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時就有這3種「節省」行為,將來難成大器,不要認為是好事

2021-01-08 爆炸母嬰課堂

相信在孩子教育中,每位父母都曾對孩子講過「節儉是我國傳統美德,也是一種思想道德修養,浪費反而可恥。」

但凡事都要講究一個度,如果過度節儉反而不是好事,甚至讓孩子眼光變得狹窄,將來難成大器。尤其是孩子小時就有這3種「節省」行為,不要再認為是好事!

孩子小時候過於「節省食物」:

寶媽欣欣由於從小的家境不是很好,欣欣的父母也沒錢供她上大學,最高學歷是高中,提早進入社會後也只是做了一名超市收銀員,每回超市促銷酸奶、餅乾、蛋糕都會帶著孩子去免費試吃,卻從來沒有要買的意思。

於是慢慢的孩子養成了偷吃的習慣,不僅對免費試吃下手,還會拆新包裝的小吃,剛開始超市裡的銷售員沒發現,直到有一次無意間看監控錄像,叫來了欣欣讓她好好教育孩子。

所以,父母的以身作則還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作為父母都在貪圖一些兒蠅頭小利,不能滿足孩子物質生活,孩子通過模仿以及洞悉大人的狀態,也會應用到實際生活中,這樣的孩子自然成不了對社會有用之人。

孩子小時候過於「節省玩具」:

「孩子之間搶玩具」大概是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經之路,尤其是在學齡前的這個階段,當有其他孩子帶著玩具到家裡做客時,原本想著一起玩的歡樂場面,最終也會被孩子們哭鬧、你爭我搶、打對方淹沒。

這個階段孩子正處於兒童叛逆期,正是不懂得分享,認為全世界都應該圍著他轉的時期。等真正到上小學後,孩子逐漸知道分享的意義,自我意識發展完全,自然就會和其他小朋友分享了。

如果到了7歲後還不願意分享玩具,不捨得給同學、老師、鄰居玩,這種行為已經演變成了陋習,長大後更容易自私自利,很難在日後事業上取得一個好成績。

孩子小時候過於「節省語言」:

與人交流是一門學問,同時也是家長潛移默化教給孩子的社會生存法則。但如果孩子過於節省自己的語言,不願意和其他人有過多的交流,長大後也不會受老闆喜愛。

發生在我身邊的一個案例,作為媽媽脾氣暴躁,對待孩子從來不知道溫柔二字,每次孩子不聽話,都用吼叫的方式管教,甚至罰站、打屁股、揪臉蛋。特別是2~3歲的孩子正處於「叛逆期」,佔有欲非常強的時候,總和父母對著幹。

家長由於過於糾正孩子,嚴重情況下,還會讓他變得自卑。當你再問他什麼話時,他總是吃手、拍腦袋、不理睬,過於節省自己的語言,說明他已經覺得沒有安全感了。更需要父母給予他安全感,可通過多和孩子交流做遊戲、少貼標籤、不打罵,慢慢轉變孩子性格。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小時候又有哪些「節省」行為呢?作為父母你認為是好事還是壞事?

