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網站
11月27日,2020北京國際金融安全論壇在北京舉行,論壇主題為「新金融 新基建 新安全」。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副所長狄剛出席並發表演講。
狄剛表示,新基建是構建經濟雙循環發展最重要的關鍵,對於新基建和數字金融,從產業視角來看,實際上新基建本身是數字經濟重要的基礎,而數字經濟也給新基建帶來了很好的發展機遇。
同時,對於數字金融和數字經濟而言,數字金融又是數字經濟的核心產業,數字金融也給數字經濟帶來了產業布局和結構優化。如果拿安全來說,安全又是整個金融的第一性原則,所以數字金融和安全本身是密不可分的。
新基建和數字金融本身從技術視角來看,它倆也是不謀而合的,數字金融技術裡面的關鍵技術本身也是新基建的核心內容,同時我們看到創新基礎設施本身就在支撐持續創新,而持續創新也是數字金融技術體系裡面的本質屬性,同時也是新基建支持的核心工程。
狄剛稱,數字金融時代,很多安全挑戰跟以前不太一樣了,
第一個挑戰,現在面臨的形勢更加複雜,新的安全需求在數字金融時代發生了一些變化,比如說移動化,泛在化,開放化,智能化,動態化,這都是我們現在數字金融時代面臨的一些新的變化。
第二個挑戰,傳統的安全架構都是基於反應策略,但是現在威脅的數量是指數級增加,而且每天也是日新月異的各種各樣的威脅,所以我們最重要的應該是防未病,不能等出了問題以後再去處理。
第三個挑戰,認識上的挑戰,過去大不了發展得慢一點,把傳統的東西守好,做一個抵抗,做一個防禦,但是現在恰恰思路是你要動態迭代適應變化,自己主動變化,預防這些安全威脅。
狄剛表示,數字金融和新基建,實際上是互為驅動、互為發展的,新基建的安全本身是促進了數字金融的安全技術的發展,同時,數字金融本身的安全技術的發展,又反哺了新基建基礎的創新和應用,這裡面運用到了很多的技術,其實是相輔相成,不謀而合的。
狄剛認為,我們還是要做到幾個方面:第一是理論創新,我們現在的基礎理論,因為數字金融經濟發展還是非常快的,基礎理論方面還是在加強發展的。第二,技術要動態演進,技術發展得很快,我們一定要有動態思維,持續迭代的思維。第三,從管理制度上多下功夫,第四是深入業務,跟業務進行深度融合,針對業務來進行特定化的定製策略。第五是標準的支撐,形成一系列的標準,第六是形成政產學研用協同攻關的體系,風險進行聯防聯控,最後是政策的保證,相關的基礎設施,適應聯防聯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