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書法,用具之九:紙

2020-12-23 騰訊網

造紙術被列入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對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我覺得,如果從學書法的角度來看,文房四寶裡,紙的重要性第三。

當兵的時候,復員回來在海島海關工作的年代,我一直是用舊報紙練書法。

以前,每個單位都會訂報紙。舊報紙是公家的,一般積累到一定程度,作為廢紙出售,得款雖然不多,在那個貧乏的年代,也算是一點外財,通常作為一種福利,買一些紅糖綠豆之類的,煮糖水給大家喝。

為什麼別人對我用公家舊報紙練字沒意見呢?因為當兵的時候,我是文書。後來在海關,我很快成了辦公室主任。舊報紙歸我管。最重要的是,練完字的報紙一樣可以賣,而且寫了字,說不定重量還增加了一點點。

舊報紙有個好處,不怕浪費紙,敢寫。我那時在海關,為了節約,甚至寫通知我都用舊報紙。

有一次用舊報紙寫了一個通知,貼在夥房牆上。排隊買飯的人裡面,幾個是外單位臨時來的,有個人稱讚,這個毛筆字寫得好。我正好排在他的後面,於是假裝謙虛地說,不算好,還要練。其實是為了讓他知道,這是我寫的,心裡挺得意。

練了很多年以後,終於開始有閒錢,可以買點宣紙來試試了。結果開始反而不適應,覺得太化水了。

現在一般來說,條件好多了,舊報紙也難找到了,可以直接用毛邊紙來練習。

毛邊紙種類很多。按照我們這個教學體系,買毛邊紙的時候,要注意不能買印有格子的,更不能買描紅那種。

有的毛邊紙號稱手工,寫起來感覺不錯,價格稍微貴一點。

再往下學,也要買一些宣紙來用。一方面體會一下宣紙的書寫感覺;另一方面,在傳統書畫領域,宣紙的格式是標準,學書法的人必須有所了解,有所練習。

宣紙通常分為兩種:

生宣,洇化比較強,寫書法一般用這個,寫意畫也是用這個;

熟宣,熟宣上了礬,洇化弱,一般畫工筆畫用。

常用的宣紙尺寸(單位:釐米):

三尺全開:100/55;

四尺全開:138/69;

六尺全開:180/97;

八尺全開:248/129;

一丈二尺,又稱丈二匹:367/144。

其中四尺紙是最基本,用的最多的尺寸。

四尺全開書法

四尺對開就是正方形,叫做四尺鬥方。

鬥方

四尺紙豎著對半裁開,可寫對聯。

特異尺寸的宣紙很多,用得少,這裡就不介紹了。

宣紙最有名的品牌就是紅星宣紙,簡稱紅星宣。現在很難買到,據說每年的產量都被大商家瓜分了,不少人囤紅星宣,價格不斷上漲。

其它各種牌子的宣紙很多。什麼樣的宣紙質量比較好,說法複雜,光是看這些說法沒有用,需要「紙上談兵」,買一些來用用,試多了慢慢就有感覺了。總體上來說,書法用紙,沒有繪畫用紙這麼講究。

作品用宣紙寫好以後,一般的情況下,不要去託裱。

託裱,託褙裝裱。

託是託底,作品的背面再覆蓋一層宣紙。如果是繪畫,託底以後,墨與色的微妙可以更好地顯示出來。

裱是用綾,絹子等鑲邊。

宣紙在託裱前,可以隨便折。

託裱以後,作品不能折了,只能卷。不管是攜帶,郵寄,保管都不方便了。因此,不少展覽或者競賽在作品徵集通告中,甚至專門註明不接受託裱作品。

作品需要懸掛的話,有兩種方式。

一種是傳統式的捲軸。這種方式存放比較方便,也比較容易展示。缺點是,如果一年到頭掛在牆上,沒掛幾年就壞了。古人是很講究的,一般來說,特定的季節,拿出來掛一掛,見點光,或者是幾個作品輪流掛。

捲軸

現代社會,城市裡,灰塵比較大。如果要懸掛的話,最好裱成鏡片。鏡片儘量不要用玻璃,重且危險。可以用有機玻璃,比較輕,而且安全,稍微貴一點。

鏡片

學書法,紙的消耗比較大。

少年時,曾經看過一個故事:

有一支抗聯遊擊隊,互相傳遞情報,是用紙寫了,塞進一個樹洞裡。那天有個緊急情報要送出去,全隊上下找不到一張紙,只好用一塊樺樹皮寫。結果,聯絡員在取情報的時候,沒有注意到這塊樹皮,造成了很大的犧牲。

