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抗力強病情也會加重?可能因為細胞因子風暴

2020-12-23 手機鳳凰網

新冠肺炎重症病例多數為老年人或合併其他慢性基礎疾病的患者,但也有一些平時身體健康的人病情進展較快,甚至危及生命。

《柳葉刀》近期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重症監護室新冠肺炎患者細胞因子水平明顯高於普通患者,推斷病情嚴重可能與細胞因子風暴(cytokine storm, CS)相關[1]。什麼是CS?我們能戰勝CS嗎?下面從血液病學和免疫學的角度來進行解釋。

細胞因子風暴丨 Into the Eye of the Cytokine Storm

不是疾病,是異常免疫狀態

CS並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致命的不正常免疫狀態。正常免疫狀態下,免疫系統處於受控狀態,不會傷害人體自身。而CS狀態下,免疫細胞(T細胞、巨噬細胞和NK細胞)快速增殖並高度活化,產生大量的炎性因子和化學介質。在殺傷病原體的同時,對宿主自身也造成免疫破壞[2]。

用一句話總結,「殺敵八百,自損一千」(我沒有寫錯,後果就是這樣的,這是免疫紊亂或者某些缺陷造成的)。

正常免疫狀態時,上面提到三種細胞是我們身體的免疫部隊。它們擁有強大的資料庫,儲存著身體以往遇到過的病原體的特徵,可以理解為「病原臉識別」功能。而對於一種新的病原體,它們也具有「人工智慧(AI)」的能力,通過識別、學習、傳遞的過程,也可以迅速消滅新的敵人。

當然,成也AI敗也AI,如果這個過程中出現任何問題,AI可能敵我不分(大家可以腦補各種機器人統治和消滅人類的科幻電影),造成嚴重後果。

輕症與重症的免疫狀態差異丨Leptospirosis Pathophysiology Into the Storm of Cytokines

細胞因子風暴為何會發生

目前CS發生的確切機制還不明確,但免疫系統發生這種錯誤的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幾種。

1. 敵人太狡猾:病原體偽裝宿主細胞的特徵或部分特徵;

2. 自己粗心大意:自身免疫系統存在缺陷。有人會問,免疫缺陷的人會健康長大嗎?答案是如果遇不到類似於新冠病毒這樣狡猾的敵人,也許一輩子平安無事;

3. 信息傳遞過程中的某個環節出現了錯誤:類似於信息傳遞遞減的「漏鬥效應」(人們傳遞信息的過程中,信息量會逐漸減少)。

總之這些環節的任何細節出現錯誤,都可能會是致命的,好在發生這樣情況的機率不大(長這麼大真不容易)。

很多疾病都可能出現細胞因子風暴

免疫科及血液科醫生有著豐富的風暴追逐經驗,CS常常發生在一些嚴重疾病的活動期,如噬血細胞性淋巴組織細胞增生症(HLH)、巨噬細胞活化症候群(MAS)、細胞因子釋放症候群(CRS)等[3]。不用太解釋,看著這些病的名字就很恐怖了。毫不誇張,這些醫生每天都在追逐風暴。

呼吸科的風暴與其他疾病導致的風暴有沒有相似之處呢?答案是「有!」

以流感為例,機體免疫系統感應到病毒RNA後,會啟動一個快速的信號級聯(一種信息傳遞方式,類似於烽火臺原理),使受感染的上皮細胞和機體免疫細胞產生約15種細胞因子,幫助抵禦病毒。

其中白細胞介素-6(IL-6)激活免疫細胞(T細胞和巨噬細胞),清除感染病毒的細胞,是這波細胞因子的主力;Ⅰ型和Ⅲ型幹擾素(IFN)影響病毒RNA合成。這第一波細胞因子稱為「初級風暴」,對初期減少病毒的複製起關鍵作用,但也為之後免疫系統過度活化埋下了伏筆

隨後,T細胞被激活並分化,分泌第二波細胞因子,其中幹擾素-γ(IFN-γ)是這波細胞因子的主力。致命的往往是這二級風暴,這時細胞因子水平已超出清除病毒所需,會造成過多的炎性細胞聚集。如果大量炎症細胞聚集在肺泡內,將導致氧合功能下降,造成呼吸衰竭。這也有可能是部分病例突然加重的原因[4]。

初級風暴與二級風暴丨New fronts emerge in the influenza cytokine storm

有辦法治療嗎?很難,但是有!

