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第一天第一場觀看了反映中國女排精神的電影《奪冠》,為新老女排的拼搏精神所感動所震撼。影片講述了中國女排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頑強拼搏、銳意進取而為國爭光的故事,原本確定是在2020年春節檔上映,因為疫情撤出,今天終於和觀眾見面了。
影片把我們帶入了令人振奮的70年代末。女排剛剛起步,在極其簡陋的環境下,進行著超負荷的體能和排球技術訓練,淚水汗水血水凝結成巨大精神力量,在無數次艱苦磨礪下,終於衝出了亞洲,戰勝了東洋魔女日本隊,為以後連續奪得世界冠軍,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建立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影片開始著重表現了青年時代的郎平,在逆境中奮起,以驚人的毅力刻苦訓練,不斷戰勝自我,成為女排的中流砥柱。郎平女兒白浪飾演的青年郎平,從形體到表情都表演的恰到好處,活靈活現地再現了出當年鐵榔頭的威武神韻,拼搏必勝的風採。
中年的郎平由鞏俐扮演,她以精準的神態,專業的動作,表現出郎平運籌帷幄的大將氣度 ,特別是她在和在職女排運動員的交流上,情感跌宕起伏,細膩感人。
郎平帶領中國女排承受巨大壓力,以高超的指揮能力,和細緻入微的思想啟迪,衝突阻力,用智慧奪得了裡約奧運會冠軍和2018年世界錦標賽冠軍。展現的場面恢宏,國旗在國歌聲中冉冉升起,為祖國爭得了巨大榮譽。教練和隊員們相擁而泣,歡慶來之不易的勝利,讓人為之動容。看完了電影記住了鞏俐扮演的郎平,對真實的郎平記憶有點模糊了。鞏俐的演技高超神奇,她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個手式,每一次吶喊,每一次流淚,都無比真誠可信,讓人的思緒被她帶著走。藝術的魅力如此巨大,直擊觀眾的心田,讓人們在女排拼搏的身影中,受到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禮,對奪冠的情節久久難以忘懷。
其它配角演員也都表演十分出色,黃渤飾演陳忠和,吳剛飾演袁偉民,劉敏濤飾演陳招娣,彭昱暢飾演陳忠和(青年)等。這是一部愛國主義色彩濃重,讓人振奮的電影,給人以拼搏精神的教育和引導。
無論是學生還是各行各業的勞動者,或者是退休在家的老人,都應該在各自的崗位上發揚女排精神,戰勝自我,戰勝來自學業工作生活中各種困難,爭取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做為一名老人,經歷過女排成長的年代,深刻了解女排奪冠的艱難。正是女排精神陪伴了無數老人們一路走來,走在通往老去的路上,要繼續學習女排不服輸的人生態度,做到不服老。根據老人的自身特點,緩慢執著地面對生活,幸福快樂地走完人生的最後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