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止於快丨小牛氣動公路車首測,為什麼它敢賣一萬?

2021-01-08 全球電動車網

        為了向牛油客觀展示 NIU AERO的車況性能,在4月23號預約結束前,【小牛電動小馬甲】會陸續展示第三方媒體評測,幫助您選購到自己心儀的那款NIU AERO。

         本文測評來自公眾號:陳主任帶你看穿一切

         評測型號:NIU AERO ROAD-03 Sport

         官方售價:12999RMB

        我在這場發布會之前,就已收到了一款NIU AERO ROAD-03 Sport公路車(不過並不包含電子配件),並進行了一段時間的試用。下面根據我的體驗,帶大家了解一下這款「小牛自行車」。

開箱篇


        通常,開箱是一件不值一提的事情,不過對於NIU AERO來說,我覺得有必要分析一番。以上就是我收到的大紙箱,尺寸巨大無比,以至於這臺XS碼的自行車可以完全不拆卸輪組和座杆就能塞進去(我把車子拿出來時就是這個狀態,完全沒動過)。箱內除了這臺NIU AERO ROAD-03,還有一個配件盒。如果一些拆掉前輪進行打包的整車品牌把自己的產品稱為「99%裝車」,那麼NIU AERO可以稱為「99.9%裝車」了。不過,這種打包方式好嗎?我保留意見。

      配件盒中的小配件,基本上都是反光條、鈴鐺等安全輔助配件,另外還有平踏以及用於調車的三根內六角。

車架篇

       如大家所見,NIU AERO ROAD-03是一臺碟剎氣動公路車,其設計師來自專業的自行車設計公司,有著豐富的運動自行車設計經驗。單純從車架來說,我不得不說NIU AERO ROAD-03是一個好用的模具,它的各處管型都符合當今主流的氣動車架設計,幾何特性也十分符合這一產品定位,基本上沒有犯低級錯誤。

       截背式管型的下管,流行的三螺絲孔設計,方便用戶在只安裝一個水壺架時將水壺架位置下移,以增加穩定性和氣動性。

        被Pinarello F10等主流氣動公路車證明過的前叉設計語言,輪胎寬容度亦迎合了寬胎潮流。

        車架的五通位置相當粗壯,T47規格五通一般在手工鋼架自行車上用的比較多,該規格能兼顧五通剛性以及曲柄軸心兼容性,同時避免壓入式中軸常見的異響問題。

       五通底部的走線,變速線套上了塑料管,提高防水防塵性能。

      後上叉大膽應用了類似於KTM Revelator Lisse的「機翼」設計,這也是NIU AERO系列產品線共同的設計語言。相比於個別品牌氣動車將兩側後上叉分別直接膠合在立管上的做法,這種設計更穩健,後上叉與立管的結合更好,在極端狀況下「脫臼」的風險更小。

       後叉結合處設計合理,後撥變速線開孔位於後上叉下端。車架尚未針對新型Shimano後撥開發一體式尾鉤。

套件與配置

       看完車架再來看配件,先從車頭看起。這臺XS碼的NIU AERO配備了一根標稱Reach 77mm的後掠式鋁合金彎把,實際Reach大約70mm。XS和S碼整車上的彎把都是400mm寬。

       80mm長的鋁合金彎把,角度為7°俯裝。前叉預留的長度不多,把立頂置的情況下,下方只有25mm的墊圈以及一個10mm左右的碗組。高度不夠怎麼辦?換抬升把或者大角度仰裝把立吧。

      R7000前撥,出廠時尚未調整到位,這算是一款性價比極高的入門級套件。

       NIU AERO ROAD-03的7075-T6 CNC鋁合金曲柄讓我感到驚喜。這款曲柄是BB386軸心規格,既輕量化又有不錯的剛性,即便拿出來單賣也是一款極具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價格合理的話)。

         標配52-36t的「半壓縮盤」,大小盤與盤爪為一體切削,與Rotor的一體式碟片結構類似,輕量化優勢明顯。

       曲柄腿採用鏤空的方式來減重,XS和S碼整車上配置的曲柄腿長度為170cm。

      截背式管型的碳纖維座杆,搭配金屬鎖頭,兼顧輕量化和穩定性。座杆帶有20mm的後飄,無直座杆可選。

        座墊為Fizik Antares R3。考慮到座墊是因人而異的飛艇部件,就不點評其舒適性了(假如我長期使用該車的話會考慮換上SPECIALIZED Power Arc)。

碟剎

        比較經典的臺式碟剎花鼓,以雙側交叉的方式來兼顧驅動和制動性能,碟片規格為六釘。花鼓也決定了輪組的編法,這對輪組採用前後24輻條的1:1編法,穩健保守。

       105級別的油壓卡鉗,配合前後160mm的彥豪碟片,剎車性能強勁(在調整到位之後)。

       輪圈還留有剎車邊,搭配標稱25mm寬的正新外胎,實際寬度還要再寬1~2mm。

幾何尺寸

       我手上的這臺NIU AERO是XS碼——該車型的最小碼。但是這一碼數就已經是375mm的Reach以及514mm的Stack,小個子用戶基本上無緣使用;不過該車的XL碼的尺寸倒是很照顧大個子用戶。