相關焦點

  • 孩子小時候有這三種行為,看著是懂事乖巧,長大卻很難成大器
    孩子小時候有這三種行為,看著是懂事乖巧,長大卻很難成大器為人父母之後,看到別人家乖巧懂事的孩子會格外羨慕,覺得這樣的孩子很省心。但其實孩子太過乖巧懂事並不好,尤其是當孩子有以下三種看著很懂事的行為時,長大後往往很難成大器。
  • 高智商的孩子有這3種「怪癖」,父母不要盲目阻止,扼殺了天才
    到了這個階段的時候,家長就需要做好充足的準備來利用這個時間段,幫孩子提升自身的智力水平,讓孩子的成長過程更加平穩順利。所以,當孩子有這3種"怪癖"出現時,家長要注意了,這有可能是孩子有高智商的標誌。哈佛心理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提出了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論,發現了人們的8種智能,並表示每個孩子的身上都有一種天賦,父母要做的是發現這個天賦,再培養他。高智商的孩子有這3種「怪癖」,父母不要盲目阻止了,扼殺了天才!
  • 養孩子要做到「兩不管,三不慣」,娃將來更能有出息,家長也省心
    所以說父母想要孩子長大後有出息,不走彎路,小時候的教育就至關重要了。一年有四季,春種秋收。養育孩子也是四季,一旦錯過季節,那很可能顆粒無收。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有很多的關鍵期,抓住這些關鍵期,對孩子施行科學、有效的教育,那定能幫助孩子成大器。
  • 《教出樂觀的孩子》:孩子是否能成大器,取決於孩子是否「樂觀」
    孩子是否能成大器,取決於孩子是否"樂觀"。馬丁塞利格曼在《教出樂觀孩子》帶來的關於"習得性無助"的啟示什麼是樂觀呢?馬丁·賽格利曼認為:"樂觀是看到半杯水時認為它是半滿,或總是看到事物好的一面,或是習慣性地期待現實中的問題能像好萊塢電影一樣有圓滿的結局。"
  • 有出息的男人,身上有三個特徵,將來必然成大器
    因為人生這條路是要自己一步步走的,酸甜苦辣要自己去嘗,一點點的優秀自己。人一定不能自棄,若是連自己都放棄自己的話,那真的就是沒救了,未來也會越來越沒出息。做人,就要做一個有出息的人,這不是為了證明自己有多牛逼,也不是為了讓別人看得起自己,而是為了讓自己活得更高級。
  • 母親的性格,影響孩子的命運,3種媽媽養出的孩子難成大器
    恰恰相反,媽媽非常重視兒子的教育,每天都會花費大量的時間陪伴孩子寫作業,可是問題就出在這裡。每次年幼的兒子犯了錯誤或者是無法回答媽媽的問題的時候,媽媽就暴跳如雷地訓斥:你怎麼這麼笨,要你有什麼用?「你怎麼這麼笨,要你有什麼?」
  • 一個男人,有這十種性格缺陷,往往難成大器,不克服,會一事無成
    一個男人,有以下這十種性格缺陷,往往難成大器,不克服,會一事無成;那些「爛泥扶不上牆」的男人,往往也有這十種性格缺陷,一輩子難翻身!一、太過謹慎。滿足現狀同樣不是壞事,不像一些雞湯文裡面說的那麼可怕,多少人在一家單位裡工作10年、20年、30年以至退休,按部就班升級,結婚生子,生活安定,這本身就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幸福生活。只要維持現狀,一切都在自己的計算之中,你會感到安全、滿足。但是,如果一邊滿足現狀不想改變,一邊又埋怨日子平庸,生活比不上別人快意,那就太矛盾了,尤其是對想要成大器的男人,也是一種需要克服的性格缺陷。
  • 能成大器的孩子,大多擁有這「2個力」,跟學習成績沒多大關係
    曾經老師都瞧不上的人,成為了社會貢獻最大的人,就會引發你的思考,這「成大器」者,似乎跟學習真沒太大關係,仔細發現你會發現他們身上大多擁有這「2個力」。 一、「眼力」 不安於小成,然後足以成大器;不誘於小利,然後可以立遠功。
  • 家中出現這2種預兆,預示著會有好事發生,看看你家有嗎?
    一個家庭的福禍吉兇,往往跟這兩件有關,若一個家庭,出現這兩個預兆,則預示著將要有好事發生,看看你家有嗎?第一、父母不去溺愛子女。佛家常說:「萬事萬物皆有因果。」做父母的如何對待自己的孩子,將來就會得到相應的果報,如果做父母的能夠以正確的方式去教育孩子,整個家庭就會有好事發生,子女將來也必然會出人頭地、光宗耀祖。到底什麼樣的教育方式,才是對子女最有益處的?很多家庭都在用錯誤的方式,去教育子女,總是把孩子成績看得很重,總是把物質看得很重。
  • 心理學家:長大自卑的孩子,童年往往有過3種經歷,你娃有嗎
