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9月16日),北京學校中學部及共享區項目外簷亮相,開始進行內部裝修,本月底將全部完工,2020年底前竣工並投用。
學校共享區的圖書館、體育館和藝術中心等,還將向社會開放,與市民共享。
北京學校是繼北京小學、北京中學、北京大學後,首都北京第四所以「北京」命名的學校。今年9月,學校迎來了第一批學生。在小學部喜迎新生的同時,北京學校中學部及共享區項目也在加緊建設!
今天,通州小布在中學部及共享區施工現場看到,1800餘名北京建工集團的建設者,正在進行一場火熱而靜謐的「千人會戰」。忙碌的身影隨處可見,但工人們都努力保持著各項工序作業的安靜,現場的噪聲監測指示屏上,數值始終徘徊在60分貝之下。「我們專門測算了一下,按照小學部與施工現場的距離,低於60分貝值的聲音,完全不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北京建工北京學校項目經理季連黨在現場介紹:一方面力爭低分貝施工,給師生營造一個寧靜的學習環境。另一方面全員高效率推進,全力確保2020年底中學部及共享區完工、北京學校全面竣工。
據介紹,為全力保障學校小學部開學,北京建工項目團隊早在今年3月,就做好了中學部與共享區項目復工方案,先重點推進距離小學部最近的施工區域和需要動用大型機械設備的作業。
同時通過設置噪聲監測設備、安排專人現場監督等舉措,不斷提升施工現場的精細化管理水平。這與正常施工相比,難度增加了不少,但季連黨說:「為了孩子們,值!」北京學校位於通州區潞陽大街35號,是北京市教委直屬的12年一貫制公立學校。
學校設計規模108個教學班,其中小學48班、初中30班、高中30班。
北京學校總規劃佔地面積300畝,總建築面積約20萬平方米,整體呈南北格局,小學部在北側,中學部、學生公寓在南側,中間是共享核心區。
配套建設有藝術中心、體育中心及文化交流中心、風雨操場、足球場、室內體育館、食堂等各類設施。
北京學校共享區
學校共享區高24米,建築面積54030平方米,地上28284平方米,地下25746平方米,包括藝術中心、體育中心、文化中心及地下車庫四部分。
藝術中心
地下1層,地上5層,地下為舞臺及觀眾廳,地上為實驗小劇場及聲樂教室等。
體育中心
地下2層,地上4層。地下二層為遊泳池,地下一層為滑冰館、冰球訓練館,地上為武術跆拳道館及室內運動綜合館等。
中外文化交流中心
即圖書館,地上1層,地上4層,地下為書庫及展館區,地上為開放閱覽區及國際版教室等。
竣工投用後,學校共享區在師生使用之餘還將開放各個場館,與社會共享。
北京學校小學部今年9月投用,中學部及共享區外簷已全部亮相,教學樓及共享區文化、體育、藝術中心正進行室內裝修,學校圍牆、大門及門房已基本完成。校內小市政和園林施工均進入在收尾階段,預計9月底完成。北京學校全部工程計劃於2020年底竣工交用。
據季連黨介紹,北京學校小學部創造了同類項目施工的最快紀錄。中學部及共享區在2019年3月開工,疫情期間項目全力推進復工復產,終於在今年9月實現了外簷全面亮相。
與其他工程不同的是,北京學校的主體採用裝配式鋼框架結構,各類構件在工廠加工生產,運送到現場後僅需組接拼裝,搭建出各種複雜的空間框架,這不僅提升了工業化水平,也提升了施工效率。
北京學校有20萬平方米的施工任務,體量巨大。但在施工場地內幾乎看不到建築垃圾。
據悉,這是因為施工中項目部引入了一款建築垃圾回收處理的專業機械設備,可以通過履帶在全場自行移動,相當於一個移動的建築垃圾破碎終端,可對現場產生的建築垃圾進行就地處置,形成不同粒徑的再生骨料。
這種再生骨料代替級配沙石,又被用於回填中學部道路以及操場基層,實現資源循環利用,讓城市副中心的建設真正綠色起來。
通州區融媒體中心記者 張麗
攝影 常鳴 魏彤
責任編輯 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