試騎體驗

       NIU AERO ROAD-03的騎乘品質是跟得上市面主流產品的,並非「網際網路閉門造車」那類讓行業人士看笑話的產品。車架的氣動優化挑不出毛病(僅限於車架),操控特性也很讓我滿意。足夠的五通下沉讓你可以在切彎時肆意壓低身體,同時出彎時可以早人一步起腳;車子的巡航很穩定,鬆開雙手也能感覺到車子能順著直線前進,直線搖車加速時更能感覺到穩定性帶來的安全感。

      ROAD-03整車的重量為8.36KG(含腳踏,不含水壺架等外設),在爬緩坡時並不令人抓狂,踩踏平臺彌補了輕量化上的不足——這臺車不挑坡度,只挑路況。

       車架五通以及鋁合金CNC曲柄的剛性都令人滿意,搖車不拖後腿;前叉和後叉也有出色的強度,重載踩踏沒有引發蹭碟,個人認為車架組+曲柄完全可以用於競賽用途,不過輪組、套件和把組的提升空間極大。

                                                                                                                                                                                   (原文有刪減)

 馭風而至 


NIU AERO

BEYOND SPEED

       掃描下方二維碼預約NIU AERO,首發僅1000臺,現在預約即送598元首發禮包並享三期免息,23日截止。

       提醒各位對NIU AERO感興趣的同學,在前往京東預約的同時,可點擊下方1元預定價值99元的騎行水壺。

       同時,當原文《NIU AERO自行車新品首發,10萬元福利等你釋放!》文章下方「在看」數達到8888時我們將加送200個價值219元的打氣筒,更有終極免單大禮等你領!