這個故事印象很深,後來我一直比較注意節約紙。在單位工作的時候,寫公文不捨得用新信封,把用過的信封翻過來再用。漫長的歲月裡,總是儘量利用各種邊角料或者廢紙寫札記。

我大概是天生讀書人性情,喜歡筆,喜歡紙,喜歡書。

相關焦點

  • 學書法,用具之十二:帖
    古人就是這樣啊,除了那些一般人見不著的名家真跡,還有一條路,可以獲得書法學習資料,就是聽說哪裡有好碑,然後千裡迢迢地過去,拓一張,作為學習範本,朝夕臨摹,揣摩把玩,珍藏起來,傳之後世。 逐漸地,拓片成為一門生意,出售,流傳,收藏……捶拓多了,碑會損壞,所以拓片年代越早越值錢。
  • 學書法,用具之十:硯
    這要求硯石細膩之餘,還要微有鋩鍔。研究認為,硯石需要由兩種顆粒細小均勻的礦物組成,主要成分是硬度較低的黏土礦物或方解石,還需要含有小部分硬度較高的次要礦物。同時滿足這幾條要求並不容易。比如玉,又堅實又細膩,可是不發墨,磨來磨去也磨不出墨汁。
  • 在中國,有2000萬人假裝學書法 | 意外•視頻
    學書法為什麼要學選工具,不是應該從提筆練字開始學嗎? 沒錯,咱們小時候上書法課,第一堂課老師可能就要教怎麼寫筆畫。但是這種方法並不科學。正確學習書法的第一步,應該從選材開始。 選對工具,學習書法就成功一大半。 王羲之用鼠須筆、蘇東坡用雞毛筆……古代的書法名家在學習書法的同時就在摸索專屬自己的工具。
  • 年紀大了還可以學書法嗎?
    學書法什麼時候開始學都不晚,學書法學的是心態,學的是你對這麼藝術的熱愛,學的是你對生活品質的追求,學的是那種孜孜不倦的精神。圖片來源網絡小孩學書法是在大人的強烈推從下進行的,他不清楚我學習書法的真正意義,他只是在老師和家長的說教當中,把他當成我把字寫好點,考試分可以多得點卷面分。
  • 學書法,你是巧臨還是傻臨?
    並不是說一小 時紙能寫十個字,而是說吃透這十個字。《孔子廟堂碑》中難寫的字,如「讓」、「乃」、「盛」、「盡」,我是寫了五六遍才基本上掌握的。這樣算起來,一小時 十個字還是多說了呢。以一小時十個字算,一千九百字需要一百九十小時。我要上班、做家務、陪老婆、陪孩子、應付各種雜事,平均每天習字的時間頂多也就是兩 小時。這樣堅持不懈,每天堅持臨帖,需要95天,也就是三個月的時間通臨一遍《廟堂碑》。
  • 如何幫助學生正確使用軟筆書法用具
    硬筆書法其書寫工具是用堅硬的鉛筆、鋼筆、各種有色水筆,而軟筆書法的工具就較為複雜了許多,首先是傳統的「文房四寶」,也就是:筆、墨、紙、硯,單就這四種書寫工具的種類就非常有講究,各位書家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書寫習慣和書寫要求去選擇適合自己的工具。歷史上,「文房四寶」所指之物屢有變化。在南唐時,「文房四寶」特指諸葛筆、徽州李廷圭墨、澄心堂紙,江西婺源龍尾硯。
  • 名人軼事:劉光第少年學書法
    於是,劉相生談到了有關劉光第幼年學書法和他家往來的一些事。 家居富順趙化鎮的劉相生的祖父劉慶堂小時常常和劉光第一起玩。劉光第的父親劉宗準是理髮的,劉慶堂的父親劉舉臣是開堂行醫的卻生意好當地名望高,兩家相比之下劉宗準家境就顯得貧窮,但兩位對人生、社會與時局有著很多相同的思想觀念,相互在找對方理髮和看病等交往中,成為了好朋友。
  • 手寫九頁紙滿滿都是愛
    9頁紙,8次點頭,1個雙手合十的感謝,串聯起了麻醉科醫生與聾啞患者的暖心交流歷程。近日,一段麻醉科醫生手寫9頁紙跟麻醉前的聾啞患者交流的暖心視頻在網上傳播,網友們被這無聲但充滿愛的交流打動,紛紛留言點讚。
  • 學書法為什麼會突然感覺厭倦乏味?應該怎麼處理
    因為前期學書法的人會去了解很多書法古帖,名人書法,對書法的審美眼光也就自然而然的增高,這也就會覺得自己寫的書法不怎麼樣,從而練字時就會感到厭倦。 其實這種狀態不是到了「瓶頸期」,而是說明你的眼力已經領先手頭功夫了。這時候更應該把手頭上的功夫趕上來,更需要耐心堅持,我們可以換種新鮮的練字方法方法,例如說換個新的書寫環境、換支筆、寫寫自己喜歡的人名或者寫寫自己喜歡的詩句,這樣嘗試你就會覺得來勁。
