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門碟剎新選擇 快客QUICK A7D氣動公路車評測

2021-01-08 網易

  多年以前,QUICK贊助的車隊叱吒國內業餘賽場,因為充足的曝光以及不錯的性價比,所以那時在路上,QUICK公路車的能見度還挺高的。但近年似乎沉寂了一段時間,很久以來小編我在路上都沒怎麼看到QUICK的車架。而現在,QUICK帶著他們的新作A7D氣動碟剎公路車回來了。

  

  A7D並沒有在原有A7的基礎上加入碟剎就完事兒,而是整個車架經過重新設計,使用了現在主流的小後三角設計,並對一些細節進行了改進,優化風阻與騎行品質。

  

  前叉使用錐形頭管設計,車頭部分保持外走線設定,畢竟整車價格放在這,也不太可能給你弄個全內走線。但小編我認為在入門級別車型上,還是簡單靠譜易維護的外走線更靠譜。全內走線的話,因為車把(尤其是碟剎車的車把)很難拆裝,會有不方便攜帶和運輸的問題。

  

  車架入線口集中於左邊,左前右後的剎車設置走線更自然,變速線管預裝防刮膠套比較貼心。

  

  頭管後方被「削平了」,形成KAMM TAIL截面,是目前常見的頭管部分氣動設計。

  

  ▲頭管下方使用整合式叉肩設計來減少擾流

  

  

  ▲前叉使用了傳統的水滴型窄截面來降低風阻

  

  下管自然是目前最常見的KAMM TAIL(虛擬尾翼)截面,可以兼顧剛性和氣動效果。

  

  拉絲銀的下管標質感很好,似乎越來越多品牌開始使用拉絲樣式的下管標。

  

  星河藍這款「低調又悶騷」,閃粉漆面看起來不太顯眼,在弱光環境下會發黑,但在陽光這個顏色還是非常有氣質的。A7D還提供另一款貝母白配色,白色在正常光線下會有粉紅和粉綠的色澤效果,同樣使用拉絲大字,白銀配色的質感也非常不錯。

  

  A7D使用PF30規格全碳五通,可以使用30mm軸心牙盤來降低重量以及增加踩踏剛性。但A7D整車均配備24mm軸心轉換中軸。

  

  A7D使用近年公路車標配的小後三角設計,該設計已經被各大品牌證明可以有效優化風阻和舒適性。立管也要包覆後輪的氣動設計,下部為KAMM TAIL截面,上部則漸變為水滴截面。

  

  三通處有一個倒三角造型,用來容納隱藏式座管夾。隱藏式座管夾也是近年公路車的標配,除了擁有更整潔的外觀,還可以增加座管外露長度,在外觀更好看的同時,還能優化舒適性。座管口配備防塵套,外包座管口的造型可以有效防止沙粒和灰塵進入立管。

  

  後下叉使用方型截面,加大與五通的連接面積,增加踩踏效率。

  

  後上叉使用KAMM TAIL截面,並保留了叉橋作為補強。

  

  A7D車架的尺寸標號為直接標立管長度,按照以往經驗購買的話可能會買大。所以還是看Reach和Stack選擇比較靠譜。51碼及以下常用尺寸的STR值都比較小,最低能到1.33,屬於非常激進的幾何設定,設定時需要注意車把高度和把立長度。

  

  

  在零配件方面,套件使用了一套Shimano 105 R7020機械油壓套件,符合入門級碟剎公路車的標準。52/36T的牙盤搭配11-28T飛輪可以勝任絕大部分路況,可以應付一些不太陡的爬坡。

  

  A7D並沒有像一些入門碟剎公路車一樣,想盡辦法在剎車上節約成本,導致剎車的用戶體驗極差。相反,A7D使用105平裝液壓夾器搭配副廠的六釘碟片,前後均為140mm,且碟片邊緣切削了圓角,符合公路車使用工況。正兒八經的液壓碟剎套件可以給用戶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

  

  

  輪組是一對QUICK自家的30mm小鋁刀輪組,配備打了QUICK標的六釘直拉花鼓,棘輪齒數比較密,有不錯的踩踏響應。

  

  外胎則配備了一對朝陽蝰蛇摺疊光頭胎,使用雙膠料配方,60TPI。

  

  操控組件方面,車把為QUICK自家的碳纖維氣動彎把搭配鋁合金把立。彎把的把橫區域非常薄,迎風面很小。作為一輛48碼,約等於一般52碼的整車,配備了42cm寬度的彎把,有些偏寬。

  

  其餘則為匹配車架的水滴型截面碳座管搭配QUICK自家的鈦弓坐墊。座管使用了類似RITCHEY規格的左右夾結構夾頭,標配圓座軌夾具,如果要換碳軌坐墊的話比較麻煩。

  試騎感受

  

  雖然A7D看上去好像一輛又重又顛的氣動車,但實際騎行感受還是狠狠地打了我們這些「目測黨」的臉。A7D含腳踏的重量為8.58kg,在這個級別的碟剎氣動車裡,還算是比較不錯的重量了。

