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背起行囊(原創文章,歡迎大家轉載分享)不去感受世界的奇妙,怎麼知道世界將被什麼改變
雖然在近代史上,我國曾被西方列強欺辱,甚至面臨被滅國的風險,但在無數先烈的英勇鬥爭下,終於將敵人打敗趕跑,才換回了如今我們的和平生活。經過幾十年的和平發展,如今我國已經不像上個世紀那樣落後,我們再一次站在了世界頂端。其中中國這兩個字是我們國家的簡稱,根據一些史書記載,在幾千年前,中國這個詞兒就已經出現了,在無數的華夏兒女眼中,中國這兩個字的分量舉足輕重。但是在世界上居然還有一個「中國」,僅有700萬人口,聲稱是自己先取的名字。
如果你去日本旅遊,就會驚奇的發現,在日本的本州島西部,竟然有一個大約3萬多平方公裡的地區,叫做「中國地區」,有些不知情的外國人會奇怪的問日本導遊:「這裡是中國的地區」?日本導遊會解釋說:「不,這裡是日本的地區,地名叫做中國地區」,這種解釋讓外國人連呼不懂。
日本的「中國地區」,是指日本本州島西部的山陽道、山陰道地區,包含鳥取縣、島根縣、岡山縣、廣島縣、山口縣等5個縣,面積31917.37平方公裡,人口約771.8萬人。日本的中國地區來源已久,早在日本的南北朝時代,就已經有中國地區了。
而日本之所以會稱之為「中國」,與我國有著很大的聯繫,日本一直仰慕唐朝,仰慕唐朝的文化,仰慕唐朝的一切和一切,所以日本當時就模仿唐朝的取名制度,規定「凡諸國部內郡裡等名,並用二字,必取嘉名」。所以呢,以當時的首都京都為中心,根據距離遠近將國土命名為「近國」、「中國」、「遠國」3個地區,其中,「中國」就是國家「中部地區」的意思,所以,從那以後,日本就有了中國,也難怪日本聲稱是自己先取的名字。其實簡單說,日本的中國一詞就是一個地名而已。
1949年,中國成為了我國的國名,因此就出現了爭議,中國人覺得日本那個地方需要改名,畢竟一個國家和一個地區的名字相同有所不妥。但日本表示堅決不會改名的,解釋說中國古代的名字一直是以朝代來明明,中國也不是一個正式的國名,並且他們強調是他們先叫這個名字的,這個名字屬於他們,所以是不會改名的。
但是近年來,為了避免和我國混淆,日本人往往把5個縣中的岡山、廣島和山口稱作「山陽」, 而島根和鳥取稱為「山陰」,合起來加山陰山陽地區,以此來替代「中國」地區的稱呼。而且日本人也對「中國」這個叫法加以區分,常常特地加上「地方」以示區分,所以現在在日本,「中國」一詞也幾乎完全取代中國,演變成為中國的代名詞。
可見,日本的「中國地區」和我們的中國沒有任何關係,不過,由於這個地方位於西南,地理上和東亞大陸比較接近,所以古代和中國交流頻繁,中古時期,這裡因戰亂較少,而成為當時日本除了京都之外,對唐朝模仿最多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