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筆者偶然獲得了一份某企業第三方背景調查項目的明細表,鑑於內容實在有太多乾貨,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話題——背景調查。
近年來,背景調查逐漸成為杜絕虛假人才的一種主流辦法。畢竟現實中很多求職者為了爭取更高的薪資,時常有意無意的將自己的經歷美化一下。有些美化無傷大雅,但有些則涉及到嚴重的欺騙行為,比如學歷造假、證書造假等等,則格外需要HR進行背調篩查……
什麼是背調?
百度上是這麼解釋的。背調就是背景調查,候選人通過面試後,企業針對該候選人所提供的履歷進行一次驗證過程。這個過程為候選人拿offer前,最後一個步驟。
背調的內容分哪些?
比如上圖,主要分六大類別:身份基本信息、社會信譽、學歷證書、 身份附加信息、最近一份履歷、再前一份履歷。
哪些內容可以定為背調不過的情況?
任職期限差異大於等於6個月或刻意隱瞞時間較短的工作經歷;被辭退謊稱為主動離職;證明人身份造假或提供虛假工作證明材料;偽造未任職過的崗位,虛構較多工作內容、業績;虛報工資超過20%以上;在原公司出現多次違紀情況;可能有職場人看到這就會問了,這麼可怕,稍微有一點汙點,或者跟公司稍微有一點不愉快,那我不是永遠背調不過?
這裡,筆者勸各位還是放心,一般職位還有國內多數中小公司是不會找第三方背調公司的,背調的成本也是很高的,即使是國內一線公司,這種背調也是按等級購買背調服務套餐的。比如:
一般員工:對這類員工的背調,只要對員工提供的基本數據核查,身份、年齡、教育、有沒有犯罪記錄等。網際網路行業據筆者了解到的,京東的第三方背調是最嚴格,各位應聘京東的時候,美化簡歷一定要慎重。
中/高層中高層管理,就不是簡單的基礎信息核查了,除了基礎的履歷核實,時間、職位、離職原因、薪資等信息;各類訪談、分析和比對那都少不了。
說到這,筆者不得不提起騰訊前一段時間剛出的一起背調大事故。一位職場人冒用他人藤校的身份,居然混到了騰訊總監的職位,騰訊這起事故,也是背調屆一起大的笑話。
核心崗位這類崗位用筆者的話來說就是資本家的左右手跟風險員工,大到涉及企業核心機密的會計、出納,HR等等,小到司機、秘書、助理、等。這類崗位的背調,筆者不用說,大家都懂。
這種極度收集別人隱私的行為違不違法呢?
《民法典》上是這麼說: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需要獲取個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並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
所以,這裡就有一個雷區了。背調違法不違法,關鍵在於被背調者有沒有授權同意企業這麼幹。
那麼,面對背調,我們職場人如何應對?
筆者最後就給大家普及一點應對的小技巧。面試時,一定要提供的真實可信的工作經歷,即使存在短期的工作經歷(幾天甚至1-2個月跳槽)寧可不寫,也別去合併簡歷,或者造假;若是非常喜歡的工作崗位,自身所提供的工作證明人,可以事先打好招呼,讓他們幫忙儘量給予更多的肯定;薪酬福利方面,不要虛構薪酬福利的組成,但可以在年終獎月數的層面採取一定的技巧性,從而達成接近自身所期望的薪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