  30mm鋁刀看似嚇人,其實表現出乎意料,騎著比較輕腳,起步比較輕快,爬緩坡沒有明顯的重拖感,可以給個好評。

  Shimano 105套件一如既往地穩定,變速剎車手感非常好,不過由於是副廠碟片以及前碟僅140mm,剎車表現比較一般,相信更換Shimano原廠碟片可以有效提高剎車響應和剎車力。

  

  車架的騎行質感標定完全不像傳統的氣動車,A7D的舒適性還是不錯,並沒有為了追求剛性犧牲舒適性,非常適合入門級車友使用。畢竟對於功率不高的入門級車友來說,舒適的車架比硬的車架更有效率。

  

  車架的剛性表現中規中矩,入門使用完全足夠。不過由於彎把太寬,且上把管型很薄,所以搖車時可以感受到車把的形變量較大。雖然車把不夠硬導致搖車不夠爽快,但也對前端的濾震性有很大幫助。

  美騎點評

  優點:配置給力、性價比高、性能均衡、輪組表現有驚喜

  不足:作為測試樣車還有一點小BUG,有待品牌方修正

  最後要公布一下這輛A7D的價格,A7D提供三個配置,評測的這輛105套件+鋁輪是最低配,也是性價比最高的配置,目前零售價僅10299元,這個價格還是十分有競爭力的。畢竟配備全套靠譜的105 R7020液壓碟剎套件和一對還不錯的輪組,充分照顧到了用戶的實際騎行感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產品快訊 整車資訊 公路車 十款最值得買的氣動公路車盤點
    Foil依然提供圈剎與碟剎版本,而後者擁有更寬的胎容使舒適度有更大的提升。圈剎車型使用了五通夾器,這導致安裝在曲柄上的功率計可能會和夾器「打架」,而碟剎車型對功率計的使用便不會有這種限制,選擇更多。不論你喜歡哪一款Foil,它都會是最舒適的氣動公路車型,畢竟這臺車可是贏過巴黎魯貝的。
  • 2019最熱門新款公路車評選
    碟剎公路車越來越受歡迎,在耐力型公路車上幾乎成了標配;同時也有不少競賽型公路車進行「碟剎化」,但如果你不喜歡碟剎,他們還是提供圈剎版本的。最後就是Adventure / Gravel Bike(碎石路面公路車)越來越受歡迎。  Colnago Concept
  • 美利達斯特拉6000disc公路車拆箱簡評,碟剎公路還是很有質感的
    嗨,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新一期的單車基械匠。一直要在說這個評測自行車的事。然後前兩天剛剛組裝了一臺美利達的斯特拉6000disc版本,我以這個車為藍本大概講一下這輛車。首先價格的話這輛車是15800,整體配置的話是採用了禧瑪諾的R8000的套件。
  • 加入氣動爬坡碟剎公路市場 Storck發布Aerfast車型
    Storck正式加入了新款氣動碟剎公路車的競賽當中,並推出了最新的Aerfast。Aerfast建立在其氣動公路平臺上,比單純增加碟剎的設計更優秀。據該公司稱,這輛新款自行車更氣動,更硬,更輕,甚至更舒適。
  • 快客Quick Lancer新車登場
    如果你想在越野路面暢快騎行,或是來一場說走就走的長途旅行,全地形公路車也許會給你帶來全新的騎行體驗。如今各大廠家也在陸續推出Gravel Bike(全地形公路車),而快客一直致力於服務騎行愛好者與運動員,這次緊隨潮流推出一款全新的全地形公路車——Quick Lancer,只要嘗試一次,你也許就會愛上這樣的騎行風格。
  • 2021 Bianchi Specialissima氣動爬坡公路車
    Bianchi Specialissima CV一直以來都是這家義大利自行車製造商最優質的輕量級公路車。 儘管Bianchi仍然是世巡賽中少數還在使用圈剎車型的公路車,但本賽季珍寶車隊幾場令人印象深刻的勝利,還是再證明著圈剎「不死」。
  • 順位頂級僅有碟剎版 Factor推出Ostro輕量氣動公路車
    Factor正式發布輕量氣動的全能型公路車Ostro,並聲稱即使在崎嶇不平的道路上也能提供氣動性能和舒適性,並且沒有任何重量損失,Factor將Ostro定位為「顛簸殺手」,也是參加目前正在進行的2020環法戰車。
  • 次世代耐力公路車 Wilier Cento 10 NDR評測
    今天,GRbike送來Cento系列車型的「篡新版本」,集氣動、舒適、整合、碟剎四大元素、帶有避震系統的耐力車型Cento 10 NDR,讓小編我在Cento之路上漸行漸遠……好吧,廢話不多說,我們趕緊來體驗一下這款帶有避震的「次世代耐力公路車」的神奇之處吧!
  • 2021 Bianchi Specialissima CV氣動爬坡公路車
