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剛:數字金融和安全本身是密不可分的

2020-12-18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11月27日,2020北京國際金融安全論壇在北京舉行,論壇主題為「新金融 新基建 新安全」。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副所長狄剛出席並發表演講。

狄剛表示,新基建是構建經濟雙循環發展最重要的關鍵,對於新基建和數字金融,從產業視角來看,實際上新基建本身是數字經濟重要的基礎,而數字經濟也給新基建帶來了很好的發展機遇。

同時,對於數字金融和數字經濟而言,數字金融又是數字經濟的核心產業,數字金融也給數字經濟帶來了產業布局和結構優化。如果拿安全來說,安全又是整個金融的第一性原則,所以數字金融和安全本身是密不可分的。

新基建和數字金融本身從技術視角來看,它倆也是不謀而合的,數字金融技術裡面的關鍵技術本身也是新基建的核心內容,同時我們看到創新基礎設施本身就在支撐持續創新,而持續創新也是數字金融技術體系裡面的本質屬性,同時也是新基建支持的核心工程。

狄剛稱,數字金融時代,很多安全挑戰跟以前不太一樣了,

第一個挑戰,現在面臨的形勢更加複雜,新的安全需求在數字金融時代發生了一些變化,比如說移動化,泛在化,開放化,智能化,動態化,這都是我們現在數字金融時代面臨的一些新的變化。

第二個挑戰,傳統的安全架構都是基於反應策略,但是現在威脅的數量是指數級增加,而且每天也是日新月異的各種各樣的威脅,所以我們最重要的應該是防未病,不能等出了問題以後再去處理。

第三個挑戰,認識上的挑戰,過去大不了發展得慢一點,把傳統的東西守好,做一個抵抗,做一個防禦,但是現在恰恰思路是你要動態迭代適應變化,自己主動變化,預防這些安全威脅。

狄剛表示,數字金融和新基建,實際上是互為驅動、互為發展的,新基建的安全本身是促進了數字金融的安全技術的發展,同時,數字金融本身的安全技術的發展,又反哺了新基建基礎的創新和應用,這裡面運用到了很多的技術,其實是相輔相成,不謀而合的。

狄剛認為,我們還是要做到幾個方面:第一是理論創新,我們現在的基礎理論,因為數字金融經濟發展還是非常快的,基礎理論方面還是在加強發展的。第二,技術要動態演進,技術發展得很快,我們一定要有動態思維,持續迭代的思維。第三,從管理制度上多下功夫,第四是深入業務,跟業務進行深度融合,針對業務來進行特定化的定製策略。第五是標準的支撐,形成一系列的標準,第六是形成政產學研用協同攻關的體系,風險進行聯防聯控,最後是政策的保證,相關的基礎設施,適應聯防聯控的發展。

