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油溫六成熱,把打好的蛋液倒入,用筷子不停的轉圈攪拌,直到凝固為止,這樣出來就是蛋碎,而且比較嫩
2.西葫蘆切碎,加點鹽,用紗布包著揉捏出多餘的水分,不然包的時候不好操作
3.木耳提前泡發切碎備用
4.所有食材倒入碗中,加入2克鹽,3克胡椒粉,1勺蠔油,1勺辣椒粉拌勻,餡料就做好啦
5.餃子皮放上餡料
6.包成自己喜歡的形狀(包好的餃子吃不完的,可以放冰箱冷凍)
7.取一個不粘的平底鍋,燒熱倒入少量油(可以潤滿鍋底就行),排入包好的餃子。大火煎一兩分鐘,至餃子底部呈金黃色。
8.趁著這個空檔調個麵粉水,麵粉和水的比例1:7,倒入調好的麵粉水,麵粉水加進去,水量到餃子的三分之一或一半處即可,蓋上蓋子轉小火慢慢煎制(水過多的話,煎熟以後餃子皮會軟趴趴的,一是不好看,二是不酥脆,影響口感)
9.水分蒸乾後底部會結一層面衣 一開始是白色的,淋入一點食用油,稍稍再用中火煎一下至面衣顏色金黃,餃子底部有金黃色脆皮關火即可。
10.噴香焦脆的脆底煎餃就可以出鍋了
煎餃周圍被一層透明油潤、看起來像冰花一樣的脆皮包圍,吃到嘴裡酥香有餘
餡料特別飽滿,嫩滑香口,還能流出汁,看著這金黃色的皮底,咬下去「咔茲」一下,超級酥脆!
2.西葫蘆最好提前用鹽醃製,一定要去掉水分,紗布包裹揉捏幾次,否則包的時候容易出水3.重點就是:不粘鍋!不粘鍋!不粘鍋!小火!小火!小火!4.市場買來的餃子皮如果感覺太厚,可以自己用擀麵杖擀薄一點再包。如果有時間,也可以自己和面做餃子皮,手工擀的餃子皮更筋道好吃5.麵粉水的作用是可以在餃子底部形成一層脆底,非常的香。麵粉水的比例,我試了多次,1:7這個比例做出來的脆底最好吃(10g 麵粉用70g清水調和成麵粉水)6.如果用的是冰箱速凍的餃子,直接冰箱取出不需解凍放入鍋中煎,步驟8中水量要增加,煎的時間要延長。7.麵粉和水提前準備好,倒入時不要有顆粒,開頭和結尾一定要小火慢煎,火大容易糊底。8.有很多人分不清鍋貼和煎餃的區別,認為它們是一樣的,有些地方甚至把鍋貼就叫做煎餃,但其實兩者的製作方法是有本質區別的。煎餃與鍋貼最大的區別是煎餃需要先煎後煮,或者先煮後煎,總之都少不了煮這道工序(實際上很多地方的煎餃是生餃子直接煎,沒有煮的過程)而鍋貼只能用煎,千萬不能加水煮,期間需要不斷轉動鍋子和揭開鍋蓋淋水,這是煎餃與鍋貼最大的區別。hello,我是小姿,百度認證原創美食作者;每日更新各種美食做法,想看什麼好吃的,就在評論區給小姿留言呦,圖文原創,嚴禁其他媒體私自搬運,必定維權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