既然病因是免疫系統過度激活、免疫細胞及細胞因子過多,那麼適當降低免疫細胞及細胞因子的功能,就可能減輕CS對人體的損傷。

但要聲明一點:控制CS是補充治療的手段,也就是援軍,增援同時並不能撤回主力部隊,還要繼續維持呼吸科和重症醫學科的常規治療。

以下是已在其他炎症性疾病中得到驗證的治療方式,也許可以抵禦新冠肺炎中的CS:

1

抑制白細胞介素-6(IL-6)

擒賊先擒王,抗衡CS時,抓住因子的首領,效果最佳。在剛剛提到的一系列細胞因子中,要看能不能抓住重要的因子。IL-6在初級和二級風暴中均發揮重要作用,因此抑制IL-6在治療CS中具有潛在價值[5]。

IL-6受體抗體託珠單抗(tocilizumab)此前已成功用於治療多種炎症性疾病。據了解,目前前方專家正在開展相關的臨床試驗,有希望將這種藥物用於新冠肺炎的治療中。

託珠單抗臨床試驗丨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

2

抑制幹擾素-γ(IFN-γ)

作為第二波細胞因子的主力,IFN-γ是誘導細胞凋亡的關鍵細胞因子。IFN-γ的單克隆抗體Emapalumab已於 2018年11月被美國FDA批准上市,用於治療噬血細胞性淋巴組織細胞增生症(HLH)產生的CS,療效確切。也有試驗顯示IFN-γ單抗在流感引起的重症肺炎中具有治療價值[6, 7]。這也是一種頗具前景的治療藥物。

3

細胞毒藥物治療

俗稱化療,你沒看錯。前面兩種方法中使用的細胞因子抗體相當於有針對性的靶向治療,如果還不足以有效控制CS,只能直接殺傷免疫細胞了,因為細胞因子最終還要依靠免疫細胞發揮殺傷作用。

免疫細胞雖然會在化療中受到損傷,但掌握好藥物治療時機和劑量,是可以恢復的,因此化療理論上也可用於控制CS。而且化療在HLH的治療中早已實踐多年,且取得良好效果。早在2006年,《柳葉刀》雜誌就發表了化療治療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的假說[8]。

目前,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死亡病例仍有增加。讓人欣慰的是,CS已經得到了專家的重視,新的診療方案已經提出對於細胞因子的監測。當然,CS治療是複雜的,呼吸科和重症科的醫生正在風暴中心與之抗衡,有豐富風暴追逐經驗的免疫學和血液病學專家加入多學科聯合診療團隊,也許能助同道們一臂之力。

春暖花開之日已不遙遠,願勝利早日到來。

參考文獻

[1] Huang C, Wang Y, Li X, et al. Clinical features of patients infected with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 Wuhan, China. Lancet. 2020 Jan 24. pii: S0140-6736(20)30183-5. doi: 10.1016/S0140-6736(20)30183-5.

[2] Wong JP, Viswanathan S, Wang M, et al. Current and future developments in the treatment of virus-induced hypercytokinemia.Future Med Chem. 2017 Feb;9(2):169-178. doi: 10.4155/fmc-2016-0181.

[3] Jordan MB, Allen CE, Weitzman S, et al. How I treat 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 Blood. 2011 Oct 13;118(15):4041-52. doi: 10.1182/blood-2011-03-278127.

[4] Guo XJ, Thomas PG. New fronts emerge in the influenza cytokine storm. Semin Immunopathol. 2017 Jul;39(5):541-550. doi: 10.1007/s00281-017-0636-y.

[5] Tanaka T, Narazaki M, Kishimoto T. Immuno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of IL-6 blockade for cytokine storm. Immunotherapy. 2016 Jul;8(8):959-70. doi: 10.2217/imt-2016-0020.

[6] Al-Salama ZT. Emapalumab: First Global Approval.Drugs. 2019 Jan;79(1):99-103. doi: 10.1007/s40265-018-1046-8.

[7] Liu B, Bao L, Wang L. Anti-IFN-γ therapy alleviates acute lung injury induced by severe influenza A (H1N1) pdm09 infection in mice. J Microbiol Immunol Infect. 2019 Nov 12. pii: S1684-1182(18)30438-9. doi: 10.1016/j.jmii.2019.07.009.

[8] Henter JI, Chow CB, Leung CW, et al. Cytotoxic therapy for severe avian influenza A (H5N1) infection. Lancet. 2006 Mar 11;367(9513):870-3.