    Bianchi Specialissima CV一直以來都是這家義大利自行車製造商最優質的輕量級公路車。儘管他們贊助的職業車隊車手們依然使用圈剎獲得了不少的勝利,但在近期,Bianchi終於發布了這個型號的碟剎升級版本,在不影響剛度及操控性的情況下,新車架的重量也降至750克。
  • 碟剎公路車有哪些優點?
    開門見山,來看看碟剎公路車有哪些優點 雨天中較不影響制動力 對於喜愛公路車碟剎的使用者來說,碟剎最明顯的優點,就是在下雨天時,對剎車的制動力影響小!
  • 公路車到底選擇碟剎還是V剎?
    「到底選擇碟剎還是V剎?」——有關這兩種制動方式的經典辯論一直是公路車的熱門話題,雖然碟剎公路車越來越受到歡迎,但傳統的V剎公路車並沒有就此消失。不知道如何選擇?那我們就實際比較一下,看看哪種剎車更適合你。那麼,碟剎和V剎,哪一個更好?
  • 小牛電動Niu Aero萬元級氣動公路車首測
    如大家所見,Niu Aero Road-03是一臺碟剎氣動公路車,其設計師來自專業的自行車設計公司,有著豐富的運動自行車設計經驗。小牛電動用了一堆原創術語,來描述該車在空氣動力學方面的設計理念。被Pinarello F10等主流氣動公路車證明過的前叉設計語言,輪胎寬容度亦迎合了寬胎潮流。
  • (燒得起的)入門公路車購車指南
    文中藍色字體是連結,閱讀原文即可查看各款公路車評測,這裡只做簡要介紹 但久久未能平復的公路自行車熱情之路我們又該如何走下去呢?在過去一年間BIKETO評測室曾評測過一些入門、廉價、性能不差而又相對有性價比的公路車給各位正在「發燒」的車迷提供指導意見。
  • 如果你正在糾結是否要選擇碟剎公路車,那這篇就是你要的答案
    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新一期的單車基械匠。對於公路車裝備按理說,碟剎一直是公路車上很熱門的話題之一,並且直到現在關於碟剎還是夾器的辯論依然存在。有些人認為碟剎將是未來公路車的標準,而有些人則認為這種新的剎車標準完全是為了圈錢。那麼在公路車上對於碟剎和夾器這兩種制動方式,究竟各自有什麼樣的優勢和劣勢,以及目前的發展現狀又是什麼呢?
  • 2019年的鋁合金公路車是什麼水平?佳能戴爾CAAD13評測
    在性價比這一維度完全消失後,有什麼理由選擇一輛起價¥12990的CAAD 13(105碟剎配置)呢?佳能戴爾不將CAAD視為定位低於碳纖維的廉價入門車型,但消費者很有可能就是這麼認為的。在此情勢下,CAAD13的目標就十分明確、也什麼艱難了:它要證明自己在速度、重量和舒適性上不比碳纖維差。這可能嗎?
  • 豈止於快丨小牛氣動公路車首測,為什麼它敢賣一萬?
    我在這場發布會之前,就已收到了一款NIU AERO ROAD-03 Sport公路車(不過並不包含電子配件),並進行了一段時間的試用。下面根據我的體驗,帶大家了解一下這款「小牛自行車」。
  • 圈剎碟剎雙兼容 歐亞馬TWISTER 6.5 公路車
    海南吉倫自行車(UCI)洲際車隊碟剎毫無疑問取締了「破風」成為近年公路車領域裡最熱門、最具爭議的話題,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整車、零部件品牌都開始涉足碟剎公路相關的研發生產。眼尖的車友也許已經發現海南吉倫洲際車隊的隊車與此次評測的市售版本的差別,再認真點,又能發現隊車上雖然使用了公路圈剎夾器,但依然是桶軸;沒錯,這次進入Biketo美騎網的OYAMA TWISTER 6.5的確是一款圈剎、碟剎兩用的公路車,市售版本將以碟剎配置出售,車友也可以根據個人的喜好更換為圈剎。車架是一輛自行車的靈魂,而幾何正是把人與車結合的連接點。
  • 直擊101屆環意賽場裝備:Cannondale六系碟剎氣動公路車原型亮相
    在第101屆的環義大利自行車賽開賽前,佳能戴爾團隊的技術人員,一直對自己的全新平路氣動大組賽車非常保密。他們把裝有賽車的卡車放在酒店的黑暗角落裡,遠遠的離開路人的視線。但是在比賽當天,所以的一切秘密都將將浮出水面。雖然可能在開發這輛車的背後會有更多值得探究的東西,但是今天,我們還是先從看的到的入手。
  • 汲取G8技術 BH發布新款RS1氣動耐力公路車
    西班牙自行車製造商BH的新款RS1看起來是一款全內走線的氣動公路車,但不同的是其有更寬鬆,更豎直的耐力車架何,旨在為普通道路騎行者提供更多舒適感,而又不犧牲性能。
  • 2020進度過半 盤點上半年經典公路車款
    接下來就讓我們為您盤點一二: GALLIUM CS DISC 入門碳纖公路新選擇 入門級別的碳纖公路車應該做成什麼樣,ARGON18給出了一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