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當局發放「振興三倍券」方案公布之後,受到島內各界的批評和質疑,藍營堅持發現金更好,還翻出2008年,時任民進黨黨主席蔡英文的網絡發文,說當時蔡英文批評馬英九當局的消費券,一樣也是要求「發現金」,這簡直是跨時空打臉蔡英文。
長長一整篇發文,這是蔡英文大談2008年馬當局時期的消費券政策,其中第二點寫道,發放消費券行政成本高,除了決策到執行作業時間長,還有防偽問題,還容易產生「以券變現」的亂象,所以認為乾脆直接退稅,或是給民眾現金更好,這似乎跟現在藍營的要求一樣。
時任民進黨主席蔡英文
時任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很短的時間內,去做一個龐大的消費券體系,要做得成功,我覺得難度非常高。我們之前提出的,退稅加濟貧方案,應該是一個比較完整的方案。
2008年,時任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對馬英九當局發放消費券表達不同看法,但12年後,民進黨當局卻推出的「振興三倍券」,被藍營認為根本是跨時空打臉。民進黨也回嗆,說還原時空其實打得是國民黨自己的臉。民進黨方面聲稱,當時失業率創新高,也有超過20萬的勞工放無薪假,所以在那個時空下,現金跟減稅才是最好的處理方案!
臺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為何叫「三倍券」,因為讓你一千變三千
但外界顯然不太同意民進黨的辯解說法。在蘇貞昌公布「三倍券」的幾天裡,外界討論熱烈,有人批評稱,這樣的消費券「替代性消費」明明也很高,就連島內經濟學者也揭示「一千變三千」的假象。
臺灣淡江大學產業經濟學系教授蔡明芳
臺灣淡江大學產業經濟學系教授蔡明芳:你這三千元裡面,有三分之一,就是你自己的自備現金嘛,自己的自備款,所以你大概有三成三的比重,是自己本來就是從口袋裡拿出來的錢,所以替代現金的比重,至少就可以減少三成。
民進黨當局的振興「三倍券」還沒發,就引來外界爭議不斷,但店家最希望的卻是,到時候的經濟加乘效益也能像輿論這麼火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