作者:賈晨光

編輯:代天醫

相關焦點

  • 金斯瑞解讀|細胞因子風暴最新綜述解讀
    前言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頻繁的看到部分新冠肺炎病人的病情突然加重,甚至死亡的現象,這就是免疫系統反應過度造成的細胞因子風暴症狀(cytokine storm)。除了新冠病毒,研究表明,細胞因子風暴也是SARS、伊波拉病毒等多種感染性疾病的奪命殺手。細胞因子風暴也叫免疫風暴,機體感染病原體後,機體會分泌大量多種細胞因子,讓免疫系統霎時間火力全開。如果免疫系統戰勝病毒,病人很快就會痊癒。
  • 新研究提出驚人觀點:新冠「細胞因子風暴」不存在?
    新研究提出驚人觀點:新冠「細胞因子風暴」不存在?炎性蛋白,也稱為細胞因子,在免疫反應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這種免疫反應太強烈,這種現象被稱為「細胞因子風暴」,它會對患者造成傷害。在以往的認知中,人們都認為,細胞因子風暴導致COVID-19患者病情加重。內梅亨大學醫學中心(Radboud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的研究人員在測量了COVID-19和其他各種嚴重疾病患者的幾種重要細胞因子後,現在發現,COVID-19的特徵不是細胞因子風暴。
  • 細胞因子風暴——新冠肺炎的「奪命幫兇」
    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發病後7天,且也可能發生在年輕、健康的新冠肺炎患者身上。而根據WHO與中國對COVID-19的聯合報導,約20%的新冠肺炎病人為重症病人,其他則症狀輕微,甚至是無症狀感染。風暴的誘因 相繼有各國醫生和科學家們進一步研究發現,這種情況的發生,可能是因為免疫系統反應過強,也就是發生了所謂的「細胞因子風暴」,帶來的致命損傷。
  • 心肌及炎症標誌物,快速識別新冠肺炎「細胞因子風暴」的利器
    新型冠狀病毒與細胞因子風暴症候群(CSS) 在這次疫情的危重症的實際搶救中,多臟器衰竭的細胞因子風暴使得患者的危重病情快速惡化加劇了後續針對性防控的難度。 那麼何謂「細胞因子風暴症候群(Cytokin storm syndrome,CSS)」呢? 就是由於感染微生物後刺激免疫系統短期內釋放大量炎症介質,可能導致全身性炎症反應、多器官臟器衰竭、高鐵血紅蛋白症、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等疾病。
  • 經歷細胞因子風暴的COVID-19患者可能幾乎不產生記憶B細胞—新聞...
  • 細胞因子風暴和COVID-19致死——2020年細胞因子市場分析
    對於COVID-19,中科院周琪院士曾表示,新冠肺炎感染者身體內會出現「炎症風暴」的現象,該現象是新冠肺炎感染者從輕症向重症和危重症轉換的關鍵點。「炎症風暴」學術名稱為細胞因子風暴,是一種不適當的免疫反應。由於細胞因子的過度反應,導致人體免疫系統對外界病毒和感染的過度反應,表現為免疫系統不分敵我地殺傷,最終對機體造成損傷。事實上,「細胞因子風暴」是導致COVID-19死亡的主要原因。
  • 經歷細胞因子風暴的COVID-19患者或不產生記憶B細胞
    來自哈佛大學醫學院的近期研究表明:一些高水平的細胞因子可能也會阻止感染者形成長期免疫,因為通過觀察,他們都沒有產生記憶B細胞,而這些正是形成持久免疫反應所必須的。Cell Press細胞出版社微信公眾號對該論文進行了解讀,旨在與廣大科研人員深入分享該文以及一些未來的展望,點擊「閱讀原文」或識別下圖二維碼閱讀英文原文。
  • 有些早期病情不兇險為何急轉直下?樂普醫療解讀炎症風暴
    那些原患有基礎性疾病的人群,比如糖尿病、冠心病、腎功能不全、慢性支氣管擴張、慢阻肺等患者得了新冠肺炎(NCP)後,原有的疾病會迅速惡化了,多症狀並發,隨時可能去世。青壯年患者的死亡特點是頭兩天是症狀比較輕,第三天或者後期突然加重,導致治療無效死亡。  為什麼僅僅一個肺炎會導致慢病患者迅速進入病情危重狀態?為什麼那些前幾天看上去好好的人,過一天突然就宣告不治了?
  • 細胞因子風暴如何成為疾病的「奪命幫兇...
    當遭到入侵或自身細胞發生異常變化時,免疫系統便會啟動他的免疫網絡,免疫網絡的啟動依賴於各個免疫細胞之間的「通訊員」——細胞因子。免疫細胞在抵抗外來入侵或清除異常時會釋放大量促炎因子(如我們常見的白細胞介素、腫瘤壞死因子)。當免疫系統獲得勝利後,便會減少細胞因子的釋放,維持機體穩態。然而,當免疫系統過度激活,便會產生過多細胞因子,細胞因子風暴就發生了。
  • 從細胞因子風暴的角度理解COVID-19 | CellPress論文速遞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閱讀原文定義細胞因子風暴:細胞因子反應的基本概念最近有研究提出,患者血清中細胞因子水平升高與COVID-19有關,這不禁讓人們產生了疑問:細胞因子風暴與這種感染相關的各種併發症之間是否存在某種關係?