相關焦點

  • 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狄剛:研發法定數字貨幣 建立安全靶場
    原標題: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狄剛:研發法定數字貨幣 建立安全靶場   「數字貨幣研究所成立的時間不長,主要
  • 數字經濟時代如何構建新金融安全體系?大咖們這樣說
    「應該通過建立試錯容錯機制,完善風險補償措施,申請納入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等方式,促進安全和發展,在更高水平上實現動態的平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說道,「數字經濟的潮流是勢不可當,我們所有的活動都會被捲入數字潮流之中。數字經濟徹底地改變了經濟活動的樣貌,改變的方向就是不斷解構,把它分成專業的分工,在專業分工的基礎上進行更加有效率的交易。
  • 金融科技賦能另一面:數據安全成金融數位化轉型關鍵
    會上,多位業界專家對金融科技賦能普惠金融、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金融業數位化轉型的同時,金融業務中信息保護與數據安全也成為亟需解決的問題。「數位化轉型和數據治理是密不可分的。」有企業表示。金融科技助力普惠金融「年初突發的新冠疫情,給社會經濟發展帶來了嚴峻考驗。」
  • 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個人信息安全在數字金融消費中最受關注
    央視網消息: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昨天(12月24日)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絕大多數消費者認可數字金融的產品和服務,但在個人信息安全等方面急需加強
  • 張曉燕:金融科技對金融安全的挑戰和機遇|教授觀點
    近日,以「新金融、新基建、新安全」為主題的2020北京國際金融安全論壇成功舉辦,來自金融監管部門、學界、業界等行業領域的專家學者,圍繞金融安全、金融防控風險、信息安全、網絡安全等熱點話題發表主旨演講,為保障國家金融安全、促進經濟和金融良性循環建言獻策。
  • 中國央行DCEP和libra暗戰三回合|dcep|數字貨幣|歐洲中央銀行|中國...
    幾乎同一時間,中國央行的DCEP和臉書聯盟主導的libra都有重大突破。4月14日開始,央行數字貨幣在農業銀行、中國銀行的客戶端以及在蘇州相城區等試點陸續披露;4月16日,libra發布了2.0版白皮書,更具有實際操作性。中國央行DCEP和libra的團隊雖然隔著太平洋,但是卻有暗戰。
  • 北京:持續推進建設法定數字貨幣實驗區和數字金融體系
    記者從正在舉辦的2020北京國際金融安全論壇獲悉,北京將持續推進建設法定數字貨幣實驗區和數字金融體系,探索制定跨境數據流動和交易規則,支持金融機構和大型科技企業設立金融科技公司,支持在京設立國家金融科技風險監控中心、建設金融科技應用場景實驗區等工作,構建富有定力、耐力和活力的現代金融體系。
  • 林毅夫、李揚、郭為等雲集北京國際金融安全論壇 論道金融安全
    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張勁松指出,北京將積極發揮金融監管、基礎設施、市場環境、人才資源、專業服務等方面的綜合優勢,以貫徹落實「兩區」政策為著力點,持續推進建設法定數字貨幣試驗區和數字金融體系等。將探索制定跨境數據流動和交易規則,支持金融機構和大型科技企業設立金融科技公司,設立國家金融科技風險監控中心等。
  • 出行安全的背後與管理密不可分
    「出行,本該安全」,這是楊笠代言T3出行宣傳海報上的一句話。在攜手百位職場女性探討出行安全的脫口秀現場,楊笠說:「黑夜給了我們黑色眼睛,是用來尋找生活的,而不是用來盯住風險的」。T3出行高舉出行安全的大旗,讓我們意識到,原來出行安全的話題仍在持續。
  • 「金融年會」李禮輝談數字金融估值:更注重數據資源、算力和監管...
    在12月14日第六屆金融年會上,中國銀行原行長李禮輝在談及數字金融估值時表示,「與傳統金融相比,數字金融估值更加注重數據資源、算力和監管政策環境。」2020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頒發《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首次明確將數據納入生產要素,強調推進政府數據開放共享,提升社會數據資源價值,加強數據資源整合和安全保護。
  • 羅漢堂秘書長陳龍:數字經濟和數字金融相互支持,構成未來雙輪驅動...
    數字經濟和數字金融的相互支持,螺旋上升發展,成為中國經濟過去十年的一個亮點,也正在構成未來的雙循環,就是消費和技術驅動提供產業升級的重要支柱,也會在中國的全球競爭當中發揮作用。陳龍認為,金融的現狀與發展趨勢應該叫開放金融,金融跟科技開放融合。在中國的數位技術滲透率越來越高和普及的過程中,金融的開放融合也越來也深入。
  • 傳統金融與數字金融加速融合:星展首推加密貨幣交易平臺
