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生不修今生苦,今生不修來生苦(宣化上人)

2021-02-07 楞嚴咒專弘平臺

問:眾生世間是不平等的:有智愚,有貧富,有壽夭,有貴賤,種種不平等的現象。為什麼會有這種不平等的現象呢?

宣化上人:就因為我們在前生不修行的緣故。所謂:「前生不修今生苦,今生不修來世苦。

【編注】恭錄自《金剛棒喝──宣公上人答問錄》

前生不修今生苦,今生不修來生苦

宣化上人

不可思議劫   精進修諸行

為度諸眾生   此是大仙力

我們在多生多劫一直到現在,都是懶惰放逸;對於佛法,還有所懷疑,不能勇猛精進。遇到正法,也不用功修行;遇到邪法,反而歡喜若狂,努力學習。

佛不是這樣,他在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大劫中,晝夜六時勤精進,勤修一切法門。他為了要度化一切眾生離苦得樂,所以勤修。成佛之後,才有力量來教化眾生。這是大仙力,也就是佛力。

釋迦牟尼佛住世的時候,有一天,在地上抓起一撮泥土,放在手中,向弟子們說:「你們大家說,我手中的土多?還是大地的土多?」弟子們異口同聲地說:「世尊手中的土最少,大地的土最多。」佛又說:「你們知道嗎?得到人身的人,如同手中的土那樣地少;失去人身的人,如同大地的土那樣地多。

我們學佛,只有五分鐘的熱度,沒有恆心。就因為這樣,所以在六道輪迴中轉來轉去。有時墮地獄,有時生天,有時為修羅,有時做畜生,有時為鬼,有時做人。

可是做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謂:「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我們很幸運能得到人身,不要辜負為人的使命,要行菩薩道,一切以利益眾生為前提。不可自私自利,專為自己著想,有利則爭,有害則避之。這種行為要不得,要徹底明白「前生不修今生苦,今生不修來生苦」的道理。

【編注】恭錄自《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宣化上人講述)

修行如同做生意

多做善功德,就賺錢;多造罪孽過,就賠本。

宣化上人

我們在今生做點善事,來生就富貴;今生做點惡事,來生就貧賤。好像做生意一樣,會做生意的人就賺錢;不會做生意的人,就賠本。多做善功德,就賺錢;多造罪孽過,就賠本。這是因果律,萬古不變的定律!

我們從無始劫以來,有時賺錢,有時賠本。賺一點錢時,就心滿意足,不肯努力再經營,慢慢便賠本了。在賠本時,又兢兢業業來做生意,久而久之又賺錢了。如是周而復始,在這種情形之下流轉不已;所以不能了生脫死,跳出輪迴之外。這是說在好的時候,不肯修行,所謂「富貴學道難」;在艱難困苦的時候,才知修行。

所謂:「前生不修今生苦,今生不修來生苦。」這種道理和做生意一樣。一般人,只知做小本錢的生意,不知做大資本的生意。為什麼?第一資本(善根)不夠,第二經驗(智慧)不足,所以沒有大發展。什麼是大生意?就是出離三界的生死大事!