  • 新冠患者遭遇細胞因子風暴阻礙長期免疫形成 只因記憶B細胞產生得...
    大量被稱為細胞因子的蛋白質的釋放可能導致COVID-19的一些最嚴重症狀。當大量的免疫細胞釋放細胞因子時,就會增加炎症,並產生一個反饋循環,更多的免疫細胞被激活,這有時被稱為細胞因子風暴。8月19日發表在《細胞現在》(Cell now)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明,一些高水平的細胞因子可能也會阻止感染者發展長期免疫,因為據觀察,受感染的患者只能產生很少的B細胞,而這類細胞是形成持久免疫反應所必需的。
  • 【學術前沿】汪超/顧臻團隊:新遞藥策略緩解細胞因子風暴 | Cell...
    研究亮點:1)在急性肺損傷(ALI)小鼠模型中,血小板活化後產生的血小板衍生囊泡(PEVs)可以選擇性地高效靶向肺炎組織;2)PEVs通過負載可抑制炎症因子產生的TPCA-1,可有效抑制肺部炎症細胞浸潤,平息局部細胞因子風暴;3)PEVs可以作為一個通用型遞藥平臺,選擇性地靶向各種炎症部位
  • 從病生理機制理解炎症風暴導致心肌細胞損傷
    中山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鐘鳴教授在接受採訪時,對新冠重症死亡原因的闡述中曾 5 次提及 「多器官衰竭」,並提到「炎症風暴」以後,患者病情會急轉直下[2]。 鄭大二附院的周正教授、浙大一院的盛吉芳教授、以及解放軍總醫院的王福生教授等多位感染及重症領域專家,談及重症病人死亡風險時,也均提及「炎症風暴」[3]。
  • 得了B肝,眼睛為什麼會發黃?是病情加重了嗎?
    有不少人出現該問題之後,都發現了眼睛發黃的現象,卻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擔心是病情加重了,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眼睛發黃是一種黃疸表現,是B肝的一種典型表現,除了眼睛,面色皮膚可能也會發黃。出現該問題,膽紅素的代謝容易出現障礙,滲入到血液中的膽紅素就會增多,進而就會引起眼睛和皮膚發黃。
  • 細胞因子風暴影響免疫生發中心和...
    在近期的《細胞》上,哈佛大學的研究團隊發布了一項最新發現:新冠肺炎感染後繼發的「細胞因子風暴」,可能會影響人體記憶B細胞的產生,從而使患者難以維持對新冠病毒的長期免疫! 在出現細胞因子風暴的重症患者身上,這種生發中心的缺少最為明顯,於是患者在應對二次感染時的體液免疫功能就會受到明顯影響。研究認為,感染後明顯升高的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等細胞因子,是這種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1]。
  • 15秒接觸就染病說明新冠肺炎傳染性特別強嗎?
    15秒接觸就染病說明新冠肺炎傳染性特別強嗎?為什麼有輕症患者突然病情加重去世?為什麼核酸檢測「假陰性」現象頻發?就這些問題,新華社記者2月10日專訪王貴強主任,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問:最近出現15秒接觸就導致感染新冠病毒的例子,說明新冠肺炎傳染性特別強嗎?王貴強:這個病毒總體來說傳染性是比較強的,15秒接觸造成傳播是完全可能的。
  • 會引起併發症,或加重病情?真相到底是啥
    「醫生,我得了癌症,網上說癌症患者不能喝牛奶,會讓癌症加重,這是真的嗎?」牛奶會引起併發症,或者加重病情?真相到底是什麼呢?癌症患者不能喝牛奶?會引起併發症 ,或加重病情?因為大部分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都會出現不想吃飯的現象,有時是因為疾病的因素,患者的一些功能出現了問題,對進食造成了阻礙,也有可能是自己的食慾不佳,這些都會讓患者體內維生素缺乏,容易出現營養不良的風險,
  • 類風溼因子高是什麼原因?得了類風溼怎麼辦?
    類風溼因子高是什麼原因呢?在生活中,我們大家對於類風溼性關節炎這個疾病並不陌生,這種病給我們生活帶來了很多影響,那麼,你知道類風溼是怎麼回事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為什麼類風溼因子會增高?有很多人就會認為是不是患有了類風溼。類風溼因子高,除類風溼關節炎外,還可能會引發其它嚴重病症。那為什麼會出現類風溼因子高呢?
  • 這3個調理要點需謹記,以免加重病情
    銀屑病屬於常見的皮膚病,且病情反覆發作,特別是在秋季最為嚴重,損害部位是紅色丘疹,且覆蓋多層銀白色的鱗屑,一般發生在背部、頭皮以及四肢深側等。有的患者選擇泡溫泉或曬日光浴,結果病情有所好轉,這給患者帶來了一線希望,不禁想問銀屑病患者泡溫泉或曬日光浴真的有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