    不過,一家國內中資銀行巨頭金融科技部門的負責人則在12月15日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其實國內對於法幣與加密貨幣之間的交易已經做過很多研究,確實就銀行業本身而言,伴隨著加密貨幣交易規模越來越大,其每日的交易費用不可能再被銀行忽視。但是受制於國內金融政策的限制,國內的銀行業目前只能保持觀望狀態。
  • 北京金融安全產業園:將打造國際化金融安全科技創新示範區
    作為專題活動之一,9月8日,在北京金融科技成果專場發布會上有多項成果發布,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原理事長王忠民、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司長李偉、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黨委書記楊偉中等出席儀式。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副秘書長趙宏志、北京市金融監管局黨組成員李妍、北京市房山區委常委呂晨飛代表各單位籤字。北京市金融監管局局長霍學文、北京市房山區區長郭延紅、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秘書長李欲曉分别致辭。
  • 郭延紅:打造開發共享金融園區 守護數字時代金融安全
    來源:金融界網站11月27日,2020北京國際金融安全論壇在北京舉行,論壇主題為「新金融 新基建 新安全」。房山區委副書記,區政府黨組書記、區長郭延紅出席論壇並發表了講話。郭延紅首先介紹了北京城市總規賦予房山的「三區一節點」功能定位,其中「三區」是指房山區為首都西南部重點生態保育及區域生態治理的協作區、科技金融創新轉型發展示範區、歷史文化和地質遺蹟相融合的國際旅遊休閒區。「一節點」是京津冀協同發展京保石發展軸上的重要節點。
  • 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維護金融安全責任重大
    在11月27日的2020北京國際金融安全論壇上,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表示,隨著全球逐步進入數位化時代,數位化的浪潮蓬勃興起,數位技術在金融領域裡得到了越來越廣泛和越來越深入地應用。因此,也帶來了一系列新的挑戰。 李東榮指出,維護金融安全責任重大。
  • 《中國金融科技與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報告(2020)》發布
    論壇聚焦國內外科技創新前沿和熱點問題,邀請國內外相關政府組織領導、優秀專家學者、領軍企業家、新銳創業者等共同參與、縱論創新、交流分享、思想碰撞、深度思考,為「後疫情時代」金融科技和數字普惠金融發展提供新思路、凝練新模式、引領新發展,並共同見證了《中國金融科技與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報告(2020)》的發布。
  • 【觀點|薦文】融資監管:數字銀行和金融科技平臺
    傳統銀行許可和數字銀行許可之間的區別在於技術相關要素和業務計劃的目標,一些許可中可能還包含對推動普惠金融的承諾。絕大多數司法管轄區都沒有設立特定的針對金融科技平衡的監管框架貸款,不過一些地區引入了眾籌法規,在規範平臺運行、降低風險的同時要求數字銀行披露相關信息規避風險。數字銀行是指從事數字銀行業務的銀行。
  • 王靖一:數字金融助力個體經濟抗疫和發展
    題記:4月16日,北大數字金融系列公開課第七講,由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講師、北大數字金融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王靖一主講。本講也是國發院公開課第十講。本文據演講內容整理。今天主要從四個方面分享數字金融如何幫助個體經濟更好更快地發展,特別是數字金融如何緩解新冠疫情中個體經濟所受的衝擊。
  • 陳海寧:數字科技引領 創新金融服務
    很高興受邀請參加本次第17屆中國國際金融論壇。近年來數字科技變革從根本上改變著世界、個人和企業,驅動著各行各業的創新轉型。在快速變化的環境中,每個企業都面臨著大考,最根本的問題就是如何創新轉型?我結合浦發銀行的思考與實踐,和各界一起探討如何順應數字經濟的潮流,推進金融服務創新,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一、數位技術升級,重塑金融服務模式我們看到5G、IoT、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量子計算等一批技術不斷迭代升級。
  • BTAEX交易所-拓展數字金融新領域
    從網際網路開始,人們的資產交易行為開始發生巨大變化,金融模式有了新的發展,讓全球經濟極其迅速地得到提升。隨著比特幣的快速發展與普及,區塊鏈技術呈現出爆發式增長,被認為是繼蒸汽機、電力和網際網路之後的第四次技術大革命,引起了政府部門、金融機構、社會媒體的高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