正是「捭闔」之術的精髓。鬼谷子《鬼谷子·捭闔篇》提到過:「口者,心之門戶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慮、智謀,皆由門戶出入。」意思口是心意體現的門戶,而心則是精神的主宰。
  • 兵法家尊鬼谷子到底是何許人也
    鬼谷子一生只下過一次山,只收過四個徒弟:龐涓、孫臏、蘇秦、張儀,他們進山前都只是無名小卒,出山後個個大放異彩、名流千古。這四人運用鬼谷子傳授的兵法韜略和縱橫辯術在列國出將入相,呼風喚雨,左右了戰國亂世的政局。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鬼谷子的言傳身教。1、天下時勢所謂天下之時,就是天下大勢的運動趨向。
  • 會說話是一門藝術,鬼谷子教你怎麼說,才能掌握主動權,遊刃有餘
    我們生在社會下,人際關係幾乎都是靠著說來的,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雖然很多人在談論過程當中不是故意的,但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難免有人心中會介懷很多事情,這也會影響到周圍的人,也會導致二人之間的關係處於一個緊張的狀態,更嚴重的可能會影響到兩個人的利益,會一發不可收拾。
  • 《鬼谷子》:江湖老手的混世之道,學會這一招,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鬼谷子》:江湖老手的混世之道,學會這一招,可以少走很多彎路說起戰國時期,江山不得不提起一個神奇的人便是鬼谷子。兩千多年來,他受很多人的崇拜與尊敬:兵法家尊他為聖人;縱橫家尊他為始祖;算命佔卜的尊他為祖師爺;道教則將他與老子同列,尊為王禪老祖。這麼傳奇的一個人,讓我們回到當年去看看。
  • 鬼谷子識人術:讀懂這三步,看透人性本質
    在《鬼谷子》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是故聖人一守司其門戶,審察其所先後,度權量能,校其伎巧短長。」其大概意思是說:聖人在處理事物的時候,善於發現事物存在的規律,把握事物的關鍵,考察事物的發展過程,研究事物的變化以及事物應變能力的強弱,則因才而用、取長補短、有的放矢地處理問題。
  • 打造遊刃有餘的人際關係,你憑什麼?
    良好的人際關係並不會因為你熱情主動就能實現。做人需要分寸感。如果關係不到位,最好不要太過熱情。如果對方並不需要你幫忙或者回饋,你卻還在那裡熱情地想要付出行動,只會給人帶來壓力,甚至反感。2.遊刃有餘的人際關係,需要靠平時的維繫。當然,並不是說每天寒暄問候就是好的。適度關注對方,偶爾給予問候就可以。平時800年都不跟人說一句話,有事的時候才開口,未免有點太功利了,別人也不會真心幫忙。
  • 學會老祖宗的智慧,讓你在複雜的人際關係中遊刃有餘
    看到這樣一篇關於智慧的警示之作:守拙的智慧:心頭洞明,表麵糊塗口訥的智慧:不逞利口,不論人短隱忍的智慧:知雄守雌,以退為進從古到今人間世事雖幾經變遷,但一個民族、一個社會甚至一個國家從精神上傳承下來的東西很難改變,有社會就開始有往來,然後有關係,繼而上升到關係深淺、遠近、好壞,由此而衍生出各種做法達成何種程度的關係,從廣義上講,這就是為人處世的智慧吧,有區別的也許只是作用智慧所要達到的目的不同而已。
  • 鬼谷子說話之道,和別人說話,這五種話是忌諱,少說為妙
    很多人因為不懂這些說話的技巧和方法,因此影響自己的人際關係。如果你在說話方面不擅長,那就來學習一下鬼谷子總結的這五點說話之道。他表示,如果你是一個聰明人,下面的五種話是不會說出來的。如果我們生氣的時候還會說一些生氣的話去傷害別人,那人際關係還會惡化。即便我們說的這些話是無心的,但是話一旦說出去,就很難收回來,局面也會很難堪。所以人在生氣的時候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冷靜下來,在自己的情緒穩定下來再和別人說話。在自己憤怒的情緒平穩下來再去處理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