    01心理學家:長大自卑的孩子,小時候往往有過這3種經歷心理學家研究表明,長大自卑的孩子往往是因為童年有過以下三種經歷,性格才變得內向不自信各位寶爸寶媽們趕緊來看看你家娃有沒有這些經歷。1.被當眾貶低中國人的謙虛有時是好事,但是家長過分謙虛對孩子來說其實不一定是好事。每當聚到一起談論孩子學習生活的時候,有些家長總是喜歡貶低自己孩子。
  • 從小培養這3個好習慣,孩子將來想不自律都難
    來源:錢志亮工作室(ID: qzlgzs)不論是小學、初中、高中,都有相當一部分孩子,管不住自己,迷戀網絡和手機遊戲,學習上很被動。家長們埋怨孩子不自覺,苦口婆心給孩子講道理、施壓,要不就是哄著孩子好好學習,給他買這買那,然而收效甚微。
  • 若家長總對孩子大吼大叫,他容易走向這兩種極端,將來很難成大器
    如果家長經常對孩子實施大吼大叫的教育方式,孩子大多會走向這兩種極端,難成大器,別自己以後都看不上自己的娃了:第一,孩子會越來越自卑,只到自卑深入骨髓,影響他未來的發展孩子太過於自卑,因為在父母長期的吼叫壓力之下,孩子們也就不敢去更多地表達自己的看法。
  • 李玫瑾育兒觀:孩子有這3個特徵,將來可能大有出息,家長別忽視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有出息,學習優異,並且將來有好的工作。這樣的孩子不僅不需要家長操心,還能讓父母臉上有光。但很多家長因為沒有經驗,因此在教育孩子方面無從下手,於是選擇讓他們自由發展甚至用了錯誤的教育方式,導致孩子的性格和學習都受到了影響。
  • 曾國藩: 忠厚的人, 最後難成大器
    曾國藩一生著作等身,大到經邦緯國,朝政軍務,為臣為宦,治學修身,小到日常瑣事,家庭生計,養生之道,事無巨細,無不詳細,在成才成器方面的修養上頗多建樹。他曾談到,忠厚之人往往難成大器,這並不是貶低這種品格,而是提醒人們,忠厚之人往往被限制於這三方面的弊病:第一,目光短淺;第二,墨守成規;第三,優柔寡斷。
  • 國學:有出息的孩子,往往來自這3種家庭,你家是哪種?
    桔子生長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樹;若是生長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成了枳樹。這兩種樹的葉子雖然相似,但果實的味道卻大不相同。 同樣的道理,一個孩子將來能幹什麼樣的事業、成為什麼樣的人,取決於他的成長環境。 當然,這裡並不是說條件優越的孩子才能成大器,而是說——優秀的家庭,才能教出優秀的孩子。
  • 孩子成長懦弱膽小,可能與父親這3種行為有關,家長要警惕
    孩子的成長可以說了在家長眼中沒有什麼比這更重要的了,不過看似孩子們的教育很簡單,實則操作起來才發現並不容易,孩子的成長就像一根繩子過於緊可能會斷掉,太松又怕繩子最終擰成一團麻捋不清,總之,教育孩子難難難!
  • 這3種媽媽是家裡的「負能量」,帶出來的孩子難成才,希望沒有你
    前言要說對孩子影響最深的,莫過於經常陪伴孩子,養育孩子就是媽媽。正能量的媽媽會讓孩子受益頗豐,而負能量的媽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特別是以下這三種媽媽,簡直就是家裡的"負能量",帶出來的孩子難成才,希望沒有你。案例小方跟婆婆相處得有些矛盾,婆媳之間有矛盾,這也屬於正常的事情。
  • 這2種「乳名」別給孩子取,難聽是次要的,孩子將來可能會恨你
    文字/心媽編輯/心媽吐槽給孩子取名難的父母不在少數,有些父母是不會取名胡亂起名,而有些父母則是跟風起名,無論哪種取名方式,實際上對於孩子來說都是很大的傷害。雖然說大名是一個人的招牌,但是實際上乳名的重要性也是不可忽視的。
  • 曾國藩:忠厚的人,最後難成大器
    曾國藩一生著作等身,大到經邦緯國,朝政軍務,為臣為宦,治學修身,小到日常瑣事,家庭生計,養生之道,事無巨細,無不詳細,在成才成器方面的修養上頗多建樹。他曾談到,忠厚之人往往難成大器,這並不是貶低這種品格,而是提醒人們,忠厚之人往往被限制於這三方面的弊病:第一,目光短淺;第二,墨守成規;第三,優柔寡斷。跳出忠厚弊病包圍的怪圈,離成才成器便更進一步。
  • 睡前一小時,千萬不要讓孩子做這3件事,別不信!
    影響睡眠質量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一點就是睡前的一小時。對孩子來說,睡前的一小時更是關乎了他們的健康和成長。睡前一小時說短不短,能做很多事,關於孩子睡前一小時的那些事,可以來聽聽晨媽怎麼說。1/睡前多做這3件事,孩子會更優秀1給予孩子陪伴教育家米歇爾·博芭曾說過:一天中,親子陪伴最高效的時間段有三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