       快去原文下方點擊「在看」吧~

相關焦點

  • 小牛電動Niu Aero萬元級氣動公路車首測
    小牛電動在2019年的新品發布會上,大爆冷門地發布了運動自行車產品線——Niu Aero,當中包括3款山地車和4款公路車。
  • 「萬能選手」 Factor發布輕量氣動公路車OSTRO
    FACTOR宣布推出新的OSTRO,這是一款超輕量級的氣動公路車,可和BLACK INC 45輪組完美匹配於準備石板路。 超高剛性車架- 車架剛性是使用傳統機翼形狀的氣動公路車薄弱環節。OSTRO通過使用截短的翼型輪廓實現了該類別的極高剛性車架,從而使剛性水平達到或超過O2。
  • 產品快訊 整車資訊 公路車 十款最值得買的氣動公路車盤點
    氣動公路車的熱度在過去十年中持續攀升。在自行車圈中,用更少的力騎得更快的魅力也一直未衰減,這種對速度的渴望,尤其體現在職業公路車圈,這便不斷吸引著廠商的大量投資生產更快,更舒適,更輕的氣動車型。然而誰說只有職業車手才有這種渴望,我們這些「休閒騎友」何嘗不想體驗一下這種飛一般的感覺呢?這裡就給出10款最值得購買的氣動車型供各位參考參考。
  • 2021 Bianchi Specialissima氣動爬坡公路車
    Bianchi Specialissima CV一直以來都是這家義大利自行車製造商最優質的輕量級公路車。 儘管Bianchi仍然是世巡賽中少數還在使用圈剎車型的公路車,但本賽季珍寶車隊幾場令人印象深刻的勝利,還是再證明著圈剎「不死」。
  • 2021 Bianchi Specialissima CV氣動爬坡公路車
    Bianchi Specialissima CV一直以來都是這家義大利自行車製造商最優質的輕量級公路車。儘管他們贊助的職業車隊車手們依然使用圈剎獲得了不少的勝利,但在近期,Bianchi終於發布了這個型號的碟剎升級版本,在不影響剛度及操控性的情況下,新車架的重量也降至750克。
  • 2020環法10臺氣動公路匯總
    公路車便成了大多數車手的首選武器,以下是2020環法中的10臺氣動公路車匯總。關於這輛車的細節,Canyon幾乎沒有公布,但不難看出其採用了全內走線的設計,使Aeroad與其他大多數氣動公路車保持一致。
  • 2020環法10臺氣動公路匯總
    當平路賽道和衝刺需要最快速度時,氣動公路車便成了大多數車手的首選武器,以下是2020環法中的10臺氣動公路車匯總。關於這輛車的細節,Canyon幾乎沒有公布,但不難看出其採用了全內走線的設計,使Aeroad與其他大多數氣動公路車保持一致。Scott Foil,綠刃車隊Scott最近推出了Foil的更新版本,Scott表示新型Foil具有與以前版本相同的輕質,且氣動的車架,並且仍然是市場上最輕的氣動公路車之一,但現在具有全內走線設計。
  • 第四名出乎意料 Strava統計2019最快的20輛公路車
    該文檔的附錄中隱藏著Strava上前五款最快的自行車列表,毫無疑問都是鐵三車和計時車,但2019年最快的公路車是什麼?因此,在過去的幾個月中來回反覆地收集數據後,計算出所有數百萬活動的參數,Strava提供了答案列表。
  • 新款Lapierre氣動公路Aircode和TT車Aerostorm諜照曝光
    在上一賽季中,FDJ車隊仍大多使用圈剎車型,而本次曝光的Lapierre氣動公路Aircode和TT車Aerostorm均為碟剎版。在與爬坡手蒂博·皮諾(Thibault Pinot)合作開發了Xelius之後,現在輪到新款氣動公路登場的時候了。考慮到空氣動力學和現代競賽趨勢,新的Aircode DRS最終拋棄了圈剎系統。DRS是Lapierre氣動技術Drag Reduction System的縮寫,結合了CFD模擬、風洞實驗改進整車的氣動性能。
  • 最速爬坡公路車如何選?
    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爬坡騎行愛好者,喜歡選擇輕量爬坡自行車,或者在自行車上的某些部件上選擇較輕配件的原因。 氣動 在今年閃電發布新款Sworks Tarmac sl7公路車之後,掀起了一大部分自行車製造商開始研發生產輕量與氣動相結合的自行車風潮。這種形式也會隨著計算機建模,自行車氣動傳感器和其他高級測試技術的興起而發展。
  • 入門碟剎新選擇 快客QUICK A7D氣動公路車評測
    多年以前,QUICK贊助的車隊叱吒國內業餘賽場,因為充足的曝光以及不錯的性價比,所以那時在路上,QUICK公路車的能見度還挺高的。但近年似乎沉寂了一段時間,很久以來小編我在路上都沒怎麼看到QUICK的車架。而現在,QUICK帶著他們的新作A7D氣動碟剎公路車回來了。
  • 優化碟剎風阻 Basso新款Diamante SV氣動公路車
    Basso更新了其Diamante SV頂級氣動公路車,對小細節做出了空氣動力學調整,例如全內走線,和較大的輪胎間隙,以及全新的前叉。 不容忽視的是,由於新款Diamante SV使用了氣動公路車流行的全內走線設計,使前部看起來很整潔,並且Basso表示更新後的自行車不會在靈活性方面有所懈怠。
  • 2021款公路車點評(二)
    Specialized是一個能顛覆傳統的品牌,那怕是非常成熟的產品線也敢於捨棄,這次將大組公路車Tarmac和氣動公路車Venge合二為一,推出「一即是全」的Tarmac SL7,而多數品牌會考慮更穩妥的發展模式。
  • 汲取G8技術 BH發布新款RS1氣動耐力公路車
    西班牙自行車製造商BH的新款RS1看起來是一款全內走線的氣動公路車,但不同的是其有更寬鬆,更豎直的耐力車架何,旨在為普通道路騎行者提供更多舒適感,而又不犧牲性能。
  • 騎行課堂 | 公路車種類繁多 新手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第一輛?
    隨著消費者需求的升級,以速度為訴求的公路自行車,逐漸出現了以舒適性、長途能力和多路面適應能力為主要訴求的700c輪徑車型,氣動、爬坡、Gravel和平把公路等複雜的公路車類型,新手該如何挑選自己的「意中人」?
  • 2019最熱門新款公路車評選
    碟剎公路車越來越受歡迎,在耐力型公路車上幾乎成了標配;同時也有不少競賽型公路車進行「碟剎化」,但如果你不喜歡碟剎,他們還是提供圈剎版本的。最後就是Adventure / Gravel Bike(碎石路面公路車)越來越受歡迎。  Colnago Concept
  • 百銳騰全新發布Aero60公路車氣動碼錶,並在單色液晶屏上完成了地圖...
    原標題:百銳騰全新發布Aero60公路車氣動碼錶,並在單色液晶屏上完成了地圖進化 現在百銳騰在Rider系列中新增加了410和450兩個型號以及一個一個新的公路車專有型號Aero 60。從aero的命名上可以看出這是一款主打氣動的碼錶,並且在內部新增加了OSM地圖,和其競品相比也依然保持了非常具有競爭力的價格。
  • Merida 2017公路車型號多?其實很簡單
    整體來看,Merida公路車能分成三個部分:Scultura針對輕量,Reacto為了提高氣動效率,Ride提供更多的舒適性。 本文不僅包括彎把公路,還有平把公路、公路越野和混合自行車。 為何買:你想要輕量的公路車,有著非常好的車架。
  • 2020 Cannondale公路車購買指南
    在公路車領域,佳能戴爾的黑科技武器庫裡有BB30/BB30A中軸、SAVE微避震技術、BallisTec碳纖維、CAAD鋁合金以及HollowGram牙盤和輪組。Cannondale SystemSix 2020佳能戴爾在氣動車領域相比其他家反應慢了一拍,初代「系統六」氣動公路車於2018年才發布,並作為2019車型年度上市。
  • 外媒評選 2018年度十佳公路車盤點
    近日,外媒從各種車型中評選出了2018年度十佳公路車,在性能、價格、操控性以及技術規格之間達到平衡的公路車是他們的首選對象,一起來看看吧。10. Boardman SLR 8.9 CarbonBoardman SLR 8.9 Carbon是一輛快而動感的公路車,舒適的幾何適合全年騎行,而且價格十分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