各位!想一想,這種生死問題怎麼辦?怎樣能斷生死的長流,停止輪迴的波浪?唯一辦法,趕快來到萬佛聖城參禪。以這個法門,就能斷絕生死長流的波浪。

參禪的人,想得開、放得下,才有進步。如果看不破、放不下,那就有苦惱。有了苦惱,就到輪迴中受生死。若是把生死的苦都忘了,與道相違背,則辜負參加參禪的初衷。

【編注】恭錄自《宣化上人開示錄(一)》

相關焦點

  • 你問佛:為什麼,我今生很苦?佛流下一滴淚:前世的債,今生的緣
    你對佛說:為什麼,我今生很苦?佛流下一滴淚,答:世間萬事萬物,都在因果之中。原來,今生所有的苦難與煩惱,幸福與安樂,都是前世修來的。一個人只要多做善事,就能得到福報,只是,有的福報在眼前,有的福報在來生——這句話的意思是:你在今生是個好人,福報未必在今生,但來生一定會有好報。
  • 35.單有其中的一相,即是貴相【華嚴經淺釋】(宣化上人)
    ⑥無上士:佛的正覺是無上的,九界眾生無能相比。⑦調御丈夫:佛是能調順修正道的大丈夫。⑧天人師:佛為天人的導師,教化他們改邪歸正,捨惡向善。⑨佛:是大覺大悟的聖人。⑩世尊:佛是世間最尊貴的人。具足十號方稱世尊。因為大慈的緣故,所以佛便使用方便法來接引眾生。慈悲猶如大海,故叫方便大慈海。
  • 南懷瑾老師:自己的前生後世,其實不用問別人,自己應該知道的
    佛說的業,內涵三種:善業、惡業,以及不屬善不屬惡的無記業,統稱之為業。既然如此,那麼,修行的人是否也在造業?答案是肯定的。修行人也在造業,諸佛菩薩也在造業,因為修行是在造業,造就至善純淨的善業,以至於菩提道業。既沒有無記業,更沒有惡業的雜染。今生我們所受到的一切,都是前生的業力習性帶來,很難改變;若問來生如何,就看今生做了些什麼。
  • 一聽這尊佛的名號,醜陋的人能得端正,也有智慧了(宣化上人)
    藥師琉璃光如來,第六大願◎ 宣化上人 講述【第六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其身下劣。諸根不具。醜陋頑愚。盲聾喑啞。攣躄背僂(luán bì bēi lóu)。白癩顛狂。種種病苦。這第六大願,他就說願我來世:說我發願,等我來生的時候。有的人不信有來生——人如果沒有來生,那你就殺人放火,什麼也不需要相信,都可以的。
  • 只聽一聽這尊佛的名號,所有的疾病痛苦都能解除(宣化上人)
    藥師琉璃光如來,第六大願◎ 宣化上人《藥師經淺釋》【第六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其身下劣。諸根不具。醜陋頑愚。盲聾喑啞。攣躄背僂(luán bì bēi lóu)。白癩顛狂。種種病苦。聞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黠(xiá)慧。
  • 冤冤相報的因果律——宣化上人
    今生你殺我,吃我的肉;來生我殺你,吃你的肉;互相殘殺不已,互相吃肉不停,冤冤相報,循環不息,這種仇恨似海永遠填不平。要想知道世界為什麼會發生刀兵相繼,無有暫歇?就因為殺生太重。但聽屠牛屠豬場,在夜半時所發出悽厲的號叫哀求聲,令人聞之,則不忍心而食其肉。再者,動物在被殺的時候,非常驚恐,血液中分泌出一種毒素。人食其肉,便會慢性中毒。
  • 51.六祖大師、憨山大師修得入滅後肉體不爛不臭,成為肉身菩薩【華嚴經淺釋】(宣化上人)
    所以說很長的時間都不容易遇到。「我今見聞得受持」,現在,我們已經見到佛法,聞到佛法,得以受持,真是幸運者!前生種下善根,今生才能得受持,這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所以要禮敬三寶,要供養三寶。人生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願解如來真實義」,佛說三藏(經、律、論)十二部(長行、重頌、孤起、譬喩、因緣、自說、本事、本生、未曾有、方廣、論議、授記)。這義理極廣大盡精微,是妙不可言的。
  • 吃肉即是人吃人!如何戒吃肉的習慣?(宣化上人)
    吃肉即是人吃人◎宣化上人 開示於萬佛聖城一九八二年五月三十日千百年來碗裡羹,冤深似海恨難平若再往更近的說,說不定它們就是自己前生的父母,或者今生的父母,或者是無始劫至今的父母。你能這樣一想,吃自己父母親的肉,這多不孝啊!所以仔細思量是人吃人,人吃豬,豬變人;由豬變的人,復還吃由人變成的豬。就這樣輾轉互相還報食啖,所以仇恨越來越深;仇恨越深,就越要吃。好吃好東西,這裡頭都有一股冤業牽著,令你歡喜犧牲其的它生命,來滋補自己的生命。
  • 他手腳長似鷹爪,開悟得了五眼六通,是觀音菩薩的化身(宣化上人)
    一九八五年九月二十六日作宣化上人梁朝的志公禪師是一位有大德行的人,沒有人知道誰是他的父母。因為有一天,一位婦女聽到樹上有嬰兒的哭聲,於是爬上樹,發現一個嬰兒躺在鷹巢中,她便將嬰兒帶回家撫養。古古怪,怪怪古,孫孫娶祖母:意思是這種情形從來沒有過,這是一件很不尋常、奇怪的事,孫子竟然娶祖母!在世界上,人人互為夫妻,互為父子,互為母女。如果你不知道過去生中的因緣,就不了解為什麼你過去的祖父,今生來和你結婚?或者你的祖母,又託生作為你的女兒?這一切都是不一定的。
