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葛是雲南昆明的一名消防員,今年上半年,他在訓練中不慎扭傷左腕關節。起初,小葛並沒有在意,可疼了兩個月也不見好轉,影響到正常生活時,他才到當地醫院檢查。結果被診斷為左腕關節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損傷,需要手術治療。考慮到小葛職業特殊,對後期恢復要求較高,在當地醫生的推薦下,他了解到南京市第一醫院有腕關節微創治療技術,特意跨越1700公裡,從雲南來寧尋醫。
南京市第一醫院運動關節科主任醫師桂鑑超說:「當時看片子軟骨損傷還是很嚴重的,中間有一個很大的縫隙。他不活動的時候都疼痛,嚴重影響生活、影響睡眠。」
如果採用傳統手術方法,切口大,恢復慢。桂鑑超主任採用微創技術,手術切口僅0.5釐米。通過關節鏡,醫生能直觀看到小葛手腕關節撕裂的部位,在狹小的空間裡,再進行精細的縫合手術。
桂鑑超說:「腕關節也就兩毫米的空間裡面,要打一個同樣兩毫米的隧道,把軟骨要縫到骨頭上去。這個軟骨大概直徑也就在一公分左右。」
微創手術既保證了受傷部位局部皮膚的美觀,也減輕了病人痛苦。術後僅4天,小葛就順利出院了。
【別小看扭傷、拉傷 處理得當很關鍵】
實際上在運動中,出現一些扭傷、拉傷很正常。如果不在意或處理不當,都可能加重病情。一般來說,運動受傷後應先進行冷敷,30分鐘左右能達到緩解效果。冷敷適用於損傷發生後的48小時內;48小時後,如果受傷部位局部還是感覺腫脹,可選擇熱敷,以促進淤血消散。熱敷可用熱水袋或者熱毛巾,敷於患處約20到30分鐘即可。需要提醒的是,出現運動損傷後不要立馬熱敷,這樣只會加速患處出血,腫痛加劇。
桂鑑超說:「另外一個就是有的人喜歡貼膏藥,一受傷就去弄個膏藥一貼。其實膏藥裡面分很多種,有一種是活血化瘀的,它是種暖性的。你如果是急性期的病人,直接用這種暖性的膏藥貼上去,反而更重。」
醫生說,如果運動損傷較重,3到5天後疼痛還沒有緩解,應第一時間就醫,以免耽誤病情。
(楊雯 劉小慧 報導)
(本條新聞版權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