  • 銅香爐——奢華的生活用具
    近年來,在海內外的收藏界中,盛傳著這麼一句話:
  • 青海500名小學生免費領取美術用具「童畫未來」
    圖為學生們拿到彩虹口袋後,查看繪畫彩頁。「我特別喜歡畫畫,以前都是用鉛筆在作業紙上畫畫,只有黑白兩種顏色,今天領了專業的美術用具,終於可以畫出五顏六色的圖畫了。」今年10歲的楊德玉高興地說。
  • 澄心堂紙
    從文人們對「澄心堂」「古紙」的渴求與喜用,不僅使我們看到了文化用品、文房用具與文人們的密切關係,也使我們看到了文房用具對文化發展的作用與意義,「文高墨妙公第一,宜用此紙傳將來」。  據記載,南唐遺留下較多的澄心堂紙,由於紙質精良,到了宋代都一直被用來繪畫、書寫與摹拓。宋代著名畫家李公麟,號龍眠居士,藝術上成就很高,與蘇軾、王安石等多有往還。
  • 拾趣丨哈尼族的寶貝——那些鮮為人知的生活用具
    由於哈尼族長期處於輪歇遊耕、刀耕火種、採集、狩獵的古老生活方式,逐步保留下了自己特有生活用具,下面給大家介紹幾種哈尼族不為人知的民間生活用具:用途:捕鳥的用具。製作材料:也睡苦竹杆,一次製作若無蟲蛀可重複使用。使用時以飛螞蟻或竹蟲為誘餌,是山裡哈伲族人改善生活,加強營養的必備之器。
  • 義潔家務清潔用具 你的家務好幫手
    這裡,小編為你推薦義潔家務清潔用具的可掛式吸水擦手巾,其憑藉著優良的材質、精心的設計和精湛的做工,獲得無數消費者的喜愛。(義潔家務清潔用具可掛式吸水擦手巾)要知道,之所以擦手巾如此重要,是因為當我們幹家務時,手上難免或多或少沾上各種水珠,如果直接甩水的話,不僅可能甩到身邊人的身上,非常不禮貌,還可能因為水被甩到地上而讓人不小心滑倒,造成安全事故
  • 遙控情趣用具_愛吾愛成人用品商城
    遙控情趣用具_愛吾愛成人用品商城微信「yyffccz」加客服下單享受
  • 客家人的勞動用具:一部記錄客家人生活的歷史文書!
    世界很大,勞動者很美 你知道以前客家人的 勞動用具是怎麼樣的嗎? 他們又是如何勞作的呢? 先來考考大家
  • 【展訊】和紙之美——美濃和紙及其衍生品展
    古代中國所發明的「紙」通過高麗傳到了日本後,以日本獨特的原料和製作方法產生了具有日本文化特色的紙張——和紙。日本古都奈良佛教盛行,平安京設立了官方造紙工場,於是日本的紙在關西地區得以迅速發展。有名的和紙產地有美濃、伊勢、三河等。和紙經歷了1200年漫長的歷史,已在衣食住行、冠婚葬祭等許多方面融入日本人的生活中。即使在西洋紙普及的今天,和紙仍是人們的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 學書法,選出好紙張,讓你更能寫出好字,這種紙很難得
    我最開始了解到這種紙是通過一些書友的書法作品了解到的,書友用構樹皮紙寫了顏真卿的作品,裝裱以後呈現出的那種古樸的質感非常好,於是我開始嘗試使用這種紙張。因為構樹皮紙價格較貴,所以各位書友根據自身情況來選擇,但是構樹皮紙用於楷書、草書、行書的書寫效果是非常值得推薦的。
  • 每日書 | 紙的世界史
    他視之為不言可喻的落後社會象徵。綜觀歷史,科技的任務和人們對科技的反應一直都格外一致,因此憂心科技與其對社會的影響的那些人,不妨對紙的歷史好好反省一番。我們習以為常,認為「科技」僅指物質器具、十九世紀時期的機械,乃至於現在電子的發展。殊不知,根據《韋氏詞典》(Merriam-Webster’s dictionary),這個字眼也能指稱任何「實用的知識應用」。
  • 廚房用具英文你會說嗎?
    跟Hazel一起學習廚房用具的表達。常見的廚房用具用英文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