  •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一生當中災難很多,常常遇到,事事不如意,病苦短命之報。什麼原因?殺生,殺業太重。我們自己也覺得,我們這一生當中常常多病,常常有病痛,要曉得原因是什麼?殺業。這一生當中雖然沒有造殺業,你前生造殺業。佛在經上講,講的是真的事。「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我們這一生所受的,前世造的因。
  • 南懷瑾:有的人想知道前生後世,佛告訴你這個道理,你就明白了
    甚至於「地」上菩薩,以及沒有到「地」的菩薩,還都是帶業的,只能說:「地」上菩薩的業,轉化、淨化到一個層次,或轉化、淨化到某個程度。佛說:「縱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例如世尊釋迦牟尼佛,現生還得示現,接受往劫的果報。絕對不能說我已成就了,就可賴債不還報而消業得了。我們人的這一生,為什麼變成男的,變成女的,每個人身體、遭遇、環境又各人都不同?
  • 前世一滴紅塵淚,今生才嘗苦滋味
    紅塵多苦。為名苦,為利苦,為情苦。據說這滴淚化作了一個非常漂亮的女人。她行走世間,以肉身布施,與俗世之人交歡,然後突現骷髏之身,使人迷途知返。這便是紅粉骷髏的來歷。故,這滴紅塵苦淚,乃是為情所苦而流的淚。
  • 【祭拜祖先】這樣超度祖先,功德最大(宣化上人)
    宣化上人:打就認了吧!誰叫你今生生了這個兒子?人跟人之間都有連帶的關係,大約你前生也是打過你的父母,所以今生受這個果報。你要這麼想,就沒有那麼多的愁悶。如果想扭轉,就念觀音菩薩,請觀音菩薩把你的怨氣解開,但要很誠心。問:請問上人應如何超度祖先才如法?是不是應該包括他們歷劫的眷屬?
  • (宣化上人)
    佛叫了一聲「四天王」,說「地藏菩薩若遇殺生者」:他要是遇著這好殺生的人,就對他說這種的果報,說什麼果報呢?「說宿殃短命報」:說今生如好殺生,等來生就有很多的病痛,不但很多病痛,而且還短命,壽命不長。為什麼壽命不長呢?就因為前生殺生來的。你殺人家的生命,而令人家的生命不長,自己的生命,也就不長,所以就得短命報。
  • 若是前生未有緣待結來生緣
    人有的時候明明很喜歡很愛一個人。但是,卻無法跟他永遠在一起。就像有一首詩說的:「相思似海深,舊情如天遠。淚滴千千萬萬行。更使人,愁腸斷。要見無因見,拚了終難拚,若是前生未有緣,待重結、來生願。」確實如此,和心愛的人不能在一起,要離開他。離開後的相思就像滄海般幽深,美好的記憶。就像天邊一樣遙不可及。即使想把握曾經在一起的那種時刻,可留下千千萬萬行行的眼淚也留不住戀人,即將離去,真的讓人愁腸寸斷。人生中總會留有很多遺憾。大多時候都是情深緣淺。或許和你相遇的那個人。一開始便對他情深意重,但是。有很多現實的原因。還是讓人立低千千萬萬行之人。對你愛的人。
  • 若有來生,可否許我一世相依
    誓愛你,三生石上有印記,奈何今生,仍然無法在一起,等了一生又一世,若有來生,可否許我一世相依。美麗,悽涼,成了愛情的痕跡,那份懂得,一直都在心上,那份愛意,成了一世的回憶,情太深,緣太淺,成了一世的遺憾。
  • 法華經講記 47:你的心在晚年出現躁動不安,表示你來生會比今生差
    如果一個人到晚年的時候躁動不安,從《楞嚴經》的角度,這個是不吉祥的,因為躁動不安表示你來生會比今生差,就是你的生命是往下墜的,可能到餓鬼、地獄、畜生。如果人往下墜的話,那就是三惡道了。如果你到晚年的時候,經過一輩子的修學,你晚年的相狀是寂靜安穩,恭喜你!你來生,當然也不一定往生淨土,也可能跑到天上去,也可能是到淨土去。總之,你的心在晚年出現寂靜安穩的相貌,那你來生一定會比今生更好,你是增上的。
  • 從古至今,開悟的境界,都是從苦中得來的(宣化上人)
    要種堅固的因,才能結堅固的果◎ 宣化上人所作堅固不唐捐 一切功成得出離如諸勝者所修行 彼清淨道願宣說現在金山聖寺又打禪七(一九七六年一月),凡是參加禪七的人你們大家在禪堂打坐,就是修波羅蜜。如果不殺盜淫,就是身清淨;不講話,就是口清淨;不打妄想,就是意清淨。身口意三業清淨,就是修波羅蜜法。這是初發心菩薩的根本行門。現在把最重要的法門,告訴大家,就是要修禪定波羅蜜。我們出家修道為什麼?就是求智慧,了生死。智慧是從禪定中得來的。有了智慧,就能了生死。怎樣修呢?
  • 宣化上人:人身難得而易失,不要再錯過了!
    勸發菩提心文淺釋◎古杭梵天寺沙門實賢 撰◎美國加州萬佛聖城宣化上人 講述開經偈「身無定形」:我們這個身體,沒有一定的樣子,今生高一點,來生或者就矮一點。你把嘴閉上,鼻子可以呼吸氣,就像我們這個氣窗似的。「四肢好比房四柱」:胳臂、腿、手腳這四肢,就像房子那四個柱子似的。「頭髮好像山房草」:人長的頭髮就像山房草似的。那麼趁著房子好的時候,你要勤修。你有的時候要給它做點功夫,就是修理修理它。「莫待壞時著了忙」:你不要等得這個房子壞了,那時候著急了,沒有地方住了,那就沒有用了。
  • 念這位菩薩名號,你的衣食總是多的,總是有餘(宣化上人)
    「三者、集聖上因」:什麼叫集聖上因?就是做種種佛事,譬如印經典、造廟宇,這也是集聖上因;修橋、鋪路,也是集聖上因;印造經典,轉大法輪,這一切一切做好事,修菩提道,是集聖上因。那麼現在因你見地藏菩薩像,聞地藏菩薩名,有二十八種的利益,能令死亡的人離苦得樂。這個先亡──有的現在世的先亡,有的過去世的先亡。現在世,就是今生的父母與先人,已經死了,可以離苦得樂;過去世是無量劫以來,生生世世所有的父母與先人,都離苦得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